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131421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传统数学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和练习的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小组合作学习走进数学课堂,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体。自主、合作、探究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形成了小组合作分工学习、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全员合作学习等较为丰富的学习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我主要就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注意事项及这种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自主探究 合理分工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把班内学生按照学习基础、学习习惯、认知水平、性格等情况分成若干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但小组学习的效果好坏,还取决于小组合作的手段是否适合学生,是否有利于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下面,我结合自己一线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经验来谈谈自己对组织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认识。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还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实行合作学习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每个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情况不同,这就要求每个小组成员之间既要互相监督和帮助,又要相互负责,树立“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思想观念,从而使学生形成集体意识及和谐的同学关系。例如,我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布置作业时,要求每组共同完成一份作业。这就需要同组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争辩、取长补短。每一次作业的完成都需要集中组内各位成员的智慧。由于讨论、辩论与完成作业同时进行,学困生在完成作业时,可以随时提出问题,组内其他学生可以及时地帮助解决,最后全员共同完成作业,达到我们布置本次作业的目标。通过集体合作完成作业,不仅加强了相互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还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布置学习主题,组内学生共同围绕一个学习主题,去图书室或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来搜集整理知识,然后组内把搜集到的相关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并解决学习问题。学生通过这种合作学习,既学会了合作,又学会了学习,同时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除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在合作中学会竞争的竞争意识,因为只有学生具备了集体主义观念和合作意识,在竞争中才容易获取成功。只有在课堂上存在竞争,小组合作学习才能高效有序地进行。教师在小组学习中对小组成员进行恰当合理的评价,不仅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课堂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评价可在三个层面上进行:每个组分别评价,组内成员评价,组间同质水平的学生评价。从这三个方面对课堂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有利于每个组之间形成竞争局面,每个学生都有竞争对象,让整个班级学习处于有序的竞争氛围中,都为自己和小组的荣誉而奋斗,培养了学生学会合作,学会竞争的意识,使整个班级的学习处于良性循环竞争中。
  二、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一)首先要在班内进行合理分组分工
  能否进行合理分工分组是能否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我们的分组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能力、学习态度、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等情况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同组异质。组内人员不能太多,小班每小组4—6人,大班每小组6—8人为宜。这样分工不仅能保证课堂学习的顺利实施,还有利于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此外,还要选好每个组的组长和学科组长,组长和学科组长是小组课堂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组长和学科组长能否选择好直接关系到学习活动的效率的高低和学习的成败。在选择小组长和学科组长时要实行自我推荐和组内选举的原则,同时教师要制定和完善小组合作学习制度。在课堂合作学习交流中,要让每个小组成员轮流发言,保证机会平等,培养学生的平等参与和主动参与的意识。班内小组应坚持每月分一次组,以便让学生有更广泛的交往空间。
  (二)教师要积极转变自己角色,及时调控并不失时机地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转变角色,由权威型教师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教师要及时主动地关注课堂学生学习状况,针对课堂每个小组学习的具体情况,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关注问题形成和解决过程。同时,教师要了解学情,找出学生的学习困难处,并做出调节。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教学的展示环节,同时注意组与组之间的平等性和竞争性,要让每个组中的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不要让课堂成为某个组、某个学生展示的天堂,把课堂打造成每个学生成长的舞台。
  (三)要善于把握课堂教学时机,不失时机地促进学生进行课堂合作学习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把学生看成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根据教学内容需要,不失时机地促进学生进行课堂学习。
  1.在每节课学生学习的重难点的地方进行合作探究。每节课的重难点往往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是本节课教学目标所必须要求的地方。学生对本地方掌握得是否牢固关系到是否能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在学生存在困惑的地方进行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存在困惑时,教师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辩论,有助于学生对有困惑的知识加深理解。
  3.在每课知识的深化拓展处进行合作学习。每节课的深化拓展处都是开阔学生视野,深化学生认识的地方。教师在本处进行合作学习,精心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独特认识。
  三、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完美的。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在新课改所推崇的一种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虽然显现了它巨大的优越性,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需要同组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完成学习任务,不仅要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还要学会与别人通力合作完成自己难以完成的剩余的学习任务。但有的学生不会合作,一味自己单干,并不懂得合作。在实际教学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指导。
  (二)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强,坐享别人的学习成果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地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学生,特别是那些学困生游离于学习之外,别人做,他们看,坐享其成。这些学生在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度不高,各种能力得不到训练,成为课堂学习的看客,同时也影响了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制度,帮其改掉此毛病。
  总之,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参考文献:
  [1]郑淑贞,盛群力.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
  [2]许佳.“合作、活动与交流”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3(4).(责编 赵建荣)
其他文献
语言欣赏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扎实掌握语言知识技能,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欣赏文中用词的精确美、修
互联网条件下,计算机信息安全备受关注。虽然自计算机诞生之初,人们就意识到可能会存在着风险,但是并未引起高度重视,如今在互联网条件下,计算机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因为计算机信息一旦被窃取,可能会对个人、企业乃至国家造成影响。
构建高校学习型工会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校学习型工会的建立可促进知识创新和创造性人才培养,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文章分别从树立先进的创新理念、培育高素质教师队伍、建立
委婉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在人们的日常交往过程中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其表现手段、构成原则、使用范围和表达方式等四个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常见的委婉语加以比较。对比
智能手机的爆炸式增长告诉我们任何设备的发展一不只是手机与电脑-都是通过互联网推动的。
长期以来,有关心理健康的研究更多地倾向于对学生和普通教师的研究,而教师群体中的中职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研究却被忽视了。殊不知,一个自身心理有问题的教师怎么能培养出心
本文通过对中国220kv变电站高压试验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进一步对提高220kv变电站高压试验的安全性作出探讨分析。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及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发展必将是从封闭走向开放和合作,并实现馆藏文献信息构成的多元化,服务的网络化、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人员结构的合理
要改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策略的选择,本文论述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的基础,并从方式和内容两个层面上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进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利用现有的网络优势,提高现有的教务管理水平,是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如何实现在网络平台上提高教务管理的水平,首先要建立一个数据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