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验算”的成因及对策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lt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教学历来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说计算参与了所有的数学学习过程,而验算就是它自纠的一面镜子,它们如影随行,不可分割。《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使学生具有计算能力,要重视学生验算方法的指导,培养验算的习惯。”可是,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除了在教师的规定或题目的要求下进行验算外,大都不会自觉验算。验算似乎成了一种负担、一种累赘,更甚者在计算中出现了很多为了完成验算任务而滋生的“伪验算”现象。
  一、“伪验算”的种类及成因
  学生的“伪验算”可谓五花八门,根据其特点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1.“形似神散”的形式验算。
  顾名思义,看起来是验算了,但是实际上并没有把握验算的真谛。在进行减法验算时,经常有这样的学生用加法进行验算,但验算的结果与被减数并不相同,照样把错误结果写在横式等号的后面。如计算602-178,有的学生这样计算并验算:
  像这样只有验算形式而无验算实质的验算,我们姑且称之为“形似神散”的形式验算。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形式演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为了验算而验算,没有领悟验算的真谛——验算的目的是“为了检验而进行的计算”而不是“为了计算而计算”。二是不能透过验算看原式,使“验算”二字成为一堵割裂了“原式与验算式”的墙,不能相互映照,其实透过验算竖式很容易发现错误的原因出在百位(多算了1个百),说明原式的计算没有考虑到百位的退位问题。可是学生没有把两式结合起来看,犹如通过验算这面镜子时主人在不经意间转了头,没有发现脸上的污点,从而导致验算环节资源的浪费。
  2.“形神具散”的虚假验算。
  在学生的作业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把42×17的验算竖式写成47×12,它们的结果并不相同,笔算过程中的数据也不应该相同,就在双重否定的情况下把不可能的结果乾坤逆转,算出了自己想要的那个答案,从这可以看出,学生在写下验算竖式后并没有真正去算,而只是把原竖式中的数据机械地照抄了一遍。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发现两次结果不一致后,不是去查找错误的原因,而是随意更改其中的一个结果使其与所谓的答案保持“一致”。这种“形式相似,神韵全无”的验算根本起不到验算的作用,所以称之为“虚假”验算。“虚假验算”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学生没有体会到验算的意义和价值,未能产生认真验算的内在动力,仅仅是为了完成验算的任务。二是学生没有形成自主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与习惯,在他们看来,验算只是一种额外的负担。三是少数学生对自己的计算过度自信,觉得完全没有验算的必要,在他们看来验算就是浪费时间,重复的、机械的、没有技术含量,同时也是缺乏挑战性的劳动。
  3.“形神之外”的无效验算。
  有的学生验算失败的原因无关技巧与方法,仅仅是因为一种习惯性的知识性错误,如“二六十八”,只要是遇到和这句口诀有关的所有计算都是错误的,这样不管他多么认真地计算、验算、检查都不会发现这个错误。再如,有的学生在遗忘“余数不能比除数大”的原则下计算“21÷4=4…5”,验算时用“4×4+5=21”,很显然这样的验算不起作用,无关乎验算的形式与内涵,是一种“无效验算”。
  计算题有数字符号和运算符号组成,比较枯燥,容易引起知觉错误。验算是心智活动与肢体活动的结合,要边看边写,边回忆法则边计算,学生的年龄特点制约了注意力的集中、分配与转移,往往顾此失彼。另外,学生口算能力不能满足笔算的要求、短时记忆力差等也会造成计算错误。更重要的是学生未能感受到验算是基于解决计算问题的需要,未能体会验算的意义与价值,认真验算的内在驱动力也未能产生。
  二、解决“伪验算”现象的对策
  验算作为检查计算的有力保证,学生是验算的主人,怎样才能让验算入眼、入情又入心呢?
  1.激活学生验算的内驱动力。
  每当教完某“验算”内容后,进入课堂练习环节若没有“验算”字样的类似提示时,马上就会有学生问:“老师,用不用验算啊?”从“用不用验算?”的提问中,不难发现学生其实没有把验算当做一种内心的迫切需要,而是作为一种外在的要求去执行,执行题目的要求、老师的规定。实践证明:如果题中没有明确要求验算,学生大多不会“多此一举”自觉验算,他们只把验算当做累赘、摆设,没有把它作为计算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只有让验算成为学生的内在动力,才能真正地使之落到实处。
  (1)刺激。拿学生最在乎的题型刺激他们,如二年级下册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教学,展示由于计算错误而功亏一溃的范例,触动学生懒验算的“底线”,让验算环节在学生的心中引起“小波动”,为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验算的意愿打下基础。
  (2)触动。展示学生通过验算而得分的例子,触动学生验算的心弦,渲染验算的丝丝幸福感与成就感,增强其验算的自觉性。
  (3)赞许。在平时的练习中,总有一些学生在完成计算后进入认真的验算环节,教师可以给予及时的激励性评价。如“老师从某某同学思考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已经进入了验算的环节;老师发现了某某同学是个善于计算的孩子,他也进入了验算环节。”
  争强好胜是小学生的特点,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每个人都希望被老师关注,教师只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就能让自觉验算者带动其他学生进入验算环节,达到自觉验算的目的。
  2.关注学生的验算情感。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的组合。情感和认知就像硬币的正反面,影响着人的行动和选择。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认知的灵活性,使学生做出决定时更加深思熟虑。如果没有情感态度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研究表明,深层次的认知方式与愉悦感之间的关系尤为紧密。
  教学中学生表现的验算情感有两种:一是积极的验算情感,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验算的兴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验算的效果;二是消极的验算情感,其加重了学生对验算环节的反感,增强了学生的抵制心理,从而直接导致了“伪验算”现象的产生。   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师生之情不言而喻,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就显得非常重要,“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言行很容易左右学生的情感,对于容易受外力影响的小学生更是如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特点,为学生树立榜样,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如:在评讲试卷的时候,教师要把试卷中易错的题目进行多角度的检验,确保答案的正确性,让学生懂得知识面前人人平等,所有的人都要用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让学生抵制验算的心理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再者,再消极的人也有积极的时候,教师可以抓住“刹那间”的积极情感惊醒渲染,让学生在无形中心有所向。
  3.指导学生的验算方法。
  不同阶段的学生知识层次是不同的,掌握正确的验算方法是获得计算正确率的有效保证,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及时传授相应的验算方法并适当加强训练,让学生在检验时都“有法可依”。
  (1)估算验算法。应用估算监控笔算,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先估再算,二是先算再估。估算和笔算可以相互印证:当笔算得数在估算的范围内,表明估算和笔算都有可能是正确的;如果笔算的结果与估算的结果不一致,如587+231时先估算其结果是八百多,但计算的结果是七百多,表明估算和笔算至少有一个发生了错误,应该及时检查改正。用估算检验笔算,有助于学生形成检验的习惯。
  (2)逆运算验算法。小学数学教材中,主要用在加与减、乘与除相互间转化的方法进行验算。
  (3)重新验算法。这种方法在低年级应用广泛,先将两个加数或两个因数调换它们的位置重新计算,然后再比较两次的计算结果。
  (4)尾数验算法。根据算式末尾的数字计算的结果来判断算式是否正确,这种方法简单明了,易于学生掌握。如321+509的尾数应是0,984-368的尾数是6,65×13的尾数是5……当学生发现尾数不对时,马上就会知道结果是错误的,应重新计算。
  上述验算方法并不相互排斥,有时还要综合使用,但方法终究是方法,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这些方法灵活验算的习惯。
  4.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良好的验算习惯是学生计算正确无误的可靠保证,这并非一日之功,教师要有计划地加以培养和训练。
  (1)激发学生验算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验算兴趣,让“兴趣老师”做向导逐步敞开学生心扉,体会验算的乐趣。
  (2)巧用激励性评价。没有评价的教学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教学评价应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可以让学生进行反思,正视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同时帮助学生克服“验算是累赘”的心理障碍,以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3)经验透析验算的意义。教师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验算的意义,使他们认识到验算是解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并不是可有可无。要利用学生解题中出现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教育,使学生体会到验算是保证解题结果正确的重要手段,提高学生验算的自觉性。
  总之,“伪验算”现象为计算教学敲响了警钟,从侧面提醒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细节,让学生充分体会验算的意义与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夯实学生的计算基础,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责任编辑:赵关荣◇
其他文献
下面是“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的两个教学片段。  一、案例再现  教学片段一  师:有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个人?  学生用小棒操作,再交流。  师:如果每人分3枝呢?  学生继续操作,交流:每人分3枝,分给了3个人,还剩1枝。  师:剩下的1枝能再分吗?  学生都说不能。  师出示表格:  请学生按照表格,继续操作,填写表格。  学生交流时按照“10枝铅笔,每人分( )枝,分给( )
期刊
成功的语文教学常以解决语感为标志,而朗读教学正是培养语感的先决条件。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读课文,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激发朗读兴趣,让学生“想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激发学习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儿童有了浓厚的兴趣,便会对朗读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到朗读之中。  1.创设情境读。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
期刊
“理念决定一切,态度决定高度”,“思想是先导,思想指导行动”。从事农村乡镇中心学校教务工作多年,我感受最深的是:教育理念引领着教学管理,教学管理重在落实。  一、树立三种观念  一是学生素质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此,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发展学生特长,养成良好习惯为目的”的学生素质观念。具体做到:一是开齐课
期刊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阅读实践,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语感,培养阅读兴趣以及独立阅读能力的过程。阅读教学是让学生最直接、最重要地掌握书面语言的教学形式和实践活动。根据低年级教材特点,在阅读教学中采用把自主阅读的方法教给学生,引导学生一遍一遍地、有层次地读整篇课文,由读得不大正确到读正确,读得不大通顺到读通顺,读得不大有语气到读出语气,读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
期刊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篇略读课文,主要描写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神态各异。课文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形象地描述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和陶马俑进行描述,抓住其神态和气势一一描述,展示其鲜明的个性,各异的神态。理解秦兵马俑的特点以及抓住特征描述就是学习本课的重点。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文本表达,提升阅读品质,还课堂以
期刊
不久前,我读了一篇文章——《把自己教成了孩子》。我惊讶于作者身上所蕴藏的那股孩子气:“教了四十多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他乐在其中……  也许,你会说:“这有什么稀奇的?陶行知先生早在二十世纪30年代就写过《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一文。”其实不然!“变个小孩子”往往是小学教师的一个成长目标,美妙而和谐的境界,每每可望而不可及,对于一般的师范生是这样,对于身处第一线的我们亦然。尽管
期刊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原理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也明确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并据此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然而,一些教师对学生“学习起点”认识的“主观化”、
期刊
教材简介:  《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下册第一组课文的第二篇文言文。《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在路上遇到两个小孩儿在争论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远,什么时候离人近。双方各有根据,坚持己见,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儿笑话。故事体现了两个小孩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同时也体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这篇文言文不仅叙述事情层次清楚,而且还蕴含着引人思考的道理。
期刊
“圆的周长”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要求周长的平面图形。在开展“边远农村校本培训中的‘同课异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活动中,笔者听了几位教师执教这个内容,感触颇深,现把精彩片段呈现,与同人共思共享。  片段1:类比迁移,提出猜想  教师出示1个正方形卡片,问学生这是一个什么图形?你
期刊
读了《老师,知足吧》一文(《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2年第10期),在感同身受的同时,也有些许别样的感触。作为一名从事小学教育二十余年的教师,我和众多的同行一道在教育之路上前行、体验并感悟着。当重新拾起这个话题,不敢说是浮想联翩,却也有难以释怀之感。老子曾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原本就是一个充满意向的词汇,不是谁都甘心情愿领受的,我不怀疑龙德芳老师《以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