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材与教教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o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改带来的全新理论和耳目一新的教材,使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课堂教学的传统评价观的突破,更是为广大教师的课改实验打开的方便之门。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值得探讨。
  一、科学探究等于活动化
  从众多的科学课堂教学案例发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小学科学课堂的核心理念已深深地植入广大科学教师的思想与行为之中,但是相当部分的教师对“探究”与“核心”的理解是偏面的,不能很好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首先,一些教师认为只有运用了“探究”的科学课才是正确的教学方法,不管什么内容,不管内容与材料的内在需要,都要让学生讨论讨论,动一动,将探究活动泛化。看似学生从始至终都在热热闹闹地探究,但学习的实效却十分低下。
  其次,因为科学探究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因此有的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学习活动时不敢指导,一味地追求问题要由学生自己提出,方案要由学生自己设计,探究要由学生自己展開,成果要由学生自己得出;“兜了一个大圈子问题依然没能提出来,不知做什么或怎么做”等现象比较普遍。
  第三,什么情况需要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指导,什么时机介入,指导到何种程度,是当前科学教学中最普遍,也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和材料,不同的情景场合等多方因素,都直接影响了指导的价值和效果。介入过早,指导得过多,就会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
  二、用教材与教教材
  科学教材的每堂课总是围绕某一主题以几个相关活动的形式呈现的,如何使用教材也是现今不少教师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主要出现了三种情况,一是遵照教材的结构使用,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与加工,三是视实际情况决定。其实,如何使用教材只是次要问题,关键必须处理好随之产生的问题。
  1.教教材。《科学》教材凝聚着广大专家理论与实践的心血,这些内容的编排是以反复研究与为基础的,在课改的起始阶段,按教材的编排组织教学是完全与可取的,事实也不可能有一个教师能做到丝毫不差地按着教材的编排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但是,一些教师们在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往往表现出很强的程序性,不敢放弃任何一个环节和内容,并且每个环节都试图充分展开。
  2.用教材。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和加工教材,已在当前教学中被广泛认同。选择和加工就可以综合学生、教师、时间、器材等因素,使学习活动更贴近学生,更易为学生所接受。但是,“用教材”必须建立在对教材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对教师科学素养、教学水平有相当的要求。简单的“用教材”很可能会使教学设计缺乏结构性逻辑性和层次性。
  三、每个探究都该有个结论
  因为探究总是围绕一定的问题进行了,是有目标的,因此教师总习惯于让学生必须获得某一个结论,认为只有当学生将结论表达出来,探究的任务才算真正完成。
  将教材的开发权分解并给予教师参与的合法性,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大特色。挖掘教材不曾涉足的内容,开发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活动成为不少科学教师的追求。但是设计一节课除了考虑学生的认知与技能水平外,还需从内容的科学性,教学的价值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论证。如果一味追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不是从学生的基础和发展为出发点,很可能会带来教育教学效果的低下,甚至对学生的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及科学素养的养成造成不良影响。
  科学学习应该为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但把得出结论看得过重,又会占用过多的时间,使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到位。其实,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要从每个活动中发现结论是不太现实的,何况从一两次实验就得出结论也是不科学的,最终只能是由教师强加给学生。作为教师应该意识到,应该允许学生对某一问题或活动有不同认识,允许学生分阶段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四、“以学生为本”等于“学生为中心”
  “以人为本”是当前教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但是对学生需求和自由的偏面理解导致教育内在价值和意义的丧失。“以学生为本”并不等于无价的自由,不然,必将使学生和老师付出不小的代价。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教学中,屡屡出现。
  1.除了赏识,从不对学生说“不”和“错”。一些教师认为新课程提倡赏识教育,对学生的言行如加以否定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课堂上许多教师不敢多讲,惟恐侵犯了属于学生的自由空间,以致于老师一句话就能使学生明白的道理,也要让不少学生绕着圈子讲出来,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不讲和讲的过多,都是对学生的不信任和不负责任。谁来讲,讲多少应该让教学的实际需要来出发。
  据上所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1)在接触科学教材的初始阶段,先从教教材入手,按教材的程序化开展活动,尽可能地理解编者的设计思想和意图,体会蕴含在背后的教育功能。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在对教材内容、教材的结构和教
  (2)加深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设计教学过程。注意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等探究技能及行为习惯的培养。在体现学生自主性时,要加强有效性学习的研究。
  (3)吃透教材中的每一个活动,把握好教学的关键,突出学习的重点,力争每节课都能围绕一个中心目标展开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素养。
  (4)在教学时间不够时,并非每个活动都要充分展开,可以简化活动的步骤,突出某个最有意义的部分,做足做好文章,而不必求全责备。
  (5)不要过于追求内容和形式的新颖性,将教学设计的重心落实到挖掘教材背后蕴含的教育功能上来,创新设计理念,提高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创建特色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优化管理、丰富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高峰完全小学按照县教育局一校一品特色学校创建活动要求,秉承“传承文明,启德育人”的理念,站在“办精品教育,创学校特色,树学校品牌”的高度,走“文化润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之路,充分聚集师生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地创建“传统文化”特色学校,形成了有独特个性的学校。经过一年的创新与发展,如今,传统
摘 要 面对新课标和教学实践要求,教师的工作已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需要多方面主动的思考: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如何将高深的理论变简单,将简单的问题变有趣?能不能教导学生学会利用零碎的时间完成一次短时学习?  关键词 微课;高中;生物课堂  中图分类号:D0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6-0027-01  在这种背景下,
【摘要】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词汇是,词汇教学对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指出英语词汇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影响学生词汇记忆的因素,就词汇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词汇教学存在问题教学方法成果巩固  当前很多学生抱怨英语词汇太多,且无规律可循。还有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存在误区,喜欢背一些偏难生僻的单词。有的虽
摘 要 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语言运用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具体来讲,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需要在阅读教学等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以文本语言为范式,积极引导学生发现表达之秘妙,促进言语之创生。  关键词 文本语言;范式;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关键时期,其中阅读理解是高中英语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必备的基本英语素质和能力。但是由于英语阅读理解考察的重点较多,对学生的词汇量、理解能力、上下文联系能力等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阅读理解时极易遭遇困难,从而导致学习兴趣降低、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降低。笔者认为,在高中阶段实施英语阅读理解十分重要,教师必须侧重对学生的方式方法教学,“有道”、“有法”开展
摘 要 在新版课程标准指引下,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广大教师努力和奋进的方向。核心素养的形成为学生后续的人生发展夯实了基础,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提供最优智力保障。  关键词 课堂教学;核心素养;课堂高效  中图分类号:G424.21,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1-0255-02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的过程,更是师生生活的过程,它的
摘 要 幼儿是民族发展的希望也是祖国的花朵,幼儿阶段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心理状态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除了出现不平衡的心理,那么必然會为其日后的成长以及发展带来直接影响。所以,若想确保幼儿实现健康成长这一目标,就需要培养幼儿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关注幼儿心理变化,培养其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对幼儿的心理培育方式及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和探讨,进而促使幼儿实现长远化的发展。  关键词 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摘 要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低年段学生的数学学习要让学生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建立学习的信心,从而往数学的学习的更进一步做好铺垫的作用。文章从如何提高我们农村低年段学生的数学课堂实效用了几方面进行梳理:找准学习书写的目标;提高学习的兴趣找准学习的航向;方法的融合运用,探准学习的航线;开展好数学的各类学习活动;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拟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动向,以能更好地提升我们农村低年段小学生
摘 要 一位班主任老师在他的教育案例中写到——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过:“一句好听的赞辞能使我不吃不喝活上三个月”。这句话虽然显得有些夸张,但这就是表扬的魅力所在。是的,就像文中老师所说一样——“有时,一个赞许的目光能使人鼓起勇气,信心百倍;有时,一句鼓励的话语能让人充满信心,自信满满;然而一个善意的表扬却能改变一个人。”教育专家们也提到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心情略带浮躁的在一线班主任老师的我,准
摘 要 当我们拿到一本新的教科书的时候,能不能也向学生介绍整本书呢?让学生从拿到书那一周就知道这本书上有什么,这个学期老师要教什么?我们要学什么?让学生在一开学就拟定一个有目标的计划呢?于是,笔者探究八年,也实践了八年。本文简要的介绍自己的方法。  关键词 破译;语文书;密码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250-02  当新学期摇曳着身姿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