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sm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及高危因素,为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职的395名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暴露监测,并对其中发生职业暴露的79名医务人员进行分析及干预。

结果

高危人群主要是护理人员(69.6%),工作3年以下、年龄25岁以下及感染病区的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高,分别占63.3%、72.1%、72.2%。暴露源以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为主,锐器伤(91.1%)是主要的损伤方式,其中针刺伤占86.1%,损伤部位以手部最多(91.1%)。高危环节是拔针及拔针后处置不当、回套针头和处理污物,分别占46.8%、17.7%、12.7%。79名职业暴露者均未发生感染。

结论

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高危因素为针刺伤,应加强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教育及落实防护措施,规范高危环节操作流程,强化监督机制,降低其职业暴露及暴露后感染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浙北地区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应激、社会支持和幸福感现状,以及职业应激、社会支持与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公务员工作压力调查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总体幸福感量表对360位湖州、嘉兴、杭州等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公务员进行调查。结果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应激总均分为(2.52±0.48),达到中度心理应激;排序第1位的职业应激源是职业前景(2.90±0.60);职业应激源和职业应激总均分代际差异明显,80、
期刊
目的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评价当前国外工作场所职业应激干预效果,为国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Medline数据库使用关键词搜索,收集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4日出版的职业应激干预相关文献,使用统一标准提取职业应激干预措施类型、干预内容、干预对象、研究设计、结果指标、干预效果、证据质量等关键信息对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0篇文献,包括随机对照试验20项,类试验或自身前后对照试验10项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天津市某三甲医院成人职业性手外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进一步降低职业性手外伤的发生率及干预后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1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天津市某三甲医院处理的673例职业性手外伤患者进行统一检查、治疗,术前、术后根据治疗情况填写调查问卷,项目包括姓名、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职业、受伤原因、受伤部位及具体伤情,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追踪。结果673例职业性手外伤患
目的建立机械切割伤危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实例验证。方法通过专家调查法拟建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专家权威系数、协调程度,以信度分析评价专家调查问卷科学性和稳定性,进行现场实例验证指标体系。结果界值法和赋值转换法筛选指标后得到的指标体系为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34项;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平均值为0.79,专家协调系数平均值为0.47,总的信度系数为0.884;6个工作岗位所得的分值与
目的建立全血中54种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同时测定法。方法血样在硝酸和过氧化氢的作用下,经90 ℃水浴消解后,用0.1%乙醇作基体匹配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结果全血中54种元素在标准系列的浓度范围内均呈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0%~106%,相对标准偏差<5%。对全血标准物质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在证书值范围内。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准
目的分析四川省某市中学教师职业应激与疾病的关系,为评价教师职业应激的长期效应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学教师为目标人群,分别于1999、2005和2009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四川省某市中学教师780、119和447人。利用职业应激量表修订版(OSI-R)和工作能力指数(WAI)量表调查中学教师的职业应激和现患疾病情况,比较不同时期中学教师职业应激的变化特点,评价应激水平与疾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