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实施赏识教育的有效策略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530505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学科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优化学生情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科目,也是走向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为了切实保护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情绪,优化学生的心理健康,小学音乐教师也要积极落实赏识教育,肯定小学生在音乐课程中的学习行为与音乐鉴赏能力,从而切实优化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态度,综合发展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本文将从赏识学生的音乐表现、赏识学生的创新能力、赏识学生的音乐感受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如何实施赏识教育。
  关键词:小学音乐、赏识教育、实施策略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关注点在于小学生是否可以在音乐课上内化理论知识与基本的音乐技能,甚少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情绪与学习态度,而且比较依赖音乐考试所生成的定性数据,所以有不少学生都并不喜欢音乐,难以以最佳状态去学习音乐知识,严重影响了本学科的教学效益。对此,赏识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它从学生的闪光点出发,以奖励、语言来肯定小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其相信自己,自觉开发个人发展潜能,所以可以很好地优化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必然可以作用于小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利用赏识教育来转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行为。
  一、赏识学生的音乐表现
  常规的小学音乐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小学生难以及时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音乐感悟,逐渐习惯了被动接受。但是,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提倡解放学生,小学生也应该大胆表达自己的审美理念与情趣感受,切实参与到音乐学习过程中。对此,小学音乐教师要及时赏识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表现,切实优化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让小学生有勇气去展现自己,表达自身的音乐态度。
  就如在《柳树姑娘》歌曲教学中,笔者就引导本班学生学习了二声部的演唱方法,使其掌握了长音、短音的演唱方式,感受歌曲乐句、旋律等要素的表达特点,希望小学生可以使用轻快、愉悦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可喜的是,本班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情感特点与节奏特征,有效完成了歌曲演唱任务。对此,笔者使用赏识性语言及时激励了本班学生,使其意识到自己已经掌握了本首歌曲的演唱方式,由此产生了优良的学习态度。如此,小学生就会对下一轮音乐学习活动产生强烈的心理期待,也能自觉调整音乐学习状态,切实优化了本班学生的学习态度,转变了他们的音乐学习行为,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成长。
  二、赏识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樂学科本身就十分关注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也需要从创新层面入手,让小学生能够及时迁移音乐知识来表达个人想法、记录现实生活,使其学会用音乐“说话”。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及时赏识小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让小学生敢于创新、敢于质疑,使其在音乐创新活动中完成音乐表达与音乐分享,由此提升小学生的素养水平。
  就如在《哦,十分钟》歌曲教学中,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自主创编歌词内容,使其以音乐方式来分享自己的课间十分钟活动,也希望小学生能够初步进行音乐创造。由于本班学生都很期待课件十分钟的娱乐时间,会竭尽所能利用这一机会去放松身心,与同伴多交流,所以本班学生都自觉进行了歌词创编活动,真诚地分享了自己的娱乐生活,利用《哦,十分钟》这首歌曲本身的旋律进行了歌曲演唱练习活动。对于本班学生的音乐创新表现,笔者也及时赏识了小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希望小学生能够继续保持高涨的创作热情,自觉利用音乐技能来记录个人生活,表达个人生活。
  三、赏识学生的音乐感受
  众所周知,音乐本身就是一种通过旋律、音符与歌词来表达创作者内心情感、个人思想的听觉艺术,每个听众的人生经历、情感发育情况都会影响他们对音乐作品的个性解读。对于这一点,小学音乐教师也要赏识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感受,使其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真诚阐述自己的音乐理解与情感变动情况,使其懂得抒发与分享。如此,小学生也可在音乐鉴赏活动中产生更加深刻的艺术感悟。
  就如在《校园多美好》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结合自己的校园生活来阐述歌曲的旋律特点、主旨思想与歌曲情感,引导学生展开个性化的音乐表达。其中,有的小学生认为校园的生活极其美好与幸福,因为团结友爱的同学、温柔亲切的老师会让自己每天都很期待上学;有的学生则表示虽然校园生活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自己学习成绩较差有可能面对批评,课堂违纪也会面临惩罚,但是这些问题却依然无法改变自己对校园生活的热爱与期待之情,等等。接着,每个学生都从自己的角度演唱了歌曲,很好地完成了音乐表达。对此,笔者也及时赏识了小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希望小学生可以继续全情投入到音乐鉴赏与表达活动中。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领域组织丰富的赏识教育活动可以进一步改善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情绪,优化学生的精神状态与心理健康,使其在音乐表达、感受、创新活动中实现综合发展。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组织赏识教育活动,切实改善小学生的学习状态,为构建有效课堂做准备。
  参考文献
  [1]陈海颜.尊重与赏识——基于小学音乐课堂个性化教育的应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49):199.
  [2]李雅俊.赏识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赤子(上中旬),2016(20):239.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要使用合适的方式,因为他们的年龄小,对于老师的表达和解说很难理解,无法做到老师提的要求。但是,他们在这个时期,会对身边的一切事情感到好奇,尤其是动态的,因此,教师需要在上课中吸引到幼儿,让他们参与老师的活动,实施游戏教学。尤其是体育课,如何将游戏运用到体育活动中是老师需要探索的,也对幼儿的学习有帮助。本文将对此方式进行探究,并提出应用策略,为老师提供参考。  关键
期刊
摘要:鉴赏能力是美术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目标,在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专门设置了美术鉴赏这门课程,足以见得鉴赏在美术学科的重要作用。通过鉴赏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升整体的艺术修养。同时美术教学还属于德育中的一部分,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形成良好的审美认知对学生未来成长也有着保驾护航的作用。但在鉴赏教学中,多数教师往往只传授理论知识,使得学生的鉴赏行为停留在表面印象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较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其中主要体现在师生课堂角色的转换、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学深刻性等方面。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本文对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字: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方法  识字、阅读、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三大主要板块,其中阅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识字,还能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总结方法,可见阅读对学生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审美鉴赏教学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不能直观参与并体验文本材料所体现和主张的美,阻碍了审美素养的沉淀与成长。鉴于此,在语文核心素养渗透的大背景下本文探究了优化语文审美鉴赏教学的策略,以打造优质鉴赏课堂,推动语文美育的进步。  关键词:初中 语文 审美鉴赏  審美鉴赏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沉淀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审美鉴赏能力是学生需要培养的重要语文能力。如果一个学生具备审
期刊
摘要:在我国教育事业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应用普及的时代背景下,将先进的教育手段与教学活动融合起来,在推动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能够极大地转变以往以黑板、粉笔为载体以及以教师为核心的授课模式,将知识利用大屏幕、媒体资源等形象地呈现出来。为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从自身学科的特征出发,积极探究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借助信息化资源的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已经随着互联网与教育事业的深度整合,成为了组织学科教学最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之一,也是一线教师用来实现结构转型的重要媒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也可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多种形式的网络资源可以切实丰富地理教学内容,且便捷先进的线上通信平台也可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来组织本学科教学,切实实现有效发展。本文将从利用信息技术组织读图练习、利用信息资源丰富直观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培养方式一旦发生偏差,将会对小学生的教育起到不好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能一味的追求高分数,而造成学生在发展出现阻碍学生成长的现象发生。本文根据如何培养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展开讨论,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特人格和培养小学生自尊自信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强调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期刊
摘要:当前,很多教师都认识到,语文学习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学生对于文本有着个性的解读,能够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透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认识,并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能够产生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个性化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个性化课堂;有效途径;方法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文本的
期刊
摘要: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应当意识到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重要性。在小學低年级语文学习阶段,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将识写课上得“规范、真实、扎实、创意”,有思维深度而不失趣味,训练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学科;低年级;识写教学;策略  本文主要探究小学语文课堂低段年级的识写教学,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在识字、学词方面给老师们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希望能够为为今后的语文教师的
期刊
摘要:当前,新的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使得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师重要的工作任务,但在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过程中还存在目标不明确、和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没有构建有效的合作小组等,使得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效能打了折扣,还需要初中数学教师积极的摆正教学定位,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培养策略,从而助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能的提升。本文将就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