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书声飞扬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15362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几千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课堂要立足于一个“读”字,这是语文教学的成功方法。
  一、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悠久历史
  古代的学堂,诵读和练字是主要的教学任务,日诵不辍,写字不停。近代新学制产生前后,仍然将诵读和练字作为教和学的主要任务。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吴晗在十三岁以前就背完了十三经,这为他们后来的学术成就打下了坚实的语文基础。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正是创作成功的奥妙。才思泉涌,笔下生花,得益于书读得多,读得熟,熟读成诵。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的时候,对于讨论所得的不仅理智的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可见,诵读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语文教学中诵读的现状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东林党人顾宪成撰写的一副对联。上联中道出了窗外风萧萧、雨濛濛,窗内书声琅琅、其乐融融的情景。那声声入耳的读书声,引起了多少人对神圣学堂的向往。但不知曾几何时,我们的校园却越来越静,琅琅的读书声越来越离我们远去。目前,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学生不是在题海中疲于奔命,就是被频繁的无效的所谓四人小组讨论所挤占,又或者被花样不断翻新的课件画面所占领……学生没有时间读书。一堂语文课下来,能让学生从头到尾读一遍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当然有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某些精彩语段进行朗读,但往往也只满足于表面课堂上气氛活跃,而忽视了诵读的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当前初中学生的语文成绩普遍不高,能力越来越差,写作能力也随之下降,且不说让学生演讲、辩论,就连当众
  ①用笔:在练字的时候,统一使用钢笔(如较适合学生的“英雄牌616”型),字迹为黑(蓝)色。平时写语文作业时,使用钢笔或水笔,并注意握笔姿势。
  ②用帖:硬笔方面,建议使用“庞中华”系列的字帖(九年级课本上有推荐),如要选择其他书法家的也可。总之,把握一个原则:即这位硬笔书法家的字体是你所喜欢的。要坚持练下去,而不是朝令夕改。同时,强调凡是练字,须边读帖边练习,而非随意想到哪个字就随意写几个。
  ③用纸:七年级时,以“描红”某位书法家的字体为主,兼以在大方格(“虚宫格”)纸上完成写字课上的练习;八年级时,在大方格纸上“临摹”七年级时所用的字帖,兼以完成写字课上的练习;九年级时,以在小方格纸(作文纸)上“模仿美文(书法名家)”为主。
  ④用时:周一至周四的“练字”主要从平时的作业上体现。周五至周末依据年级不同(如③所述),分别布置不同内容。另外,寒暑假也均有布置。笔者尤其看重“在阅读摘录(常态作业)中练字”、“在作文书写中练字”。练字时的要求为:一是凡练必看字帖,看一个练一个;二是求质不求量,每次控制在15至20分钟左右,凡写必工整,求美观;三是字数要少,遍数要多。
  四、以点带面:教师示范,学生互宜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榜样,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一种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有益的阳光。”笔者虽然自觉硬笔书写基础良好,但总认为离学生对老师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所以从教11年来,无论是课堂板书,还是课后批改,都尽力把字写得端正、规范,给学生以示范作用。同时,笔者在批阅学生的写字作业时,总把一些“优秀作品”挑拣出来,并在课上分发给学生作范例。对于写字进步明显的学生,在每月底的那堂写字课上,笔者还安排1至2人发表“进步感言”,向同学介绍“练习心得”。对于平时“大小”作业字都写得非常工整又美观的学生,给予“特别优惠”,即从下一学期开始,练字作业的内容、数量都可自己布置,不受老师约束。此外,还积极鼓励学生通过设计黑板报、制作手抄报、参加写字比赛等活动,使学生多方面地接受“熏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从已毕业的两届学生来看,效果很好。
  以上,笔者略陈管见,期待能抛砖引玉,也希冀有越来越多的初中语文教师都来关注并重视起写字教学,让写字教学真正回归到初中语文的课堂中来!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其他文献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个平台来实现的。其中,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可缺失的环节是合作讨论,而合作讨论是以问题形式呈现的,因此讨论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的高低,关系到合作学习的目标能否达成。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讨论题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初步的尝试。  在多年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题的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值得研究和商榷。比如有些教师在合作学习教
众所周知,优秀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塑造了一位美丽出众、机智勇敢的农家姑娘秦罗敷的形象。“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诗中通过长者、少年、耕者、锄者的不同动作、神态、表情,烘托出了罗敷的美丽,真可谓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样的描写,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天地,激活了人们的想象力,从而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艺概》作者刘熙载把这种方
写人叙事的文章从小学就开始写,很多学生都是通过一件事写一个人,这样的文章一般是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完就行了,有些学生还会在叙事的过程中插入适当的议论抒情,这样的写法比较容易掌握。但是,有时一件事很简单,内容太单薄,不足以充分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或性格特点。因此,我们可以学会通过几件事来写一个人,使得人物形象更丰富。那么,如何通过多件事来写一个人呢?  一、选好典型事例  “文章不是无情物”,要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情。”情境教学法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情境教学法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弊端,让学生由机械地、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体验、参与、实践、合作与交流。情境教学无疑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下面我通过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 2 R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鉴赏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高中语文必修②古代诗歌单元中《氓》和《孔雀东南飞》两首诗,虽然产生的时代不同,但在揭露封建礼教的罪恶和封建家长制对妇女的迫害,以及作者对妇女的同情方面有许多相同点。在教学中,笔者尝试用比较鉴赏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的比较鉴赏法的步
议论文要使论点得到充分的论证,必须选用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典型性和新颖性的论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的,是论点赖以生存的根据。解剖中考考点,发现与论据有关的中考题型基本有以下两种:一是依据要求补充或概括论据,二是判断论据的类型或分析作用。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中考议论文论据运用的教学呢?  一、精心选择素材,构建论据“智慧背囊”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积累丰富的素材才有可
英语是普通高中学生感到最难学的学科之一,对于我们农村三星级高中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英语基础薄弱,最差的学生连音标都一窍不通,学习没耐心没恒心,学习习惯更糟糕。一节课45分钟有很多学生连集中注意力20分钟都做不到,单词听写本很多学生不愿意上交,性格暴躁的学生甚至会与老师发生摩擦。  然而,学生基础再差也要面对高考,这就是农村普通高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面对这样的学生,如何进行教学呢?经过几年的探
2012年是江西省高考英语自主命题的第八个年头,同时也是新课程教改后的第二个高考年头。现结合2011年和2012年的江西高考英语试卷,对高考英语备考谈几点备考策略。总体而言,试卷始终贯穿了“稳中求进、稳中求新”的命题思路,在命题形式和试卷的整体难易程度上,都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和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听力  2012年听力材料播放时长约18分钟,英语单词为889个;2011年听力材料播放时长近19分
教学设计依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高中语文课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華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以儒家传统文化的刚健有为精神,激励学生发愤图强。  2.以道家传统文化树立旷达乐观和顺应自然的人生
信息技术是以多媒体(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媒体的组合)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学习的条件,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到了教学中,尤其适用于英语教学,为其注入了新鲜血液并带来了活力。它可以将抽象内容具体化,使深奥、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呢?  一、利用信息技术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传统的教学,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录音等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