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柴油与0#柴油混合燃烧特性的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songjiny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能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增加,煤炭制取清洁燃料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本文首次进行了设计了不同比例的F-T柴油与0#柴油混合燃料(F1O、F30和F100)与纯0#柴油(FO)对比,研究其在柴油机上燃用时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试验表明,混合燃料的输出功率和输出转矩略有降低,经济性随F-T柴油掺入比例不同而变化:低比例的F-T柴油混合燃料对燃油消耗率值和有效热效率影响较小。纯F-T柴油在经济性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随着F-T煤制油掺入比例的升高,NOx、碳烟和HC呈现呈逐渐降低的规律,CO排放有所升高。分析柴油机的示功图发现:随着燃料中F-T柴油掺入比例增加,气缸压力峰值逐渐减小,对应峰值相位呈逐渐迟滞趋势;燃烧始点逐渐提前,压力升高率峰值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对应峰值相位逐渐提前;压力升高加速度峰值逐渐减小,对应峰值相位逐渐提前,这对延长内燃机寿命和增加可靠性有利。本文建立了适用于F-T混合燃料的放热率计算模型,开发了相应MATLAB程序包,对各燃料燃烧过程进行研究,发现随燃料中F-T柴油掺入比例增加,各燃料的放热率峰值逐渐降低,对应峰值相位逐提前。F-T柴油掺入比例对燃烧结构也有影响:低转速时,随着燃料中F-T柴油掺入比例增加,急燃期放热百分率增加,放热重心提前,随着转速升高,F-T混合燃料放热重心逐渐推后,甚至落后于FO;在低转速时各F-T混和燃料的缓燃期放热百分率随F-T柴油掺入比例增加而增加,中等转速低负荷时F-T混合燃料缓燃期放热率比FO高,中高负荷时差距不大,高转速时各燃料的缓燃期放热率接近;在低转速时各燃料速缓燃烧系数随着F-T柴油掺入比例增加逐渐减小,随着转速的升高,各燃料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在燃烧进程方面,与FO相比,各燃料滞燃期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并随转速的升高,平均减小比例逐渐增大;主燃期逐渐延长,其中速燃期逐渐缩短,并随着转速的升高,缩短比例逐渐增大,缓燃期在中、低转速时逐渐延长,在高转速时,F10和F30的缓燃期缩短,F100的缓燃期略有延长;后燃期在低转速和高转速时长,在中等转速时后燃期缩短。因燃料的不同燃烧特性,选择时应当参考使用工况选择恰当的燃料。利用FIRE软件对FO和FF30仿真分析证明,F30能降低缸内温度,NO排放较低。F-T柴油与0#柴油混合燃料的发动机在排放性能和燃烧特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是一种适应我国国情、具有开发前景的清洁燃料。
其他文献
月令承应戏是清宫承应戏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本文以文献学方法为基础,结合传世剧本和档册记载,对其相关情况进行研究,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回顾一个多世纪以来学界对清宫月令
罗霄山脉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型山脉,横亘于江西、湖南、湖北交界处,自北至南可分成幕阜山脉、九岭山脉、武功山脉、万洋山脉、诸广山脉五条中型山脉。罗霄山脉是联通华东、华
第一部分F波在肌萎缩侧索硬化和肯尼迪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研究背景: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一种选择性累及大脑皮质脑干和脊髓运动神经元
在满足国Ⅲ排放的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上,对比研究了燃用F-T柴油和普通柴油的燃烧特性.在柴油机预、主喷射脉宽未做调整情况下,F-T柴油的滞燃期较柴油明显缩短,预喷射放热峰值
煤通过FischerTropsch(FT)合成可得到十六烷值高、硫和芳香烃质量分数极低的FT柴油。研究分析了未作改动的单缸直喷式柴油机燃用FT柴油时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结果表明,与燃用0
煤通过Fischer-Tropsch(F-T)合成可以获得十六烷值高、硫和芳香烃含量极低的F-T柴油。在一台未作改动的单缸直喷式柴油机上对燃用F-T柴油时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进行了研究。结
我国现行的海洋管理体制存在很多问题,区域海洋管理模式对改善或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区域海洋管理是以特定区域为地理单元,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统筹协调解决区域内主
笔者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中国土壤含F背景,研究了该区土壤F的含量特征、总体和典型区域的分布状况,对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土
SRTM数据具有统一的基准和精度以及可计算性等特点,应用于重力勘探项目的投标报价、工期预测、工区踏勘、设计编写、生产安排、人员调度及风险评估等方面,能提高生产效率和节
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减少和排放法规的日益严苛,结合我国富煤贫油的能源结构现状,发展以煤基替代燃料为主的新能源具有先天优势和重要的战略意义。煤制甲醇和煤制油作为煤炭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