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和因课制宜

来源 :教师·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ong184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提出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课施教,关注并理解文本意蕴,学会语文知识,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想象能力和思辨能力。
  关键词:因材施教;语文;教学方法
  
  在中国当前的教学现状中,教材是法定课程标准所凭借的指定材料,是实现课程标准的最重要工具。语文教材不像科学类型学科的教材,教材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比较高,教材往往只是文章编辑,而没有在教材中明确地指明师生如何利用这些教材,更没有指明利用这些教材,师生应该完成哪些教学内容,达到何种教学目的。祖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都是“这个大花园中的朵朵奇葩”,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好文章。作为语文老师,必须对语文教材进行准确的解读,并进行再度创造,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品味语言,在此过程中达到提高语文素质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落实“教材是个例子”“用教材教”的概念,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课施教,关注并理解文本意蕴,学会课文知识,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想象能力和思辨能力。
  
  一、用激情诵读来点燃古诗词的情感之火
  
  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文学园圃中的一支奇葩,它具有特殊的艺术高度和审美价值。诗词的语言极为精炼,情感浓烈,抒情性强。笔者认为学习古诗最主要的是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情感,并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和审美情趣,引领学生走进这独特的民族文化,热爱古诗词。如何才能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情感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知人论世”,走近诗人
  这首先需要教者对作者、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相当的了解。古人讲究“知人论世”,我们如今也应讲究。例如,教学《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首先得介绍古人的几个理想,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次,还得介绍李白的思想倾向,他的骨子里是儒道兼修的,但为主的还是儒家思想。因此就不难理解,他在长安三年急切想要有所作为的心理。然而,皇帝不想利用他的政治才干,而只是想利用他的文才来点缀太平罢了。因此,李白是失意的。到最后,皇帝甚至连李白文才都不想用了直接将他打发走。这时的李白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可见其受到的打击有多大!通过这些介绍(当然这些介绍应是综合学生所讲),学生就极易理解诗人那种茫然的心态。当然,在介绍这些时,教师首先得成为诗人的知己,在叙述时带着深深的同情为诗人喜、为诗人悲。用教师的激情感染学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也变成诗人的知己,与诗人的情感果真产生共鸣,进一步理解和欣赏诗歌。
  2.反复诵读,领悟诗情
  对于身世、背景的介绍固然是产生激情的一种手段,而有感情地朗读,进行充分的朗读训练,也是激发激情的一个有效办法。把生字的注音,节奏的划分,重音、声调高低等都解决了,教师带领学生吟哦,逍遥在诗的氛围和意境中。与诗人同行,与诗人对话,甚至与诗人一起“愁”、一起“爱”,来领略古诗词语言之美,含蕴之深,还可通过朗诵比赛的方式进行训练。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得多了,理解了,学生心中的激情便被激发了。
  诵读遵循了形象感知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吸收语言、转化语言。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尤其不能丢了“诵读”这一法宝。每一节古诗词教学的课堂上,我都要带领学生反复诵读,充分领悟诗歌的图画美、语言美、意境美,在声情并茂的吟诵中进入诗境,领悟诗情。
  3.精读一首,带读一组诗歌
  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诗歌的体裁特点、内容特点,结合大纲推荐的篇目,或者课外相关作品,精读一首,带读几篇,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掌握诗歌学习方法,提高诗歌欣赏能力。如教学《渭城曲》,当学生通过吟诵领悟了诗中所表达的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时,可迁移转化带读一组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赠汪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当引导者、组织者、点拨者,引导学生自学、自读、自悟,组织学生质疑、讨论,以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用“竞赛法”或“辩论法”来教学文言文
  
  语文老师面对篇幅过长的文言文时,常常会感到头痛。虽说文言文经过了漫长岁月的考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然而,时代的久远、字词句的艰深、学习任务量的庞大,常常会让学生望而生畏。那么,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好学、乐学而学好呢?我的方法就是开展课堂竞赛,具体步骤如下:
  (1)预习读懂、读通课文,比比谁提出的问题最能难倒老师和同学。学生通过查找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利用一切手段达到基本通晓全文、翻译全文的目的,然后记下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字、词、句方面的,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也可能是篇章结构、写作特色方面的。如教《孟子》二章《天时不如地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有同学就提出“两文在论证方式上有何不同”这样的问题来。教《短文两篇》时,有同学就提出“两文编入一课,编者可能是一种怎样的意图”,或“两文在体裁上有何不同”这样的问题。没有对文章的深入钻研,是不可能提出如此问题的。
  (2)译通课文,相互指出对方的瑕疵。教师教给学生采用逐字逐句翻译的方法,“增”“删”“留”“补”的技巧,力求把文言文译得“信”“达”“雅”后,把译通课文的自主权教给学生。一方先译一段,另一方指出翻译中的不足之处,教师判正误打分。此时会出现这种现象,某些学生找出参考书来照本宣科,自己并未真正理解。但是,即便是照本宣科,也给了其他学生一个从整体上把握译文的机会。有人认为,学生这样粗略地过一遍,没有老师对字、词、句的串讲,会让这个环节流于表面和形式,没有实际的效果。因此,在这种情况出现之前,尽量制止或是翻译评判时刻意表扬那些不看参考书也能说得上来的同学,以此来避免“照本宣科”的出现,避免生硬翻译、枯燥理解文言文。
  (3)发问辩论,深入理解课文。这一环节是双方发问和辩论的环节。双方根据自己预习时准备的问题,向对方发问,可以指名,也可不指名回答。这个环节应该是学生表现最为活跃的阶段,因为学生都有一种拷问对方的心理,给出一个问题,难住了对方,获得一种胜利的快感,或是从对方那里获得正确的答案,那又是种求知的快感。这个环节最有趣,也最有挑战。学生相互质疑、相互辩论,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相应指导,基本上一些字、词、句、篇的问题均可在这个环节中得到解决。练习和巩固,可轮流做课后的“思考与练习”,也可互相出两三道题在黑板上回答演示。课堂小结时,教师明确地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判结论,对全文重点、难点进行查漏补缺,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知识、学好古文。
  (4)背诵比赛,加强积累。读背结合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背诵积累的任务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来进行,以提高学生的背诵积极性和热情。如比赛填空、比赛背诵段落接龙、比赛背诵重点段落及全文等。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小说
  
  小说与诗歌相比,篇幅较长,有时抓住了前边又忘记了后边,较难以全体去把握。教师要学会“长文短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多媒体手段,使得课堂容量变大,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更符合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规律。例如,学习《孤独之旅》,首先用多媒体显示孤独少年独坐芦苇荡沉思的图片,用形象的方法去让学生对同龄人的痛苦进行深刻的体会。特别是“遭遇暴风雨”这个情节,用多媒体播出场面声音,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小说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能够创设模拟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说的形象性本来就强,但篇幅长、课堂内容不集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强化了这种形象性,又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避免了“顾头不顾尾”的毛病,增强了小说的整体性。
  
  四、通过线索来教散文
  
  散文的特点就是散,时间的跨度一般较大。如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从中国到日本,从东京到仙台,又从仙台回到北京,接着写到厦门。所以散文往往给人以天南海北、从古到今的感觉,真是有些令人目不暇接。但是,只要抓住一篇文章的主干与精髓,就会发现这些文章“形散而神不散”。如何整理这“散的形”呢?笔者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发现可以抓线索,如时间线索、事件线索、人物线索、感情线索等,抓“中心线”“主线”。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着手,去分析文章,突出文章的整体感,使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语言深刻内涵的理解迎刃而解。
  “教无定法”而又“教学有法”。不同的课文,不同的文章体裁,教学方法迥然相异。其目的不是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的花哨热闹,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语文教学。当语文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把学习不同体裁、不同类型的文章的“钥匙”交给学生,这就离实现我们的“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渔”的理想不远了。
  
  参考文献:
  [1] 于国祥.构造理想课堂[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2] 姚春杰.小学语文名师古诗课堂实录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姚鑫山.中小学生学习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坪塘镇坪塘中学)
其他文献
最近饲料市场很热闹,猪料企业电商不断上线,也不断的有猪料企业黯然退出,更大的一部分猪料企业确在焦躁不安.触网找死,不触网等死,触网乱整半死不死.而似乎一夜之间饲料企业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同时更追求高效率,笔者在授课中推行学案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此进行了初步的尝试。首先,高效课堂应该
本文对用溶剂挥发的方法制备包含药物的PHB微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药物释放及药物包含量受PHB在氯仿中的浓度、黄体酮与PHB的比例以及制备温度的影响。用PHB制备黄体酮缓释微球的最佳条
预习的过程就是自学的过程,是凭自己已有的综合能力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独立理解、识记知识的过程。预习是学习的极为重要的阶段,它的特点是先人一步,本质是独立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预习就是学习的第一核心。预习是学习的开端,也是合作探究与交流展示的基础。通过自己多方面的学习与实践,笔者认为,增强思品课课前预习的实效性,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育学生认识预习的重要性,摆正预习的
本文通过对漯河市小麦冻害原因分析,总结出小麦冻害的特点,寻求对策,对预防小麦冷害、减少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天气严寒,消化道出血的危重症患者就会增多,其中大部分患者都是肝脏疾病。尤其对于有肝硬化病史的患者来说,气温骤降时,不注意保暖,引发感冒,病情很容易加重,如果饮食再不注意的话,就
苗木价格在2015年或将持续低位盘整,一方面受制于需求下降,另一方面受制于全国大量的苗木库存.
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部分到整体,小学作文训练也是如此。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开始就要求其写整篇的文章是困难的。这好比头像素
摘 要: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从“教”和“学”两方面入手,因为任何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配合和共同努力的结果,忽视了任何一方,无论怎么努力都有可能是“事倍功半”。  关键词:英语;教学;提高;方法    一、精心准备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  1.认真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学生接受能力与自己教学经验和特长等,对课程内容、授教方式、时间分配等进行策划;
摘要:自从1979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就作为一种群体存在于我国社会中。如今,随着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数量日益庞大,对于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论。  关键词:独生子女;大学生;思想品德;正确引导    如今,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数量日益庞大,对于这一部分人的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争论。  一方面,优质的物质生活、良好的教育和丰厚的家庭条件形成了独生子女大学生智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