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金沙县“朝天辣”以其色鲜、味辣、肉厚、香浓等特点,驰名海内外。近年来,金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辣椒产业的发展,按照“促产业、塑品牌、富群众、兴财政”的思路和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积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努力推进辣椒产业化经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笔者根据对金沙县辣椒种植情况的调研,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辣椒种植 现状 问题 对策
俗话说,贵州人“辣不怕”,而对于地处黔西北的金沙县,辣椒自然是其一项传统优势产业,全县各乡镇都宜种植,辣椒种植已有近两百多年的历史。金沙县“朝天辣”以其色鲜、味辣、肉厚、香浓等特点,驰名海内外。近年来,金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辣椒产业的发展,把辣椒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的主导产业来抓,并列为“十二五”规划中的重大工程之一,目的就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奔小康的步伐。按照“促产业、塑品牌、富群众、兴财政”的思路和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积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努力推进辣椒产业化经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笔者根据对金沙县辣椒种植情况的调研,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 金沙县辣椒种植现状
金沙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东部,东邻遵义市,南靠贵阳,北接成渝,西连毕节,地处黔中经济区、成渝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是贵州省经济强县、中国西部百强县之一。全县总面积2528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247个村(居、社区),2010年末户籍人口66.97万人。金沙境内山川毓秀,气候宜人,资源富集,主要农产品有水稻、小麦、油菜、辣椒、烤烟、茶叶、花生、马铃薯等,其中全县辣椒产值达数千万元,椒农纯收入4000多万元,辣椒收入占到当地农民收入10%以上,有100多户椒农户均收入超1.2万元,辣椒产业已成为金沙县农民增收重要渠道。
2 金沙县辣椒种植存在问题
2.1 缺乏龙头企业引领
金沙县辣椒加工企业少,除木孔乡有数家辣椒加工企业而外,其余均为粗放型经营。即使目前已有的加工企业,依旧存在规模小、机械设备陈旧、加工场地有限、加工系列品种不多、年加工吞吐量较小等问题,没有形成龙头企业,尚未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辣椒产业化经营格局,不能高效开展品种更新选育,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辣椒产业的发展。
2.2 缺乏科学技术含量
辣椒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金沙县种植户缺乏提前预防病虫害的意识,仅凭经验种植,没有对辣椒的生长习性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据调查,七成以上的农民在辣椒种植上多为平地栽培,再加之80%的种植农户缺乏防病治虫意识,造成辣椒落叶、落花、落果现象严重,从而严重影响产量,也影响产品品质。
2.3 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辣椒新品种选育在金沙县仍然是空白,椒农大多种植常规品种,而且有些椒农自留种子,种子质量无法保证。而且,辣椒的抗病育种工作环节薄弱,一些病害经常发生但又没有较好的预防和防治方法。
2.4 订单式履约率较低
金沙县订单辣椒主要有两种结算方式:一是企业在与农民签订单时,不定具体收购价格,在收购时按市场价与订单农户结算;二是企业在产前与农户签订收购订单,在收摘后,如果市场价低于订单价,企业则按订单保底价与农户结算。这两种收购方式体现了企业承担市场风险和利益共享的原则,极大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但是由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使辣椒订单履约率仍然较低。为此,这是目前金沙县辣椒企业面临的最为棘手的事情。
3 金沙县辣椒产业对策
3.1 强化服务
辣椒产业是金沙县的重要产业,要做大做强。为此,一是必须在品种引进、技术配套、人才培养、组织管理、政策支持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按照经济市场发展的规律办事,做好辣椒产业发展的服务工作,重点抓好适销对路的品种引进和试验示范工作以及当地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试验示范成功的,才能在群众中推广。二是要注意总结和归纳一套辣椒生产技术的操作规程。品种选育、大田栽培、肥料施用、防虫防病、成熟采收等环节的操作都应形成规范,形成标准化要求。三是要抓好对农技干部的培养和农民的技术培训。要加大农技干部技术结构调整的力度,每年对农技干部的培训培养,要把培训辣椒产业发展技术当作重要内容,对负责辣椒产业发展的技术干部、职称评定、工作奖励应与他们对辣椒技术的钻研程度以及工作成效作为评价依据。要加大从事辣椒种植的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要按照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培训农民,使农民通过培训,能够自觉按照生产规程办事。四是要提高辣椒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和帮助农民建立健全辣椒专业协会,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3.2 加强调控
金沙县政府职能部门要发挥自身作用,培训椒农,提高他们的文化科技素质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建立信息咨询系统,及时了解、掌握、分析国内外辣椒生产、市场发展动态,为椒农和辣椒相关企业提供充分的市场营销、病虫测报、风险管理、生态农业建设等信息,用最新信息指导农民安排辣椒生产,趋利避害,减少生产风险。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扶持辣椒加工、销售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发挥“蓄水池”的作用,调剂市场余缺。教育从事加工、经营的企业和经销户,树立诚信意识,讲究职业道德,树立长远观念,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保证金沙县辣椒产品销售渠道畅通,辣椒产业稳步发展。
3.3 拓展市场
金沙县政府要进一步重视辣椒种植、生产、销售的一条龙经营模式,抓好辣椒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吸引企业、个人和外资等参与农产品市场建设,在交通便捷的地区建设2-3家辣椒专业批发市场,努力形成以大型辣椒批发市场为核心,以中小型市场和城乡集贸市场为基础,产销地批发市场、集贸市场、零售市场相结合,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市场体系.建议大力扶持发展农村辣椒流通合作组织,大力支持农民个体或合伙创办辣椒营销公司,逐渐形成以企业、集体、个体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政府搞好服务的流通格局。
总之,近年来,金沙县党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辣椒生产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在此基础上,金沙县还需紧密结合县情,认真制定发展规划,合理调整辣椒产业结构,建设辣椒市场,创办辣椒公司,着力打造辣椒产业,把红火的辣椒产业做得更火红。
关键词:辣椒种植 现状 问题 对策
俗话说,贵州人“辣不怕”,而对于地处黔西北的金沙县,辣椒自然是其一项传统优势产业,全县各乡镇都宜种植,辣椒种植已有近两百多年的历史。金沙县“朝天辣”以其色鲜、味辣、肉厚、香浓等特点,驰名海内外。近年来,金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辣椒产业的发展,把辣椒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的主导产业来抓,并列为“十二五”规划中的重大工程之一,目的就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奔小康的步伐。按照“促产业、塑品牌、富群众、兴财政”的思路和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积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努力推进辣椒产业化经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笔者根据对金沙县辣椒种植情况的调研,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 金沙县辣椒种植现状
金沙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东部,东邻遵义市,南靠贵阳,北接成渝,西连毕节,地处黔中经济区、成渝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是贵州省经济强县、中国西部百强县之一。全县总面积2528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247个村(居、社区),2010年末户籍人口66.97万人。金沙境内山川毓秀,气候宜人,资源富集,主要农产品有水稻、小麦、油菜、辣椒、烤烟、茶叶、花生、马铃薯等,其中全县辣椒产值达数千万元,椒农纯收入4000多万元,辣椒收入占到当地农民收入10%以上,有100多户椒农户均收入超1.2万元,辣椒产业已成为金沙县农民增收重要渠道。
2 金沙县辣椒种植存在问题
2.1 缺乏龙头企业引领
金沙县辣椒加工企业少,除木孔乡有数家辣椒加工企业而外,其余均为粗放型经营。即使目前已有的加工企业,依旧存在规模小、机械设备陈旧、加工场地有限、加工系列品种不多、年加工吞吐量较小等问题,没有形成龙头企业,尚未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辣椒产业化经营格局,不能高效开展品种更新选育,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辣椒产业的发展。
2.2 缺乏科学技术含量
辣椒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金沙县种植户缺乏提前预防病虫害的意识,仅凭经验种植,没有对辣椒的生长习性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据调查,七成以上的农民在辣椒种植上多为平地栽培,再加之80%的种植农户缺乏防病治虫意识,造成辣椒落叶、落花、落果现象严重,从而严重影响产量,也影响产品品质。
2.3 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辣椒新品种选育在金沙县仍然是空白,椒农大多种植常规品种,而且有些椒农自留种子,种子质量无法保证。而且,辣椒的抗病育种工作环节薄弱,一些病害经常发生但又没有较好的预防和防治方法。
2.4 订单式履约率较低
金沙县订单辣椒主要有两种结算方式:一是企业在与农民签订单时,不定具体收购价格,在收购时按市场价与订单农户结算;二是企业在产前与农户签订收购订单,在收摘后,如果市场价低于订单价,企业则按订单保底价与农户结算。这两种收购方式体现了企业承担市场风险和利益共享的原则,极大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但是由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使辣椒订单履约率仍然较低。为此,这是目前金沙县辣椒企业面临的最为棘手的事情。
3 金沙县辣椒产业对策
3.1 强化服务
辣椒产业是金沙县的重要产业,要做大做强。为此,一是必须在品种引进、技术配套、人才培养、组织管理、政策支持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按照经济市场发展的规律办事,做好辣椒产业发展的服务工作,重点抓好适销对路的品种引进和试验示范工作以及当地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试验示范成功的,才能在群众中推广。二是要注意总结和归纳一套辣椒生产技术的操作规程。品种选育、大田栽培、肥料施用、防虫防病、成熟采收等环节的操作都应形成规范,形成标准化要求。三是要抓好对农技干部的培养和农民的技术培训。要加大农技干部技术结构调整的力度,每年对农技干部的培训培养,要把培训辣椒产业发展技术当作重要内容,对负责辣椒产业发展的技术干部、职称评定、工作奖励应与他们对辣椒技术的钻研程度以及工作成效作为评价依据。要加大从事辣椒种植的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要按照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培训农民,使农民通过培训,能够自觉按照生产规程办事。四是要提高辣椒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和帮助农民建立健全辣椒专业协会,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3.2 加强调控
金沙县政府职能部门要发挥自身作用,培训椒农,提高他们的文化科技素质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建立信息咨询系统,及时了解、掌握、分析国内外辣椒生产、市场发展动态,为椒农和辣椒相关企业提供充分的市场营销、病虫测报、风险管理、生态农业建设等信息,用最新信息指导农民安排辣椒生产,趋利避害,减少生产风险。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扶持辣椒加工、销售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发挥“蓄水池”的作用,调剂市场余缺。教育从事加工、经营的企业和经销户,树立诚信意识,讲究职业道德,树立长远观念,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保证金沙县辣椒产品销售渠道畅通,辣椒产业稳步发展。
3.3 拓展市场
金沙县政府要进一步重视辣椒种植、生产、销售的一条龙经营模式,抓好辣椒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吸引企业、个人和外资等参与农产品市场建设,在交通便捷的地区建设2-3家辣椒专业批发市场,努力形成以大型辣椒批发市场为核心,以中小型市场和城乡集贸市场为基础,产销地批发市场、集贸市场、零售市场相结合,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市场体系.建议大力扶持发展农村辣椒流通合作组织,大力支持农民个体或合伙创办辣椒营销公司,逐渐形成以企业、集体、个体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政府搞好服务的流通格局。
总之,近年来,金沙县党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辣椒生产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在此基础上,金沙县还需紧密结合县情,认真制定发展规划,合理调整辣椒产业结构,建设辣椒市场,创办辣椒公司,着力打造辣椒产业,把红火的辣椒产业做得更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