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基于11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实证分析

来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ank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农为本,完善并创新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模式,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是规划和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根本宗旨。因此,探讨明晰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效应水平和区域差异,对制定产业园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探讨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机制基础上,结合数据可得性,从就业效应、增收效应和组织效应3个维度构建了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效应水平指标体系, 利用加权TOPSIS分析方法生成表征联农带农效应水平的综合指数,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区域农业增长、农户增收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效应水平在0.03~0.53之间,总体偏低。(2)联农带农综合水平前10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就业和增收带动贡献突出。联农带农效应平均水平为0.430 1,在带动农户就业人数、农户增收水平,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数量上高于其他产业园及全国平均水平。(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效应水平地区差距较大。其中,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黑龙江省和广东省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效果相对较好,华南区、东北区、西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水平总体较高。[结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效应的地域差异大,与园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运行机制与政策和经济环境等因素紧密相关;未来发展要因地制宜,精准设计推进路线与机制,一园一业,一园一策;不断创新完善园区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全面提升功能,进一步释放联农带农潜力,拓展增收渠道,持续增加农户收入。
其他文献
学位
1+X证书已经开展四批的试点,但是在试点过程中出现若干问题。国家开放大学采用学分银行机制,平台可以通过互联网对学习用户进行管理,控制学习过程,并管理存储学习资源、学习成果等。本文分析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学分银行的领域,尤其是"课证融通"的实现开展研究,并提出建议。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不仅代表了我国古典文化的成就与影响,还成为现阶段学校教育的重要美学资源。古诗词审美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促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美,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文章探讨了传统文化视角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广大教育同人带来启迪。
为精准化管理果园,针对存在裸露土壤、遮蔽物、果树冠层阴影和杂草等复杂环境下难以提取导航线问题,通过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获取苹果园影像数据后提取果树像元并进行全局果树行导航线提取。通过处理多光谱影像数据得到正射影像图(DOM)、数字表面模型(DSM)图像,选取并计算易于区分杂草与苹果树的归一化差异绿度指数(NDGI)、比值植被指数(RVI)分布图,构建DSM、NDGI、RVI融合图像后,综合利用过绿
《隐入尘烟》通过一对农村夫妇婚后的日常劳作和生活,搭建起了一种农村形象体系,传达出了一种“前现代”的乡村文化精神,也试图在“反现代性”的视野中建构一种“乡村文化主体性”。与作者以往的作品相比,《隐入尘烟》在对乡村文化的表述系统中出现了“不稳定”的因素,使得作为影片叙事结构的“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也出现了整体性的复杂化表述。《隐入尘烟》中关于乡村文化的想象与表达,折射出某种时代文化的变化迹象。
桑白皮因具有多种功效而在方剂中被广泛使用,其药理作用和药效成分的研究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分离筛选纯化方法的发展,从桑白皮中分离出了众多的化合物,文章就近年来发现的桑白皮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其为桑白皮临床用药及有效成分开发提供借鉴。
“1+X”证书制度能够满足地方产业的发展需求并有效集聚内部资源,同时在专业群的建设过程中,具有使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作用。以高职建筑专业为例,教师通过设计适合高职建筑专业群建设的课证融通方法,构建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双师”型专业素质、优化评价与考核办法,能够实现扩宽融通渠道、加深融通深度、促进专业群课证融通的目的。本文对“1+X”证书制度下高职建筑专业群课证融通路径
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活动课是新一轮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思想政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健康心理的习得、完美人格的形成,不是依靠外在的强迫或说教来完成的,而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感悟、批判、反思、提升形成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设计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课,提高活动课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活动课的育人功能,是道德与法治课
期刊
立足大概念的整合教学有利于把握学科基本概念,把握知识的横向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以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为例,进行以学科大概念为基础的逆向教学设计,从目标的确立、评估证据的明晰、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的实施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的探索。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以动物传染病学课程为例,就动物医学专业专创融合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教育资源挖掘、有效途径、实践平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