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ei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何为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它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创造性活动的核心成分。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落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善于发掘教材,寻找激发学生创新的因素
  新教材体现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充分发掘教材的创新教育因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完善创新品格,激发创新思维,发掘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挖掘志向教育点,引发创新的动力。创新来源于学生的自我主动追求,兴趣、志向、激情、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是心理因素的基础。因此,树立崇高的创新志向是动力之源,是创新的灵魂。这些志向教育点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努力挖掘。
  2.引导细心观察,打开创新门户。观察是创新的门户。达尔文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在对它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这就告诉人们,观察在整个创新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3.提倡大胆怀疑,埋下创新的种子。创造往往从怀疑开始,怀疑就是思考。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疑,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就应运而生。因此,可以说怀疑是创新的种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如初中语文《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说:“孰为汝多知乎?”就是教育学生,敢于怀疑古贤,告诉他们古贤亦非圣人之理。针对中学生有好奇的心理特点,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创新的种子生根、开花、结果。
  4.鼓励合理想象,展开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课本中的文章联想的空间极大,如初中课文《沁园春·雪》我们可以通过诗人优美雄浑的诗句来展示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对北方的奇异壮丽的雪景有充分的认识。
  二、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是指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例如:纸的作用有哪些?大多数学生回答:写字,画画。有的回答:糊窗户,做工艺品。还有的回答:做容器,还可以在纸容器内放入水,放在火上将水烧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有意识、有步骤地进行,抓住关键字句,不断转变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三、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
  直觉思维是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知识积累基础之上,运用直观透视、空间整合和关系模式匹配方法所作出的判断。直觉思维能力不仅与自然规律的发现密切相关,对于人文及社会科学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四、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
  重视形象思维,首先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还要关注社会,关注时代,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其次,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训练学生形象思维方法;第三,要加强对右脑的训练,开发形象思维潜能。这一点应该是所有教师的责任,语文教师更是责无旁贷。训练学生形象思维方法,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只要教师坚持不懈,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五、积极有效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创造,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里以作文教学为例,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途径主要有两条。
  1.读写相结合途径
  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分割的,阅读的目的关键在于引导。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凭借某些概括性的句子展开联想,丰富其内容,进行扩写;可以根据一幅插图展开联想,进行补写;可以根据文章的开头、结尾展开想象,推断故事的过程和结局,进行续写;可以根据抽象的古诗想象具体的意境,进行改写等。这样,理解、想象、表达、创造相结合,能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去读、去想,学生的写作思路被打开、拓宽了,写出来的文章也就不显空洞乏味,而有真情实感。
  2.多媒体辅助途径
  语文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辅助在作文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用音乐欣赏的方式,触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可尝试让学生在音乐中作文;可以用图画观察的方式,因为每一幅图画都是生活的缩影,看图作文就必须引起学生对生活影子的捕捉,再由生活引起对画面的联想。这样,学生趣味盎然,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就有话想说,有事可记,有情可抒,有感而发。
  六、在激趣质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质疑,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面对一篇课文,应精心设计导入语,激趣激疑。要让学生从正面、侧面、逆面、纵面去思考,善于进行广泛的联想,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同时,创造性思维还必须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排除这种由于过去的思维活动而造成的固定、刻板的心理状态。
  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真正语文能力的形成就是要学以致用,真正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就是要能运用创造性思维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得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对于农村初中来说,可以开展创作座右铭、格言征集、校园作文竞赛、手抄报比赛、校园广播等活动,这些活动简单易行,也适合农村初中开展。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以让学生真正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一条沅水河,驮来一道风景线。常德河街啊,店一半,船一半,
那年我上初一,因为一件小事和班上一个心直口快的女生吵了一架。当时我心里有话说不出,被她骂了个狗血喷头。我气愤不过,气呼呼地来到了校长办公室,说出了我的委屈。校长很同
一、建构高效课堂的前提:研读课程标准,吃透通识教材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历史课程标准》便成为我们组织历史课堂教学的“指路人”。历史教学应构建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必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校近70%的学生有不习惯开口的心理障碍,早读课没有读书的氛围。清晨是人的大脑处于最清醒的时候,应让学生大声读出来,刺激大脑强化记忆,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营造轻松氛围,学生乐于开口  我们可以看到初中生普遍渴求一种民主、和谐、合作、能互相沟通的课堂环境,他们渴望心灵的沟通,相互的理解和尊重,认可了老师他们就会积极参与,
我国国务院总理从周恩来算起,到温家宝已经是第六任了。温家宝在就任后的3月18日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朱镕基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个领导人,他有许多优点值得我学习。”
忙忙碌碌的时光从此远去,半生的奔波将会留给回忆。成功失败想一想都不足奇,走出这扇门还是难舍难离。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识字是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基础。这一点柳斌同志在“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会”上也谈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人生识字聪明始,成人识字率高的民族才可能是也一定是高素质的民族。”小学语文是母语教育,而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下面,就谈一谈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践中的识字教学,仅供同仁们参考。  一、调动识字积极性
男孩念初二。隔着窄窄的教室通道,同排坐的是一个女孩。女孩性情孤傲,拒人于千里之外,整天下巴抬得高高的,不屑于和同学交往。  不久,女孩住院了,老师说她得了肺炎。而真实的情况只有男孩知道,因为他的爸爸是肿瘤医院的大夫,是女孩的主治医生。爸爸告诉他,你的同学得了不治之症,已没法动手术了,唯有等待,等待那最终可怕的结局到来。  于是,男孩每天都把过道那边的那套桌椅擦拭一遍,同学们向他投来异样的目光。男孩
好雨洒过这里,留下的是生机,春风吹过这里,留下的是花季;太阳走过这里,留下的是诗情,月亮经过这里,留下的是画意。
2008年4月27日,北京西三环路边约600米长的理工大学围墙,赫然变成首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海淀区多所高校的学生和部分艺术爱好者受北京市08环境办之邀,饱蘸心中的浓墨重彩,描绘自己对北京奥运的热切期盼和美好祝愿。  涂鸦作为街头文化的主流艺术形式,是各国和许多城市装饰文化墙的主要手段。在法国巴黎、意大利佛罗伦萨、美国纽约等欧美城市,都有许多独具特色的街头涂鸦文化墙。  本次活动负责人北京上多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