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图书馆人本管理

来源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47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引入管理学上的人本管理原理,结合图书馆管理工作实际,论述了图书馆实施人本管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就如何创建与之相应的运行机制展开了讨论。并主要探讨了图书馆与人的密切关系、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实质、必要性和实施方法,以及人本管理与提升个人发展、激励个人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图书馆;人本管理;个人发展;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9-050-04
  
  从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化一刻也未停止过,其目的在于为了使人生活得更好。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已被世界许多大型企业奉为服务宗旨。国外如诺基亚公司的“科技以人为本”,国内如海尔集团的“真诚到永远”,无不闪耀着人本精神的光辉。当然,以人为本的张家口理念也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作为公益性服务机构的图书馆,其管理对象是馆员,服务对象是读者(书籍只是充当了媒介的角色),也应该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1 人是图书馆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
  作为专职性知识组织的图书馆,一是要强化知识资源的管理,抓好知识组织,使图书馆成为知识增值的组织中心;二是要强化智力资源管理,抓好知识开发。要创立知识开发与共享的图书馆文化,把图书馆训练成“学习──组织──创新”知识的专家和导航员,形成人力资本的发展体系,促进图书馆成为提升知识创新价值的开发机构;三是要强化技术资源管理,抓好知识服务。先进信息技术是图书馆发展的生命线,图书馆只有建立起包括因特网、内部网、外联网、存储结构技术、数据收集与传播技术、通讯与检索技术、联机分析与处理技术等支持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保障体系,才能深化图书馆实现核心智力的知识服务。图书馆事业关注的焦点就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与进步,承担着保存、传播和延续人类文化的历史使命。图书馆因读者对知识的需求而存在,因图书馆人勤奋工作而发展。可以说,“人”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美国图书馆学家施蒂格(M.F.Stieg)指出,“人本价值观念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巴特勒也强调说,“以往的图书馆学过分强调技术的层面,而忽视了科学和人本学的层面。今后应该强调科学和人本学层面”。谢拉更明确主张,图书馆学的“实质仍然是人本主义的……,图书馆学始于人本主义”。我国许多专家学者都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图书馆工作中坚持人本主义思想,加强人本管理的必要性。
  2 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内涵
  近些年来,虽然“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经常可闻可见,但很多人并没有深究其中“人”与“本”的真正内涵。究竟何为人?何为本?人本管理的实施是什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人本管理的实质要理解人本管理,首先要完整地认识管理中的人,掌握人性的实质。我们综合当代心理学的动机研究和系统科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从系统动力论和人的生活价值与意义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性假设,即“目标人”假设。其基本观点是:人生活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实现心中的目标,并不断形成新的目标,在一定的环境中,某些目标被激活之后成为个体行为的发动者和组织者,形成人的行为动机,动机是改变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内在原因;在人的心理世界中,存在三个层次的目标,即与生存有关的目标、与社会关系有關的目标和与自我发展有关的目标,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系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功能整体,即目标结构;不同的个体之间在其个性特征和目标结构上存在广泛的差异。据此,我们进一步认为,人有着一种固有的全面实现自身目标并形成和实现心中的目标,从而不断促进自我的发展。当然,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的自我概念具有社会性,其自我概念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发展的源泉。要理解人本管理,还要把握什么是“人本”。从本原上来讲,以人为本实际上是“人本主义”的一个必然要求,而“人本主义”又是针对“资本主义”提出的。众所周知,早期的企业都是以资本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是企业谋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最主要手段。因此,这一时期的管理是以“资”为“本”的。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步,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对企业生产率的贡献越来越大,从而将企业中的人提升到一种比物力资本更为重要的地位上来。于是,“人本主义”就逐渐地取代了“资本主义”在企业中所占的主导地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也就应运而生。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核心是:对企业中的人应当视为人本身来看待,而不仅仅是将他们看作一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以人为本之中的“本”实际上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本位”、“根本”、“目的”之意,它是一种从哲学意义上产生的对组织管理本质的新认识。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人本管理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而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个体心理目标结构的发展与个性的完善。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把人本管理提炼为三句话: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
  所以,所谓“人本管理”,即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概括地说,人本管理的特点是:在管理活动中充分尊重人的价值,适应和满足人性的需要,注重文化和情感因素的作用。其本质在于激励人的积极性,开发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创造性,引导人们去实现预定目标。在实质和目标上与“能本管理”有根本上的区别。人本管理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而且,人本管理所理解的人是一个完整意义的人。能本管理是以人的能力作为管理的对象和管理的核心,提倡能力本位,建立起以能力为核心的价值观。图书馆人本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图书馆人员的人本管理,二是对图书馆读者的人本管理。前者是指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和各项服务的实施都必须由图书馆员来完成,每个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人本管理就是让每个馆员都能在自身的领域里更好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产生最大的服务效益;后者是指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使图书馆信息资源通过用户为社会做出贡献。
  3 图书馆实行“人本管理”的必要性
  3.1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人本管理”
  知识经济与以往的经济形态最大区别在于其发展和繁荣直接依赖于智力资源,因而具有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决策知识化、价值取向智力化等特点。从这种意义上说,知识经济是更人性化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应该具有以下人本主义的特点:(1)馆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对图书馆的奉献态度,将决定自身和图书馆在市场竞争中的命运。(2)馆员在信息社会对信息的取舍取决于自身的价值取向。(3)图书馆任何决策的实施有赖于全体高素质馆员团队精神。(4)图书馆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有赖于馆员个体的创新能力,图书馆真正的“比较竞争优势”来自员工团队的“集体创新”和“集体责任感”。(5)馆员作为独立的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6)馆员行为上的自由追求都要遵循全馆的“共同信念”。
  3.2 图书馆工作需要“人本管理”
  今天,我们正处在社会全面变革创新的时代,人本管理模式已成为各行各业提高效益,增强活力,焕发生机的必要手段。图书馆界同样面临这样一个不能回避的课题:即图书馆界在物质条件普遍得到改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促进事业的繁荣与发展。综观我国图书馆界的形势和任务,实施人本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图书馆的采购、编目、参考咨询、系统管理等业务工作具有较强的学术和技术性要求,大多由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担任。优秀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完成其工作和任务的保障,人本管理的方式将调动他们为图书馆事业奉献的积极性。
  3.3 社会竞争催生“人本管理”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从事信息服务的人数远远超过其它行业,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在我国已出现了6万多家信息公司、咨询机构。它们依靠灵活的运行机制,众多的信息渠道和公关手段,不失时机地迈进了经济建设主战场,与图书馆展开了争夺信息用户、占领市场的竞争。此外,信息行业的竞争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一地区、某一国家,而且已经走向国际化,各种国际网络系统的出现使这种趋势更见明显。例如,基于互联网上的全文服务已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国外有些信息公司为了能够满足用户尽快和直接得到一次文献,采取以自己的数据库为基础,用户在数据库中找到适用文献线索后,系统利用网络浏览器超链接的功能,帮助用户直接连接到网上电子期刊中的原文文献。这样,人们不再受时空限制,坐在办公室、实验室和家里即能方便、及时地获取所需文献。显而易见,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带来了发展机遇与挑战,图书馆亟需转变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加强竞争机制,增加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找到自己新的社会地位。
  所以,我们的图书馆不仅面临国内同行业的竞争,还要面临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现代管理制度和雄厚资金的国外信息服务机构的严峻挑战。因此,图书馆在注重设备更新、技术提高的同时,更应加强管理创新,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实施
  4.1 环境设计的人性化
  所有的管理活动是在企业的物质环境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环境两者相复合的系统中进行,在这种系统中环境因素对人的心理、情绪、工作都直接产生影响,这些综合起来就叫做管理的环境。这是一种间接的环境。
  保证良好的直接环境,图书馆应建在交通便利而又安静整洁的地方,周围辅以绿地、广场、喷泉、雕塑等设施。幽雅、美观的外部环境固然重要,赏心悦目的内部环境设计更应体现出对所有人的尊重与关爱。而对于特殊读者,图书馆则应采用无障碍设计。如供残疾人使用的座位、洗手间等。
  4.2 资源建设的按需化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文献工作中的广泛应用,电子出版物等机读型文献迅速增多,各种数据库纷纷建立并不断扩大,印刷型文献与机读型文献并存的馆藏局面已开始在我国各类图书馆中形成。同时,由于信息网络的扩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机读型文献在文献深加工和检索利用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例如:清化大学CNKI数据库产品与服务、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万方集团数据库产品和服务中心已遍及我国高等院校和各省、市情报机构”。这一切使得文献呈现数量剧增、内容广泛、分散交叉的状况,并向着各种信息系统的集成统一方向发展,同时也促使图书馆工作向着全面自动化、网络化方面延伸,文献资源建设向着“共建、共知、共享”的方向发展。
  当代文献载体的发展趋势使得“物本”管理模式失去了优势,图书馆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主要是用于文献的开发和利用,而不是用于文献的保存,而且,许多可提供读者利用的信息并未以实物形态存在于本馆,而是借助网络可获取。因此,如果我们仍然停留在“重藏轻用”的做法上,那么,很有可能许多文献还未被读者利用就失去了使用价值,文献的收藏和保存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呢?
  所以,图书館的一切工作都应围绕满足读者的需求进行。做好前期调查和后期的信息反馈,认真分析读者的意愿和要求,以读者的信息需求为导向,调整馆藏结构,优化资源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真正需求。
  4.3 服务方式的开放化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读者对信息需求的特点趋向“新、专、精、深”,且带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实用性。而图书馆传统的服务形式和内容是以“内阅外借”为主,处于“坐以待客”的被动局面。这种单一的服务形式与读者需求的特点形成明显的反差。现在,人们对图书馆的需求已不仅仅是如何满足文献的借阅,而是日益迫切要求从图书馆得到各种更直接、更准确的信息和知识,而这些需求不能简单地通过提供各种书刊的方式来实现,而需要根据读者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浓缩、转换与创新等一系列的工作来实现。因此,图书馆应彻底转变单一的传统服务观念,努力实现从“文献传递”向“知识传递”的转化。
  我们应提倡读者享有在任何时间使用图书馆信息的自由。因此,图书馆应该实行开放化服务,即向所有人开放,全天候开放,并能提供多元化服务。图书馆在对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应努力扩大服务对象的范围,在节假日照常开放。在服务方式上,除了采用自动式的开架借阅之外,还应向读者提供信息的整理、分析、综合等深加工服务。
  5 内部管理:以馆员为本
  5.1 全面了解馆员需求
  人本管理,强调的是把员工当作人来看待,而不是把其当作“机器”来看待。它注重的是尊重人,并以此来激发人的工作热情。若要有效的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则必须要了解员工的各种需求。马克思认为,人的需求是人的本性,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动力源泉。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基本上可以分为由低至高的五个层次,它们是:生理的需要,是指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安全的需要,是指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未来有保障等;社交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不难看出,其中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都不是仅金钱就可以满足的,它们需要通过非物质激励的方式而实现。人本管理的核心,就是强调对人性的尊重,社会地位与尊严的体现。由此可见,非物质激励与人本管理都是以人性更高层次的需求为着眼点,非物质激励是人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与手段,两者之间有着极其紧密的内在联系。图书馆在内部管理中,要全面了解馆员不同层次的需求以及愿望满足的程度,针对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每个馆员的潜能,帮助它们实现其合理、合法的生活和工作目标,达到个人发展的最高目标。
  5.2 充分尊重和信任馆员
  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赞说过:“不管图书馆坐落在什么地方,开馆时间和设备怎么样,也不管图书馆的管理方法怎样,一个图书馆成败的关键还是在于图书馆工作者”。馆员也算是图书馆的主人翁了。
  尊重是信任的基础。信任馆员就是要相信他们的人格和人品,相信他们的责任心和能力。而尊重则表现在对馆员自然人及其劳动的双重尊重。尊重馆员自然人就是尊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资历、不同性格、不同家庭背景的各种自然人的客观存在性,承认人和人的差异,不要以一个尺度、一个标准衡量不同的人,更不能厚此薄波。尊重馆员的劳动贯穿于图书馆工作的各个方面的过程:规章制度的制定要以人为本,具有可操作性;设备的配置使用要体现其工具性,使其为人服务、为工作服务,为馆员的工作提供便利的条件;工作分工要科学合理;避免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馆员的重复劳动,加重馆员不必要的工作负荷。
  5.3 科学、合理、积极地开发人力资源
  要理解人力资源开发的涵义,应关注到:人力资源开发是组织和个人发展的过程,其重点是提高人的能力,核心是开发人的潜能,所以说,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贯穿人力资源发展过程的始终,预测规划、教育培训、配置使用、考核评价、激励和维护,都是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制订和实施人才战略,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是现代企业人才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科学知识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图书馆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组织结构正在改变。人本管理要求图书馆科学地设置工作岗位,合理地安排人员,使人尽其能,物尽其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科学地设置图书馆的工作流程,设置符合现代技术的工作岗位,使馆内工作环节简捷、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实用而快捷。(2)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安排适当的人员。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能力的馆员去担当,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就是要根据每个馆员工作能力的大小、知识水平的高低分配与之相适合的工作。(3)在工作中给每个馆员宽松、自由的发挥空间,努力为馆员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5.4 激励馆员的上进心
  激励是一个领导行为的过程,它主要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种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活动过程。未满足的需求,才会引起动机,所以它是激励的起点。激励必须是领导者利用某种外部诱因,刺激人的未满足的需求。这是因为,管理上需要的动机和行为并不是建立在自发的基础上的,需要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同时更需要诱发人的“潜在的需要”,一旦潜在的需要变成现实的需要,就会引起动机。人的需要,有精神的和物质的,因此外部诱因也应有物质的和精神的,我们应该用不同的诱因刺激人们相应的需要。所以說,激励的实现,必须使外部诱因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激励的目的是激起人们按照管理要求和目标要求行事。
  综上,根据馆员的不同要求,在了解、尊重、信任的基础上,领导者要适当地予以激励和引导。主要是:(1)心理引导。提倡以工作为重、以岗位为荣的爱岗敬业精神,建立团结、和谐、融洽、友爱的人际关系。(2)政策激励:制定规章制度和科学合理的岗位目标责任制,对做得好的馆员予以精神或物质奖励,并通过岗位的调整、职称的升迁、公派进修学习等方式予以表彰和倡导;对不称职的馆员则要给予相应的惩处。树立标准的权威性,利用榜样的力量,达到从政策上激励和引导馆员的目的。
  5.5 建立完备的培训体系
  作为一个经济利益载体,图书馆人本管理的过程,也就是培训馆员,教会他们完成本身的职能和义务,传授他们作为社会角色进行活动的专长、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管理培训,使员工把完成自己担当的图书馆人员和社会角色任务,看作是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从而尽其所能为实现个人发展和图书馆经营的目标而奋斗。
  所以,真正的尊重人、关心人应该通过发展人和成就人体现出来,发展人、成就人是对人的更高层次的尊重和关心。
  
  参考文献
  1 罗恒卿.人本管理──图书馆管理启示录.图书馆,1999(2).
  2 郭明容.图书馆的人员管理与激励.四川图书馆学报,1998(3).
  3 谭静.我国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新论.四川图书馆学报,1998(3).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奥林匹克文化和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以及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影响的分析,提出了推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措施,旨在促进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构成高校特有的校园体育文化景观,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奥运文化;校园体育文化;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9)06-0001-0001    随着素质教
期刊
摘要:基层人民代表大会要务自身的正业,认真行使监督政府和法院、检察院的监督职权。加强基层人大活动能力建设已成为我们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加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建设是有效预防腐败的根本措施,亦是广大人民的普遍愿望。  关键词:基层;人民代表大会; 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9)06-0001-000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期刊
摘 要:中职服装专业分段式模块化生产实习教学,是根据各阶段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差异进行分段,并组织各段相适应的生产实习内容组成各个模块的教学样式。它能将实习内容融进产品的生产中,采用课堂与车间相结合、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体化、教学情景与工作环境一体化、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一体化、学生与企业员工一体化。对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提高非常有效,是适合中职学校实习教学的。  关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就业指导,并积极探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就业指导模式。但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仅仅在毕业生中开展,就业指导效果不明显。为了解决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高校应尽快推行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即就业指导工作应从大学一年级贯穿整个大学学习期间。  关键词:全程化就业指导;阶段划分;保障条件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四川藏区学生的分布情况和学习情况分析入手,提出对四川藏区9+3学生应该采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方法,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各种图书、资料库和现代网络资源,展开教学,并根据学生的普遍情况和个别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四川藏区“9+3”学生;学习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9-045-03     四
期刊
摘要:国人精神是维系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源动力,是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当代国人应该具备自信、包容的心态和现代公民意识以及良好的社会责任心。  关键词:国人精神;自信;包容;公民意识;责任心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9)06-0001-0001    进入21世纪以来,一直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己任的中国政府逐渐接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评论。特别
期刊
摘要:知识经济带来社会的富裕和进步,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冲击,部分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或在教育上出现了偏差。这就使家庭教育存在更多的问题与困难,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社会、学校与家庭共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来加以解决。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庭职能;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9)06-0001-000
期刊
摘要:辅导员是与大学生联系最密切的人,肩负着促使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和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使命。辅导员应充分认识和把握当前大学生带有时代印记的思想和心理特点,承担起管理、服务、育人的重要职责。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管理;服务;育人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9)06-0001-0001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
期刊
摘要:重庆市秘书从业人员结构近年来得到较大优化,从调查数据来看,秘书从业人员存在着女性化、年轻化、非专业化等不平衡现象,存在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实践能力不足、竞争意识不强、后续培训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重庆市;秘书从业人员;现状;职业认识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09)06-0001-0001    一、秘书岗位的地位在重庆市党政企事业单位中举足轻重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各级领导对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重视产生的影响力、学校宣传对学生的作用、技能竞赛对课程建设的启迪,从而说明了参照技能竞赛的要求进行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技能竞赛;职业院校;作用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9)06-0001-0001    一、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