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做好四川藏区9+3学生的教学工作

来源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baby54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四川藏区学生的分布情况和学习情况分析入手,提出对四川藏区9+3学生应该采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方法,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各种图书、资料库和现代网络资源,展开教学,并根据学生的普遍情况和个别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四川藏区“9+3”学生;学习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9-045-03
  
  四川藏区“9+3”,即在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四川省藏区孩子提供3年的免费中职教育。四川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推进藏区富民安康的三大民生工程之一。2009年3月2日,四川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启动仪式在康定举行。该计划旨在帮助藏区贫困农牧民学生“零缴费”和“无障礙入学”接受中职教育,是一个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举措。四川省将投入巨大人力和财力发展藏区中职教育,主要是解决藏区学生的出路问题。
  1 四川藏区学生的分布情况
  据2008年统计数据表明,四川藏区在校中职学生只有7534人,而普通高中学生有21353人。扎洛(1)2004-2008年连年的调研结果表明,四川藏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严重失衡,其比例近7:3。由此可见,中等职业教育相对较为薄弱。自从2009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推进“9+3”教育计划以来,2009年,藏区12000余名学生奔赴本省和内地的18个市的85所中职学校就读。2010年学生超过7000人,就读于19个市州85所职业学校。至2013年,四川省每年都将组织1万名藏区学生到内地免费就读中职。这也是四川教育史上藏区学生赴内地读书规模最大的一次。可见,四川藏区学生的分布和规模足够大,作为教育,我们要加大重视力度。
  2 四川藏区学生的学习情况
  藏区学生由于受到历史、地理以及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大多数的学生难以接受良好教育。所以藏区学生普遍缺乏专业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且个体间差异明显。从2009年进入各校藏区9+3教育的学生情况显示,普通应届初中生占50%,这些学生基础较好,但还有一半的学生曾经从事过各种工作,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可见藏区学生在学习上与汉区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缺乏专业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但藏区学生又渴望能得到一技之长的学习,而且能够刻苦学习者不少,部分学生还有很大的潜力未显现出来。所以虽然这种情况阻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和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但是只要我们认真重视和关注关注藏区学生的实际情况,缩小藏汉学生间的差距,保护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承认、认识和缩小他们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会促进藏区学生文化基础和职业技能的“双提升”,为藏区学生的发展和优质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我校藏区学生的分布情况和学习情况
  我校于2009年接受了229名藏区“9+3”学生,主要分布在中专中药学、中专中药制药技术、中专药品营销和中专食品检验与检测四个专业六个班级。从调查的学生情况来看,这些藏区学生中,他们的识字量、词语理解、汉语交流、理解水平、学习思维方式等方面与汉区学生的差距都相当大。从同一班级内部比较看来,班级同学之间主要表现出学生学习基础差异大和年龄跨度大两大突出的特点。其中学习基础来看,只有一半学生是应届毕业生,基础稍好些,而另外一半学生由于之前忙于工作,学习底子薄弱;从年龄跨度来看,学生年龄均在14岁到26岁都有之间,这段时间是学生各种认知成熟时期,所以低龄学生的认知基础比高龄学生认知基础差些,但低龄学生比高龄学生接受知识快些等等。自信心、学习兴趣、专业知识的认识、自学能力等等都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对教学而言,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必须的。
  4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做好专业课程教学
  4.1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现代教学手段
  我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专,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只要能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提高,专业知识会掌握得一样很扎实。
  4.1.1 学校图书馆是个宝库。学校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可供参考和拓展知识的医药书籍,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巩固奠定了好的基础。比如,《本草纲目》在很多专业课程都提到,很多中药的出处都来源于这本书。但是如果看原始的《本草纲目》,不说是藏区学生,就连现在很多非藏区学生恐怕也难理解。所以我们可以参考一些与之易读易懂的白话本、简化版来学习,他们就会容易理解些。又如中药中各种药材的药用功效和性味等是学生记忆的难点,学生可以利用《中药歌括》这本书来学习,它的语言通俗,内容浅显易懂,学生理解就会轻松很多。
  4.1.2 中药样品观察室、中药标本室和植物蜡叶标本室、药用植物园、中峰寺药用植物种植园等场所里提供了大量的实物。中药样品观察室、中药标本室和植物蜡叶标本室为学生提供了鉴定的药材材料和识别药用植物和中药材、中药饮片等实物。这些实物直观、形象、集中,非常有利于学生对药材的比较、归纳和总结。
  4.1.3 学校的网络和电视、视频等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的视野更宽更广。网络室的开放,这给学生进一步网络查询提供了方便,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了解专业,拓展专业知识,还可以利用网络了解行业对学生的要求和用人单位的各种信息等等。所以,只要我们能合理引导学生,并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现代教学资源,能有效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成人成才的愿望。
  以《药用动物养殖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为例,首先我们可以带学生到中药样品室和中药标本室让学生先直观地了解动物药的种类和各类药材的特点。然后我们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分享他们所熟悉的药用动物和动物药,由于学藏区学生都来自于藏区,而藏区蕴藏丰富药用动物,所以学生对很多药用动物都熟悉,学生中有大多数是藏族和其他民族的,每个民族都有特定的中药,如藏药、彝药、苗药等,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他们知道的藏药等民族药与传统中药比较,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获取更多的药用动物和动物药的信息。当然,我们还可以带领学生到相关的药用动物的养殖基地去见习养殖方法,也可以利用电视节目或视频来学习。四川省都江堰市有一家养麝研究所,有机会可以带学生去见习;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节目《科技苑》里就有大量的关于药用动物的养殖技术,我们可以从网上下载大量的视频并播放给学生看。如“麝鼠的养殖技术”章节,如果只用传统的板书来干瘪瘪的讲述,恐怕学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梦乡,相反,如果改为看电影,麝鼠的活泼、调皮、胆小等性格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点的兴趣,自然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得就更扎实。我们可以使用Powerpoint文件类的电子课件,在其中插入大量的图片和声音、图像,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学习就很会轻松。
  4.2 找准学生的兴趣点,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9+3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很活泼开朗,他们爱唱爱说,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往往因为语言问题和知识面的问题,他们不能按照他们的意愿表达出来。所以在9+3学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重视传授知识的时候,有必要让那些爱说爱唱的人表现的机会,让不爱说不敢说的学生有胆量有知识去说。比如《药用动物养殖技术》课程教学中,我们为了让学生深刻了解中药桑螵蛸和海螵蛸的区别,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认识并熟悉这两种药材,然后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小作业,让他们自己收集有关这两种药材的区别的资料并讲出来,我们会发现学生兴趣都很高,大家积极收集资料,有些学生还找来螳螂的卵鞘,到超市去买墨鱼等等。总之,该收集的都尽力收集,然后到讲台上认真讲,从他们讲解的神态看出,他们尝试了做老师的快乐。因此,我们可以以此为突破点,让学生去收集多多资料,比如诗歌、歌曲、散文、故事等等,让他们在讲、说、唱中感觉学习的快乐,自然学习效果也提高了。当然,学生很喜欢户外活动,他们喜欢跳舞,有时会向我们要求利用上课时间去跳锅庄舞等,这虽然对教学秩序是不允许的,但是我可以利用野外收集药用动物的机会,让他们围着所收集的药用动物欢歌欢舞,尽情欢乐。所以说,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找乐趣、找知识,教师可以用动物图片或实物,诗歌、歌曲、散文、故事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4.3 重视学生前后知识的衔接,边学边提高
  作为二年级的藏区学生,其基础已经有很大的提高,知识也积累了很多。所以前后课程的衔接、知识点的衔接是非常重要的。
  又如《药用动物养殖技术》课程教学中所提到的很多药用动物,在《中药学》和《中药鉴定技术》以及《中药商品学》等课程中都曾提到过或学过,所以前后衔接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巩固和积累。我曾做过这样一次讲授,讲水蛭的性味归经时,我串联了关于“五行、五脏、六腑、五官、五味” 等等知識,后讲到水蛭的功效有吸瘀血的特点,给它取名吸血虫,并用四个字“通——闭、塞、瘀”来总结,我发现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印象很深。当然,其他知识的学习也是一样的。又比如地龙(蛐蟮)的养殖习性,我用五怕五恶来表示,并结合现实中的自然现象——蛐蟮滚砂要下雨,说明地龙怕水涝,这样学生也能很好的理解。说到穿山甲,给大家讲讲有关穿山甲的科普故事和儿童故事,这也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4 个别学生也需要“开小灶”,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课程教学
  藏区学生中有大约1%的学生在用汉语教学方面接受比较慢,他们中一些是不懂汉语,一些是汉语的书写困难,所以,在兼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时非常有必要对个别学生另开“小灶”。开学前两周我们必须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摸清楚后,针对学生的情况制定教学策略。通常可采用懂汉语和汉语能力较差的藏族学生的座位交叉入座,以便学生之间的交流,形成“一帮一”或“一帮多”的格局;书写困难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先听课后补笔记,这样让学生的学习在轻松中掌握老师所讲的精髓,并在课后得到巩固;课余对没听懂或不太懂的学生应该及时的专门辅导,在生活中师生融洽相处,情同朋友、宛若亲人,这样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实现无代沟、无隔阂地传授与接收。学生只要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也会尽快适应新的课程教学。学生中有的会因为学习困难而丧失自信,所以课余教师得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兴趣点,多鼓励,多表扬,不断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学生就会越来越喜欢该课程。
  4.5 重视9+3学生实践活动,哪怕很多课程是以理论为主的,也应该增设实践内容
  社会实践是有效性课堂的延伸与获得知识的拓展,是对新学知识的新体验和检验,对知识起到巩固和强化的作用。根据9+3学生学情的调查和了解,部分来源于牧区和大龄的9+3学生还停留在对知识的认知感性阶段,因此适度的布置社会实践,让他们将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用社会实践检验他们学习的收益,也为他们将走向社会奠定信心和勇气。让学生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体验学习的苦乐。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将具体的实物、具体的实践操作凝练成概念和理论,同时也可将概念、理论具化到实物和流程中去。在不断地实践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应知、应会、应用”的潜能,提高了课堂效率。比如《中药学与方剂学》这门课程提到的各种疾病的治疗药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生实际情况,按照课本的药方来实践一下常见的病,如脚气病等的治疗。一旦学生实践了,成功了,学生就掌握扎实了。又如,《药用动物养殖技术》课程的教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在寝室内养蚕(家蚕浑身是宝,浑身是药),在饲养过程中老师就可以教会学生动物养殖的各项技术和不同动物养殖的具体措施。
  5 讨 论
  四川藏区9+3学生的教学工作是教学管理的重点,也是影响以后学生工作的基础。所以加强对四川藏区9+3学生的教学研究,非常必要。我认为,还需在学生的汉语水平上提高,学生只要语言理解能力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 扎洛.藏区藏汉双语学生类型及学校类型研究.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30-133.
  2巴呷.困境与出路——甘孜藏区“9+3”教育模式的内地实践.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19)3:88-90.
  3 枉菊,刘志超,张翼辉.对“9+3”藏区学生学法指导初探.中国电力教育,2010(6):92-93.
  4 杨健吾.四川藏区贫困问题的现状和成因.西藏研究,2005(4):55-65.
  5 刘逢庆 .关于内地西藏班成功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吉林教育,2008(5):28
  6 秦丹.浅谈“9+3”学生的德育工作——我和我的藏族学生.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2:12-13.
  7 张天琚.试论感情投入在民族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民族教育,1996(3):9.
  8 四川省威远县加强“9+3”免费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工作.职业教育研究, 2010(10):69.
  9 傅明,周红.为藏区学生铺就成才路——四川省实施《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纪实.中国民族教育, 2011(3):009.
  10 解淑平.研究学习心理让“藏娃”摆脱学困.现代教育报,2010-05-31.
其他文献
摘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以企业文化为切入点,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9)06-0001-0001    现代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企业内在和外在的形象。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样也
期刊
摘要:庞德是英美诗歌史上不可缺少的人物。中国元素对庞德具有深刻的意义,庞德视中国古籍为“新大陆”甚至是现代西方“文艺复兴”的思想源泉。费诺罗萨遗稿带着庞德进入了中国诗学的意境世界,通过对中国诗歌的翻译或改写,庞德在他的创作中融入了中国古诗的元素,换而言之,庞德在西方创作着中国式的诗歌。  关键字: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派诗歌 意象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
期刊
摘要: 人力资源是饭店企业持续竞争之源,是饭店最重要的核心资源之一。西方酒店业起步早、发展得比较成熟和完善,已形成了其各具特色并富有成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尤其是美国、日本更具代表性。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分析美、日人力资源管理和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特点,以便给予我国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一些启示。   关键词:饭店管理;人力资源;中外饭店比较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
期刊
摘要:传统融资方式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已经很难满足企业融资的需求。作为兼顾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特征的夹层融资,为企业在传统的资本市场和银行借贷之外,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本文在介绍夹层融资的基础上通过对其供求分析,提出了该融资方式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并提出我国这方面实践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夹层融资;融资方式;需求;供给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
期刊
摘 要:加强美育,提升美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将美育溶入就业指导教学的全过程,既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也是适应造就和培养更多创新性职业人才的需要。将美育融入就业指导的全过程,最为重要的是引领学生体验职业的美,使其成为既能感受职业的美,又能鉴赏职业的美;既能表现职业的美,更能创造职业的美的优秀职校生。  关键词:美育;就业指导;融入;体验;职业;情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期刊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ization China becomes a member of WTO, and the trade barriers are broken down. In today's society advertiseme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ductive tools, in which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奥林匹克文化和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以及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影响的分析,提出了推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措施,旨在促进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构成高校特有的校园体育文化景观,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奥运文化;校园体育文化;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9)06-0001-0001    随着素质教
期刊
摘要:基层人民代表大会要务自身的正业,认真行使监督政府和法院、检察院的监督职权。加强基层人大活动能力建设已成为我们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加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建设是有效预防腐败的根本措施,亦是广大人民的普遍愿望。  关键词:基层;人民代表大会; 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9)06-0001-000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期刊
摘 要:中职服装专业分段式模块化生产实习教学,是根据各阶段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差异进行分段,并组织各段相适应的生产实习内容组成各个模块的教学样式。它能将实习内容融进产品的生产中,采用课堂与车间相结合、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体化、教学情景与工作环境一体化、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一体化、学生与企业员工一体化。对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提高非常有效,是适合中职学校实习教学的。  关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就业指导,并积极探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就业指导模式。但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仅仅在毕业生中开展,就业指导效果不明显。为了解决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高校应尽快推行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即就业指导工作应从大学一年级贯穿整个大学学习期间。  关键词:全程化就业指导;阶段划分;保障条件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