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年味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近了,回家的路就不远了。
  小车一拐上村道,自己的心便控制不住地柔软了起来。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从吉安城里到莲花县南岭乡圳头村,仅仅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娘催问我们到了哪里的電话就打了好几个。每逢年节,这世上最挂念自己的就是娘了。真不知如果哪天娘不在了,自己回村的欲望是否还会依然。
  村道上已经有些年味了。道路宽净了,路灯安装齐整了,外地牌照的小车也明显多起来了。村道两旁的屋门口,不时可见老妪村姑在擦洗家具,男人小孩儿在打扫庭院,个别人家甚至已将摇钱树(腊叶树)栽好了。间或,迎面而过的几个乡亲,手里沉甸甸的蛇皮袋或竹篮,一看就是新采购的年货。村礼堂门口,一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年轻面孔又开始三五成群了,而那张“勾豆子”的赌桌则早就里三层外三层了。
  年来了,村庄也年轻了。此时的村庄已经明显有了几分过年的热闹气了。
  这次回家过年,小车第一次直接开到了老屋门口。远远地,娘与姨娘就小孩儿似的迎了上来。我们这么多人回家过年,两位老人是最开心的,尤其是我的姨娘。姨娘虽说性格不合群,有些招人嫌,但对我们四兄弟的那份关爱真是没什么可说的。这也是为什么十年前我娘提出把姨娘接来一起生活时,我们四兄弟没有一个反对的原因。其实,姨娘也曾收养过一儿一女,遗憾的是,收养的终究只是收养的。
  我们的行李尚未放下,八十岁的姨娘便拉着我唠叨起了她的开心事:前不久,县纪委驻村的贺书记一行给她送来了彩电、棉被、慰问金。姨娘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把钱展示给我看。
  我们的村庄是一座很有些年头的老村庄,早在明代就有人在此开基定居。记忆里,村庄也曾颇有些历史沧桑感和文化气息。近些年,村民手头宽裕了,政府帮扶力度也大了,村里新屋一栋挨着一栋,水泥路蛛网似的串起了整个村庄,就连村中那几口臭水塘也整治如新了。我家门口的水泥路就是2017年下半年由村里统一硬化的。说起来,我二弟能在短时间内于老屋旁建起一栋新屋,除了政府建房补贴给了他一定的勇气,这条新硬化的水泥路更是给了他莫大的便利。
  水泥路到了家门口,出入方便了,这年似乎也来得更轻快了。
  村里的除夕,是在阉鸡的惨叫声中睁开眼的。
  “乡下锣鼓,乡下打。”在祖先坟头杀阉鸡是我们村过年这部大戏的开场锣。早上八点多钟,在母亲的催促声中,二弟提着一只阉鸡往舅舅的坟山去了(二弟过继给了我舅舅)。而我与四弟(三弟在吉安过年)、小侄子则从母亲手中接过早已备好的香烛、纸钱、爆竹,提上鸡和菜刀,来到了父亲、爷爷、奶奶的坟头。在坟头压上纸钱,在坟前作揖插上点燃的香烛,四弟点响了爆竹,我则一刀割断了鸡的喉管,将鸡血依次洒在父亲、爷爷、奶奶坟头的纸钱上。
  回到家,在外做厨师的二弟便指挥着家中的几个女人忙乎起了年夜饭,我们村的习俗是中午吃年夜饭。我和四弟则张罗着贴春联和装饰门前的摇钱树。不远处的天空,三两只风灯(孔明灯)正在徐徐升起或落下,三五孩童则随着风灯的飘移在油菜田间追逐。
  上午九点多钟,鸡将熟,饭正香,我们着手“送庚饭”。“送庚饭”是件仪式感很强的祭拜活动,有点儿类似给祖先登门逐个拜年、与祖先共享年夜饭的味道。半熟的整只鸡、整条鱼、整块肉,三碗冒尖儿的新鲜米饭,三双筷子、三只小酒杯、一壶酒,香烛、纸钱、爆竹若干。我和二弟、四弟、小侄子一起按亲疏远近逐个给祖先们祭拜。一路祭拜,除了父亲、舅舅、姨父印象清晰,奶奶的形象已经十分模糊了,而其他的先人则更是连名字都记不起来了。
  “送庚饭”,全村人在各个祖坟山上集中走亲戚似的,很是热闹。过去“送庚饭”,一般是家中男丁,而今时代进步了,年轻媳妇与女孩儿们也都在祖坟山上穿梭。一路上,碰到了好几拨小女孩儿、大姑娘,也遇见了好些个操外地口音的年轻媳妇。在祖坟山上“送庚饭”,村民们的脸色一律不同于清明、冬至时的凝重与凄色,而是一脸的轻松与喜色。
  年夜饭动筷之前,还有一套略有些复杂的祭拜程序。堂屋里祖先灵位、天地国亲师位、土地神位前的香烛全部点起来了,祭品摆上了,长爆竹响起来了,全家老小集体作揖祭拜。最后,自己双手托举条盘于大门外朝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遥祭。如此一番,全家才正式上桌开吃。
  “三十的火,十五的灯”。除夕“守岁”,家家有“火塘”,干柴、烈火,一家人围着喝茶吃点心闲扯,全身都是暖和的。闲扯中,照例给晚辈们发了红包,只是晚辈们接过红包时并没有出现我们小时候拿到红包时的那股兴奋劲儿。
  晚上十一点二十五分,催促家人洗完了澡,上完了茅厕,且与二弟、四弟商定好了明早五点起床“开财门”“焚香”之后,自己起身郑重地合上了堂屋的正大门,将三支点燃的香插在了门闩的间缝中,熄灯上床。
  村庄在爆竹声中入睡,又在爆竹声中醒来。
  零点刚过,村里“开门炮”就响个不停。凌晨五点,手机铃响,自己悄悄起床穿衣,妻女正熟睡。
  依次点亮灶台、祖先灵位、天地国亲师位、土地神位处的香烛,摆上点心茶水。我拿着一根点燃的大香在前,二弟抱着一挂万响爆竹、四弟抱着一箱烟花在后,我们齐道一声“开门大吉”,打开了堂屋大门。在门前空地点响爆竹、烟花后,我们三人站成一排恭恭敬敬地朝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作了三个揖。
  回屋后,我们三人第一时间来到母亲的房间,给母亲拜了年。母亲在床上坐直身,语气比平日更响亮更欢快了:好!今年的爆竹响得好,一响到底,一帆风顺!
  “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野姑丈”。按习俗,初一,给父母、乡邻及族人拜年;初二,给岳父、岳母拜年,给舅舅、舅妈、外公、外婆拜年;初三开始,则可以不分亲疏厚薄随便走亲访友拜年了。
  吃过“斋饭”(早餐吃素)。二弟因为过继给了我舅舅,与我和四弟的拜年对象不一样,便一个人先出门了。我和四弟原来想带上各自妻小一起去拜年,无奈她们嫌麻烦拒绝了,她们的安排是徒步去村后山里的云留庵游玩。   村道上,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儿,一个个都收拾得齐齐整整,笑意盈面。而村里各姓的祠堂则早已大門正开,香火缭绕,人声鼎沸,一地爆竹碎屑。
  我和四弟初一拜年的重点有两处,一是岸上的肖氏宗祠(团方),二是李氏宗祠(本家)。初一拜年,过去也要一家一家登门,现在则简便了,彼此在祠堂里碰个面拜个年。走进肖家祠堂,扑面而来的除了过年的烟火味,更多的是一股办喜宴的味道,切菜的,洗碗的,搞卫生的,大家嘴没闲着,手更没闲着。他们正在自己动手操办中午的族人聚餐。
  从岸上肖家出来,我与四弟驱车到县城给两位尊敬的长辈拜过年,便返回了李氏宗祠。这里更是热火朝天,八张八仙桌已摆放整齐,厨房里香气热气正弥漫。每年大年初一中午,全族人动手弄一餐团圆饭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平时,大家在天南地北各行各业工作,除了在微信里打个招呼,极少有一起见面的机会。过年了,大家聚在一起,喝杯酒叙叙家常,距离也就拉近了。在集体向祖先进香祭拜后,全族男女老少共同端起了酒杯。酒酣耳热之际,族中主事人还给所有未成年的小孩儿每人发了一个红包。祠堂的开支全部来自族人的自愿捐助。族中红白喜事,祠堂统一备礼,个人不再另外送礼。族中子弟考上大学,祠堂予以奖励。族人遇有特殊困难,祠堂予以救助。
  正月初二是一年之中的“头牙”,早上的“起牙”(开年饭),手艺人和生意人十分看重。
  凌晨两三点,村后云留庵方向就传来了爆竹声。初二“起牙”祭拜的对象主要是菩萨,目的是求菩萨保佑新的一年生意顺当,财源广进。
  拜年仍然是初二的重头戏。过去村民们结婚的对象多是本村本乡的,跨乡的不多,跨县的就更少了。而今,随着外出务工活动的扩展,村里的新一辈大多找的是外来媳妇。仅以我们家为例,我爱人是永新县的,二弟媳妇是本村的,三弟媳妇是萍乡市的,四弟媳妇是湖南的。四个媳妇四个地方,一桌吃饭不讲普通话彼此都听不懂对方说些啥。
  幸好我娘就是本村的。我与四弟步行一个小时不到就将叔伯舅舅们的年给拜完了。然后,由四弟开车,我带着妻女往永新县烟阁乡岳父岳母家赶。一路上,无论是村道,还是乡道、省道、国道、高速公路,到处是外出拜年的小车。我们的车堵在了吉莲高速路口旁的国道上,一步一挪,几个交警忙得满头大汗。下午返回时,永新乡间道路弯多路窄,一个急左转弯,车猛地撞上了岸墙。车的前挡板断裂了,只得临时到路边小店买了卷胶纸给粘上。
  初三开始,一般就不需要再早起了。而村道上拜年的车和人也渐渐稀疏了。倒是村里那几家预备做喜事的人家又开始忙活,因为外出务工的原因,有些村民便趁着过年亲戚们都在家的机会把喜事给办了。
  过年是一次情感的保温,也是一次文化的传承。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段明
其他文献
山上到处是吃草的羊群  我和他们不一样  我一无所有  风有风的方向  落叶有安息的地方  唯一爱我的河,在上游  流向是分叉的  我站在凹下的荒原上  当我躺下时,它就凸了起来  像大地上长了颗黑痣  无 题  一定是過于炎热  鸣蝉嘶哑在树枝上  快艇飞速而过,卷起  崩裂的碎浪,像河流沉默的回声  树荫下的人们聊起  跳河的疯子、溺水的儿童、河神的传说  以及河面上泡肿发臭的猪  好像有那么
期刊
棉花长到半人高的时候,母亲带我们到地里给棉花打公枝。  给棉花打公枝要选择在清晨,清晨的阳光还不是很毒辣,棉花枝叶上还沾着露水,这时候打,对棉花伤害最小。我们不愿意下到棉花田里,磨磨蹭蹭地,虽然是夏天,早晨的露水还是凉凉的,打湿了衣服黏在身上很难受。母亲笑笑,带头下到棉田里,我们也只好硬着头皮下去。母亲对着一棵棉花,手把手教我们如何打公枝。  我们照着母亲教的方法去做,但总是错,妹妹将一棵母枝打了
期刊
“我们俩,一起遮着一支小雨伞。雨大,我来照顾你,你来照顾我……”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这首闽南语种经典歌曲之一的《一支小雨伞》,脍炙人口,韩宝仪、黄乙玲、音乐磁场合唱团等台湾众多歌星都曾翻唱过该曲。  老兵潘银堂,1926年出生在四川大竹县石子乡,1949年赴台。在茫茫人海中,他因一支雨伞邂逅了嘉义女孩儿阿荫。8年后,他在宝岛收获爱情,抱得美人归。这一奇缘故事,比《一支小雨伞》的歌曲早了20多
期刊
母亲挥舞擀面杖的时候,兄弟姐妹都会欢欣鼓舞,不为别的,单就那白花花的白面就足够让人陶醉了。  刚刚能吃饱穿暖的年代,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孩童,虽然没有刻骨铭心地把饥饿锁定在脑子里,但粗糙的玉米窝窝、红薯饼子还是非常令人厌烦,以致与我同样大的孩子们都对能吃上一顿饺子,或者降低点儿要求吃上一顿面条而感到开心。饺子皮只能用白面做,哪怕掺杂一点点儿玉米面、红薯面都是不行的。做面条的面皮也有同样的脾气。  擀面
期刊
前些年,我和社会上的一些人一样,对“医药代表”持偏见态度。直到有一天,我有幸认识了一个叫“木嘎惹”的年轻人,才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并心存敬意!  木嘎惹,1985年出生在四川省大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则约乡乃托村,那里山高路险,闭塞落后,生存环境恶劣。  2006年,木嘎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系,这也成为他们家和全村人的一桩特大喜事。不料,不菲的学杂费像一座山一样压在了他父亲身上。善
期刊
我徘徊在这片位于川南珙县南端,名日麻塘坝的神奇土地上。这里曾是一个早已在历史长河中消亡的民族——僰族繁衍生息的地方,也是四百多年前,古僰国的军事指挥中心和平蛮大战的主战场。  深秋的麻塘坝,万物萧瑟,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内浸透和弥漫着古战场沉寂的气息。那些依附在悬崖上的具具棺木,历经岁月风霜的剥蚀,早已沉默为一个个神秘难解的千古谜团。唯有穿越时空的风,还在不分时节地在麻塘坝的悬崖峭壁间奔跑、呼啸,就
期刊
21岁,女大当嫁。这不是宿命,这是一次情感的转移。  在离过年还有九天的腊月二十一,我结婚了。二人世界。想象中的浪漫却在那一年的大雪里彻底冰封。当我把那一捧作为新娘捧花的塑料玫瑰放在茫茫雪地,除了孤立的红,再找不到曾经随心所欲的温暖。这个“年”注定只能在单位宿舍,在由两个人缔造的“家”里过。这个家除了崭新得陌生的嫁妆,就剩毫不相关却因爱相连的两个个体。而三个人才能团“年”的古理在此时加剧了心里的隐
期刊
抱木花,不是乡下木工师傅做木工活儿时,刨出来的那种刨木花,而是指我老家乡下的一位姑娘。  我老家位于洞庭湖“锅底”的一片湖洲上。也许洞庭湖的水特别有灵气,生活在这片湖洲上一代又一代的姑娘,喝了洞庭湖里的水,个个都出落得细肉白净,风姿绰约,水灵灵的。四十年以前,我老家乡下的姑娘抱木花,就是这里姑娘中一个典型的代表。  抱木花本名叫杨春花,不但身材苗条丰满,脸模子漂亮,而且勤快老实,是最为娇艳的一朵村
期刊
阔别故土,他乡耕耘,商旅各国,历数异域风情,然而,令我心中最难忘怀的还是童年记忆中故乡的东港河,每忆及此总是令我心驰神往。  东港河东接吴楚长江,通达商贾重镇小池,与九江隔江相望,北二十里经回风古镇王埠直折西行再二十里,达黄梅中部重镇孔垄。东港河自严家闸直入龙感湖,向东南出华阳可与长江各口岸商埠对接。真可谓四十里东港河,八面来风,千帆竞渡。迎送南来北往客,是旧时商来客往之黄金水道。  东港河水系分
期刊
汾河占据了我童年的记忆。那时伙伴们一说玩耍去,必定是那个流水潺潺,石头、沙子、野草、野花都不能少的汾河边。赶上枯水期,河床毕现,若隐若现的水流依旧急着赶路,于是便淘气地用沙子、石块圈起来,不让它流走。第二天,那细细的水流,竟汇成一股强大的动力,冲出一条道路,便问河边的老人:“它是要流到哪里去?”“流到我们家乡的黄河去。”这个老人抽着自制旱烟,用河南方言自顾自地说。  “黄河”这个字眼,在那个时候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