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团班一体化建设探索

来源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uo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进行进一步探索与实践。党支部、团支部、班级作为高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最主要的组织形态,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进一步推动党团班一体化建设的相关探索,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组织建设为载体、“三全育人”为抓手,强化“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班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有助于形成“大思政”育人合力,实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要目标。
  关键词:党团班一体化;新时代;建设;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应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强化高校党的建设,结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推动新的探索与实践。党支部、团支部、班级作为高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最主要的组织形式,是育人的重要载体。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方向标”作用,推动党团班一体化的建设探索,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组织建设为载体、“三全育人”为抓手,强化“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班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打通育人的最后一公里,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实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目标。
  一、党团班一体化的内涵
  “党团班一体化”是落实“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班建”而进行的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一体化建设运行机制。它将党支部、团支部与班级的工作目标、管理机制、工作职能等方面结合起来,以思想引领一体化、组织建设标准化、活动开展规范化为核心,实现党团班育人工作融会贯通,增强党团班集体的向心力和战斗力,由此构建“大思政”背景下的思政教育强大合力。
  (一)思想引领一体化
  党团班一体化的根本点是思想引领一体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点提到:“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1]高校只有紧紧抓牢、抓好思想引领工作,才能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党团支部是高校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最重要的育人组织,高校通过党团班一体化将党团支部融入到班级建设当中,使之成为班级思想引领工作的核心。党团班一体化保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班建的思想引领一体化工作的有效开展,发挥党团班组织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作用,促进大思政格局下不同群体范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融会贯通,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供实施途径,更好地调动学生党员、团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引领学生立志听党话、跟党走,强化“四个意识”与“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永葆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
  (二)组织建设标准化
  党团班一体化的立足点是组织建设标准化。高校以加强思想引领、夯实行为规范、促进学业发展为目标,以党、团、班学生干部选配和班级建设工作规范化为重点,构建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三位一体的标准化组织育人体系。规范班级干部设置,建设标准化班委会,一个班级原则上设置班长、副班长、组织委员、学习委员、宣传委员、文艺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劳动委员(兼任心理委员)九个岗位,同时推动条件成熟的党支部由党支部书记兼任班长,团支部书记兼任副班长的制度,促进党支部、团支部和班委会组织架构有机融合。标准化的组织建设,有助于实现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三者协同融合运行,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干部的典型引领作用,更好地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三)活动开展规范化
  党团班一体化的着力点是活动开展规范化。长期以来,党支部、团支部、班级三者未能协同运行、联合发力,导致活动开展出现时间零散、内容重复、形式单一、效果参差等问题,不能充分发挥组织育人的重要功效。高校建立规范化的党团班一体化活动机制,以“德、智、体、美、劳”为指导思想和组织原则,整合规范党团班一体化活动,确保活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地开展。通过“脸谱化”制定院(系)第二课堂培养方案,将党团班活动进行梳理融合,如由党支部与团支部合作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由班委会共同组织参加主题团日活动,加强党团班凝聚与融合。利用党团班会内容统筹、分层推进的方式,每月固定时间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同时各团支部也开展相应的团组织生活,团组织生活与班会同时同地开展,全员参与,深化教育效果。
  二、党团班一体化的实操
  針对党团班一体化工作方向不明确、组织架构不规范、育人发力不精准等问题,将高校党团班一体化的实操分为三个重点: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组织建设为载体和以“三全育人”为抓手。通过把好方向,健全组织,抓好骨干,多方联动,形成党团班一体化的规范格局。
  (一)以党建工作为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教育工作,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2]党团班一体化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强化党的领导,抓好党组织的全覆盖,把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党建工作体系中,实现党建工作与学生工作同频共振和同向同行。
  1.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指导考核机制
  高校要构建完善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各级部门齐抓共管、院(系)落实落细的工作机制,明确校院两级党组织在党团班一体化方面的主体责任。把党团班一体化建设纳入二级党组织考核指标体系,通过考核“新生递交入党申请书比例”“党员担任班级学生干部比例”“智慧团建入驻率”等指标引导推动二级党组织切实担负起学生党团班一体化建设的主要责任。
  2.把学生党建工作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要把学生党建工作融入到人才培养中,建设覆盖大一新生入校到学生毕业全流程的党团班一体化机制,将班级团支部推优、党支部组织理论考试、综合专业课绩点作为入党条件的三大组成部分,结合其所做公益时数择优选取,确保推选人员在群众基础、学业、对党的理论认识等各方面水平较好。党支部、团支部、班级通过党建工作相互学习、相互了解情况、各司其职完成整体工作,明确党支部是党团班一体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对团支部、班委会实行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   3.充分发扬学生党员榜样表率作用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学生党员要做先锋、作示范,努力走在前列、当好表率,带领团支部、班级向上发展。院(系)每年度的团员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可选派本年级党支部代表出席指导,团委、学生会换届由党支部选派党员代表负责计票。针对高校本科生党员人数少的情况,可采取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从本校升学的党员中选拔2名表现优秀的党员担任支委)共建支部的形式,以老带新,提升党建活力和规范性,同时助推本科生升学深造。
  (二)以组织建设为载体
  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团班一体化实操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通过组织建设,增强对学生思想引领、行为规范、学业发展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1.完善党团班组织的制度建设
  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和班委会的运行要在制度规范之内,建立完善党团班一体化组织制度机制,使每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确保党团班一体化建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是通过严格规范入党程序理顺党支部、团支部、班级的组织制度,加强各层级的联系和配合。二是建立党支部党员联系团支部制度,通过“三个一”——主讲一次主题团课、参与一次团组织生活、指导一次团日活动,加强党支部对团支部和班级的指导。三是将先进党支部、红旗团支部、优良学风班三者的创建、评选目标、评选标准相结合,发挥党建促团建,团建促进班建、班风作用。
  2.创新党团班组织的形式探索
  根据不同院(系)的学生工作实际,探索不同的“纵横贯通”建设模式,让党团班组织建设工作有连续性,充分发挥高年级生传帮带作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首先,针对低年级本科生党员人数较少的情况,探索以班别纵向建立党支部,以年级横向设置党小组的方式,打破了年级界限,增强各年级党员之间的交流。其次,充分考虑研究生特点,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发挥科研团队在研究生党团班一体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把研究生支部建在科研团队、课题组的模式和机制。比如:将硕士生、博士生打通,纵向设置学生党支部,并在各党支部下设党小组,党小组按照年级横向设置,形成“纵横交错”的学生党组织设置。
  3.加强党团班组织的干部培训
  党团班学生干部是师生交流联系的纽带,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表率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党团班一体化的组织建设。因此,高校要重视学生干部的教育培训,培育新时代勇于担当、有所作为的优秀学生干部。一是建立健全培训机制。高校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拓宽渠道,把抓好经常性教育与集中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学生干部培训的科学化、常态化和系统化。二是制定年度培训方案,实现培训活动学生骨干的全覆盖。培训活动覆盖了学生兼职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班长,学生会、研究生会及学生社团负责人等各级各类学生骨干。三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将学习中央和高校党委的决策部署、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学习、高校校情教育作为学生骨干教育培训的内容,从思想政治教育、业务培训、社会实践等方面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干部。
  (三)以“三全育人”为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党团班一体化要以“三全育人”为抓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一体化育人体系。
  1.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
  “全员育人”指立德树人是学校中的所有部门、所有教职工整体的责任,而不是辅导员、班主任等某一群体的专属工作。党团班一体化建设要吸纳学校所有教职员工,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从而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统一起来。一是组织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院长(系主任)参加党团班活动,为学生讲授党课和团课。二是加强和改进高校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党团支部工作,健全联系制度,促进学校各级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体察校情、关怀学生、释疑解惑、以身作则,推动形成育人合力。三是选聘优秀的青年党员教师担任专职辅导员、班主任等工作,实现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深入融合,用“最优秀的人培養更优秀的人”。
  2.打造全过程育人的链条
  全过程育人,强调育人要贯穿学生学习成长的全部过程。课程教学是高校育人的主要渠道,党团班一体化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打造全过程育人的链条。一是开展科研育人工程。充分调动教工党员积极性,把优秀科研教师、先进实验室、前沿项目等优质资源引入育人过程。二是提升实践育人成效。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志愿公益活动团队,让学生们走出学校,在实践中获取真理、了解社会。三是丰富网络育人内涵。党支部主导新媒体宣传平台,丰富平台内容,把基础党建、学业发展等工作有机结合,形成整合优势,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空间,获得协同育人的整合效果。
  3.打通全方位育人的平台
  “全方位育人”指育人要渗透到学生组织生活的各个平台。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阵地。高校通过打通“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宿舍”四个平台,形成四个平台有效联动,让学生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快速找到组织,使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反映和疏导。一是要充分发挥党团班干部在文明宿舍建设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坚持学生党员楷模作用,打造党员模范宿舍,协助班级宿舍管理,引领宿舍同学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宿舍文化活动。二是以高校“文明宿舍”评比为牵引,通过党团班干部带领学生参加文明宿舍评选活动,以安全、卫生、健康、和谐为重点,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四平台联动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关键,通过集体成员的互帮互助互学推动学生成长成才,从而实现全方位育人。
  三、党团班一体化建设的成效评估   确定党团班一体化建设成效评估指标,是保证育人实效性的重要手段。高校通过对育人各项指标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建立包含“思想引领的深度”“行为规范的力度”“学业发展的效度”的3个一级指标和7个核心观测点的成效评估体系。
  (一)思想引领的深度
  高校构建完善党团班一体化体制,首要目的在于不断增强思想引领力,促进学生养成优良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增强“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强化对党的政治认同与情感认同。因此,“思想引领的深度”是评估高校党团班一体化建设成效的关键指标。“思想引领的深度”主要包含了“本科生入党申请比例”和“党员担任班级学生干部比例”2个核心观测点。“本科生入党申请比例”的考核标准是达到70%;“党员担任班级学生干部比例”的考核标准是达到40%。高校应紧盯目标,持续改进,形成思想引领工作的目标化模式。
  (二)行为规范的力度
  党团班是重要的育人组织,组织依靠制度发挥行为规范成效。高校要以制度促规范、以细节促提升,进一步制订、修订学生管理工作制度文件,鞏固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的基础。通过制度强化学生的行为底线意识,引导学生志存高远,积极向上,追求卓越。“行为规范的力度”主要包含了“制度宣讲的覆盖率”和“文明宿舍参评率”2个核心观测点。“制度宣讲的覆盖率”的考核标准是100%,通过党团班全覆盖的学生骨干培训及利用班会开展制度和政策宣讲等方式,使制度深入人心。“文明宿舍参评率”的考核标准是达到50%,通过宿舍指标量化考评,强化学生宿舍的育人功能。
  (三)学业发展的效度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高校“学业”是广义的,其主要内涵是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牢固根基。通过党团班一体化建设,高校加强院系学生跨年级交流和学生榜样示范作用,搭建平台分享升学深造经验、宣传考研保研政策等,营造浓厚的求学向上氛围,推动学生学业发展。“学业发展的效度”主要包含了“本科生升学深造比例”“本科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及“第二课堂指标体系的达成度”3个核心观察点。“本科生升学深造比例”的考核标准是达到80%;“本科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的考核标准是达到30%;“第二课堂指标体系的达成度”的考核标准是达到100%。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4]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在党团班一体化建设中夯实党对高校全面领导,强化集体主义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2][4]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3):27,18,77.
  [3]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责任编辑  姜淑娟
其他文献
摘 要:新加坡德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表现为直接衔接与间接衔接两方面。直接衔接主要是家庭参与学校道德教育课程,家庭与学校合作互助实施德育,间接衔接表现为将家庭纳入学校课程教育计划,以提升家庭和谐环境,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格的形成。在新加坡德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了政府主导、政策规范;强调实践、易于操作;良性互动、优势互补;量化监督、及时反馈等鲜明特点,研究分析新加坡德育中家庭教
期刊
摘 要:当下高校学生处于互联网时代,随着互联网走进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党建教育面临着新机遇与新挑战,在此前提下,将党建教育结合新媒介的运用,是互联网时代开展党建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新媒介环境下实现基于“3S”模式的高校党建教育,需要思政工作者认真了解新媒介环境,将高校党建的教育目标、教育形式、教育效果与新媒介环境充分融合,使高校党建教育工作得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与日俱增的外派出国(境)交流生是高校统战工作和思政育人工作不容忽视的新兴重要群体。本文坚持新发展理念,着眼于新的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二级学院对该群体统战工作认知滞后的现状,从“三纵一环”:三纵分别指“思想引领夯基础”、“人文关怀暖人心”和“职规定制助添翼”三个纵向领域,一环指融媒体赋能视野,探索统战工作人员与思政学工人员协同育人的最大同心圆良性循环新模式。  关键词:统战工作;学生工作;协
期刊
摘 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把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化为生动的立法实践,规定了民法基本原则中的“绿色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物权制度、合同制度和侵权责任制度的绿色化,将生态法治提升到了新境界,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和制度体系、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立法样本。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
期刊
摘 要:如何培养具有世界视野、高素质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當前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三航三连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党建领航、思政稳航、学工护航”(三航)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以“铸魂立德、守魂立志、护魂立学”(三连环)为重要遵循,充分体现了党建、思政、学工深度融合的协同特征。近年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创新并实践了“三航三连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教学团队、育人内
期刊
摘 要:大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优秀人才和骨干力量,学生党员建设是高校党建的基础工程,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当前大学生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通过问卷调查初步确定影响大学生入党动机的主要因素,并从性别、年级、民族、人员类别等维度对入党动机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为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提供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入党动机;思想教育研究  据中共中央
期刊
摘 要: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和功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高校具有的基本职能。以爱国、为民、团结为核心的冼夫人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底蕴。实施高校冼夫人文化育人工程,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的时代要求。这一价值在高校的實现,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科学研究为理论基础,以校园活动为重要
期刊
摘 要:研究“班团一体化”制度是高校共青团改革朝着纵深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不断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旨在发挥团支部在思想引领中的核心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团支部在推行“班团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框架,通过理顺班团之间的关系,继而激发团支部的活力,从而提出推进“班团一体化”作为加强团支部思想引领的重要抓手,必须要紧紧围绕增强和保持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一基本要求,提高青年思想政
期刊
摘 要:腐败侵蚀党的肌体,影响党的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回答了新时代反腐败斗争何以必要、何以实现、何以保证的重大问题,实现了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推进了全面从严治党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深入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维度  反腐败斗争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始终受到我们党的高度重视
期刊
摘 要:“三全育人”视角下,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2019年《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专题设置,选取“模拟联合国”作为体验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案例,展示体验式教学“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解决问题”的操作过程,达成增长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增进主流价值观认同感的教学目标。根据上述实践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