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 :名校·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vfg4gf3fg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诚信危机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文章首先分析了诚信缺失的现状,随后探讨缺失的原因,最后对如何加强诚信建设给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 思想政治教育
  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条件。他把“诚信”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言、行、忠、信)和“五大规范”(恭、宽、信、敏、表)之一。孟子把社会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五大原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中国的老百姓历来把诚实守信之人称为君子,把无信不诚之人叫做小人,崇尚“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自古商家守信“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行规;民间借贷也讲究“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惯例。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和变化,“诚实守信”也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诚信是其中之一。国家制定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第五条规定为诚实守信、严于律己。总之,诚实守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内容。
  一、诚信教育现状
  当今社会的种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食品药品安全危机、交通矿难事故生命危机)其症结主要在于诚信严重缺失,很多恶性事件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是不讲诚信、不负责任造成的恶果。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目前大学生诚信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经济方面、学习方面、就业求职以及为人处事等方面。
  1、在经济方面,主要体现在故意拖欠学费;伪造贫困证明,骗取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以及恶意违约、贷款不还等。
  2、在学习方面,主要体现在考试作弊、抄袭作业、雇佣“枪手”代写论文、代考试等。
  3、在就业求职方面,主要体现在求职简历上造假,伪造荣誉,夸大能力;在择业过程中,不履行就业协议或合同,随意毁约等。
  4、在为人处事方面,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虚假、表里不一;缺乏网络道德,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甚至有的同学不顾父母年老体弱,以学习需要为由,骗取父母的血汗钱在学校挥霍浪费等。
  以上这些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形象,对于大学生的成才极为不利,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诚信缺失原因
  为何大学生诚信严重缺失,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经济文化领域不良现象的影响。经济利益驱使一部分人、一部分企业唯利是图,甚至冒着道德谴责、法律制裁的风险,获取本不应该获取的利益,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屡屡发生,如地沟油、毒奶粉、黑心棉、瘦肉精等已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伤害,众所周知的三鹿集团为了节约成本,牟取暴利,在奶粉中添加大量含有化学原料三氯氰胺伪造蛋白质,让多名婴幼儿造成伤害以至死亡,企业也因此倒闭,数万名职工失业。事发后欺上瞒下,掩盖真相;在政治领域中,一些当权者急功近利,谎报政绩、贪赃枉法、祸害百姓等现象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在文化教育领域,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教育乱收费、注水文凭、招生黑幕等,学术论文抄袭剽窃等现象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同时,网络的出现已经使人际关系可达接触界面有了十分巨大的飞跃性拓展,其距离无限,真假难辨、方式隐蔽,作骗成本低但查处难度大,有的案件根本无从下手,从作案人、作案地点、资金、项目等都不是真实的,案发后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2、学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重教书、轻育人,不重视诚信教育的渗透。二是方法单一,多数学校只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缺少讨论法、实践法等丰富多彩、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方法。三是师资队伍不强,少数教师自身诚信素质不高,对学生成长成才关心不够,缺乏奉献精神等,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效果。
  三、加强诚信教育对策
  诚信是诚实守信的简称。“诚”是诚实,其具体内涵是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对人心实意诚,办事光明磊落。“信”是信用、信誉、信守,具体内涵是说到做到,奉守诺言,即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诚”与“信”是紧密相连的,诚实是人的一种内在品性,守信是人的言行所表现出来的外在风格。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肯定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诚信对于一个人来说,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信念,也是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对于一个国家和政府来说,它即是“国格”的体现,对内它是人民理解政府、支持政府、拥护政府的一个重要的支撑,对外它则是国家地位和尊严的象征,是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更是良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信誉”的标志,因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尤为重要,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政无信不威”,守信政府是法制社会的基础,政府如果不诚信,势必对整个社会的诚信产生及其恶劣的影响,给老百姓特别是当代大学生造成不良的示范引导作用。政府诚信行政,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取信于民,同时,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在全社会树立起“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舆论氛围。
  2、加强校园诚信建设。学校在办学理念、校风校纪等方面应体现诚信的内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教师要为人师表,诚实守信,要注意加强自身在教书、科研、生活中的诚信修养,处理问题应公开、公平、公正,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等,同时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活动,可以突出政治诚信、商业诚信以及法律诚信等不同的主题,采取征文活动、剧社活动、社会调查等不同的活动形式,开展诚信教育,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院报、宣传栏、广播站等载体,宣传诚信美德,努力营造出诚信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马东梁.浅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高等教育论文2010
  [2]吴继华.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8
  [3]尉迟勤.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提问方式。有效性的提问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形成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从而大大增强教学的时效性。  【关键词】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探析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
期刊
学术上讲求百家争鸣,语文学习中也应注重辩论。辩论不仅可以训练口语,使语言自然、通俗、流畅,而且还可以激发思考,使思维更集中,更敏捷,更活跃。学习一篇文章后,应引导学生多辩论,在辩论中训练思维,在辩论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锻炼其口语交际,发展学生的个性,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一、辩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辩论活动环节中离不开自由宽松、“人人皆可言之”的环境,教师应努力营造
期刊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以此带动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师应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在数学教学的各环节导课上钳制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呢?  一、教学理念应当与时俱进  传统教育、应试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僵化的模式:以课本为主、以教师为主。课本怎么写,教师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只
期刊
【摘 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然而现在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不尽人意的。他们往往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内容贫乏。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探究其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 新探 生活 想象 创新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考试中占有40%的大比例分数,可以说占了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但是我们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低下,大多
期刊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对于传统的教育来说是一场激烈的冲击和深刻的革命。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教学尤其是生物学科的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通过在教学中对多媒体运用的作用、注意事项以及具体做法,更加深刻的意识到:提高生物教师素质的必要性就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素材采集和处理技术的能力,就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  生物教学强调情境与协作;重视直观和操作;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以成为 必然的趋势。教学已经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逐渐发展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对于数学来说,它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那么,怎么把它转变成生动.有趣.直观性强的学科,就成为数学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努力学习的工具,优化我们
期刊
【摘 要】新课改提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此,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出发,就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自主学习 教学  语文作为初中一门重要基础课,只有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实现自主学习呢?  一、营造轻松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自发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期刊
大家都知道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就基础文化课课堂教学来说,对于普通教育,只要好备知识点,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那里的学生大多已经做好了学习知识的准备,职业教育在知识深度上要求较低,教师准备教学时在知识深度上不需要花费太多,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来职校上学的孩子大多走入了一个误区,他(她)们以为到职校就不学文化课了,刚来时大多已经没有或缺乏学习基础文化课的欲望,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感觉
期刊
【摘 要】作为一门名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能用知识来让学生进步,还可以用说话方式来改变学生,对他们产生积极效应。那么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怎样的说话方式呢?“肯定式”代替“否定式”, “被动性”代替“主动性”, “间接的”代替“直接的”。这样的说话方式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效应。  【关键字】说话方式 肯定式 被动性 间接的  我们语文这门学科作为工具性、人文性的学科。肩负的责任不仅仅教授知识,我们还需
期刊
【摘 要】尊重和关注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所在。我认为现在的语文学科的教程设置还不能非常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我认为语文学科应该更加关注语言的训练,这个内容必须得到重视,因为语文学科不应该脱离对语言本身的关注。所以我希望能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而我在教学中也大胆进行了一些小尝试,比如准备心态、声音训练等等,给学生锻炼语言表达的机会,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字】语言训练 表达 准备心态 口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