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重视语言训练

来源 :名校·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wei52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尊重和关注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所在。我认为现在的语文学科的教程设置还不能非常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我认为语文学科应该更加关注语言的训练,这个内容必须得到重视,因为语文学科不应该脱离对语言本身的关注。所以我希望能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而我在教学中也大胆进行了一些小尝试,比如准备心态、声音训练等等,给学生锻炼语言表达的机会,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字】语言训练 表达 准备心态 口语交际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深刻感觉到我们没有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发挥出来,我感觉语言就是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而现在的教学却只是聚焦在课文的分析上。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很多学生只会低头看书,害怕发言,交流都有障碍。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语言训练,让学生敢表达,会表达,而且表达的好。
  一、为何要重视语言训练
  要重视语言训练,我认为是学科本身就决定的。语文学科这个“语”字就代表了语言,当然这个语言包括很多,比如口语和书面语,那么书面语现在写作在考试中占有了较重要的部分,应该说是受到了重视的。但是口语呢?或许会有人说不是有拼音吗?首先拼音不算口语训练,而那可怜的几分也不会得到重视,同时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读的准,而是能够很的好读出来,读出来还不够,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力,什么能力?那就是让学生很好的交流。而我现在看到的是什么,学生连话都讲不出,不是讲不讲的好的了。开学第一天上语文课,让学生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有的学生不敢说,而有的学生也只会报个名字。这是很可悲的,学了那么多年的语文,却不能“语”,这实在是很可悲。而能“语”实在太重要了,生活中无时无刻都需要语言,而应该重视口语的语文学科却没有把这一块真正重视起来。我认为现在应该把课文的分析的重心转移一下,要弄清楚语文学科到底是要培养学生的什么呢?有句话说的好“爱在心有口难开”。很多学生理解能力其实没问题,我觉得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想法不一致,这是很正常的,我们不应该只关注理解分析能力,也应该分点注意力在学生的表达和交流上,这个问题太需要重视了。
  二、如何语言训练
  语言训练非常重要,现在语文课堂的时间有限,虽然在语文教科书上有一定的语言训练教程,但是要在一节课上训练每个学生是不大可能的,所以语言的训练只能更多的把重心放在学生自己的课后训练和老师技巧的传授。以下是我自己归纳的一些小方法。
  1、准备心态。
  我把心态归纳为三个要素:微笑、热情、真情。一个微笑在先、大方热情有真情的人,无论走到哪都是受欢迎的。微笑、热情、真情归结起来首先要让自己有一个积极的心态。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是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比如我在课堂上是这样要求的,不管对不对,只要能看出一个好的心态,只要是微笑的回答,就表扬。
  2、声音训练。
  很多学生说话很轻,这有的是因为身体因素也有心理因素。但是一个说话轻的人给人的感觉就会是非常没有自信,所以我觉得声音也需要加大训练。我在教学中的做法是:首先是让学生们练吐字方法,发每个字都要像乒乓球打在墙上那样清脆。吐字发声可以慢一点,声音大一点,咬的重一点。再就是声音响度训练,在家或运动后,尝试高声讲话,让自己释放出来。这个我主要是让家长帮忙监督。然后在课堂上我也鼓励学生大声回答、大声朗读。
  3、好的思路。
  现在有很多学生回答问题时,翻来覆去地回讲,就是讲不明白,这决然不是口才不好,而是没有好的思路。有句话说:思路对了头,一步一层楼;思路不对头,步步栽跟头。比如我在教学中常常这样想:让学生先明确告诉我“What”——他要回答的什么?,然后再说“How”——解答的想法如何,最后再说说——“Why”——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通过这个做法,现在很多学生答问思路越来越非常清晰。
  4、思维训练法。
  逆向倒转思维法,就是凡事都可以反过来想一想。追本溯源思维法,就是凡事往根儿上走一走,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纵横交错思维法,就是不管面对什么问题,都可以从纵的方向、横的方向或者综合性角度四老问题,以找到切入点。攻其一点思维法,在无法驾驭大问题时,我们应把谈话引向自己熟悉的领域。
  5、肢体语言训练。
  举手投足叫肢体语言,包括眼神、表情、动作等,是整个身体姿态的总和。比如眼神,看鼻梁和眉心——让他听见,看眼睛——听到心里去。表情要自然。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站姿要稳。手姿的表情达意作用是最大的。从肩到肘到腕到掌到指,对听的人的影响都很深远。肢体语言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语言表达。
  6、游戏训练。
  比如成语接龙、对歇后语、对对子、近义语描摹训练、单字联想训练,还有绕口令。这些训练既有趣又有效,对纠正发音、积累语言十分有益。当然我认为办一些演讲比赛等更会引起学生对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7、一些技巧。
  课上讲些小技巧同时留点时间给学生介绍自己和表现自己,给学生练练。比如让学生可以用“个人魅力五个一”的方法来丰富每个个体的人文素养和个人魅力。哪五个一呢?一首诗、一首歌、一个故事、一个笑话、一副对联。把自己武装一下。找一首朗诵时很有韵味的诗,而大可不必把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都背出来。只要有一个有头有尾的展示,会立即让你变得有魅力起来。
  口语交际是构成人学习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之一,因而,语文素养也是人终身发展的基础。在人文学科中,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希望语文课程中能将语言训练真正的重视起来,而以上内容我的一些浅见。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体系新探》张大力 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语文教育艺术与思路》李元功 人民教育出版社
  [3]《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新课程与“语文教育内容”》王容生 广西教育出版社
  [5]《教育学》王道俊 王汉谰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教师都会为课的开始动不少脑筋,投入不少精力,却有不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结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致出现了教育教学的随意性,即“讲到那里,就在那里歇”的教学现状,使得一节课给人一种 “虎头蛇尾”的感觉,既没有数学思想的提炼,也没有学习方法的归纳,一节课下来,学生不得要领,无所适从。 久而久之,还会使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由此可见,对于每一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固然重要,但
期刊
【摘 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提问方式。有效性的提问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形成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从而大大增强教学的时效性。  【关键词】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探析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
期刊
学术上讲求百家争鸣,语文学习中也应注重辩论。辩论不仅可以训练口语,使语言自然、通俗、流畅,而且还可以激发思考,使思维更集中,更敏捷,更活跃。学习一篇文章后,应引导学生多辩论,在辩论中训练思维,在辩论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锻炼其口语交际,发展学生的个性,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一、辩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辩论活动环节中离不开自由宽松、“人人皆可言之”的环境,教师应努力营造
期刊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以此带动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师应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在数学教学的各环节导课上钳制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呢?  一、教学理念应当与时俱进  传统教育、应试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僵化的模式:以课本为主、以教师为主。课本怎么写,教师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只
期刊
【摘 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然而现在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不尽人意的。他们往往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内容贫乏。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探究其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 新探 生活 想象 创新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考试中占有40%的大比例分数,可以说占了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但是我们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低下,大多
期刊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对于传统的教育来说是一场激烈的冲击和深刻的革命。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教学尤其是生物学科的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通过在教学中对多媒体运用的作用、注意事项以及具体做法,更加深刻的意识到:提高生物教师素质的必要性就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素材采集和处理技术的能力,就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  生物教学强调情境与协作;重视直观和操作;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以成为 必然的趋势。教学已经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逐渐发展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对于数学来说,它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那么,怎么把它转变成生动.有趣.直观性强的学科,就成为数学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努力学习的工具,优化我们
期刊
【摘 要】新课改提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此,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出发,就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自主学习 教学  语文作为初中一门重要基础课,只有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实现自主学习呢?  一、营造轻松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自发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期刊
大家都知道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就基础文化课课堂教学来说,对于普通教育,只要好备知识点,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那里的学生大多已经做好了学习知识的准备,职业教育在知识深度上要求较低,教师准备教学时在知识深度上不需要花费太多,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来职校上学的孩子大多走入了一个误区,他(她)们以为到职校就不学文化课了,刚来时大多已经没有或缺乏学习基础文化课的欲望,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感觉
期刊
【摘 要】作为一门名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能用知识来让学生进步,还可以用说话方式来改变学生,对他们产生积极效应。那么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怎样的说话方式呢?“肯定式”代替“否定式”, “被动性”代替“主动性”, “间接的”代替“直接的”。这样的说话方式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效应。  【关键字】说话方式 肯定式 被动性 间接的  我们语文这门学科作为工具性、人文性的学科。肩负的责任不仅仅教授知识,我们还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