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探对学生产生积极效应的语文课堂说话方式

来源 :名校·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xiaomi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门名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能用知识来让学生进步,还可以用说话方式来改变学生,对他们产生积极效应。那么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怎样的说话方式呢?“肯定式”代替“否定式”, “被动性”代替“主动性”, “间接的”代替“直接的”。这样的说话方式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效应。
  【关键字】说话方式 肯定式 被动性 间接的
  我们语文这门学科作为工具性、人文性的学科。肩负的责任不仅仅教授知识,我们还需要做的是让学生树立一个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我要做的是不是在课上不停的用大道理来灌输?这个方式的效果是非常差的。因为学生已经从小在父母长辈那里听到无数次了。如果再加上我们教师命令式说话方式,也许还会得到反效果。因为总是听到命令式的说话方式,学生的思维方式就会有两种可能:具有攻击性或消极性,不是变成一场战斗就是变成一场傀儡戏。语文教师还有运用什么方式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呢?就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说话方式。那么语文教师怎样改变说话方式呢?可以按照以下三点去做。
  一、用“肯定式”代替“否定式”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和学生说“不思考答案不会出”(否定式)和说“再思考下答案就会出来了”(肯定式)给学生的印象就完全不同了。虽然都是说让学生思考,但前者给人的感受是“不思考就不会有答案”,后者给人的印象是“思考就会有答案”。哪个能让学生更积极的思考不言而喻。虽然是相同的意思,但是不用否定而用肯定式的说话方式,会让人产生积极肯定的印象,从而激活头脑。在大部分的情况下肯定式的说话方式能让学生更有用,更有积极效应。
  具体来说,我们语文教师要学会用肯定式的说话方式来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和问题答案。因为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把自己理想化,都喜欢被肯定,在肯定后会产生良好的暗示和积极的效应。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交流时,无论他的答案和做的事是对是错,都要使用能产生积极效应的肯定式的说话方式而不是否定式的说话方式。我们还要懂得这个,不仅少使用否定式的说法方式,还要用文明的说话方式。说话方式是个人学问品格的衣冠,教师是一个传播知识的高尚职业,如果满口粗俗话,甚至一些下流话也出了口,使人听了作呕,学生对老师的敬慕之心,顿然全消。我们教师还可以使用幽默有趣的说话方式来表现我们的聪明、活泼、风趣。
  二、“被动性”代替“主动性”
  语文教师常常会自己说话处于“主动性”,而让学生在我们的提醒下“被动性”的答题。特别是当学生答错或者答的不好的时候,我们教师更容易这样说话。其实我们不如让学生用“主动性”的说话方式,而我们语文教师则使用“被动性”语言方式,因为这样得来的答案才是学生的。一定要让学生们学会主动,而我们则是被动性的说话方式来接受他们的思考成果。我们语文教师要学会忍耐,用一颗开放的心听学生讲话,让他们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语文答案是主观的,不要去跟着标准答案走,这是一条死胡同。要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就必须在课堂用“被动性”说话方式代替“主动性”说话方式。
  具体来说,对学生被动性的说话方式是一种谦逊的说话方式,语文教师要养成使用“你要来……”来代替“我要你……”这样的习惯。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回答问题,产生积极效应,老师“被动性”的说话方式会非常有效。如果在课堂上我们语文教师每天在提问时,我们对他们说“快把答案告诉我”,学生就会变成受害者一样的“我是被要答案”心情和一种被动的身份,这样就会想发牢骚和不平。如果我是说“你像回答这个问题对吗?”,那么就变成“我是主人的身份,我是主动要答的感觉”,我想他们不会讨厌而是会非常愿意回答问题的。所以如果我们教师的说话方式换一换,学生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会更主动,更有积极性。
  三、用“间接的”代替“直接的”
  学会表扬,学会批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学会用“间接的”说话方式来代替“直接的”说话方式。我们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的说话方式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我们不可以太直接。我们重视的应该是效果而不是讲出来舒服,直接的表扬和批评其实就是让老师自我情绪的释放。我们要做的是真正的让学生改正自己的错误,产生积极的效应,所以把焦点集中在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这样做,才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做的。而很多人知道这一点,但不知道怎么做。这就像理发师在替人修面之前,先涂上一层肥皂一样,不会直接去刮。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也要用“间接的”说话方式来表扬和批评,这样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具体来说,先说表扬,许多语文教师“直接的”表扬“你回答的真好”比起“间接的”在别的学生面前说“同学们,你们看他回答的多好”,哪个更有积极效应,那是很明显的。再来说批评,如果直接批评,不用说,可能会引起那个学生的不满,如果没有不满,不开心是肯定,那么效果也会打折扣。如果我们在说话方式稍微“间接”点,情形就不一样了。比如我们要批评学生的课堂不举手回答问题,我们可以这么说:“你回答问题的准确率在我们班可是很高的,我很高兴。而且,如果你在上课的积极性上再继续努力的话,你就是我们班最棒的了。”这样学生既不会有不满,还明白应该改进什么,从而努力达到我们的期望。所以说批评,用“间接的”说话方式指出学生的缺点,要比“直接的”说话方式温和,更容易被人接受,反而更有效果。
  我们语文教师要知道说话方式其实也具有巨大力量,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肯定式”、“被动性”、“间接的”说话方式,拥有让学生更加幸福、更加优秀的力量,它能够左右学生的进步。因此我们应该有必要认识语言方式重要性的前提下去使用它。让我们语文教师学会用好的语言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效应吧!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之学理基础》王荣生 李海林 上海教育出版社
  [2]《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 王荣生 广西教育出版社
  [3]《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语文教学科研十讲》李海林 浙江教育出版社
  [5]《教育学》王道俊 王汉澜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五千年文化中一支灿烂的奇葩。我国“诗教”传统源远流长。在当代,古诗也一直在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可它却也一直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大难题,现在的古诗词教学还存在一些弊端:  一、古诗知识成教学的重点而忽视其人文知识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教学:老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有些教者甚至干脆采取填鸭式、灌输式,直接将诗意、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教师都会为课的开始动不少脑筋,投入不少精力,却有不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结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致出现了教育教学的随意性,即“讲到那里,就在那里歇”的教学现状,使得一节课给人一种 “虎头蛇尾”的感觉,既没有数学思想的提炼,也没有学习方法的归纳,一节课下来,学生不得要领,无所适从。 久而久之,还会使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由此可见,对于每一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固然重要,但
期刊
【摘 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提问方式。有效性的提问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形成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从而大大增强教学的时效性。  【关键词】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探析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
期刊
学术上讲求百家争鸣,语文学习中也应注重辩论。辩论不仅可以训练口语,使语言自然、通俗、流畅,而且还可以激发思考,使思维更集中,更敏捷,更活跃。学习一篇文章后,应引导学生多辩论,在辩论中训练思维,在辩论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锻炼其口语交际,发展学生的个性,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一、辩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辩论活动环节中离不开自由宽松、“人人皆可言之”的环境,教师应努力营造
期刊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以此带动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师应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在数学教学的各环节导课上钳制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呢?  一、教学理念应当与时俱进  传统教育、应试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僵化的模式:以课本为主、以教师为主。课本怎么写,教师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只
期刊
【摘 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然而现在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不尽人意的。他们往往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内容贫乏。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探究其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 新探 生活 想象 创新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考试中占有40%的大比例分数,可以说占了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但是我们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低下,大多
期刊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对于传统的教育来说是一场激烈的冲击和深刻的革命。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教学尤其是生物学科的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通过在教学中对多媒体运用的作用、注意事项以及具体做法,更加深刻的意识到:提高生物教师素质的必要性就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素材采集和处理技术的能力,就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  生物教学强调情境与协作;重视直观和操作;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以成为 必然的趋势。教学已经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逐渐发展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对于数学来说,它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那么,怎么把它转变成生动.有趣.直观性强的学科,就成为数学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努力学习的工具,优化我们
期刊
【摘 要】新课改提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此,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出发,就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自主学习 教学  语文作为初中一门重要基础课,只有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实现自主学习呢?  一、营造轻松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自发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期刊
大家都知道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就基础文化课课堂教学来说,对于普通教育,只要好备知识点,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那里的学生大多已经做好了学习知识的准备,职业教育在知识深度上要求较低,教师准备教学时在知识深度上不需要花费太多,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来职校上学的孩子大多走入了一个误区,他(她)们以为到职校就不学文化课了,刚来时大多已经没有或缺乏学习基础文化课的欲望,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感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