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faya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课,属于一种新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寻找微课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规律的结合支点,在数字化环境下向学生提供丰富学习资源,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建构,尝试体验,探索新知。微课的介入与融合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再次迸发出生命的灵光和智慧的火花。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前课;课中课;课后课
  大数据时代影响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并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变革着语文教学。微课,属于一种新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是以5-10分钟的短小视频呈现某个主题(知识点、技能点)的教学活动。寻找微课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最基本的规律(整体——部分——整体)的结合支点,在数字化的环境下向学生提供丰富而且必要的教学信息资源,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建构、尝试体验、探索新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在微课中获取信息、分析研究、反馈交流、主动思辨。
  一、课前课:落红不是无情物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第一步整体阅读完成的任务有文本背景与作者的介绍、字词的教学和泛读指导等,初步感知文本整体面貌。由于小学生受到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对文本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思想状况都不够熟悉。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收集资料,在课前或课堂导入时用PPT形式交流以达到了解、熟悉相关的内容。而课前微课的介入能使这部分的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课前微课还可用于课堂教学前情境渲染;生字书写指导;重、难点的解析等教学内容进行前置性学习。教师把微课制作好后上传于班级QQ群等社交平台,让学生课前在家长的监督下用智能手机或者电脑上网收看。学生将观看微课时所产生的困惑,在线师生交流或留于课堂上师生交流。“微课作为新的学习形式实现了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习的高度个性化,超越了课堂教学的藩篱”。
  如:《长江之歌》一文,设计的课前微课内容:长江资料篇(文字介绍长江发源地及流经区域的概况、人物风情)、作者篇(作者介绍及歌曲欣赏)、 长江赞颂篇(古今中外的赞颂长江的文章片段包括整首诗的朗诵)。将这些碎片化的资料经过微课的整合,在短视频中呈现,它的丰富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视野。在课前就给予学生对课文内容深化的期待,课中反馈学生对本课的知识点掌握得很好。对诗有了充分理解,朗诵也加进了自己的感情,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朗诵能力,发现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角度、获取知识的方式。
  二、课中课:定让桃李闹春风
  从整体到部分的阅读也就是常说的分析阅读。课堂教学中,通过精读抓住重点词句、节段来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的中心;对学生进行思想、审美、情感等诸多方面的教育;深入地探讨、研究“怎样写”,进而培养学生从写作的角度去阅读,发现作者表达的奥秘和规律。利用微课辅助教学优势越发明显,微课呈现的主题,“让老师能沿着儿童学习的逻辑设计教学,把教材的内容的学习转换为科学本质的学习”。根据讲解的需要,运用网络事先收集有关文本的场景等资料整合成微课在阅读课文中再现,让学生获得形、声、色的直观感觉刺激,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寓教于趣,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果。
  如:《安塞腰鼓》一文,课前微课介绍了安塞腰鼓的背景以及打鼓表演的视频,学生对不熟悉的事物有了感性的认识。课中微课的内容设计放在腰鼓表演时的“闹”,以“好一个安塞腰鼓”文本中的四次出现为主线,用镜头投向于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场面(面的描写),特写于茂腾腾的击鼓后生(点的描写)。这扑面而来的激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点面结合的写作的方法,为课后微课写作的指导奠定了基础。课中微课的“重音”放在腰鼓响声上,6个“隆隆”给人以强烈的声音震撼。设计一个互动:[发挥想象,说一段话]“成了牛皮鼓了,我听到……”以此激发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山崖在动,人也在动,心更在动,一切都因为这安塞的腰鼓在动。学生仿佛推开一扇门,看到了他们一直都不曾涉猎的“风景”,想象力的火花被微课点燃了。
  三、课后课:春色满园关不住
  语文阅读教学绝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完一篇课文就结束了,它必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按照老师的推荐书目进行课外阅读,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的结合起来。吕叔湘在《关于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中说:“我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 王云五在《漫谈读书》中也说道:“要培养读书兴趣。唯有自小学高年级起,就鼓励学生主动研究,其法之浅易而可实行者为尽可能减少讲堂(课堂)功课,而使学生自己多读补充读物”。从这些话可知,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非常重要,长期的实践也证明了这点。语文新课程标准在相应的学段规定了相应的阅读总量,强调了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课后微课可以抓住课内的文本延伸,通过视频点播,可以提供给学生语言、文字、音乐、图像有机结合的感性阅读材料,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
  如:《桂花雨》一文,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桂花的香气弥漫在字里行间,也让人感觉到儿时的快乐。但文本真正的主旨在于最后一句母亲说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作者心头的思乡情,霎时也如桂花的香气一样浓郁且满溢,而这样的感受是孩子无法体味的。在课后微课视频中,抓住这句话的理解为主题,整合琦君散文,在背景音乐和桂花雨的画面中,随着文字诵读出由《家乡味》、《烟愁》、《写作回顾》等片段而成的“新散文”。最后提出:看了视频,你此时的心情怎样?这些散文只选取了只言片语,就让你们如此感动,请继续链接相关作品阅读……
  总之,微课的介入与融合使得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再次迸发出生命的灵光和智慧的火花。微课,“感受教育的卓越性,学校和师生的发展能够在受到尊重的氛围中培育起来。这是学习出色的学生们与兼备工匠气质与专家实力的教师们共同培育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利用微课教学对教师、学生、家长的信息素养,家庭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课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而不是主流,珍视现代化手段给课堂教学的机遇与挑战,积极研究实验取其精华,让微课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促进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态化是新课改提出的一个方针。小学语文的生态课堂指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一种融洽的互动方式和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将会给语文教学带来很大的帮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主要从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态化的重要性及如何实现语文课堂的生态化两个方面入手,希望对新课改建设生态语文课堂这一议题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生态课堂 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课堂生
目的:寻找与哇巴因高亲和力结合并抑制其生物功能的相关小分子肽,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提供新策略。方法:以哇巴因为筛选分子,应用M13噬菌体呈现随机7肽库进行筛选。经过3轮生
真核生物mRNA差显技术(DiferentialDisplay)的创立及其对该技术的一系列改进,为研究与生殖、发育、细胞分化、癌变、病变、衰老、程序化死亡及抗逆性与抗病性等生命过程有关的基因的差异表达,以及有关基
现在课难上,已经成为中职教师的一个共识,在备课方面,备学生的精力和内容占整个备课内容比例越来越多;在上课方面,不管是实习课还是理论课,花在维持纪律方面的精力和时间越来越多,让
摘 要:小学作为学生时代的起始阶段,也是培养好学生各种习惯以及爱好的关键时期。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当前体育课堂教学的发展需要。因此,有效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是完善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措施。本文分析了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以期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使小学体育教学更符合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体育;
期刊
目的:研究水相合成巯基丙酸(MPA)修饰的CdTe量子点(CdTe QDs)用于对细胞的标记,探讨其与活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水相中合成MPA CdTe QDs;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及
摘 要: 新课标背景下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要求一线语文教师最大限度设计课堂教学,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意义。如何使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充满欢声笑语,进行高效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学习无限多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拦路虎”。作者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和对新课标的认识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新课标 课堂效率 兴趣  新课程目标指出:语文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
基于地热地质、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成果等布孔依据,实施的GR1干热岩勘探孔位于共和县恰卜恰干热岩体中南部,是迄今我国钻遇地层温度最高的干热岩勘探孔,为我国首个EGS示范工程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瞬息万变,未来的学校教育只能传授给学生最基本的理论、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和信息。因此,就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来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书写、复习三个习惯,既是当前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在教学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根本要求和努力方向,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保证阅读质量、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