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结核样型麻风斑损上发生白癜区一例报告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s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麻风,尤以结核样型麻风,其皮肤发生色素减退斑是众所周知的临床所见,但在活动性皮疹边缘发生白癜风却属罕见。本文报告1例女性病人,76岁,因右前臂发生两块圆形色素减退性麻木斑6个月而求治,患者右前臂和右手内侧有皮肤感觉异常和疼痛史。皮疹出现后3个月,患者发现沿其一个较大损害的高起边缘色素完全脱失。

其他文献
麻风病早期诊断是麻风防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关键,特别是多菌型患者,初发时临床症状轻微,一旦明确诊断,其周围接触者实际上已被感染.由于此型患者对麻风菌的体液免疫反应的能力正常甚或亢进,血清中有高滴度的抗麻风菌抗体,因此自本世纪初期以来,先后有不少科学家用麻风瘤组织做抗原进行补体结合试验、血凝集试验等研究,希望提供一种血清诊断方法在流行病学调查中识别已受感染的即所谓亚临床感染者和发现早期病人.
作者认为,头部长期外用皮质类固醇有相对禁忌,而含有焦油的搽剂肮脏,影响美观。蒽林治疗斑块状银屑病有效是公认的,而未见蒽林和其他头部银屑病治疗的研究比较,作者在3周单盲研究中。比较Psoradrate霜(含有17%尿素及0.1%蒽林)和煤焦油水杨酸搽剂治疗头部银屑病的疗效。40名中度和重度的头部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外用Psoradrate霜,随后用17.5%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洗头
粘膜类天疱疮是一种慢性侵犯粘膜基底膜带的免疫复合物疾病,临床表现为红斑、水疱及假膜覆盏性溃疡。作者对本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病因进行了分析。
期刊
生殖器疣是英国泌尿生殖诊所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因未见既往有用E花环试验测定生殖器疣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数的研究报导,作者用此试验,对30例患生殖器疣12个月以上的病人(无皮肤疣、新近无任何病毒感染);10名患生殖器疣,但已消退1年以上的对照者;10名无生殖器疣病史的对照者进行了外周血中T细胞数的测定。
患者女性,于11岁时因胱氨酸尿症而开始用大剂量(2.5g/d)D-青霉胺治疗,直至25岁,后改为维持大量液体(>5L/d)摄入.患者无胱氨酸尿和弹性假黄瘤的家族史.个人亦无过分日光暴露史.于34岁时发现其颈部皮肤呈蜡黄色,富弹性,具有明显皱褶并稍延及面部,呈老年皮肤外观.一年后颈背发生二个环状损害,每个都由轻度角化、发亮、有光泽的丘疹聚集而成.皮肤无过度伸展性.外周脉搏能触知,并正常.眼科检查正常
期刊
Sweet综合征(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细胞增多性皮肤病)可与多种多样的系统性疾病伴发。高达10%的病例与白血病(通常为急性髓样型或急性髓单核型)伴发。作者报告一例Sweet病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伴发的病例,以往英文文献中未见此种伴发的报告。
本文报告一例49岁黑人患连续性、无症状性、无炎症的皮肤剥脱28年。皮肤冬天增厚,夏天变软。家族中无皮肤剥脱、鱼鳞病及异位性皮炎者。体检:肘、膝部、手足背、前臂仲侧及下肢有两侧对称性细小鳞屑。脱屑明显处有色素沉着。用钝器摩擦皮肤可引起剥脱,使大片浅表的表皮易于揭去,而无出血和疼痛。此种现象发生在病人的臂部、小腿、躯干和颈部。掌跖、头皮、毛发、牙齿和眼睛正常。实验室检查:自动血清化学分析和全血细胞计数
疱疹样皮炎(DH)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瘙痒性丘疱疹性皮肤病,其特征为沿真皮乳头表皮真皮连接处(DEJ)有颗粒状IgA沉积,常伴有谷胶敏感性肠病(GSE)。IgA系由周围淋巴结和肠相关淋巴样组织中浆细胞合成。
作者报告一例女性,67岁,右乳房的乳头部结痴、渗液和局部发生无症状硬块角样物5周余而来就诊。体检发现该乳头局部硬块、肥厚、致密似角状,3个月内曾脱落及重新生长几次,除去皮角,乳头处无溃疡形成,局部发红有光泽,基底组织无硬块或结节。乳头切除病检,发现表皮致密的过度角化病,含有多数孤立或成群的圆形大核细胞和丰满的苍白色胞浆。特殊染色有糖原,但缺乏黑素和粘蛋白,其下真皮含有致密的炎性浸润,结缔组织的基质
作者报告一例3岁黑人女孩,面部及四肢反复出现瘙痒性0.3cm的小水疱1个月。从未出现过大疱,无腹泻、体重减轻或营养吸收障碍,无家族史。体格检查:面部及四肢(主要是伸侧)有散在不成群的小水疱,同时可见新损害和结痂的不同阶段的损害。愈合后不留疤痕,但有色素沉着。未见玫瑰花环或宝石串样改变,水疱细菌培养及病毒分离均阴性。损害或损害周围活检显示:表皮下水疱形成。疱内细胞主要为嗜中性细胞,偶见嗜酸性细胞,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