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对口单招数学教学与专业课整合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J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对口班可谓是介于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学习形式,既一方面具有专业学习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高考的某些特点,因而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面临着传统意义上的双重任务。从现实情形来看,对口单招班的学生专业学习相对更多的是理论性的,因而学生在构建专业知识的时候更多的用的是思维性的学习方式而非体验操作性的学习方式,这一特点决定了学生的专业学习更多地带有基础性学科的学习特点。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学生的思维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传统视角下数学学习与专业学习往往相互隔离,缺少沟通,这就导致了数学学习与专业学习特别是机电、机械、计算机等专业学习之间存在着差距,而事实上数学学科与这些专业之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这种差距的存在使得学生的学习一方面存在着重复劳动的现象,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活学活用。从减轻学生学习负责、促进教师智慧教学的角度来看,笔者以为应当将数学教学与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率。
  一、数学要从专业课的角度提供基础性作用
  数学教学能够提供基础性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但如果分析传统的数学教学思路,会发现这种基础性的作用更多的是建立在纯粹的数学知识基础上的,说白了就是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推理新的数学知识的作用,这是一种能力,但这只是一种纯粹的数学能力。对于有着专业学习需要的职业高中的学生而言,这种数学作用显得过于纯粹,太过间接,难以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发挥直接的作用。因此,笔者以为数学教学与专业课整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让数学要能够从专业课的角度提供基础性作用。
  以数学中的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教学内容为例,纯粹的教学过程大多数数学同行是熟悉的,这里就不赘述。但如果考虑到机械专业学习的某些内容,就会发现数学教学其实可以更多地考虑某种实用性。以机械专业的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的计算学习为例,该知识中涉及到端面、齿面、齿顶圆、分度圆、齿根圆等概念,如果注意分析,便会发现这些概念与几何中几何面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而在分析齿厚、齿槽宽、齿距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尤其是在让学生意识到这三者其实均是指分度圆的一段弧长时,便会发现这几乎又是一种纯粹的几何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发现分度圆上齿形角大小对轮齿形状有什么样的影响,就成了一个数学与机械有机整合的过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數学教学如果建立在纯粹的数学基础上,那就是一种以逻辑推理为明显特征的教学过程,严谨但职业高中的学生未必喜欢;而如果能够将数学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那不同专业的学习在数学学习中便会找到一种“归属感”——这是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找到专业学习的感觉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思维水平往往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就会让数学学习与专业学习起到一个良性循环的作用,而且也会对学生的应试水平有一个明显的促进。因此,在对口单招班中以数学来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一种基础性的作用,就是一件首要的任务。
  二、专业课要为数学的教学发挥指引性作用
  就笔者的一些教学经验来看,数学教师最容易出现一种固步自封的现象,即在自己的教学视野中,在对口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下,数学教学往往容易陷入一种束缚当中。但这种束缚作用往往又不为数学教师所意识到,但在学生的身上却明显地存在。因此数学教师要更多地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去实施自己的教学,而要让自己的教学思路常新,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专业课程的学习来为数学教学发挥一种指引作用。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需要什么样的数学,数学教师就要教什么样的数学。不要忘记,职业高中数学教学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实用(与专业接轨)、够用(不能少也不能太多)。
  例如在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常常会涉及到产品可靠性、电子设备的热设计、电子元件的走线与布局、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知识,这些知识有时看得出与数学的明显联系,如产品的可靠性测算与数学中的概率知识有关,电子元件的走线布局与几何有关,计算机辅助设计则与数学逻辑有关。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以具体的专业事例来引导数学知识的学习,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笔者有一次在函数知识的学习中,对电工专业的学习教学时引入了函数信号发射器的制作的教学实例,让学生在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的制作、正弦振荡器的制作等活动中分别去感受函数知识的实用性,这一教学思路获得了学生的欢迎,他们纷纷反应原来数学知识可以在如此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而所学得的知识也不再是那么枯燥抽象了,每回忆一个函数部分的知识点,往往就能够想到一些专业的实例,这说明学生的数学知识是有根基的。
  在笔者看来,专业课程必须为数学学习提供一种指引,这种指引作用可以不必是全局性的,因为数学毕竟有自身的特点,但却必须是存在的,因为这样才能让数学与专业学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让数学与专业学习之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双师型”发展理念引导下的课程整合
  其实,思考这种数学与专业学习的整合,就离不开一种教学理念的引导,而如果注意分析,这种理念与“双师型”教师发展理念又常常是重合的。或者退一步讲,即使“双师型”教师对数学教师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努力空间,但其中的一些理念可以先拿过来使用,可以让我们在这条道路上先行一步。
  笔者感觉,运用“双师型”发展理念,更多地是利用其中的“双素质”理念,即在巩固自身数学教学能力的同时,要吸纳职业高中开设的不同专业的特点寻找出其中的数学因素,并思考其在数学教学中可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又如思考不同专业学生的发展方向,进而就可以在数学教学中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重逻辑能力的培养,让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更注重精确性,让财会专业的学生去读懂严谨性,让广告设计的学生去看懂黄金分割……在这种数学教学的引领下,学生一般可能顺利通过对口高考,而进入高等院校之后,也利于他们更好地的挥在这种过程中积累的潜质。
  总而言之,在中职对口单招的数学教学中,要走出数学的小范围,看到学生专业学习的大视野,真正将数学与专业学习整合起来,这样数学教学才会有持续的生命力,数学教学的效率才会有一个切实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一、目标:语言精神形神融合   阅读教学既是技能的教授,更是生命的对话。技能的形成源于语文的工具特质,生命的对话彰显语文的人文关怀,两者理应统一。阅读教学怎样既关注学生语言发展,又关注学生精神成长?孙建锋老师执教《做一片美的叶子》给我们诸多启示。   1.在语言积累中诱发深度思考   在学生反复吟读课文之后,孙老师安排了一道填空题,学生踊跃发言:“枝头的每一片叶子都很美。美在每一片叶子形态各
《新课程》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这个理念的引导下,我以“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宗旨,尝试了以下工作: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大胆质疑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产生学习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