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品味语言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ba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说到语文,我们会自然的想到语文教学,它起着承担揣摩语言、品味语言的任务。
  回味一下自己曾经走过的语文教学之路,有着些许不尽人意之处。对照自己的课堂,表面很热闹,却忽视了语言上的挖掘,在语言的揣摩上没下多少功夫。这似乎就是我们做语文老师喜欢的“粗糙”,而不喜欢细细“咀嚼”。随着时间的流逝,这语言揣摩的功夫已淡化的无影无踪了。
  如果语文课经常这样上下去,这样的语文课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呢?我想“肤浅”或“表面化”这样的词用在这里不为过吧。这样的语文课不就成了架空的教学吗?它与政治课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长期忽视语文教学中的语言阅读这一环节,那又如何能嚼出真实的味道呢?
  怎样才能让语文阅读中的语言教学回到真味上来,紧紧抓住语言品味这个环节,使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的魅力,是值得我们语文老师思考的问题。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已鲜明地对语文老师提出这样的要求:“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可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堂对文本语言的品味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反思一下,确实引起了我们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究其原因有可能存在下列因素:
  有的语文教师在平素的备课过程中,只注重了文体、结构、内容、主题,而忽视了对文本语言的研究,就像是在看一部自己喜欢的某一部名著一样,只注重了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却忽略了其他。还有一点原因,有教师过分依赖手中的教参等一类书,因此,在备课过程中出现了架空的情形。另外一点原因就是,有的教师备课也很认真,能按照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进行传授重点知识,例如,在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品味这一环节上,给学生这样一个套话,如该句运用了比喻或拟人的修辞,那么就能用上“生动形象……”等字眼,或“表现……”“反映……”等这样的限制性字样。这样,不免使学生的思维陷入了误区,难以品味出语言的真正味道。
  要想真正品味出语言的真味,我想,我们阅读任何一篇文章,对文本语言的真正理解、感悟是读懂文章最基础、最关键的起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品味。
  一、 在朗读中品味语言
  初中语文第一册《羚羊木雕》它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同父母发生矛盾的故事。学习这篇课文时,同学们一定会饶有兴趣地思考课文后面练习中提出的问题,并展开激烈讨论。因此,我们未免有点担心,学生只感同身受而容易忽略自读提示里的话:“有感情地朗读本文,品味文章语言,思考文章提出的问题。”实际上它交给了我们正确的阅读方法,那就是只有在品味文章语言、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的基础上,才能深入地思考文章所反映的问题。
  纵观全文,同学们不难发现《羚羊木雕》主要集中在对话描写上。如果我们细细品味对话描写中生动传神的语言,从中体会说话者的心理、情感和所处地位,那么,我们对文章所反映的问题就更全面深刻。
  例如,我们主要来看一下本课“我”与父母之间的对话。
  “那只羚羊哪儿去了?”妈妈突然问我。
  ……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我的好朋友万芳了。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了?拿来我看看。”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了?”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以上是“我”与妈妈之间的对话,请同学们注意着重号的提示,好好琢磨一下描写说话者心理、神情和语气的语言。妈妈“突然”发问,“突然”二字,表面上描写的是妈妈的语气,实际上反映的是“我”的心理感觉,于是“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小声”二字,则透露了“我”的胆怯与心虚。“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好像看出我在撒谎”,步步紧逼的神情让“我”简直喘不上气来,于是“我”不敢动,也不敢抬头看她。而妈妈却不依不饶,愈发“严厉”,以致我的声音开始“发抖”等等。这段发生在母女之间的对话,不仅表现出了母女俩的个性,也深刻揭示了这个家庭里母女关系的某种本质。对此,同学们如果把这段对话的语言揣摩透了,把揣摩到的东西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了,那么,你们自然就有自己的答案了。
  二、 在语境中品味语言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如果把关键词语或一段文字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品味,把文本的语言和作者的构思、立意等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从而使学生能更深刻的领会语意的内涵和作者的匠心。
  例如,《背影》一课中,不少学生对“天无绝人之路”不理解。由此,在上第二课时我便从“天无绝人之路”说开作为重点,同学们围绕此句话议论。教师引导问这句话是谁说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要求用文中语句回答)这时学生们仔细读课文,把该找的语句划出来。师紧接着问父亲说出“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的话,为什么?请用课文的话或自己的话回答。生纷纷回答。由此可以看出,父亲道出的“天无绝人之路”是宽慰儿子的话,即启发儿子面对困境,不悲观失望,应振作起来,努力摆脱困境。师继续追问,课文中的“父亲”虽如此宽慰儿子,事实上他也在努力,他努力后摆脱了困境了吗?为什么?请结合课文说说。生答:没有。文中写道:“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己……”。老师说,对!“我家”的遭遇是黑暗社会的一个缩影,全文在悲凉的气氛中产生原因,悲凉气氛中的“背影”更是令人难忘的。因此,在语境中品味语言更有牵一发而动全文之效。
  三、 在比较中品味语言
  不同的词,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表达顺序,都会引起语言含义的差异,也会导致表达语言效果的差异。我们如果善于(下转第112页)(上接第113页)
  抓住这些不同的因素,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揣摩品味,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如《春》一文中写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句中的“钻”字看似平常,难以领略其妙处,但若将其换成“长”“冒”字显示不出春草的活力。而“钻”字准确的描绘出春草破土萌芽的情状透出春草无限的生命力,其活泼可爱的情态跃然纸上。当然,这里所说的用比较法品味语言,不只这一种比较方法,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比较。只要能从中悟得语言表达的真谛,都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品味语言是为了更好地感知语言、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活动。语文大师朱光潜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一定不肯放松”。朱先生所说的就是咬文嚼字,就是古人那种仔细“推敲”的精神。在品味语言教学中,也应该引导学生发扬这种精神。(完)
其他文献
计算在我们的学习、生产和生活中随处可见,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数学教学的基本点,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保证,学生只有正确而迅速地进行计算,保证计算的正确率,才能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我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持教育,正面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期刊
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化学教学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表现在知识的呈现上内容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把视频、模拟动画、资料以及文字以更变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知识的形式上,集声音、图像、文字、图形数据、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递为一体,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愉快,同时对那些无法操作的,如:液氧冷冻动植物、稀有气体填充灯泡发不同光;或具有危险性的
期刊
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卷(全国卷Ⅰ)第12题:“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议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清康熙帝”。根据题意应选汉武帝,这里不妨把各选项分析一下:A秦始皇(秦王赢政以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就将“皇”、“帝”连起来开始称“皇帝”;B汉武帝(谥号);C唐太宗(庙号);D清康熙帝(年号)。许多同学对这道题不是十分清楚,关键是没有区分“谥号、庙号、年号”
期刊
笔者发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却出现了一些怪现象:一是训练的全过程是由教师控制的,教师重“主”而不重“导”,学生大多是被动参与,被动接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二是教师重视训练学生分析课文,从字词句篇各个层面提出问题,可学生一问三不知,教师只好进行喋喋不休的讲解分析,学生只是一味的记下教师的分析结果;三是学生读课文不是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就是有气无力、心浮气躁,或者学生在课堂上偷偷摸摸的津津有味地阅
期刊
应该说,语文教学是一切学科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重要保证。  随着新课标理念的深入推进和新课程新课堂多元模式的逐步建构,小学语文教学正在经历着从教学理念到学习方式和评价手段的大刀阔斧的改革。然而滤尽浮华,淘沙见金,有些经过历史锤炼和实践完善的学习方式仍然成为我们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方式。比如语文教学中的——读。语文教学中的读是一个载体,在课堂中,它承载着学习语言、培养语感、促进理解、诱发思辩
期刊
常言道“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学校管理虽然千头万绪,但是如果做到了“精细化”,也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精细化管理不是说人为地制造工作、随意增加工作环节,搞“烦琐哲学”,而是要把事情办得更实在、更全面、更理想,增强真实性、可靠性,精确性。作为一名校长,对此我有两点见解。  一、责任要到位。台湾首富王永庆,就是一个小小米点老板的强烈责任意识,把一件件小事坚持不懈地做好,从而获得成功的。他每次给新
期刊
新洲补习中心自创办五年以来,高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学校初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已初步形成特色的教育与管理模式。补习生是个特殊的教育对象,学校在系统研究了补习生成长与发展的特征的基础上,围绕补习生的学习与发展,不断探索适合补习生快速健康成长的教育教学策略,形成了专门针对补习生的课程体系、复习模式、教学方式、训练程序、教育办法、管理结构,把准了教育对象,凸现了补习教育的专业性,使补习生能在专业化的学校较
期刊
正如郑重教授所说的:“人应该具有他所处的时代的内涵”。作为一个校长就更应该具有时代所赋予我们校长的内涵。我想这种内涵的真正体现应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而重要的表现应是校长领导力的提升方面。  那么,如何提升校长的领导力呢?  首先,应明确什么是领导力?领导力是以个人的人格魅力为基础,以法定的领导职权为条件,对周围环境,组织的发展和组织成员的成长所产生的一种影响力。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
期刊
结束了2009年的高考指导,看到学生反馈的信息和成绩,有了许多感触和进一步的思考。在过去高考指导方面积累的经验基础上,根据2009年高考汉语文考试大纲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了复习,通过对2009年汉语文全国统一考试试题的进一步分析和学生的答题状况,重新审视和回顾了自己指导学生进行高考复习的方法和步骤,总结和积累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一、强化基础知识的积累,做系统复习  现今高考汉语多数以能力考
期刊
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因此,对待后进生,应该多去关爱他们,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烦恼,爱永远是教育的真正内涵,如果没有爱,任何说服都无法开启一扇紧封的心扉,如果没有爱,任何甜言蜜语都打动不了一颗冰冷的心。  自担任2011级1班班主任以来,我发现,尽管我制订了各种制度,也给同学们反复谈论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后进生依然不爱学习,贪玩,而且违纪的层出不穷。于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