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析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N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是解放农村生产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一个有效方法,是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农业科技含量的有力手段,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效措施。分析昌邑市龙池镇的土地流转的现状、土地流转取得的效果、土地流转动因、土地流转存在问题,提出完善土地流转的建议,可以为土地流转的推广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动因;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074 — 02
  
  目前关于农村土地的使用在全国各地存在很多种情况,其中存在共性的一面,也存在地域上个性的一面,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不仅是三农问题需要解决的重点,也是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深入农村基层考察土地使用情况有利于了解我国现有城乡土地差别的根本原因,同时也为探讨规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避免重复浪费而导致国家土地资源无形流失,帮助改善农村现有土地使用不规范的现状提供理论依据。
  昌邑市龙池镇位于昌邑市的西北部,南北长24.4公里,东西宽9.6平方公里。全镇27个行政村,总人口23955人。龙池镇耕地面积5.9万亩,园地495亩,林地725亩,其他农业用地457亩。龙池镇土地流转总面积951亩,涉及430户农民。龙池镇27个村中,23个村人均土地面积小于3亩,全国平均水平约为3.89亩,世界人均水平是中国的3倍,只有两个村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没有一个村子达到世界人均水平,换算成人均耕地更是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龙池镇人均土地面积较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也相应的比较少,农村局部劳动力过剩,过剩的劳动力流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便自然而然了。
  一、龙池镇土地流转取得的效果
  1.提高土地利用率
  龙池镇土地流转使全镇所有的农业用地都得到了利用,利用率达到100%。城市就业机会的增多吸引了镇里越来越多的人外出打工,导致留在村里的大部分是中老年年龄层的人和妇女。面对繁忙的农活时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就造成了土地没有很好的耕种,甚至出现棄耕的现象。土地流转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土地流转将这部分土地转移到了拥有先进技术、生产具有规模化优势的种植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的手中,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2.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细碎分割的土地很难满足农民致富的需求,农民的“弃地出走”使土地可以向种植大户集中,这样通过土地流转使土地可以集中开发,规模经营的发展创造了规模效益。一些公司企业陆续在龙池镇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最突出的就是苗木的种植。果元村通过招商引资,一期流转土地300亩用于苗木种植,流转土地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33%,全村150户村民中有80户流转了自家的耕地,这些原本规模较小的一块块土地通过流转有效的实现了大规模化,效益喜人。
  3.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
  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使一些农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市场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生产品种,规模的扩大使农户的选择面更广,发展效益增加。龙池镇北部地区的农户以前种植小麦和玉米,一季下来每亩收益600元左右,在土地流转的带动下,一些农户种植了棉花,每亩收益1000多元,收入取得了很大改善。另一方面,土地流转带动了土地租金的上涨,流出户也取得较好的租金收益。
  二、土地流转动因分析
  昌邑市龙池镇土地流转经历了从盲目自发流转向有序流转的转变。根本原因缘于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技术的提高,使劳动效率得以提升,这就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此外,规模化、集约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要求,〔1〕两方面的相互作用,土地流转便一步一步在龙池镇发展了起来。具体来说:
  1.劳动力的结构变化
  随着龙池镇建设步伐加快,二、三产业逐步发展,特别是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龙池镇农村大批劳动力相继转向非农产业,使得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中呈现出一些特点:(1)劳动力资源结构相对合理,但出现了老龄化的趋势。(2)劳动力文化素质提升较大,但与现代化农业需求及新农村建设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仍有待提高。(3)总体就业率稳中有升,这与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增加是息息相关的。(4)从事第一产业人数减少,从事二、三产业人数逐渐增加。〔2〕
  龙池镇农业种植大部分是以粮食作物为基础,农户每年除了照看粮食作物之外空余了大量的时间,为了充分利用农闲的时间,更多的人为了增加收入选择了“走出去”。一方面增加了收入,同时留下了大片疏于管理的土地,这为土地流转孕育了肥沃的土壤。
  2.土地规模经营的要求
  农村土地规模化是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对于机械化和科学技术的大规模推广阻力却很大,农地分割细碎,人多地少的矛盾凸显,农业的规模效应很难形成。所以,要想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应适当进行规模经营。农村的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和资源,农业规模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农村的土地规模经营。这就要求进行有效的土地流转,将生产要素有效结合,以最大发挥规模效应的比较优势。土地规模经营的要求是最近几年龙池镇土地流转的重要原因之一。
  3.农业结构的调整
  农业生产的周期长,面对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龙池镇主要种植的是粮食作物,比较收益低。拿种植面积最广的玉米和小麦来讲,亩产1000斤左右,按每斤1元的价格计算,平均每亩的产值是1000元,扣除成本后,每亩的利润大概在700元左右,这还是在比较理想的情况下。农民人均耕地少,规模狭小,生产趋同,粮食作物的收益低势必影响村民的生活,更多的村民尤其是年轻人会选择外出打工另谋出路,农业结构的调整已成为必然。为应对这种改变,龙池镇采取措施:一是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大力推广高产高效模式,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全面落实作物种植的调整,三是推广科技,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四是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农产品流通。
  在一系列的举措下,龙池镇的经济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且产业结构的变化有越来越大的趋势,以龙池镇郭疃村为例,该村近年来由粮食作物种植逐渐转为棉花种植,在政策的惠及下,种植大户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土地流转面积稳步提升。
  三、土地流转存在问题
  1.流转模式单一
  在调查发放的60份问卷中,有52%的调查农户愿意转出农地,其中有约58%的愿意转出农地的农户愿意选择租赁的流转模式,约42%愿意采用转包模式。一方面可见农户的转出意愿强烈,另一方面可见农户在农地流转主要处于自发状态,采用的流转模式比较单一,多数不同区域未采取适合的流转方式以保障流转双方的权益,使农户失去对土地进行长期投资、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长效激励,降低了土地流转的供应和需求动力。
  2.流转数量少
  龙池镇各种作物常年播种面积57987亩,共流转土地面积951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64%,土地流转率很低。对M镇流转的土地面积进行统计分析,面积在0-5亩的流转土地在90%以上。80%以上农户流只流转自家小部分耕地,保留大部分耕地。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土地作为广大农民的衣食之本,具有保障功能,正是农民这种恋土情节使农民不敢将大部分土地用来流转。
  3.缺乏科学合理的流转价格指导体系
  本次调查为消除被调查者对个人经济隐私的顾虑,在提问中只是问“如果有人愿意转出/入土地,您估计每亩土地的比较合理的转出/入费是多少?”。调查发现,愿意转出农地的农户估计最低转出地租为300元,最高地租为650元,估计转入的最低地租为250元,最高地租为600元;不愿意转出农户估计的转出最低地租为400元,最高地租为800元,转入的最低地租为250元,最高地租为500元。
  调查发现,从事种植项目的业主最低转入地租与最高地租差距为400元;从事养殖项目的业主最低转入地租与最高地租差距为50元;从事种植项目转入均价为500元,从事养殖项目的业主转入均价为400元。目前龙池镇转入农地流转的业主的流转价格差距较大,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区域指导性流转价格体系。
  4.农户文化素质偏低,土地经营管理手段落后
  农产品生产是个高风险的行业,这就要求业主经营必须具备较高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水平,及时的获取和分析市场信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避免各种市场危机。
  本次调查发现土地经营者整体学历不高,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其经营和管理水平受到很大限制。本次被调查的经营者全部是较原始的家庭种植模式,只由本家庭人员进行管理,很少雇佣其他人,主要是短工的雇佣。
  四、对策建议
  1.丰富流转方式,引导农地流转
  欲改变龙池镇农地流转模式较单一的现状,需要进一步丰富农地流转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流转模式:一是专业合作制,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农村的种植大户扶持起来,组成专业合作组织,增强组织的竞争力,扩大对土地流转的有效需求。二是入股分红制,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和劳动力作价入股的形式,兴办农场或农业企业;三是联营制,以“公司 农户”的形式实行松散型的联合经营,土地原承包关系不变,种植项目由业主确定,并为农户提供种子和技术,实行分散经营,公司按保护价收购产品。
  2.建立农地流转价格体系,促进农地流转
  丰富租金类型、租金支付方式和途径。综合考虑区域土地的位置、土地类型、等级和面积等方面的因素制订一套农地流转基准指导价格体系。
  3.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首先将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为突破口,增加业主的项目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其次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农产品加工和营销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合机制,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第三鼓励农民“二次创业”,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第四组织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让农民外出有一技在身,实现高素质劳动力的转移。
  4.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农地保障功能
  建立以农民家庭自筹为主,国家、集体、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公司保障为辅助的保障体系。其资金来源于国家、集体、个人、专业合作社等,也可以尝试由业主把一部分租金或转包费替转出方缴纳社保资金。另外,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协调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农民工住房供给、子女进城上学等政策保障措施,消除农民进城的体制障碍,真正为农民解除放弃承包地的后顾之忧,实现农地资源的高效配置。
  〔参考文献〕
  〔1〕夏庆利,易法海.我国农业集约化规模经营的瓶颈、根源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04).
  〔2〕张伟东,李临颖.从农业普查看貴得县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J〕.青海统计,2009,(04).
  〔3〕简小鹰.中国现代农业的组织结构〔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冯延臣〕
其他文献
现在不论什么形式的课,多媒体课件似乎都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率这么高,那么我们对多媒体课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我就谈谈在党校系统课堂上教师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质量问题。    一、应该掌握的几个基本概念    1.什么是多媒体。  关于多媒体,从广义上说是指多种功能单一的教学媒体的组合应用,比如黑板、挂图、幻灯、投影仪等;从狭义上说是指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即利
习俗中的牛   牛的影像也出现在民间习俗中。   立春时节,古人有鞭春的习俗。所谓鞭春,也称“打春”“挞春”,即鞭打土牛。这是立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一般于立春当天在官署内举行。按《礼记·月令》记述,季冬之月,“出土牛,以送寒气”。按古人的理解,牛属土,土能克水,故以“出土牛”兆示送走寒气。到了汉代,本是季冬之月的“出土牛”被移植到立春节上。唐代始有鞭打土牛的活动。北宋仁宗曾颁布《土牛经》,对土
一、7年前,从深圳出发走读全球大都会?  2013年6月,在“以全球智慧建深圳中心”目标的引领下,深圳中心发起一场历时一个多月的“深圳中心走读国际大都会”,邀请多位专家、艺术家、媒体人,深入探访伦敦、巴黎、东京、纽约等四座国际大都会,品读大都会面貌与城市综合体风格。  同时,思考在深圳这座城市的CBD,最适合怎样的城市街区、欠缺怎样的公共艺术、最应该出现怎样的时尚、最需要怎样的配套项目等。  从深
2017年喊出“轻资产化”后,万达集团一路抛售国内文旅项目、酒店资产以及海外资产,至今不到两年,收入和资产均缩水。  1月12日,万达集团在青岛举办年度业绩发布会,董事长王健林宣布,2018年万达收入2512.7亿元,同比下降5.7%;总资产为6257.3亿元,同比减少 10.61%。  其中万达的服务业收入1609亿元,占总收入的75.1%,地产集团收入540亿元,同比减少34.9%,是四个产业
摘要: 新课程的不断推进,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又要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两者如何同步进行,成了广大教师研究的课题。本文从激发兴趣、营造课堂气氛、寓教于乐、教给方法,以及想象力培养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较好地论证了这个问题。  关键词: 自主 创新 乐学 兴趣    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新型人才,教育应放在首位。发展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
(一)  去年春季的一天,下午3时许,一架载有4名森林调查警员的飞机,从蒙大拿州的卡利斯贝尔的冰河国家公园飞机场起飞,前往弗雷塞地山脉的营地。  离开卡利斯贝尔市区,飞机就进入了高山地带,一座座连绵的山峰从飞机旁边“呼啸”掠过。不久,飞机飞入了弗雷塞地河流中部的河谷地区,飞机在地势险峻的悬崖和岩石中穿行,朝着西南方向的营地飞行。  26岁的调查警员凯特,目光始终锁定在窗外远处的丛林中。突然,她发现
[摘 要]站人文化是形成于东北地区,是现今仅存于黑龙江地区的一种地域文化。站人文化的民俗特征,是由生活生产习俗、语言特征、民间信仰等方面构成,在梳理站人文化的过程中,也应对保护站人文化进行探索。   [关键词]站人;文化;民俗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6-0005-02  站人,是东北地区对从事驿站工作站丁及其后代的一种称呼。他们主要分
极简主义描述了世界艺术史中各种艺术与设计形式中的一种特定艺术门类,它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发展,受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美国视觉艺术的强烈影响,后来在欧洲风行一时。极简主义是一种将对象(雕塑)拆成最初的几何结构形状,并以人性化方式予以表达的艺术形式。同时极简主义也是抽象风格艺术,但却是对主观构成元素的抽象表现主义不满的一种反映。著名的艺术家唐纳德·贾德、罗伯特·莫里斯、索尔·莱维特、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让·穆克具有典型意义的雕塑作品,分析其雕塑艺术所蕴含的“超现实主义”特征,并分析其艺术表象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内涵,进而探寻让·穆克雕塑作品对雕塑艺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雕塑、让·穆克  20世纪20年代,在法国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主张在艺术创作中放弃理性,拒绝富有逻辑的思维方式,提倡艺术创作中的绝对自由。以“超现实主义”
“泛雕塑”作为一种艺术概念来看,是具有当代社会意识,以及方法论意义的。其文化支点主要体现再它多样并存方面,宽容和接受差异方面,以及艺术传播方面。再推进雕塑艺术形式语言的发展的同时,满足不同社会文化层次的审美与精神需求。  As a conception of Pan Sculpture, it is with significative and methodology meanings. 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