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数学估算能力和数感的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kun72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对一些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的数量,进行近似的或粗略估计的一种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加强口算、重视估算”,在小学低段教学中,学生估算能力和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数感的培养。与精算相比,估算能更简洁、迅速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对发展学生的数感也很有意义。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环节,尤其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很有益处。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以估计出大致结果,为计算的准确性创设条件;计算后进行估算,能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及时纠正。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二、培养估算意识,形成学生的数感
  小学低段学生的估算意识相当淡薄,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几乎没有估算的习惯,对估算的作用和价值也没有真实的体验与感受,从而使他们在认识和行为上都感到“不习惯”。具体表现在:为估算而估算、要求估算却用精确计算、没有比较计算结果与估算结果的习惯等等。估算意识和习惯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经常给学生创设估算情境和提供估算的机会,并在估算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体验估算的重要性,增强估算的意识,养成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估算的习惯。培养估算意识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估算思想,用估算法对数学规律进行猜想,用估算法探寻解题思路,用估算法检验解题思路,用估算法检验解题结果等,将估算思想贯穿教学始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估算的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尽可能地运用估算解决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或进行精确计算而又较难或较复杂取得答案的问题,从而在心理体验中感受这一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主动探索估算的方法,增强估算意识。在教学估算时,可选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素材,对这样的估算,必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一本书9元,全班52人,全班每人买一本大约需要多少钱?”在估算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10×50=500,估计500元左右。”有的学生认为:“10×52=520,不到520元。”有的学生可能说:“9×50=450,肯定比450元多。”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并为他们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估算方法,逐步发展估算的意识和策略,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自主的意识,进而养成一种习惯,并不断在估算中发展自己的数感。
  三、学习基本的估算方法,增强学生的数感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知识容量各有不同,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他们的知识水平、思考角度教给学生一些简本的估算方法,让他们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形成较熟练的估算技能。
  1.近似估算法
  该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最广泛,同时也是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估算方法,即把数量看成比较接近的整数(整十、整百、整千数)再计算。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百羊图”时,估一估有多少只羊?学生通过圈一圈,数一数的活动,在“十”的基础上渗透估计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估计意识,有培养了学生的数感,突出10个十是一百。
  2.位数估算法
  计算整数的多位数乘、除法时,根据因数、被除数、除数的位数,估计积或商是几位数。积的位数等于两因数位数之和或比这个和少1,商的位数等于被除数的位数减去除数的位数所得的差或比这个差多1。如456×64,学生可以根据这一经验推出它的积是4位数或5位数。
  3.规律估算法
  根据教学中的有关规律进行估算
  4.联系实际估算法
  在解决问题时,根据题意估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结果,或者列出在实际情况中不可能存在的结果。如“一件工作,甲单独做4小时完成,乙单独做5小时完成,甲乙合做几小时完成?”根据经验可知,两人合做需要的时间一定比一人独做要少一些。如果有学生算出:4+5=9(小时),说明一定是错误的。
  5.尾数估算法
  尾数估算法是检查精确计算结果的一个重要方法,虽然应用尾数估算法无法得到一个准确的结果,但它可以用于检查精确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使作答事半功倍的。如学生在计算3×49时,有学生的得数是128。根据两个因数最后一位数相乘,得出的结果的尾数应是7,所以此题计算错误。
  四、鼓励估算方法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数感
  估算的策略和方法很多,可以往大估,也可以往小估或中間估,可以只估一个数,也可以两个数同时估等等。由于学生思维方式、水平不同,选择的策略与方法也不尽相同。而不同的情境会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有时把两个或几个数同时估大比较合理,如估计到饭店吃饭或购物需要多少钱,一般情况是估大,但有时把两个数同时估小也能解决问题;如判断437+328的和是否大于700,只要把两个数都忽略尾数为400+300即可判断。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进行交流,说一说我是怎么估的,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了解他人的估法。这样可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以此进行比较及优化。在这些估算活动中,学生将尝试探索估算的策略,进一步理解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总之,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提供情境和机会,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把估算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教给学生,让估算成为学生的自觉习惯,成为他们今后工作生活的好帮手。随着数感的建立、发展和强化,学生的估算水平也会有所提高,从而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
其他文献
导学案,顾名思义,导,就是引导;学,就是学习;案,就是方案。导学案也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它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产生。因此,导学案的设计者准确解读教材、精确把握知识要点,是导学案产生必须的前提。否则就是学习的误导。  2015年12月17日我们一行9人来到怀集县怀城镇中心校小学,聆听了由该校黎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的教学。该节课全程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重点组织学生汇报借
期刊
2015年6月20日,广东省考试院在官网正式发布《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广东省普通高考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通知》明确,从2016年起,广东省普通高考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的试卷(新课标卷)。全国卷对于每一位广东考生来说都是极其陌生的,因为最近很长一段时间的高考广东省都采用广东卷,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作为应届高三体育考生该如何应对?广东卷与全国卷区别在哪里,难易程度如何调整,作为高中数学教师的我们应
期刊
创造学习情境 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渴求获取知识,探究某种事物、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兴趣可以激发情感,培养意志,兴趣可以唤起某种动机,改变某种态度,兴趣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从
期刊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各个社会民族都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交际和思想交流。因此,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载体。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离不开语言。外语教育必然与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教育密不可分。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特点两方面考虑,教师应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使学习者在学到一门外语的同时,能较好地了解以此为载体的文化。但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法的影响
期刊
传统的课堂教学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等,没有让学生参与交流,参与探究,没有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环节,太太地束缚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此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梅州市梅县区教研室在温主任的带领下,提出了打造“高效课堂”的理念,使教学走向“多样化教学方式”,把学生推向主体位置,给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下面就
期刊
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性质,从工具性的角度看,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首先,本册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内容的概述延续北京版教材注重语言学习基础,强调语言能力培养,
期刊
有意义的课堂,就是指教师在 新的理念指导下创建出来的能够培养自主的学习者,也就是能够进行有 意 义的学习并养成终身爱好学习的学 习 者的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和环境。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的改 革 逐 步 深 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就要充当提供适合学生教育环境的角色。因此,我们必须用心记住:我们要创造的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地位、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现跃据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教育技术跟着发生巨大变化。  忆往昔看今朝,教育教学手段深刻变化,现代教育技术悄然普及。过去,推开任意一扇教室门,三尺讲台上,老师左手举着一本书,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解课文或定义定理;一转身右手拽着一支白色的粉笔,粉笔游走在漆黑油亮的黑板上,发出沙沙声响,同时留下一版白色印迹。那白色痕迹帮学生理解课本的意思,传达老师的见解。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从课标的阐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学习数学必备的基础性东西。而在教学中渗透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能增强数学的趣味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并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智能,形成牢固、完善的认识结构。  布鲁纳指
期刊
语文是有生命的,有活力的。语文的生命体现在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在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充满温暖的课堂,呼唤崇高的人性化的对话。我赞同这样一句话——每一节课,都应是学生的一个生命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教学目的达成乃是通过激励、唤醒、启迪等各种方式,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信心等素质得到发展。  一、有情感  “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