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错题 请向前半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bgame12093272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狭义的学校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在经验基础上通过意义、原理建构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在错题上面做些文章,绝对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效率,甚至能改变刷题式的做题模式,真正找到提升学习效率的切入口。
  关键词:天然错题集;真理;化学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经常会抱怨:“这种类型做了、讲了二三十遍了还不会,真是朽木不可雕也。”老师们往往走入了一个误区,认为做的讲的遍数与会的人数是成正比的,最后发现有一批人怎么都教不会,怎么都做不会。在现实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自身的主观原因,而把主要原因推给了学生。
  本文就从转换错题利用思维、优化错题利用环节、监督错题利用过程三方面进行探索,以求提高化学教与学的有效性。
  一、 降低做题的失误率
  1. 追求方法的最优化
  对于有些题目思路的讲解,需反复论证,得出最佳讲解法,例如:在讲第六章溶液的稀释问题时,以书上的题目为例,刚工作和工作几年后所讲解的方法是不一样的。【题目为:稀释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mL)的浓硫酸,配制500mL溶质质量分数20%的稀硫酸(密度为
  1.14g/mL),稀释时需用水的体积约为多少?】刚工作时,总是一个等式列到完,利用等式两边溶质质量相等,从学生的掌握情况来看,非常不好,有算错的,还有把体积直接相减等。我意识到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后来又想到用分步列式,并强调体积不能直接相加减,因为不同浓度的溶液间存在空隙,所以要去求体积,一定要先求质量(m浓w浓=m稀w稀;m加水=m稀-m浓),我在两个班用不同的方法教,对比结果显示分步列式正确率在80%左右,效果较好,所以老师也经常需要思考自己的方法是否还有改进的可能。
  2. 追求方法的多样性
  还有些题目,要追求多种讲解方法,但并非所有。例如:工业上用490万吨含氧化铁60%的赤铁矿石炼铁,所得到的生铁中最多含铁多少吨?这个题目可以用铁元素质量守恒法求解,也可以用方程式的方法求解,给两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主的选择最喜欢的,喜欢的一定是容易掌握的。但是讲元素质量守恒法的同时,又要和学生讲清楚并不适合所有的类型,比如: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中的氧元素在反应后分布在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中,从而总结出这个类型为某元素全部转化到目标物中。
  3. 追求答题的规范性
  由于化学是九年级的起始学科,但化学由于知识琐碎,题目阅读量大,答题变换方式较多等原因,学生在做题时很容易出错。在开学初我就告诉学生一个真理,也算是我对化学学科做题要求的另一种体现形式,我说:“做题要孜孜不倦的追求第一正确率,不需要你回头复查”,因为自己犯的错误很难找出来。为了这第一正确率得到保证,教师对学生做题的要求在开学初就要明确,例如:选择题要圈关键词并留下做的痕迹;教师要求学生做的题目是精确筛选过的并保证全部批改,这样你才能理直气壮地对学生提更精准的要求,错题不管老师讲解与否,都要改出核心理由,老师重点讲解的经典题,难题都要做好详尽记录,并在讲解结束后进行巩固;对学生的要求有了,老师的监督和监测还得跟上,可以从一开始的次次查转变为抽查,对于一些经典题,可以作适当改进后再次进行检测。
  二、 转换错题搜集和利用思维
  一直以来,教学实践中对错题有三个错误导向:
  1. 思想上不重视错题,过度追求做题的数量
  很多老师从来也没有把错题放在眼里,只知道一味地找更多的题型给学生做,完全走的是刷题模式,师生一并吃苦受累,还没有效果。例如:关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问题的检验学生由于理解不深刻导致方法总是不记得,针对这一问题,首先要在初次讲解时讲透;其次要在初次犯错时让他慢慢悟透,可以采用同伴互助等方式;再次近期同类题的巩固,使记忆深刻。
  2. 对待错题产生方向性错误
  老师对待错题往往认为听过,改过,再加上老师的监督检查,一切就大功告成了,对于学生是否从错误的沼泽地中走出来以及怎样控制在同一处跌倒的频率,老师好像很少也很难关注。错题除了要关注和监督当下的改正情况,还要过程性的进行类似题的检测。
  3. 形式上的过度追求
  许多老师采用的手抄式错题集这种方式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和操作上的举步维艰,我并不认同。对于制作错题集,我们应该从内容的收集与整理与制作装订等多方面去考虑,不仅注意其内容,更要注意编排标注等多个问题,只有有计划的逐步开展并实施,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监督错题利用过程
  1. 利用定量时间巩固
  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证明:遗忘是先快后慢,刚记住的知识,最初几个小时内遗忘的速度最快,如果四至七天内不重复,记忆将受到抑制,甚至完全消失。因此,必须根据遗忘规律,让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定期翻阅,达到保持和再认的目的。
  2. 错题进行每周淘汰
  教师隔一段时间要对学生的错题本进行批阅,及时肯定并鼓励他们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对于那些错题原因反思不到位的,教师要进行补充,以帮助学生找准问题的症结。同时结合每周一次的错题交流,把学生错得较多且具代表性的题目,一段时间后将其集中在一份试卷上,让学生再做一次。这样做一来可以检测学生错题利用的效果,二来可以给学生进行积极反馈,做得好的学生继续保持,做得不好的学生要反思为什么反复出错。平时布置的作业或考试试卷,也可对一些典型错题进行改编,让学生再做,而不是不断给学生不同的新题,让学生陷入题海之中。
  总之,开展利用錯题教学是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和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错题本不一定要做得精致、全面,因为它只是训练思维的一个载体。最关键的是,学生和教师都不能轻易放过错题,要彻底弄清错题所反映的问题,并在错题利用过程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有效学习和有效教学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毕涛.初中化学“错题本”的建立及使用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23).
  [2]茆小丰.浅谈初中化学错题本的建立和使用[J].中学时代,2014(4).
  作者简介:徐燕玲,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为契合新课改理念,真正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对人才素质的培养,可以将“少教多学”理念引入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通过落实少教多学,让学生积极、深度、独立的思考、领悟与实践,真正关注学生的全面、积极发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品德素养得以提升。  关键词:小学品德;少教多学;关注发展;有效教学  “少教多学”指的是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少教”并不代表着教师不教,而是启发性教、针对性教、创造性教、
摘 要:数学学习是以思维为主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取数学学习经验,以教材促进数学知识的内化,使学生爱上数学学习,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创造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惊人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策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和激发他们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作为其他各项教学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资料显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小学在识字教学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但教学质量差,而且还不能获得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益,教学过程中不仅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而使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厌学心理。本文主要对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识字课堂成为语文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和如何改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
摘 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推广与深入实施,我国的高中数学教育者响应了新课改的号召,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特点,为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力求所有学生都能在自身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实现共同发展。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探讨高中数学“作业分层”的设计,以供参考。  关键词:分层作业;高中数学;设计方法  如今,素质教育及新课改已经深入应用到高中
摘 要:临夏地区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关注的重点,尤其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中,临夏地区高中英语教学效果受到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临夏地区高中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解,并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就我省临夏地区高中英语教学的制约因素展开探究。  关键词:制约;临夏地区;高中;英语教学;因素  一、 前言  在甘肃省临夏地区,由于语言思维模式、生活
摘 要:作文教学中,使用范文有讲究,教学实践中,发现使用范文有不少弊端。所以要精选范文,更要慎用范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范文;慎用  作文教学中,范文的身份有点尴尬,在我看来,真可谓是成也范文,败也范文。对范文要精选,尤其要慎用。是我反思作文备考中最深刻的体会,也是我在今年中考作文批阅中得到印证的感悟。  说到作文教学,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很汗颜。虽不至于处于荒芜的状态,但基本上随心所欲,跟着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整个教育行业逐渐在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建立情感、价值取向、道德观相连的思维体系,适应新时代下三观变化,形成符合学生个人特点的人生及价值体系。学科文化是指学科中展现的观点、思想、情感等,高中学科文化在丰富高中学科教育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科知识的发展。本文对高中政治教学融入学科文化的实践进行探讨,旨在促进高中政治学科教育。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学科文化;实践
摘 要:高校作为一个自运行组织有其自身的运作模式与规律,高校开展协同创新面临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问题和困境,打破壁垒和瓶颈,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实现协同单位和科研人员的共赢局面,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学术创造,学科发展都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高校;协同创新;交流与合作  一、 协同创新的内涵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对协同创新的提法是:协同创新是指创新
摘 要:“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个人认为“高效”课堂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高试卷中听力新题型——填空题的应对能力,要求考生在听的同时一定要适当地做笔记,迅速地记录关键字眼,并确认无误地填入。  关键词:高效课堂;提高;听力表格填空;能力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各大高校都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做准备,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是主要的途径之一,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作为实践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才能够促使学生全面的发展,具有十分广泛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途径  一、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应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