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藏深谷,曲径通幽处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显露智慧。语文教师的高度在于对文本的精准把握和深度解读,教学设计的角度在于既出其不意又能拍案共鸣,而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彼此观照的。引人入胜的语文课堂是教师能够不断引领学生发现文字中的不经意之处,沙里淘金,给学生顿悟和惊喜,让其领略和享受母语的精妙无限与魅力无穷。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九寨沟》这篇课文从景物和动物这两个方面描绘了九寨沟的神奇和美丽,写动物一段作者用了4个“也许”进行构段,介绍了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4种动物,4种动物虽珍稀罕有,但学生早已耳熟能详,这一段有什么可讲的呢?我们来看下列教学片断:
  师:从同学们愉快的神情中,老师知道了九寨沟的这些珍稀动物给你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动物永远是人类的好朋友。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这些内容组织起来,连句成段的呢?
  生:老师,我知道了,课文是用4个“也许”这个词把内容连起来的。
  师:(轻点鼠标,去掉了大屏幕上的4个“也许”)发现了什么?
  生:4个“也许”“飞”走了。(这个学生的回答引起了一阵笑声,老师也轻松地笑了)
  师:再读读大屏幕上的这段话,有什么感觉?
  (学生又认真地读起来,不过,他们的脸上显出些许的困惑)
  生:我觉得去掉也可以,因为还是能读得通的。
  生:那,这样的话,课文不是就写得不好了吗?
  生:我觉得还是用上4个“也许”好,这样读起来更加通顺,读起来很舒服。
  师:作者用了4个“也许”,的确使文章更加连贯流畅,那么,这4个“也许”除了这个作用,还有什么别的含义呢?请大家再读一读。
  生:我觉得这样写,好像是告诉我们这些动物有可能会碰上,又有点不一定。
  生:“也许”就是可能的意思,因为它们是珍稀动物,很少,哪能天天看见,人人看见呢?
  生:对,我爸爸去过九寨沟,他就没有看见。在家里他听我读书时,还说作者的运气真是太好了。
  生:我觉得这样写很真实,作者没有说假话,不然没有看见的人就要说他是吹牛了。
  师:很好,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读书的真实感受。那么,就请你们想想,如果你去九寨沟看见了这些珍稀而可爱的动物朋友,你会觉得怎么样呢?
  生:我会觉得很开心,以前我只在画报里和电视上看见它们,这次看见真的了。
  生:我也会很高兴,不过我会悄悄地躲在大树后面,不惊动它们,不然它们可就要跑樟了。
  生:我会赶紧拿起照相机把它们照下来,留作纪念。
  师:这看似平常的“也许”所表达的意思是多么丰富。好,同学们再读一读,把你们的心情读出来。
  (学生再次读书,没有一个孩子觉得厌倦,其实已经读了好几遍了。因每次读书的要求都不一样,而又都是学生在有阅读需要的前提下读书的。教师请同学站起来读书,孩子们读得不错,个个神采飞扬。洋溢着快乐的表情,看来他们是真的读懂了课文,走进课文的语言文字中去了。)
  苏教版第12册教材的最后一课是《明天,我们毕业》,一位老师在教学中潜心设计,抓住了几处不为人留意的标点,设计独到,取得了超乎寻常的教学效果。
  设计一:读题比较异同,“明天,我们毕业”与“我们明天毕业”不同在哪里?学生反复品读,有了思考:课题不仅有“我们明天毕业”的字面意思,还包含了深厚的情感,有对明天寄予的无限期盼与憧憬,有对往昔小学生活的留恋与珍惜。教师因势利导,告诉学生这是一种近乎诗意的表达方式。
  设计二:“是您,在课堂上一丝不苟地向我们传递知识;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小发明,利用星期天泡图书馆,查阅资料……”仍然是一个小小的逗号,从这样的断句中,你们体会到什么了吗?作者传递给我们什么呢?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比较,学生体会到:这样表达突出了同学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文字里、标点中,藏着感激、藏着留恋、藏着热爱,同学们陷入了对往日美好岁月的怀念之中,沉浸在那一派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中。看,这看似不经意的标点中竟有着这般的深情厚意,可见这位教师有着极其敏锐的言语感受能力。
  无独有偶,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诺贝尔》中有这样几句话的标点也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一连3个感叹号,你深深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我感到太危险了,那3个感叹号就像是马上要爆炸的炸弹!”“这3个感叹号让我觉得危险近在咫尺,诺贝尔已经命悬一线了!”“我感到这3个感叹号就是诺贝尔‘咚!咚!咚!’的心跳,他既紧张又兴奋,不知实验能否成功。”“我还能感受到诺贝尔为了实验都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了!”这触目惊心的感叹号让学生置身于诺贝尔用生命进行的科学实验之中。
  还有一句“他,就是诺贝尔。”如将这个逗号去处掉,你们再读读,觉得行吗?学生们轻声朗读,细心比较,举手发言——“这个逗号让我读出了惊喜,诺贝尔没有死,他竟然还活着!”“这个小小的逗号,仿佛让我们的眼前出现了诺贝尔高大的形象。他不畏死亡,坚持研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使他那样高大。”“这个标点包含了作者和人们对一个科学家的敬意和热爱。”标点符号所传达的更多的是丰富细腻的情感,真是此处无声胜有声。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一段充满奇趣而惊险的探索之旅、发现之旅,而教师应该做这段旅程的探路先锋,引导学生用睿智的眼睛捕捉平中见奇的旖旎风光和人迹罕至的绝胜之处,感悟文字的魅力。这样,语文的美好便落在学生心中,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语文教学的效率也在这过程中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片断一]解读招领启事  课件出示“招领启事”:  招领启事  本人在校园里拾到人民币若干元,请失主前来认领。  四(1)班马晓刚  师:看了这则启事,你想到了什么?  生1:他为什么不写清楚究竟拾到了多少钱呢?  生2:如果写清楚了钱的真实数目,就很有可能被人冒领。  师:真聪明,我们以后在写招领启事时,也不能写具体数量。  生3:我想。若干元就是捡到的钱数。  师:那大家猜猜若干元可能会是多少
最近,笔者听了低年级的一些整数计算课,发现许多课把算法抽象得太快,未让学生充分经历自主探究算理、逐步抽象算法的过程。许多教师在让学生进行简单操作明理后(通常是摆小棒),就用计数器说明算理,然后就引导学生抽象出一般算法,最后让学生运用算法进行计算,导致许多学生对算理缺乏充分的感悟,对算法缺乏足够的理解,只会机械地计算。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一是老师理解教材有误。教材在编排例题时,往往在安
[摘 要] 抛物线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到的较为特殊的一类曲线,以其为载体的压轴题一直都是中考命题的热点. 该类问题一般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对学生的解题思维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深度剖析问題,采用分步突破、合理转化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对一道中考抛物线问题进行思路突破,并开展突破反思,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与读者交流.  [关键词] 抛物线;分步引导;分类讨论;化斜为直;转化
“周长是多少”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开展的一节数学活动课。教材中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操作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加深对周长的认识,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和智慧。  如何精心设计教学,达成这一目标?笔者对这节数学活动课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不断反思中改进教学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学生的智慧生成不是空穴来风,它需要
[摘 要] 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且有利于自身终身发展的能力与品质. 这些品质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如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近些年教育界热议的话题.  [关键词] 核心素养;“展评”课堂;初中数学  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的具有特定意义的能力,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六个维
拙作《“第二中学”的困境与崛起》一文在《江苏教育》发表后,得到部分专家学者关注,“第二中学”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成了一部分研究者们关注的话题。作为个案,洪泽县第二中学既有上个世纪末晋升省级重点中学的荣耀与辉煌,也有本世纪初无法均衡发展的衰退与无奈,又有近两年特色发展的艰辛与欣慰。我们认为:“特色化是第二中学本质的崛起”,智慧管理则是特色化必由之路。  教育理论认为,和谐的学校管理可分为三个层
[摘 要] 以抛物线为载体的函数综合题是中考的常考题型,该类问题具有曲线繁多、形式多样、综合性强的特点,求解时需要借助一定的数学模型及方法. 文章以一道中考题为例进行分步探究,并开展解后反思,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与读者交流学习.  [关键词] 几何问题;函数综合;解题教学;解题策略  第三步,化动为静多解模型构建,公式巧用函数值域分析  最后一步是分析一般情形下的面积最值,P,D,Q三点均为动点,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校自新课改以来着力研究的一门必修课程。多年来,我校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学校的特点,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切入点,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服务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精神。  我校一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性地是在社区。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对社区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初步了解社区的概念,并且通过社区干部、家人、朋友的介绍,以及参
[摘 要] 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数学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并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质1”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数学素养;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显得异常重要,而实际教学实践中,实施以数学素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打破传统固化的数学思维体系,转化传统数学教学的应试教育模式,还能促使学生形成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良好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