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成就高效课堂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XIA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过程可视,及时反馈,让预习更高效
   在语文教学中,预习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一是学生不知道如何预习,很多学生只是蜻蜓點水式的浅尝辄止;二是老师尽管布置了预习任务,却很少对预习作业进行检查、反馈和评价,教师无法从学生的预习中得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为提高预习的有效性,我让学生准备了“思维导图预习本”。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可以借助绘图的过程,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将文本信息解读为图式,增加预习的趣味性,从而更好地解读文本。而且,学生思维的过程也很清晰地呈现在纸上,教师也可以快速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和构想,合理分配时间,集中时间和精力一起深入探讨学生心中所疑,进行适当的点拨指导。这样就可以把教与学有效地结合起来,以学定教,以学促教。
   二、立足学情,明确目标,让备课更高效
   有效备课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不竭源泉,以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颐和园》为例。
   首先,阅读教材内容,创建思维导图,理清知识脉络,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学习内容为中心主题,对知识点进行归类和整理,形成《颐和园》一课的知识结构。这种直观化的结构使得各知识点的层次关系一目了然,能使我们分清教学的主次,有助于对学习内容的完整把握和理解,有效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随意性。
   其次,研读《课标》《教师教学用书》,形成教学目标思维导图。这样可以使教学目标变得可视化、显性化、立体化,避免了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有效解决了“为什么教”的问题。
   最后,研究学情,寻求学生最近发展区。我以学情分析为中心主题,以已有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可能遇到的困难、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为二级分支,创建思维导图。不同年龄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规律,具备不同的基础知识和经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研究学情有效解决了教师应该“怎么教”的问题。
   在备课中创建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教师树立全局意识,提高整体规划能力,使教师统筹考虑“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等问题,从而使得教学更加科学高效。
   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目标达成更高效
   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通过备课环节,我们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那么,接下来就围绕重难点,在教学环节中设计好突破的策略——问题导学策略。
   我率先抛出问题:“作者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物?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让学生到课文中找相应的语句,圈画词语,做出批注。在此基础上,我选取了“长廊”作为突破口,让同学们先聚焦到长廊这一处的景物,然后在黑板上共同绘制这一部分的思维导图,总结学法。
   学生通过观察思维导图可知,长廊具有长、美的特点。接着,在老师的指引下,画出颐和园其他景物的思维导图,这样就把各种景物的特点总结提炼出来了,原先提出的两个问题得以解决。在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由于要抓住描写特点的关键词句,也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语言文字,在读和想象中感受到了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接着以思维导图为媒介,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去发现思维导图各个二级分支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由于思维导图直观性强,学生很快发现它们的相同点是:各个二级分支都是游览的地点,每个地点涉及的景物都是抓住其特点来展开描写的;不同点是:景物观察的角度、描写的手法不一样。在此基础上,我还让学生小组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如何具体操作?和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本文的写作特色,并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是“高耗低效”,而思维导图则是解决此症结的一个突破口。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工具,可以创造性地运用于预习、备课和上课等各个环节当中,只要我们勤于实践,总结反思,就一定会有新的启迪和收获。
  责任编辑 晁芳芳
其他文献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中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高中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繁重的问题。所以,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学到足够的知识,努力提
有一道试题:如下图所示,在Rt△ABC中,BC、AC、AB三边长分别为a、b、c,则sinA=a/c,cosA=b/c,tanA=a/b,
圆锥曲线部分历来是高考的重点,也是学生心中的难点,很多学生对圆锥曲线都有畏惧心理.从高考成绩分析上来看,圆锥曲线也是高考得分较低的部分;从考纲上来看,一般会“考查学生对解析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巧妙、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直观教学,不仅能克服时空的限制,同时又能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景,构建模拟学习环境,为小学生提供形象生动、内容丰富、感染力强的感性认识材料,一定能有效地优化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参与,提高教师引行作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平原水库多建于粉砂壤土和砂壤土地基上.普遍存在渗漏问题.有的坝后还出现了沙沸、泉涌等倒渗透变形现象.这不仅影响水库效益的正常发挥和周边自然生态环境.而且危及围坝的安全。
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的.高中英语课程内容范围很广,需兼顾读、写、听、说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那么,高中英语课堂究竟应以
小拱棚是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小型拱棚眷黄瓜短期覆盖栽培,是把露地栽培的春黄瓜提早定植,利用小拱棚的保温防霜性能,在没有断霜前提早定植,提早收获,延长供应期,提高产量和效益。
龙年深秋,河北省政协联谊会组织10多位专家学者,由副会长杨国春率领赴豫、鄂及我省邯郸,参观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迢迢千里,景象壮美,令人赞叹,遂以短句歌之,并答谢河北省南水
纵观全国各省市的高考调研试题和高考真题,不难发现一类信息创新题出现的频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这类试题一般具有构思精巧、材料信息新颖、命题导向明确等特点,如何高效处理这类
为降低大数据量SAR图像对传输带宽和存储空间的要求,必须对SAR图像进行高效压缩。基于小波变换的传统SAR图像压缩方法只对低频子带进行分解处理,造成SAR图像处于中高频子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