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总结研究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celynsu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对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法对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观察。方法 抽取92例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6例。A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疗法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 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法对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关键词】 中医辨证分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总结
   为了对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法对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观察,为临床找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的更好方法,使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进一步拓宽,使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彻底的治疗远离病情反复发作所带来的痛苦,我们组织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92例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多潘立酮和中医辨证分型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的具体复发情况、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临床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在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这四年时间内,抽取来我院就诊的92例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患者中年龄最大者76岁,年龄最小者18岁,平均年龄42.8岁;患者中有48例男性患者和44例女性患者;患者中病程最长者8年,病程最短者5个月,平均病程2.4年;抽样患者所有自然资料,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
  1.2 方法 将抽样中92例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6例。A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的具体复发情况、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 患者在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所有症状已经完全消失。有效: 患者在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部分症状已经消失,没有消失的症状也有比较明显的好转。无效:患者在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所有症状没有得到任何缓解或有进一步加重的迹象[1]。
  1.4 数据处理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当P<0.05时,我们认为数据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该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比较[n/(%)]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消化系统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2],该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嗳气、烧心、纳差、反酸、恶心及呕吐等,导致患者发病的具体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3]。
   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按照中医的辩证分型理论,主要可以分为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胃热阴伤型三种类型。脾胃虚弱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隐痛且喜按,纳食不香,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沉细,临床上通常采用理气降逆、健脾益气的方法进行治疗,常用方剂为六君子汤;肝胃不和型患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胀痛,得食尤甚,大便不畅,舌淡苔白,脉弦,临床上通常采用理气降逆、疏肝解郁的方法进行治疗,常用方剂为四逆散;胃热阴伤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灼热,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临床上通常采用清热养阴益胃的方法进行治疗,常用方剂为益胃汤。
   总而言之,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法对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可以使患者的治疗更加彻底,降低该类患者病情的复发率,并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可以使患者远离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参考文献
  [1] 张丹,夏志伟.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临床医生,2008,36(14):243-244.
  [2] 韩振强,谭华,杨健,等.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6例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07,29(16):563-564.
  [3] 上海多潘立酮多中心臨床研究协作组.多潘立酮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8,23(14):221-222.
  
  作者简介:朱弋黔,男,贵州省罗甸县中医医院,二等乙级,中医内科,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 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现代医院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既是知识和财富的拥有者,更是创造者。是否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既是医院在综合改革中充分彰显公益性关键,又是医院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更是医院综合效益、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确立人才资源是医院的战略性资源的观念,提出制定人才隊伍建设规划,从创新思路,科学规划,实施多元化实用人才战略、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建立健全人才管理长效机制、招才引智
期刊
【摘要】 为了探讨医院门诊药房的管理策略,提高门诊药房的服务质量,全方位服务于患者。结合我院是精神病医院的特点,现就我院的情况探讨门诊药房的管理。   【关键词】 门诊药房;管理;服务;处方   医院门诊药房是药学部直接为患者和临床服务的窗口,是医院对外的主要的窗口之一。门诊药房的工作质量、服务态度、管理水平以及取药环境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医院的整体形象。我院服务的对象是精神病人,是特殊的群体,
期刊
【摘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服务水平的提高、观念的转变、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市场经济意识的进一步加强。文章在分析医院经济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进行了探讨,并着重分析了如何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 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考核   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日益成熟,经济管理对于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结合医院的自身特点和市场经济
期刊
【摘要】 目的 利用健康评估信息积极开展能量平衡量化管理项目,为合适的高血压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了解能量平衡化管理的方式对高血压的防治作用和意义。方法 根据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的5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1人,对照组中25人。对治疗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的同时还实行能量平衡化管理(时间为三个月),而对照组则按照常规的治疗方式,监测各组之间的血压的情况,从而进行
期刊
【摘要】 本文从药物流产和无痛人工流产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药物流产和无痛人工流产的具体方法和无痛人流和药物人流的特点,最后对其两种人流方法进行了对比。最后得出:无痛人流由于其可视无痛,相对而言更加安全。   【关键词】 药物流产;人工流产;子宫;怀孕  1 药物流产和无痛人工流产的概念  1.1 药流 药流是指在怀孕早期不须手术,而用打针或服药的方法达到人工流产。应用药物终止妊娠,是近20年来的
期刊
中央《决定》明确提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要求: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纳入经常性工作范围。在创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的过程中,常住户籍居民和流动人口的各项生殖健康指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作为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浙江的农村也有不少的流动人口,他们不仅数量多、流动性大,
期刊
【摘要】 随着基础医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临床麻醉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麻醉术仍是一项高风险的医疗技术,麻醉安全问题仍是卫生主管部门、麻醉医师和患者共同关心的头等大事。本文首先介绍了麻醉师的工作范畴和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及其风险可能带来危险后果,然后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和应对措施,旨在提高麻醉医务工作者安全防范意识,避免麻醉风险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 麻醉安全;注意事项;应对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討甲强龙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的保护与治疗。方法:选的Wistar大鼠150只,随机分为空气对照组,高氧模型组,甲强龙治疗组,在实验开始第3天、7天、14天时每组处死10只动物,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介素-11(IL-11)的表达。结果:高氧组小鼠第3、7、14天时MMP-9和IL-11的表达强于正常组和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 方法 对我院2008年6月到2010年12月神经内科的9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康复介入,分阶段进行规范化运动训练,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治疗后康复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6%和66.6%(P<0.05),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前后的ADL的评分对比,治疗前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康复组评分提高明显(P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CT在诊断髋关节病变中的价值。 方法 对304例患者采用双侧髋关节对照常规位CT扫描,层厚5mm,间距5mm。 结果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76例,髋部骨折64例,髋关节骨质增生48例,髋关节炎性改变38例,转移瘤54例,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改变24例。 结论 CT分辨率高,利于病变早期诊断,在鉴别诊断、了解病情的发展和疗效观察方面有很大优越性。   【关键词】 髋关节;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