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体会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iang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 方法 对我院2008年6月到2010年12月神经内科的9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康复介入,分阶段进行规范化运动训练,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治疗后康复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6%和66.6%(P<0.05),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前后的ADL的评分对比,治疗前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康复组评分提高明显(P<0.01),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脑出血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 脑出血;早期康复治疗;分析
   脑出血在我国发病率每年60—80/10万,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在存活者中50℅-70℅,患者遗留有严重的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能使很多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恢复,使他们从新回归社会[1],我们把近几年来脑出血患者在神经内科临床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取得了明显疗效,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定我院2008年6月到2010年12月在神经内科的脑出血患者90例,均经头颅CT检查,符合1995年全国脑出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男56例,女34例,年龄42~78岁,出血量5~64ml,平均出血量28ml,所有病例均存在不同程度偏瘫,出血量多少以及入院时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脱水,调整血压,神经保护,改善微循环以及并发症的治疗康复组生命体征稳定,神经损害症状不再发展后开始早期康复治疗[2]。康复治疗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被动运动 发病后2~7 d只做被动运动。卧气垫床,2~3 h翻身一次,平卧时头部抬高15°~30°,翻身时保持头部平稳。宜侧卧或半侧卧,体位变换十分重要,不仅对保持关节活动度、保持良好肢位、防止关节挛缩有利,且对防止压疮、改善循环、预防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等不可缺少[2]。按摩及被动运动,按摩2次/d,20 min/次,促进肌力的恢复,由大到小、由近及远被动活动各关节、肌肉,4~5次/d,每次15 min,活动幅度由小渐大,以患者不感到疼痛为宜,肢体训练时间以外使瘫痪肢体良好肢位摆放,为防止肢体痉挛模式的出现,卧床期患肢应取拮抗位放置,即上肢诸关节全位伸展,下肢诸关节全位屈曲。
   第二阶段:主动训练 第二周开始床上适当主动运动,包括翻身、肢体平移、抬高及患肢抓握运动。第三周可床上坐起,进行肢体运动。有利于减轻肩、髋、躯干及肢体的肌肉痉挛,为进入恢复期的功能康复训练做准备。第四周予站立训练及站位平衡训练、室内行走,以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运动,包括起坐训练、站立训练,每天练习多次,病情稳定后用自制外用药酒按摩患肢各关节、肌肉3~4次,20~30 min/次,肌力较差者予使用减重步态仪。并进行砂板磨运动、滚筒运动、木钉盘摆放练习及套环、拼图、摆积木等文体娱乐方面的训练。行走训练 包括上下楼梯、户外活动,2次/d,30~60 min/次。进行以上训练时,适时给予诱导和鼓励,提高患者和家属的主动性,同时教会家属。
  2 结果
   临床疗效:采用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1995)的标准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定。首次评定在患者入院后24h内进行,4周后由同一医师再次评定,所获数据用统计学进行处理,治疗前后ADL的FIM评分比较。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治疗后FIM评分对比(x±s:n-45)
   注:两组比较P<0.01;P<0.05
   治疗后康复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6%和66.6%,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ADL的评分对比,治疗前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康复组评分提高明显(P<0.01),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脑出血早期治疗是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症状不再发展后与临床治疗同期进行的康复治疗,促进血肿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神经功能重组能力。改善神经功能重组能力的主要条件是早期进行规范化的反复运动训练,通过各种方式刺激,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以获得正确的运动输出,达到神经功能重组的目的,根据Bramstrom的神经功能“恢复六段”的理論,外用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和功能重组原理,我们对脑出血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针对患者所处的不同阶段及功能障碍的特征,进行早期康复介入,分阶段进行规范化运动训练,不仅促进了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而且减少了废用综合征和误用综合征的发生,提高了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是安全有效的[3]。
   传统的神经康复治疗是在临床神经内科治疗后转入康复科进行,患者因此失去了最有效的康复治疗机会,影响了神经功能的恢复[4]。我们在临床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孟先国,朱士温,李义召.脑出血的康复治疗[J].山东医药,2008,48(42):105
  [2] 孙艳军,王铁峰.偏瘫急性期康复治疗[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6,3(23):308-309.
  [3]叶冬梅.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41):22-24.
  [4] 尹香花,金锦华.162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10,14(8):26.
其他文献
卫生监督档案是卫生监督机构依据卫生法律法规进行监督执法工作时的真实记录。近几年来,随着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职能划分的深入发展,卫生监督依法承担医疗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饮水卫生、消毒与传染病、建设项目等卫生监管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理和重大活动公共卫生保障等工作任务。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卫生监督事业的发展也处于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新时期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和改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病例均选自本院2010年1月到2011年5月份的门诊病人,用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2到3个月经周期,每个月经周期治疗20天,观察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评分。结果:痊愈6例,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1.89%,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显示腹胀、腹痛、腰骶部不适,月经异常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期刊
【摘要】 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现代医院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既是知识和财富的拥有者,更是创造者。是否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既是医院在综合改革中充分彰显公益性关键,又是医院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更是医院综合效益、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确立人才资源是医院的战略性资源的观念,提出制定人才隊伍建设规划,从创新思路,科学规划,实施多元化实用人才战略、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建立健全人才管理长效机制、招才引智
期刊
【摘要】 为了探讨医院门诊药房的管理策略,提高门诊药房的服务质量,全方位服务于患者。结合我院是精神病医院的特点,现就我院的情况探讨门诊药房的管理。   【关键词】 门诊药房;管理;服务;处方   医院门诊药房是药学部直接为患者和临床服务的窗口,是医院对外的主要的窗口之一。门诊药房的工作质量、服务态度、管理水平以及取药环境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医院的整体形象。我院服务的对象是精神病人,是特殊的群体,
期刊
【摘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服务水平的提高、观念的转变、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市场经济意识的进一步加强。文章在分析医院经济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进行了探讨,并着重分析了如何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 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考核   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日益成熟,经济管理对于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结合医院的自身特点和市场经济
期刊
【摘要】 目的 利用健康评估信息积极开展能量平衡量化管理项目,为合适的高血压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了解能量平衡化管理的方式对高血压的防治作用和意义。方法 根据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的5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1人,对照组中25人。对治疗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的同时还实行能量平衡化管理(时间为三个月),而对照组则按照常规的治疗方式,监测各组之间的血压的情况,从而进行
期刊
【摘要】 本文从药物流产和无痛人工流产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药物流产和无痛人工流产的具体方法和无痛人流和药物人流的特点,最后对其两种人流方法进行了对比。最后得出:无痛人流由于其可视无痛,相对而言更加安全。   【关键词】 药物流产;人工流产;子宫;怀孕  1 药物流产和无痛人工流产的概念  1.1 药流 药流是指在怀孕早期不须手术,而用打针或服药的方法达到人工流产。应用药物终止妊娠,是近20年来的
期刊
中央《决定》明确提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要求: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纳入经常性工作范围。在创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的过程中,常住户籍居民和流动人口的各项生殖健康指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作为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浙江的农村也有不少的流动人口,他们不仅数量多、流动性大,
期刊
【摘要】 随着基础医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临床麻醉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麻醉术仍是一项高风险的医疗技术,麻醉安全问题仍是卫生主管部门、麻醉医师和患者共同关心的头等大事。本文首先介绍了麻醉师的工作范畴和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及其风险可能带来危险后果,然后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和应对措施,旨在提高麻醉医务工作者安全防范意识,避免麻醉风险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 麻醉安全;注意事项;应对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討甲强龙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的保护与治疗。方法:选的Wistar大鼠150只,随机分为空气对照组,高氧模型组,甲强龙治疗组,在实验开始第3天、7天、14天时每组处死10只动物,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介素-11(IL-11)的表达。结果:高氧组小鼠第3、7、14天时MMP-9和IL-11的表达强于正常组和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