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中的拜物教现象与社会认识的难题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513485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批判的理论,在市场交换的社会中,商品获得了一种新的性质,即具有交换价值的性质。当代社会出现了一种新的拜物教现象,这就是使用价值延伸基础上的拜物教。这种拜物教的核心特点是,把真和假结合在一起。这种真假结合在一起的现象可以被称为"超级真实"。而这种超级真实现象表明,在我们的社会中没有一个可以用来辨别真假的标准。在假的现象背后不存在真实。这是一种后形而上学时代的特点。这样一种超级真实的状况,对社会认识论造成了困难:消除虚假的同时,真实也不存在了。西方许多学者看到了这种现象对社会认识所造成的难题。马尔库塞关于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的思想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肯定的总体,但他也认为,否定了这个肯定的总体就可以把握本真的社会。这是海德格尔存在论的一种表现,海德格尔试图按照现象学的方法悬置真假不分的日常世界,让本真的状态显现出来。这里包含了一种实证主义的思维方法。本雅明和阿多诺则放弃了寻找本真的意图,他们试图在否定现存世界的基础上找到解决现代社会问题困境的方法。这种后形而上学的社会认识论表明,社会认识不是要找到社会的真理,而是要找到走出社会困境的路径。
其他文献
科学而全面地探讨人工智能及其社会影响,需要克服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割裂、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的割裂,超越技术怀疑论与物种奇点论的二元对立。技术怀疑论忽视了人工智能的历史性成就,即人在实践上证明了关于自身思维的思维的客观真理性和现实性力量,而人工智能物种奇点论则在本体论层面片面夸大人工智能及其物理性的价值,忽视人生物性存在的价值及人性本质的全面性,在社会学层面忽视基于资本逻辑的人的利己性、竞争性的历史性,并将这些历史性的人性赋予机器。扬弃资本逻辑与私有制,人工智能将有助于人实现自身全面本质,成为全面发
翻译研究中的后殖民转向是继文化转向之后的深度发展,对身份政治、意识形态、权力关系等因素的关注使得译者由既往的被遮蔽状态走向显形。后殖民翻译理论家主张"异化""混杂""改写"等翻译策略,借此实现构建文化和民族身份的意图。后殖民理论的高度语境化使其有不同的适用语境,在肯定其拓展翻译研究空间的同时,不可忽视其理论背景、理论取向及理论焦点。
当前全球发展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是系统创新不足,要素配置失调,全球化受阻,威胁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尊崇工业化发展思路,忽视社会分配不公,迷信新自由主义发展神话,使经济增长偏离人的发展目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世界发展转型新时代的思想结晶,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发展的方式、目标及其关系问题,能够在思维层面引导全球走出发展迷思,在道路层面带领全球解决发展难题,在实践层面为全球提供发展新方案,在伦理层面向全球贡献发展新文明。
期刊
期刊
期刊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强调,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和生存方式是建立在其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其盛行的根源在于启蒙理性的缺陷以及资本主义社会支撑其高生产的需要,其后果是人自身的异化、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消费主义价值观和生存方式的问题在于颠倒了人的需要、满足、商品和幸福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与人的真实需要毫无内在关联的异化消费和异化的生存方式。只有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和价值观,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恢复对自然的敬畏,建立劳动幸福观,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其理论对于我们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为什么人们会沉溺于以汽车为中心所构建起来的"汽车社会"而难以自拔?从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出发,汽车社会的形成和兴起是因为汽车是人类追求出行自由的本性体现,但这种解释却陷入了对出行自由的绝对化和抽象化理解。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解释汽车社会的缘起,这在于由汽车行业所引发的福特主义和丰田主义在推动资本持续不断积累和化解资本的过度积累危机方面起到了"帮扶"作用,汽车俨然成为资本的"共谋",因此,汽车本身并不仅仅是一种物以及由这种物所建构出来的系统性存在,我们应洞悉驱动汽车社会形成的价值理念和制度
人和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掌握"关系,由此形成了人对待发展的四种基本方式:实践的方式、观念的方式、价值的方式和情感的方式。掌握发展的实践方式是人以直接现实的实践活动特别是物质生产活动来促成和实现发展的一种方式;掌握发展的观念方式是指人在思维观念中对社会发展的一种再现、反思、建构、展望以及提供方法论指导的方式;掌握发展的价值方式是指人们从与实践价值相区别的角度对于发展利益这一贯穿社会发展始终的"看不见"的"价值之手"的一种揭示和定位;关于发展的情感把握体现着人们对于社会发展的主观评价、心理体验和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