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程,物理教师的角色转变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jing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受用一生的良好学习方法,也就是要把教育定位为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下,教师的授课自然要顺应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终身学习理念的目标,课堂模式也要相应的发生变化,下面笔者谈谈新课改给物理课堂带来的变化。
  一、教师授课方式的变化
  1.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倡导的是立足于培养人文素养的全新教育理念。新课程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指向思考的多元思维。这种允许怀疑、允许个性化解读教材的思维模式,把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能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进行独到的分析判断的能力的人才,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它所建构而成的,是充满了人文精神和人本思想的课堂新理念。从这一根本点出发,新课程条件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就必须要率先确立好培养思维能力的观念,要把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目标来进行落实。如此才能在教学流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才能把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落到实处。
  2.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是指教师要创新地处理教材,注重教学内容的横向开放与纵向开放,注重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践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开放的教学内容中,学会学习、思考、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物理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应做好以下几点:
  (1)横向开放教学内容。将学生的学习材料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引出,这种“打通”学科的做法,使学生形成一种相互联系的辨证观,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如教学“天然放射现象”和“原子核结构”时可以与化学学科中的“元素周期表”相联系;教学“光的色散”可以先从美术学科的“色彩的构成原理”讲起。
  (2)纵向开放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适当的引申和拓展,注重物理内容的前后联系和深化,使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了进一步探索的通道,也是使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的重要方面。例如,关于测量导体电阻一节的教学内容,教材介绍了欧姆表和伏安法,教学中可以围绕此内容介绍替代法、比较法、补偿法等。
  (3)联系生活实践开放教学内容。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学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想方法。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和生产联系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物理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促使学生能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相关的物理现象,并初步解决一些相关的物理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生活经验物理化、物理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使学生易于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信心,这样的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开放的课堂。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1.课堂提问“主动化”,学生学习方式探究化。
  新课程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过程,而学习物理必须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但教材只是一个媒介,所涉及的问题是有限的,要想更好的学习,提高自己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把眼界放宽,置身于自然和社会,随时随地留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对于不懂的问题要问个究竟、探个明白。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应地转变为探究式。
  例如:教学《牛顿第三定律》一节时,关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关系,都是由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得出。定性的:玩具汽车尾部系一个鞭炮(去芯的),随着火药的燃烧喷出,汽车向相反方向运动,探究得出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同时性、方向关系;学生通过拉橡皮筋、对拉弹簧秤得出方向关系、异物关系;定量的:对拉弹簧秤由示数得出大小关系,这种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取代了过去被动、僵化的机械记忆。在这种课堂氛围下学生思维活跃,有的学生马上联系到实际问题,拔河比赛,甲队胜乙队,甲队的力比乙队的力大,学生对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关系出现了质疑,这样需要探究的问题在学生的疑问中又产生了。经过学生的讨论分析,最后老师画出了受力示意图,拔河胜与否是看受到的拉力与地面摩擦力的关系,解决了有争议的问题。
  有的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时观察到,实验室的厚窗帘分两层,内红外黑,他马上质疑,是随意的还是有其原理?表面上看,他所提的问题与本节实验课毫无联系,但他留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发现问题,不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吗?于是我给他介绍了光学的相关知识,黑色能吸收各种频率的可见光,而红光波长最长,内侧为红色,目的是吸收透过的红光,这样的窗帘拉上后,能接近暗室的效果。
  课改后,在课堂上像上述这种针锋相对的提问情况经常出现,随着问题的提出,学生们的注意力立即就被吸引到焦点上来了,老师趁机发动全体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这样开始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激烈的争论分析中,既解决了问题,又学到知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搜集实验材料“群体化”,学生实验活动落实处。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这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照此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必须改变。课改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状态和积极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须改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从课堂上学习到的一切知识和非知识的东西,才能真正体现出新课程所要求的关注终身发展的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在经历了早期的农业文明以及近期的、现在仍存在的工业文明后,正在努力向着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转变。《城乡规划法》的出台意味着城乡规划的合法化与理论化,进一步表明了如今我国对建设过程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重视。本文通过先简单阐述何为生态文明,之后提出生态文明发展现在存在的问题,并究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表明我国对城乡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视。  关
期刊
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使本人逐步认识到,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本人将相当的注意力放在了指导学生“如何学”上,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要使学生认识到方法的重要性  1.学习方法是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科学发展史既是记录成果的历史,也是研究方法、学习方法的历史。物理学是一门很成熟的学科,特别是中学生学习的经典物理学部分。它所阐述的概念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继续出现蓬勃发展的势头,为缓解城市客运紧张、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工程巨大、周期长、建设条件复杂以及网络化运营给城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带来更加艰巨的挑战,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与运营管理工作形势也较为严重。文章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轨
期刊
在全国煤炭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一季度,新疆煤炭工业表现出低位运行态势,受区内新增耗煤项目未建成投产,以及国内煤炭价格下跌、进口煤增加、铁路物流成本上升导致煤炭外运量降低等因素影响,新疆煤炭生产、销售及外运量较去年有所下降,煤炭库存量较年初有所增加,煤电、煤化工项目推进放缓。煤炭工业投资平稳增长,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仍保持30%以上的增速。预计后三个季度,新疆煤炭工业受区内煤炭需求持续上升的影响,将
中学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素养,建立数学观念。用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模式、数学的眼光认识和处理现实社会的各种事物,这是数学教学和素质教育所刻意追求的最高境界。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高度概括。数学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只有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调动学生主体兴趣,才能真正达到数学教育的目的,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观和数学素养。将来走入社会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处于何种境界,都会自觉地、习惯地运用数
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国,曾诞生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苏州阿特斯、河北保定英利等世界级的光伏企业和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5%,创22个月以来新高.rnCPI走高从短期来看,主要源自两方面原因:第一是翘尾因素的影响,据计算,这部分影响
摘要:地铁作为一种高密度、客流量大的交通运输方式,对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具有极高的要求。地铁的供电系统必须尽量保证有效性,一旦发生供电故障或事故,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轻微的供电故障会影响地铁的运行效率,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损失,严重时将导致运营中断,给城市的交通帶来巨大的压力,更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公共秩序混乱,对社会稳定造成不利的影响。保证地铁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