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季度新疆煤炭工业形势分析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chuan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国煤炭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一季度,新疆煤炭工业表现出低位运行态势,受区内新增耗煤项目未建成投产,以及国内煤炭价格下跌、进口煤增加、铁路物流成本上升导致煤炭外运量降低等因素影响,新疆煤炭生产、销售及外运量较去年有所下降,煤炭库存量较年初有所增加,煤电、煤化工项目推进放缓。煤炭工业投资平稳增长,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仍保持30%以上的增速。预计后三个季度,新疆煤炭工业受区内煤炭需求持续上升的影响,将表现出稳定趋热的发展态势。
  一、2014年一季度新疆煤炭工业发展情况
  (一)煤炭工业运行情况及特点
  1、煤炭生产呈现负增长
  一季度,受“双节”假期因素和节后复产验收的影响,原煤产量无显著增长,基本与去年持平。1—3月,全区原煤产量2957.59万吨,同比下降0.15%,自2010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1—3月,新疆煤炭生产的增量主要来自地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原煤产量为366.0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79.44万吨,增幅27.72%;乡镇煤矿原煤产量为1261.33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直管煤矿企业原煤产量为1330.22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83.77万吨,下降5.92%。
  2、煤炭销量大幅减少
  截至3月底,全区煤炭销售累计2992.29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近500万吨,下降14.2%。直管煤矿企业销量1338.61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6.5%;地方煤矿销量1653.68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19.6%。
  3、煤炭价格下滑
  3月份,全区热煤平均出矿价格为145.62元/吨,同比上涨10.95%,比去年同期增幅减少5.7个百分点。全区电煤平均出矿价格为119元/吨,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降幅为1.25%。居民生活用块煤价格为393.43元/吨,同比上涨0.95%。
  4、煤炭外运总量较去年显著下降
  受国内煤炭市场需求持续放缓的影响,一季度我区煤炭外运量显著下降。据不完全统计,1—3月,全区煤炭外调总量371.18万吨左右,占当期原煤生产总量的12.6%,比去年同期减少408.82万吨,下降52.4%。
  5、煤炭库存量仍处于高位
  3月底,全区原煤库存1306.85万吨,比年初库存增加28.22万吨,增加2.2%;与去年同期减少260.58万吨,下降16.7%。其中地方煤矿库存403.51万吨,比年初减少26.31万吨,下降6.1%;直管煤矿企业库存903.34万吨,比年初增加54.53万吨,增长6.4%,去库存化的压力较大。
  6、煤炭企业利润下降,煤炭工业投资平稳增长
  1—3月,全区煤炭工业投资2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4%。煤炭工业增加值完成30.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5%。煤炭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07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38.4%。亏损企业亏损额2.5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亏损幅度增加71.1%。
  (二)煤电及煤化工产业发展情况
  1、煤电发展情况
  截至2014年2月,新疆电网联网运行的总装机容量4323.1万千瓦,较去年同期增加1475.8万千瓦,同比增长51.8%。其中,火电(含自备电厂)2815.9万千瓦,同比增长36.6%,占总装机65.1%。1—3月,新疆发电量增幅居全国首位。全区发电量为401.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8%,比去年同期增加1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其中火电发电量366.67亿千瓦时,同比增速达到41.6%。
  2、煤化工发展情况
  新疆现代煤化工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煤化工产业项目建设推进滞缓,但以煤制气为代表的煤化工产业已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重点。目前,新疆已获国家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10个煤制气示范项目,建设规模达435亿标方/年,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计划到2015年全区建成煤制天然气产能600亿立方米。但由于水资源和环境总量的问题,以及节能减排的压力,今年以来煤化工项目进展缓慢,配套煤矿建设项目也放缓。
  (三)工业企业煤炭消耗情况
  今年以来,全区火电、钢材等重点耗煤行业产品产量仍然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其中火电发电量增长41.6%,钢材产量增长16.8%,可以看出,煤炭消费需求仍将处于高位。1—3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3432.27万吨,同比增长32.17%,增幅较去年同期增加17个百分点。煤炭消耗量同比增幅呈逐月上升趋势,煤炭需求仍有上升空间。
  二、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煤炭产业规模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
  新疆现有的许多矿井规模较小,小煤矿占全区煤矿总数的87.7%,全区40%以上的原煤产量是由乡镇煤矿提供的。煤炭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布局分散,生产工艺落后、机械化装备程度不高,产业集中度低、煤炭产业经济效益低下。
  (二)煤炭产品的深加工和精深加工度低
  长期以来,新疆煤炭经济是以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为特征的增长模式,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程度不高,煤化工和煤层气开发利用等产业发展缓慢,深加工、综合利用、以及对煤炭伴生资源利用的产业链尚未形成规模。煤炭加工转化率低,用于终端消费的煤炭比例为29%,比内蒙古高5.6个百分点;用于发电、炼焦等中间消费转化的煤炭比例分别为30.9%、24.5%,分别比内蒙古低20.7、13.4个百分点。
  (三)煤炭价格水平总体较低
  长期以来,由于交通运输条件、距离的限制以及新疆经济发展水平,新疆煤炭当地价格处于较低水平,已经远远背离了煤炭资源价值,尤其是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外部成本还没有体现在新疆煤炭资源价格中,导致了新疆煤炭资源的价格扭曲。3月,哈密、乌鲁木齐、昌吉动力煤价格分别为205、156、320元/吨,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20元/吨(Q4500大卡平仓价)。   (四)运输体系不完备制约煤炭产业发展
  “疆煤外运”、“疆电外送”、煤制天然气是新疆当前重要的能源战略部署,到2015年,计划完成原煤外运1亿吨,电力外送3000万千瓦,煤制天然气600亿立方米。目前新疆通往外省的唯一铁路大通道兰新线,运量仅为1200万吨/年,并且货运指标被优先安排给了农产品,疆煤外运受阻,运力不足;已经建成的与西北主网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输变电工程和±800千伏哈密南—郑州特高压工程年电力外送能力仅有几百万千瓦;西气东输三线伊宁—霍尔果斯煤制气支线工程输气能力仅有110亿方/年,运输体系不配套严重制约了新疆煤炭产业的发展。
  三、促进自治区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未来几十年内,能源主要依靠煤炭的格局不会改变,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要抓好煤炭生产和消费环节的清洁高效利用。首先,在战略层面,积极开展煤炭安全绿色开发战略研究,研究制定煤炭绿色开采指导意见,减轻煤炭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升煤炭清洁生产水平。在生产环节,要加强煤炭开采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鼓励和支持煤炭洗选加工,提高洗选率;限制劣质煤炭开发、生产和使用。在消费环节,加强重点耗煤行业减排改造,加快火电、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
  (二)加快淘汰煤矿落后产能,促进煤炭产业升级改造
  目前新疆仍需淘汰5处41万吨/年产能煤矿,关闭退出2处14万吨/年产能煤矿。积极争取各方资金,推进我区中小煤矿升级改造,促进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兼并重组,提高煤矿机械化技术水平、安全保障水平,提高资源回采率。
  (三)加强对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宏观规划和调控
  当前,新疆煤化工发展已经呈现出过热态势,涉足煤化工产业的既有中央企业,也有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许多企业搞煤化工属于跨界发展,之前对煤化工领域并不熟悉。更需引起重视的是,包括煤制气等一些煤化工的技术路径尚处于探索阶段,工艺技术并不成熟,尚未取得商业化营运的成功经验,经济效益也有待评价[1]。自治区应加强对煤化工产业的统一指导和管理,由政府提供企业间相互合作的平台,开展企业间的融合与交流,分享建设过程中的成功与教训,促进煤化工产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四)试点改革煤炭资源税,增强企业增效能力
  按照国家推行煤炭资源税改革的要求,对涉煤税费项目、标准进行全面清理,依法合规的予以保留,乱收费、乱摊派的一律取缔,减轻煤炭企业负担。加大金融支持煤炭生产企业发展力度,对煤炭生产企业兼并重组、煤炭深加工等项目给予信贷支持,降低煤炭企业融资成本,增强融资能力和还贷能力,提高煤炭生产企业发展能力。
  (五)高度重视新疆煤炭价格,防止煤炭基地成为廉价煤市
  新疆煤炭价格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已经远远背离了煤炭资源价值,2014年3月,热煤和电煤平均出矿价格分别为145.62元/吨、119元/吨,远低于《煤炭的真实成本》一书中提出的煤炭开采环境成本与燃烧环境成本的合计161.17元/吨。因此,必须在煤炭价格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外部成本,改革现有的煤炭价格体系,使煤炭外部成本尽可能真实反映在煤炭价格当中,实现煤炭的合理生产和消费[2]。
  (六)加大对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力度
  对已征收的各种煤炭资源有关税费,要严格规定将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治理和恢复,例如可规定将目前征收的资源税、资源补偿费和地方经济发展费的40%—60%直接用于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工程。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管力度,不仅要对企业制定的生态环境治理恢复方案进行科学评审,而且对治理恢复过程以及结束后要进行跟踪评估及验收,确保治理恢复取得实效[2]。
  参考献:
  [1]张明.煤化工产业需要强有力的宏观统筹[N].中国能源报,2014年3月3日
  [2]董福.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可持续的几点建议[J].干旱环境监测,2012,26(3)
  (韩茜,1980年生,新疆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能源经济)
其他文献
今年二季度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稳定向好,我国外贸稳增长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在外贸基数下行、国外需求上行、国内政策托底,以及人民币汇率走弱刺激出口、抑制进口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5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3%,1—5月累计增速0.2%,结束了连续两个月的负增长。尽管全年外贸形势不容乐观,但我国外贸在贸易结构、贸易伙伴、地区分布等方面呈现诸多积极变化。  一、当前外贸运行特点  (一)出口持续好
期刊
为迎接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2l世纪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决定又指出:“要重视婴幼儿的身体和智力开展,普及婴幼儿早期教
探究性的学习应该经常地出现在生物教学中,尤其是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因为学生通过探究性的生物实验,不仅能获得更多的生物知识,还能通过探究活动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一、转变实验的模式  目前,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在每次实验课上要花相当长的时间讲出教材中规定的该实验的目的、原理,要介绍仪器、实验步骤,甚至要先演示一遍,然后才让学生照着老师所给的步骤动几下,实验就算完成了。这样的实验从教学内容到教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彻底告别两位数的传奇增长,中国经济缓缓拾阶而下,进入了改革开放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学界和决策层对此已有共识,一言以蔽之:经济“新常态”。  中国经济六大“新常态”端倪初现  经济“新常态”并非偶然,其深刻的形成背景是,世界经济的持续深度调整与国内经济日益迫切的转型需求相叠加,旧有的发展红利正逐渐衰退乃至丧失,新的驱动力尚未成型。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有六大经济“新常态”已初现端
摘要:中国在经历了早期的农业文明以及近期的、现在仍存在的工业文明后,正在努力向着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转变。《城乡规划法》的出台意味着城乡规划的合法化与理论化,进一步表明了如今我国对建设过程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重视。本文通过先简单阐述何为生态文明,之后提出生态文明发展现在存在的问题,并究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表明我国对城乡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视。  关
期刊
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使本人逐步认识到,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本人将相当的注意力放在了指导学生“如何学”上,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要使学生认识到方法的重要性  1.学习方法是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科学发展史既是记录成果的历史,也是研究方法、学习方法的历史。物理学是一门很成熟的学科,特别是中学生学习的经典物理学部分。它所阐述的概念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继续出现蓬勃发展的势头,为缓解城市客运紧张、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工程巨大、周期长、建设条件复杂以及网络化运营给城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带来更加艰巨的挑战,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与运营管理工作形势也较为严重。文章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