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表象探创新

来源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tc5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指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在心理学中,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大脑对事物的印象
  大脑不是平面镜,表象不是物体的纯粹形象,而是含有本人的认知特点和情感等因素。说它主观,是因为它随着你的认识和态度变化而变化。
  如公交车到站后上来一个人,起初你的印象中他只是一个普通人的形象。这时你的朋友小声告诉你:“他是一个扒手!”你再去看他,想想他的样子,是不是变得阴险、狡诈、可恶了?
  学生如果兴趣广泛,学习热情、专注,对学习内容敏感,就将有利于形成丰富的表象,对成绩和其他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直观形象
  事物被我们认识,它传递的信息可能很多,很难用一个或一些词语去尽述。而表象却能包含众多信息,有时即使其中一些信息缺失,你仍能通过其余信息识别该事物。
  一个你熟悉的人,改变发型或稍作化妆,但你仍能认得出他/她。这是因为表象中大部分是图形或过程,直观且信息量大,比起从文字中获取信息快得多。
  请看下面两个图片,你从中获取所含的信息,哪一个更快捷、准确?显然,图形比文字更形象、直观,获取信息更准确和迅速。
  思维工具
  盲人摸象是一个用表象认识事物的例子。由于盲人摸到大象的不同部位,他们分别把大象想象成蒲扇、柱子、草绳等。由于之前盲人不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他们就用大脑中已有的表象去思考和描述被感知的事物。
  可见,表象有利于开阔视野,丰富人们的想象力,建立事物间的联系,提高认识事物的效率。
  可迁移性
  发明创造就是要创造一个世界上没有的事物,它的困难之处在于,既然不存在,也就没有见过,从而在大脑中没有它的表象。
  不过没有关系,因为我们大脑中会有很多事物的表象存在,我们可以加以利用和改造,以创造所需要的新事物。看看下面两张图片,你能想出它与什么人造物有密切关系吗?
  是的!分别是“悉尼歌剧院”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这两个经典建筑的设计,就是受到上述两个形状与构造的启发,构思创作而成的。看,表象在创造新事物的过程中有着不小的作用吧。
  “多观察、多思考”对发明创造至关重要。多观察、多思考就是要形成事物更清晰、生动和较为全面的表象信息,这些表象将在今后的思维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时常需要表象参与思考。比如,一个人从三楼安全到达一楼,有哪些方法?
  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我们会想到很多事物,如楼梯、木梯、沙堆、绳网或气垫等等。这些工具和设施的表象在大脑中的浮现,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指引了方向,从而增强人的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离不开多看、多听、多动手,需要人们在鲜活的现实世界中积累丰富的信息,特别是表象信息。
  这是发挥想象力,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并进而提高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其他文献
【摘要】 语文教学目标具有导教、导学、导测评的功能。在目标导向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置是极其重要的,它是教学实施成功的第一步。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 应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学目标是明确具体的课堂目标,应处理好课程目标与课堂目标的关系;教学目标设置的是三维立体式的綜合性目标,还应处理好三维目标与三类目标的关系。  【关键词】语文教学目标;设置;三对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最近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读了阳光姐姐伍美珍写的《青蛙军团爱地球》,读了这本书令我清楚地明白了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生病了”,我们一定要保护地球,才能让它“痊愈”。  这本书写了两个故事,分别是黄金鑫和他的青蛙军团的故事,张晓伟和他的好朋友朱子同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都是在写我们的地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多种病毒衍生,危害人类健康,缩短动植物寿命。大量伐木取材,导致全球植被大量减少
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融合家庭和幼儿园各自的教育优势,在平等、合作、互助的基础上构建家园共育联盟,是当今幼儿园家长工作和家庭教育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  在家园共育中,幼儿园应当发挥指导作用,不仅要建立一定的活动机制和活动平台,更要改变家长工作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用智慧去把握家
【摘要】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作文要求“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同时,也指出教师习作教学要求首先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同时,也必须适当传授写作知识。  【关键词】课内作文;课外兴趣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无奈的现状:山重水复疑无路  作文水平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被称为语文
(上海市青浦区第二中学,上海 201700)  【摘要】部分普通高中学生最不喜欢的是语文课,教师想尽办法,却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语文课堂;学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一、背景  新课标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问题化’组织,将教学内容转化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问题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江苏省涟水县高沟中学,江苏 淮安 223400)  【摘要】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  【关键词】初中语文;品读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或选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学习思维和思路的训练工具,对于小学高段英语口语表达思路的训练大有助益。文章梳理了思维导图在词汇、语篇、阅读、写作、口语等方面的研究文献,综述了当前研究成果的意义及价值,反思了口语教学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以期为小学英语口语达标提供可借鉴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思维导图;英语口语;学习思路;英语课标  【作者简介】赵海荣,太原市公园路万科紫郡
摘 要基于品德课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突出实践主体价值、创新实践方式、拓展实践路径,使道德实践成为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  道德实践;核心价值观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小学品德课程  G41  A  2095-1183(2016)09-00-02  关 键 词  中图分类号  文献编码  文章编号  道德实践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道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地通过组织或利用学生实际参
化学教学不仅要把教材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创设教学情境,把教材作为凭借,从多角度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将教材的内容灵活运用,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变验证式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激发探究意识  现行教材中的一些实验仍为验证式和注入式,实验的原理、步骤、现象及结论,教材中都清清楚楚。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验证
4月5日,武汉雷神山医院的呼吸机“集体休假”,等待消毒清洗;4月11日,金银潭医院ICU病区完成新冠肺炎患者清零;4月14日,雷神山医院患者清零;4月15日,雷神山医院正式休舱……在国内,一个个好消息接踵而来。  而在国外疫情暴发期间,病人的不断增加导致呼吸机告急,一些外国人表示要从中国购买呼吸机。医院里的呼吸机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呼吸机有什么区别?普通人有必要使用医用呼吸机吗?医用呼吸机有哪些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