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好男孩小鹿“看东西”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半德国血统、一半美国血统,从小在英国长大;学习了七门语言,选择中文作为大学专业——牛津男孩Louis坚信自己的未来在中国。他说:“不扎根中国,就对不起我学的中文专业。”
  他是Louis von Guionneau,中文名“小鹿”,年龄不大、信念不小。看完“西方”看“东方”,促进文化沟通成了他的使命,也促成了这个21岁大男孩的第一个创业项目,一个叫做“看东西”的网站。
  喜欢中文的原因
  2013年9月3日,Louis发布了第一条新浪微博,分享他学习汉语走火入魔的窘事儿。“刚上完中文课,家里的电话响了。我接了,说了一声‘喂’。打电话的人可能觉得我是神经病吧,就挂了电话。我是不是特别傻——这电话应该是我妈妈的朋友打过来的。”
  一开始玩微博,Louis没底,总为自己的汉语水平表示羞愧。眼尖的粉丝常给他挑刺,错别字、标点符号、语法……其实他已经学习汉语四年了,在课堂上要应付古文阅读,在微博上则跟大家学潮流新词。
  Louis兄弟姐妹五人,家里的男孩子都上伊顿公学。在世界知名的中学里熏陶五年,17岁,Louis已经学会五门外语:德语、法语、俄语、拉丁语和古希腊语,但他觉得这些都是欧洲语系内的分支,没挑战性。伊顿公学开设有中文选修课,Louis把学中文作为挑战。Louis准备了一个盒子,把学习过的汉字、考前要背的句型都记在卡片上,放在盒子里。“那个时候压力很大!”Louis秀出了他的原始装备,“可以看一下,但不要嘲笑我!”盒子里的卡片达到1000多张时,他升级了装备,用电脑文档记载学的新词。
  2010年,学了几个月汉语的Louis和同学一起来中国。四年过去了,他还记得当时的趣事。“我们在成都看马戏团表演,我被选中参加互动,他们在两千个观众面前问我表演怎么样,我回答:你们很菜。”Louis笑着说,“我当时是想说‘有才’来着,但是忘了声调。”
  虽然出丑,Louis却喜欢上了中文,他报考了牛津大学St Hilda’s学院的汉学研究专业。班上有13名同学,相对于牛津的36个学院、22000多名学生而言,Louis打趣自己来自一个穷学院。“很多人都会说自己对中国感兴趣,很少人真的愿意花时间去学中文、了解中国文化。”
  从高中到大学,Louis的学习方法与时俱进。“我现在每天早晨用手机看中文新闻,早上9点到10点在Skype上跟北京的老师对话学习,白天用中文跟同事商量网站的事,晚上再看中国的新闻和电视剧。”Louis总结,“总之一定要方便。”
  常在微博上晒学习内容,看得出Louis的课程不简单。这学期,他们学习了九篇古文和语法,课外书目从张爱玲的《封锁》到《扬州十日记》,文学课上和老师一起讨论《上海的狐步舞》,考试考《史记》的翻译……掌握了诘屈聱牙的古文,Louis还得克服思维差异和不断产生的新词儿。
  “充公,门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些都是英文中没有的概念。”Louis说,“这就是我喜欢学中文的原因。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还学了另一种文化、另一种思维方式!”学习了“私房钱”后,他问爸爸有没有,爸爸一头雾水。不过,思维差异还不算最头疼的。“微博上为什么总要‘给跪’?‘节操’是什么,为什么总掉?‘么么哒’又是什么?真的很奇怪!”Louis无奈地说,“这样下去,我考100分也不能跟中国的年轻人交流。”
  世界学霸一起“看东西”
  2012年9月,大二的Louis到北京大学交换。这是Louis第三次到中国,也是他待得时间最长、受到震动最大的一次。
  Louis在北大的日子过得很充实,上午上课,下午找中文老师加课。他还做兼职工作,一方面赚学费,一方面练中文。他教英语、帮中国学生申请留学、在一家投行实习、帮忙编辑出版物……Louis口语进步很快,也让他发现中国人、中国文化跟书上说的有一些不同。比如书上说中国人比较排外,Louis的感觉恰恰相反,中国人特别好客。他是路痴,有一天夜里,他拖着行李箱迷路了。路过的警察主动停了车,询问他的情况,把他捎带回了五道口。“房东在我到的第二天,就做了火锅招待我们这些留学生!”Louis说。
  学中文、在中国学习和生活、和中国人越来越多的接触,让Louis感受到中西交流中的障碍。做留学咨询中,Louis认为理想的状态是在选择留学学校前先去实地考察,至少得对学校教什么、校园生活的情况心里有谱,免得因为盲目选择而后悔。“访谈了三百多个学生和家长后,我发现中国学生没有得到有用的信息,中介提供的信息中很少涉及文化,也没有同辈交流的好平台。特别在二线城市,一手信息太少了。”他说。做一个网站,帮助中国留学生申请国外学校,更帮助世界上所有的大学生互相认识、沟通文化,这个想法慢慢成形,推动Louis积极行动起来。
  2013年4月,回到英国的Louis建成“看东西”(kandongsee.com)网站,自取口号“Proud to be 学霸”。Louis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做合伙人,又通过招聘广告,创建了团队。队员大多来自剑桥、牛津、哈佛、普林斯顿、北大、清华等名校,这些学霸们很可爱,他们要不教你如何“套磁”刷分,要不分析豪华的英式早餐,内容相当接地气。
  创业之初,Louis遇到不少烦恼。制定出大框架后,他要面对的都是细碎的小事。除了小伙伴偶尔的不靠谱,21岁的Louis更想要获得足够的尊敬和信任。“这是我创办的第一家公司,刚开始遇到很多小困难、很多质疑声,我都觉得自己成功不了,也怀疑自己的领导能力。”Louis说,“但我知道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要一直充满自信。”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让Louis 坚持下来,他知道自己想走的路,也知道自己一定要达成目标。“我相信我的未来一定在中国。”
  网站慢慢迈上正轨。一开始有人拖沓,Louis就在每周开会的时候,带头填写一张timesheet(时间表),给工作制定框架,写明白每周都在忙什么并布置下一周的任务。一段时间后,大家熟能生巧,不需要写下任务,也更熟悉各自的工作范围。“这就是创业的原则,做总比不做要强!”Louis说。   目前“看东西”网站是免费帮助大家申请留学,“而且会一直免费。”Louis承诺。不过他给其他帮助筹建和翻译的人支付报酬,网站运营花的是Louis的贷款和兼职所得。“到了18岁,就不怎么靠父母了。”他说。
  好学生小鹿
  从小到大,Louis一直是个好学生。
  有次,Louis特真诚地向中国文化课的老师表示能不能多布置一点作业给他,老师说不可以。Louis在微博上发问:“学生喜欢学习难道不好吗?中国的老师会怎么做?”粉丝立马看出了他的学霸本色,主动要求加作业,“别人家的孩子”啊!
  Louis喜爱运动。“除了学习,做网站,我很少有空闲时间,对我来说运动是一种平衡,让我学习工作更有效率。”从小就热爱运动,他常和哥哥们一起去游泳。“把球放到游泳池里不更好玩吗?”Louis随后开始玩水球,目前是牛津大学水球队副队长。
  水球队每周有五次训练,Louis由此锻炼出好身体。“热爱运动带来的额外好处,就是我有six pack(六块腹肌)。”Louis喜滋滋地说,还配图一张,当做女粉丝福利。有网友说看不出来六块腹肌是哪六块,犯二的Louis给自己的腹肌标上了号,他问:“我给你们标出来了,我是不是很傻?”
  每天下午,Louis会抽出时间陪爱犬Boston。“我们一起出去遛弯儿,看看中国的新闻、追追松鼠。”Louis开玩笑,“它看新闻,我追松鼠,放松一下。”
  马上就要大四了,Louis除了忙毕业论文,也忙着准备回到中国。“我毕业后想去上海,全职做网站。”他说,“积累一些经验后,争取把网站做到IPO!”Louis确信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所以懂中国文化的他一定会有很多有趣的机会,比起普通外国青年来,“特殊一点总是好的!”
  责任编辑:张蕾磊
  记者手记
  在微博私信上询问Louis可否接受采访,收到回复,光明正大称呼我为“玮姐”,有一点惊讶,看来他读过我的微博了。后来才知道,这就是Louis,为人谦逊懂礼貌,和别人交谈前,习惯先主动了解一些信息以示礼貌。
  Louis的全名里有“von”,这是德国贵族的标志,他的身上也沿袭着彬彬有礼的绅士之风。好几次补充采访,我一大早发邮件问他,收到他的回复,“我有一个deadline要赶,想早点睡,明天起床后再回复你可以吗?”我一看,原来他那边的时间是凌晨三点。
  采访的过程特别有趣,听Louis分享学习、生活、创业,感觉他就是把日子过成了段子。他的网站“看东西”也是这样,推送的内容有趣实用,而且全是干货。不论是分享外国大学的课程信息,还是介绍申请流程,每一篇推荐文章都短小精悍,几乎没有一点儿冗余信息。
  Louis是一个很认真细心的人。采访过程为了我写作方便,他坚持用中文和我对话,写了错别字之后,还要一一纠正过来。最后把稿子写完给他看,他开玩笑说:“我是给了你多少钱吗?把我夸得这么好!”
  让我更有感触的是在Louis身上有一种好风气,他把生活安排得很紧,学习、创业、兼职、运动样样出色,同时他生活得很愉快;他为人处世认真,但有趣不死板;他是学霸,更是一个可爱的大男孩……加上他对中国文化的热情、对连接中西方青年的使命感,让人脑海里浮现出三个字:正能量。
  以前说就怕学霸比你更努力,采访了小鹿后我发现,就怕学霸比你更努力,而且日子更有趣。
其他文献
给中国农业大学环资学院生态系毕业生李奎打电话联系采访时,电话那头的他笑了:“其实我没有经历找工作的过程,要给学弟学妹们分享经验,真不知从何说起。”嘿,这年头居然还有不找工作,机会自来的好事?那可得好好了解一下。  跟着导师做项目  大学四年,与那些忙忙碌碌,过得风生水起的同学相比,李奎的生活似乎太单调了一点。他的大学除了学习之外,只干了两件事:一件是加入了学校的国旗班。第二就是参加了一个大学生科研
这年头,无论是普通青年,文艺青年,第三种青年,高校里随口一问,你的梦想是什么?  常常不是环游世界就是拥有一家自己的咖啡厅。  哪个年轻人没做过开咖啡厅的梦呢?有书吧的功能,有特色的风格,用自己的藏品做装饰,配上或清新或温暖的灯具,想来便觉得舒适又放松。正应了这个需求,中国的高校周边总藏着一圈儿小奶茶店儿、小咖啡馆们。学生就是喜欢这文艺范儿。  谁想过,宿舍里就能有一个这样类似咖啡厅的休闲小栈呢!
“你有什么坚信不疑的想法吗?这个想法很重要,但大多数人都会反对。”  在求职时,如果面试官提出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回答?这可是一道真实的求职面试题。回到支付宝还没诞生,  Paypal还在招人的年代,你有幸过关斩将,  获得跟Paypal创始人皮特?泰尔(Peter Thiel)面谈的机会,他一定会用这道题来决定你的去留。  情景一,你脱口而出:“上帝并不存在!”或者“教育系统糟糕透了!”  还没等
战争背景:我是北京某211高校的本科生,新闻专业,大学三年不舍昼夜苦读,换取了不错的成绩单:平均分93,GPA4.3,三年总成绩年级第一,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当选过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曾到台湾交换学习半年,学生社团、课外活动、志愿服务、实习经历、科研成果、托福GRE成绩都还算不错,毕业之际面对保送清华or申请美国TOP5大学两条路。  从今年9月保研后,面对着国内读研还是出国读研
人工智能听起来很“科幻”,研发者不仅要懂计算机,还得有心理学、医学、哲学等多方面知识。作为热门的科技,世界各国大学都争先恐后地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美国人工智能水平高,在百余所开展此方面教学的大学中,独立的人工智能专业学位并不多,该专业往往隶属于计算机科学院或者认知科学院。美国计算机科学学位中心官方网站邀请相关专家,从高校的科研力量、实验室设备、师资力量、学校资源等方面,对全美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进
那是今年北京的初雪时节。雪过之后,天灰蒙蒙的,很低很阴沉,仿佛蒙上了一层阴霾。我收到快递短信顶着寒风淌着雪水一步一滑地挪向龙马路,一路上都格外得静。往日熙熙攘攘的路边已不复喧嚣,只见两三辆快递车孤零零地伫立在暮色之中,送件的少,取件的也是寥寥。  冷风无孔不入, 刮得人瑟瑟发抖,不想在这严寒中多呆一秒。好在快递件早已被有心的快递员按照手机尾号整齐排好,加之人少,找件容易许多,我抱着快递迫不及待地奔
陈民镇,男,烟台大学人文学院专门史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  在校期间,陈民镇秉承“守信 求实 好学 力行”之校训,勤勉治学,在学术研究领域多有创获,并追求全面发展。  陈民镇严于律己,诚以待人。关心时政,心忧国事,心系中华文化之伟大复兴。曾获国家奖学金、“浙江省优秀毕业生”、“绍兴文理学院优秀毕业生”、“卓越奖学金”以及“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等荣誉。2012年底,荣获第一批研究生国家奖学
前段时间日推上有个段子特别火。说是早稻田大学有个新社团,叫做“把所泽校区推向高田马场”(所泽、高田马场均为地名),活动内容无厘头得简直让人无语凝噎:徒手把早稻田大学的所泽校区的100号馆向高田马场的方向推近,缩短两者的物理距离。最好笑的是,这条推特还煞有介事地配了一张宣传单的图片,上面写着:到目前为止已经推动了3厘米,距离目标还有33280米!这条推特越传越火,甚至还有人说:我真的看到有人在推了!
在以“小而美”文明的日本,有一所大学的学生宿舍竟然被称作“亚洲最破的学生宿舍”。这里,房屋老旧、楼道昏暗杂乱无章,庭院里养着牲畜,墙上贴着打倒校长的标语,烟火警报随时可能因为有人做饭而响起,而随处可见的猫则脾气大过天,要是扰了它的午睡可会给人好看。  然而,就是这样一所“脏乱差”的学生宿舍,竟然安然无恙地存在了百来年,成为有名的左派学生的聚集地,还走出了许多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剧作家。这就是日本著名
雷声与击剑结缘,似乎是“命中注定”。17岁那年,他入选广东省击剑队并迅速在国内外重要比赛中崭露头角。2003年保加利亚世青赛斩获团体冠军;2006年葡萄牙世界杯首夺个人冠军;2007年三获世界杯分站赛冠军,并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世锦赛上夺得铜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个人赛第八名;2009年再获两站世界杯大奖赛团体冠军;2010年,雷声在世锦赛、世界杯多项赛事上获得个人和团体冠军。  2012年夏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