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机械能守恒解题的误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0326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械能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本文总结了几个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中常见的误区,并加以分析给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机械能守恒;定律;误区;解题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机械能保持不变。如果学生没有深刻理解其含义,往往会走入误区,现举例如下:
  例1如图1所示,长为L的轻绳一端悬于O点,另一端栓一质量为m的小球,把绳拉至最高点A,以v0=gL2的水平速度推出,求小球通过最低点C时绳的拉力。
  错解: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设运动到C点时速度为v,从A点到C点由机械能守恒得:12mv20 2mgL=12mv2(1)
  在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mg=mv2R(2),由(1)、(2)联立得T=112mg。
  错误分析:因v0  正确解法:如图2所示,设小球运动到B点时绳被拉紧,此时选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由平抛运动规律有:
  Lcosθ=v0t(3),L(1-sinθ)=12gt2(4),联立(3)、(4)得θ=0°,说明B与O在同一水平线上,此时vBX=v0=gL2,vBY=2gL,由于绳子拉紧有机械能损失,故意瞬间vXB变为零,则小球以vBY=2gL从B点开始圆周运动到C点,由机械能守恒,12mvY2 mgL=12mv2(5),在最低点有T-mg=mv2L(6),由(5)、(6)联立得T=5mg。
  例2如图3所示,汽车质量为m1,拖车质量为m2,拖车上有一木箱质量为m3,木箱与拖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m1与m2之间用松弛的绳连接。开始静止,以后汽车以速度v0运动并拉紧绳子,求m3在m2上滑行的距离。
  错解:初状态汽车以v0的速度运动,拉紧绳子后最终汽车、拖车、木箱三者获得共同速度v,设木箱在拖车上运动的距离为s,由动量守恒得:
  m1v0=(m1 m2 m3)v(7)由能量守恒得:μmgs=12mv20-12(m1 m2 m3)v2(8)
  最后解得s。
  正确解法:全过程分为三个状态,图3为第一状态,其特点是汽车以v0速度运动,拖车、木箱速度为零;第二状态为图4,其特点是绳子瞬间拉紧,使汽车、拖车获共同速度v1,由于惯性木箱仍处于静止;第三状态是图5,汽车、拖车获共同速度v1后,木箱向右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汽车、拖车做匀减速运动,最后三者获共同速度v。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选汽车、拖车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守恒得:m1v0=(m1 m2)v1(9)但机械能不守恒,第二状态到第三状态选三者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守恒得:(m1 m2)v1=(m1 m2 m3)v(10),由能量守恒得:
  μmgs=12(m1 m2)v21-12(m1 m2 m3)v2(11),(9)(10)(11)联立得:
  s=m1v202μg(m1 m2)(m1 m2 m3)。
  点评:绳子绷紧过程中虽然木箱对拖车有摩擦力作用,但此力远小于绳子拉紧时的力,故先汽车、拖车动量近似守恒。由于拉紧绳子时间非常短暂,它们有共同速度时,木箱速度仍为零,以后木箱在拖车上滑动,最后三者系统动量守恒。
  例3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辆小车,mB=1 kg,原来静止,mA=1 kg,现将小球C用长为0.2 m的细线悬于A车支架顶端,mC=0.5 kg,开始时A车与C球以v0=4 m/s的速度冲向B车,若A、B正碰后粘在一起,求C球摆动的最大高度。
  错解:选A、B、C系统为研究对象,当C球上升最大高度时三者速度相等为v,由动量守恒得:(mA mC)v0=(mA mB mC)v(12),由系统机械能守恒得:
  12(mA mC)v20=12(mA mB mC)v2 mCgh(13),由(12)(13)得h=0.96 m。
  正确解法:选A、B小车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于正碰后粘在一起的时间极短,故系统动量守恒,且小球C未参与碰撞,有mAv0=(ma mb)v(14),碰后A、B粘在一起,小球C向左运动,细线水平方向分力使A、B加速,当C的速度与A、B水平方向速度相等时,小球摆至最高点,由动量守恒得:mCv0 12(mA mB)v=(mA mB mC)v1(15),再由机械能守恒,C摆到最大高度h时,有12mCv20 12(mA mB)v2=12(mA mB mC)v21 mCgh(16),由(14)(15)(16)得:h=0.16 m。
  总结:以后在遇到上述类型题时,要认真审题,全面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看全过程分为几个状态,搞清楚物體在每个状态的特点,表明每个物体在相应状态下的速度,同时挖掘其隐含条件,利用守恒条件判断,从而走出误区。
  作者简介:
  苏宏,高级教师,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也是获取和巩固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方法。遗憾的是,目前不少学校分组实验的实施不到位,不少教师忽视演示实验,从而使演示实验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重视生物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充分挖掘演示实验的作用势在必行。  关键词:演示实验;高中生物;高效实施  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的实验分为三大类:课外实验、演示实验
摘要:面对学生物理学习的茫然和困惑,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几点尝试,一是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二是精选习题,强化训练;三是注重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四是系统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链;五是训练学生的临场答题技巧,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  关键词:精选习题;强化训练;注重实验;训练技巧;提高成绩  多年来,高中物理课程一直是学生们十分头疼的学科,物理试题往往使不少学生困惑、甚至绝望。面
摘要: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是学生学习的一面镜子,它不仅能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原理、丰富物理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探索精神等。因此研究演示实验的有效性不仅对课堂的教学,也对学生今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物理;演示实验;有效性  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通过实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以探究实验和演示实验为主。其中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表演示范
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有不断地学习并获得新知识,并在实践中对新知识加以运用,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掌握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是对高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较大的帮助的。本文首先对高中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策略;策略研究  一、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  1. 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  在当今高考的这个指挥棒的影响下,在目前的应
摘要:当前,环境保护问题被广泛关注起来,为了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要积极渗透保护环境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注重开展生物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保护环境的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组织学生探究与保护环境有关的生物实验,起到渗透环境教育的作用,使学生懂得如何保护环境,从而实现渗透环境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环境教育;渗透  一、 前言  本文主要闡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
摘要:俗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古代先人的智慧,即强调激发人潜在能力,让人学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得到所需要的物质。在如今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应当积极借鉴这一古代智慧,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新知识,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找到乐趣与成功,进而点燃其学习的内在动能,使其在化学领域获得更远、更深的突破,有效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率。以下本文就针对这一教学理念,谈一谈具体的实施对策,望能通过我们化
摘要:本文围绕KYN28A-12高压开关柜设计并开发了综合训练项目,设计出四个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都包含具体的理论和技能知识点,使学生理论技能得到提高的同时,动手能力也得到了训练。该训练项目贴近岗位实际,具有极强的可操动性。  关键词:高压开关柜;运行检修;项目开发  我校电力工程系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职业能力综合训练开展已有两年多时间,职业能力综合训练开设的宗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入,高中物理教学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要求。生活化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价值和优势在很多高中物理課堂教学中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力学为例,就如何优化生活化教学效果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力学;生活化;教学质量;提升对策  一、 引言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