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型风景名胜区发展现状研究综述

来源 :当代旅游(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floodfor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海岛风景名胜区发展状况的资料查阅,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园林美学等多个学科知识,对海岛名胜区从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国内海岛型风景名胜区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解决方案,从而为今后类似的海岛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海岛;风景名胜区
  海岛旅游,作为有别于山水自然游、人文古迹游、风光民俗游等传统的旅游项目,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及独特的海岛人文资源,而倍受旅游者的青睐,近年来发展极为迅猛,已成为最有旅游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随着海岛旅游的蓬勃发展,海岛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开发热潮,如何在现有的海岛发展的基础上,使其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是海岛未来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海岛型风景名胜区研究现状
  (一)相关概念解读
  1.海岛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海岛是指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海岛是海陆兼备的重要海上国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殊的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复合体。按照海岛是否作为常住户口居住地,将其分为有居民海岛和无居民海岛。我国拥有面积超过500m2的海岛有6900多个(不含海南岛本岛和台湾、香港、澳门所属海岛),海岛总面积有8万km2,岛屿海岸线总长有1.4万km,其中无居民海岛约占6000多个。这些海岛在我国经济建设和海洋权益确立及维护上占据重要地位,并发挥着特殊作用。海岛的开发利用方式主要有海岛旅游、海水养殖、海洋能源开发、工业开发、设置航海标志和军事用地等[1]。
  2.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资源集中、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审定命名、划定范围,供人们游览、观赏、休息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2]。
  (二)海岛型风景名胜区特点
  (1)区位条件 独立,与大陆隔绝、面积狭小;(2)独特的资源 自然(植物、地貌、矿产、养殖)、人文(建筑、渔俗文化)、4S资源(sun、sea、sand、seafood)[3];(3)海洋文化 渔俗文化、特色建筑、历史;(4)自然环境 物种丰富独特、地貌、气候宜人、气象、景观。
  (三)国外海岛风景名胜区的研究现状
  目前,世界上著名的海岛旅游胜地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的四个区域上。(1)地中海沿岸,如,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法国科西嘉岛、意大利卡普里岛和马耳他岛等;(2)加勒比海沿岸,如,墨西哥坎昆、巴哈马群岛和百慕大群岛等;(3)大洋洲区岛屿,如,美国夏威夷群岛和澳大利亚大堡礁等;(4)东南亚岛屿,如,新加坡,泰国普吉岛、攀牙,马来西亚迪沙鲁、槟榔屿,菲律宾碧瑶和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等[4]。对于海岛旅游规划国外基本已经发展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造成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影响出现了许多环境问题。
  对于海岛旅游资源的评价分析,williams(1992)通过对人类活动、资源环境以及海岛生物资源等50多个评价因子进行分析,建立了专门的评价机制。近些年,Francisco(2010)结合海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环境保护等因素,开展了关于西班牙的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详细研究。对于海岛可持续发展,P.S Moreno(2005)阐述了如何引资发展海岛生态旅游,并提出引资发展也是实现海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Fathimath Ghina(2007)就如何在小岛国家建立海岛的可持续发展,图湖北古代生态环境和海岛动植物以及海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了对策与建议Jerome L.McElroy和KlausdeAlbuquerque(1998)用人均旅游花费、每千人旅游者日均密度、每平方公里宾馆客房数三个指标构建了旅游渗透指数(Tourism Penetration Index),并应用这一指数评估了旅游对加勒比海的20个岛屿的影响程度[5];S.Gossling(2001)指出旅游加剧了海岛淡水资源匾乏的程度,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地下水质破坏、咸水入侵等现象[6];JCrettaz、C Lins(2003)研究了可再生能源对海岛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和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并指出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措施对全世界岛屿可持续的发展的作用[7]。对于海岛旅游市场的研究,早在上个世纪,Dimitrios(1999)以希腊爱琴海作为研究对象,指出有效市场调研对海岛旅游的影响是巨大的。Catalina Juaneda和Franciscao Sastre(1999)研究了海岛旅游的市场特别是国际旅游市场的细分问题;Dimitrios Buhalis探讨了希腊爱琴海群岛的旅游供给状况以及市场营销对策[8]。
  (四)国内海岛风景名胜区的研究现状
  我国海岛旅游业起步较晚,但海岛旅游资源丰富,海岛旅游逐步受到人们的青睐,海岛各景点多以山海为特色。近几年,海岛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有所增强,不仅参加了各种旅游交易会,而且在报纸和电视等大众媒体上做了大量的宣传报道,加上游客对海岛旅游的認可,游客数量不断上升,旅游收入也不断增加,旅游业逐渐成为沿海经济的主导产业。但是目前我国海岛旅游处于以观光功能为主的开发阶段,度假旅游和生态旅游体现得较少。另外,有不少海岛出于国防考虑,只对国内开放,不对国外开放,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限制了海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大多数海岛远离城市,本身发展就比较落后,且我国海岛旅游业起步也相对较晚,所以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而海岛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就存在大投入、高成本和高风险的特点,海岛的淡水、用电都比陆地成本更高,难度更大,要将岛容岛貌做得上档次,没有大规模的投入难度将相当大,而大部分海岛不具备这样的资金基础。对于海岛旅游资源的评价分析,郑陪迎、黄仰松(1995)等分别概述了我国海岛旅游资源状况,并在资源评价的基础上指明了海岛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相应的整体开发对策:邓伟(1996) 、刘福涛(1996)、李植斌(1997)、郑坚强(1998)、田克勤(1998)、叶依广(1998) 、王伟光(2003)、林敏菲(2004)、王跃伟(2005)、魏兴华(2006)、张广海(2006)等人分别研究了辽宁省、海南省、浙江舟山群岛、广东珠海、山东省、江苏省北部、广东省南澳县、福建省、长海县、烟台市、青岛市等地海岛旅游资源的类型、特色、开发条件和开发对策;胡镜荣、鲁智礼(2000))指出应合理开发我国的海岛海滩资源,并提出了科学的指导思想[9]。   对于海岛可持续发展,彭超(2005)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我国海岛旅游的多元化发展进行了探讨[10];陈航(2005)通过对我国海岛旅游文化资源特征及其构成的分析,拟定了海岛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战略,认为应以山、海文化为形象主题,以海岛的战事文化、宗教文化、历代名人的踪迹等为重点开展文化旅游。通过集中外显,强化感知;烘托气氛,营造整体氛围;创造意境,深化体验等开发策略,促进我国海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1]。黎春红(2006)提出建立生态型休闲度假海岛,实现海南西岛旅游可持续发展[12];巫丽芸(2006)探讨了福建省东山岛景观生态系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东山建设开放型生态旅游区的措施[13]。
  对于海岛旅游市场的研究,王文丽(2013)指出不管是改进旧产品还是开发新产品,其根本目的都是创造或提高产品价值,以更好地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最终达到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间[14]。史晓明(2014)提出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配置旅游资源和服务,把旅游服务加入其中,并以一定的主题、内容式和价格表现出来的过程四[15]。
  二、海岛型风景名胜区发展趋势
  (一)海岛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发展趋势
  海岛风景资源是一类具有地域特性的风景资源类型,这种资源的地域被限定在四面环水的海岛上,依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海岛环境,包含了岛上各类可以被作为审美和旅游活动所利用的全部资源。
  综合国内外对于海岛风景资源的研究动态发现,目前国外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风景资源价值的阐述与层次构建;而国内的研究则集中于对某些特定区域的定性评价,定量评价相对较少,且评价体系不够全面,评价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皆处于初级阶段的。因此在今后海岛风景资源评价研究的发展中,结合多学科理论,建立海岛风景资源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其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将是该领域的发展方向[16]。
  (二)国外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1.滨海度假比重高
  目前,休闲度假成为最重要的市场方向,各个旅游强国也都是休闲度假比较发达的国家。其中,海岛、滨海度假是旅游业的重要支柱,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成为主要经济来源,例如百慕大、巴哈马、开曼群岛等海岛,旅游业收入占国民收入的50%以上。地中海沿岸、加勒比海地区、波罗的海及大西洋沿岸的海滨、海滩,是极负盛名的旅游度假胜地。
  2.产业融合更紧密
  旅游业与文化、体育、商务等产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商务旅游等跨界旅游产品越来越丰富。旅游与信息化“珠联璧合”,智慧旅游成为跨领域、跨行业的综合性、战略性产业。
  3.市场进一步细分
  除了传统的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和商务旅游这三大主导产品外,特种旅游、专项游更有发展潜力,如朝觐旅游、探险旅游、考古旅游、修学旅游、蜜月旅游等,形成了细分市场。观光、度假、商务三大传统旅游消费也进一步升级。例如度假旅游方面,彰显文化特色和以生态、绿色、低碳的自然资源环境为支撑的度假地,成为主流需求。
  4.“银发市场”不断扩大
  老年人是一个有钱、有闲、健康活跃的阶层,对休闲度假和传统文化比年轻人更感兴趣,是旅游者队伍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欧美等高收入国家出现了老人携儿孙辈一起出游的现象。“银发市场”越来越被各旅游接待国所重视,将成为世界旅游市场异军突起的一个群体。
  5.旅游方式更灵活多变
  旅游方式朝个性化、自由化的方向发展,各种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应运而生。在追求个性化的浪潮下,散客旅游特别是中短距离区域内的家庭旅游份额逐步增加。旅游者追求更多的参与性和娱乐性,那些富有情趣活力、具有鲜明特点的旅游场所,轻松活泼、丰富多彩、寓游于乐、游娱结合的旅游方式,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追捧。
  (三)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1.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旅游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发展为大众化的消费,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我国国内旅游市场规模从1984年约2亿人次到2014年的36亿人次,增长了17倍。国民人均出游从1984年的0.2次到2014年的2.6次,增长12倍。中国的旅游消费能力快速增长,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2.自驾等自助游兴起
  自驾车的普及使得旅游者出游形式更为灵活多元,自主型、自助式的旅游越来越盛行。据统计,全国自驾市场占整体市场份额的50%左右。信息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服务、移动终端、网络平台等盛行,也促进了自助旅游的发展。受交通状况、出游时间、消费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自驾车旅游者一般会选择单程里程数在500公里以内的中短途距离的目的地,其中選择100至300公里、路上花费2至2.5小时的占了将近一半。在私家车保有量居国内前列的泛长三角地区,自驾游成为继组团游、自由行之后的第三大旅游出行方式,已占整个长三角出游总数的30%以上。据估计,到2015年,我国私家车出游将达到5000万至6000万辆。
  三、海岛型风景名胜区开发现状与问题——以福建平潭塘屿岛为例
  (一)塘屿岛概况
  塘屿岛位于平潭综合实验区南海乡塘屿岛,位于平潭岛的南部,为平潭综合实验区最南部有人居住的岛屿。是花岗岩海蚀地貌的典型代表。笔者针对目前开发前的塘屿岛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得出如下总结。
  1.现状对外交通
  作为南海乡的离岛之一,塘屿岛以海运与外界联系,设置有两条主要航线,分别是“平潭主岛莲奥芬尾—草屿陈厝—塘屿北楼轮渡航线”与“福清东瀚镇沃口—塘屿北楼轮渡航线”。由于目前游客稀少,本岛居民也仅在采购生活必需品时乘坐轮渡,因此目前两条航线基本处于亏本状态。
  2.内部交通分析
  岛内道路基本满足目前交通流量,但最宽道路宽度不足5米,存在人车混行的安全隐患,在交汇车时也较为困难。目前道路宽度只能满足岛内三轮车行驶,无法承载更多车辆。部分村庄内道路还以土路为主。   3.现状植被分析
  岛内受自然条件制约植被条件较差,且品种单一,现状调查以仙人掌、龙舌兰、木麻黄等耐寒、防风植物以及农田作物为主,现存极少数的相思林,几乎没有本地优良作物或景观营造树种或外来适用树种。
  4.现状水资源分析
  岛内主要以天然降水和抽取地下水为主,水资源均较为匮乏;尤其北楼村缺水极为严重,由于过分抽取地下水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再加上生活用水没有管道集中处理使得饮用水氨氮超标。水资源问题已经影响了塘屿岛北楼村现在的居民生活,也制约了塘屿岛的未来开发发展。
  5.现状居民点分析
  塘屿岛全岛分为北楼与南中两个行政村,居民点较为集中,现状村庄建筑除了几栋公共建筑和新建住宅外,绝大部分为石构建筑,部分已丧失居住功能。居民用房没有地方文化建筑特色,大量居民迁移出岛。
  (二)名胜开发现状
  通过风景资源的评价规划认为海坛风景名胜区的自然风景资源不仅数量多且价值较高,其中以海蚀地貌和沙滩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具有国家级品质。以价值较高的特级景点为例,5处特级景点中有3处是海蚀地貌,另外有2处是沙滩。因此,在景源开发中应注重海蚀地貌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基础科学研究,为今后升格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奠定基础。
  1.石牌洋景区
  是海蚀地貌的主要展示区,半洋石帆景点价值较高,应实行严格保护,合理安排游赏线路,禁止游客上岛。应进一步突出地质地貌景观展示及科普,如看澳海蚀台、球状风化石、弥勒坐佛等景点。
  2.君山景区
  平潭的山岳景观以君山为代表。君山海拔434.6米,为平潭最高的山峰。自古有“君山插云”、“崇台观日”等,并列为“平潭十景”。站在君山顶上,举目四望,海、山、林、田、滩、湾、村居交相辉映,是登高眺望平潭胜景的最佳处。同时,在君山景区范围外建设君山湖,将其作为平潭的备用水源地,还应加强君山的水源涵养和保护。
  3.长江澳景区
  以沙滩为主要景观特色。包含十八村省级森林公园、风力发电站等重要景点。以游览观光、科普考察为主要活动内容。
  4.王爷山景区
  是火山岩海蚀地貌的典型代表,负地貌特征突出,其中以“仙人井”、“神兵谷”最为突出,危岩峭壁,拔海而起,或环壁成井,或壁立成谷,壁下惊涛骇浪,险象横生,蔚为壮观。应主要发展海蚀地貌的展示区。
  5.海坛天神景区
  主要位于塘屿南部,是花岗岩海蚀地貌的典型代表。以海坛天神(特级景点)为代表的海蚀奇观、沙坝海滩、海岛风光为主要景观特色,以自然观光、岛礁揽胜、天神崇拜民俗展示等为主要开发方向。
  海坛天神景区参与评级景点三处,包括南楼山、海坛天神、海坛天神沙滩等主要景点,其中海坛天神景点为特级景源,是平潭景源资源最佳处,是本次规划重点保护及利用的景点资源。
  海坛天神景区主要位于塘屿岛南部,是花岗岩海蚀地貌的典型代表。其以海坛天神为代表的海蚀奇观、沙坝海滩、海岛风光为主要资源特色。
  (三)存在问题
  由于海岛自身的独特性,其开发过程必然产生各种问题,对于我国海岛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1)缺乏统一规划、开发不充分;(2)开发粗放;(3)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资源和生态破坏严重;(4)产品结构单一、内涵不足、缺乏深度;(5)基础设施薄弱,服务水平较低,交通不便;(6)宣传力度不够,营销观念陈旧落后,品牌意识薄弱;(7)存放开发,产品雷同。通过对塘屿岛现状的调查分析和国内外海岛主要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塘屿岛风景名胜区现状存在相类似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产品结构单一、内涵不足、缺乏深度;(2)基础设施不足服务水平较低,交通不便;(3)粗放开发,产品雷同;(4)个体资源有限,生态系统薄弱;(5)海岛综合协调开发力度不够;(6)景区规划不科学,景点开发不合理,尤其是盲目组合人造景观。
  四、海岛型风景名胜区开发规划策略与建议
  (一)海岛型风景名胜区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创新性原则
  海岛旅游的合理有效开发要求我们在遵循现有旅游开发标准的基础上,适当借鉴国外成功案例的开发经验,集思广益发挥创新性,以形成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海岛旅游资源应用模式。
  2.整体性原则
  海岛是是由多种不同要素构成的综合整体,在海岛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把握整体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将海岛的各个设施与各景观因素结合起来,确保各景观要素与海岛的整体相协调,形成海岛旅游的整体特色。
  3.生态优先原则
  良好的生態环境是海岛风景区发展的基础,是海岛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然而海岛又是生态脆弱、环境敏感的地区,因此海岛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必须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确保海岛环境优美,生态优良,物种多样。
  4.规范性原则
  海岛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需要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的标准,并遵循项目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
  5.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海岛规划是一个长期效益的活动,在规划过程中需处处把握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海岛的保护与利用发展。
  6.适度超前原则
  海岛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在现有旅游规划发展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海岛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海岛风景区的规划应兼顾现有旅游规划的发展和岛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海岛型风景名胜区规划的要点
  1.发展模式的抉择
  海岛型风景名胜区的主要资源包括良好的自然和生态环境资源、海港及塘屿岛海洋渔业。以此为依托,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的不同将风景名胜的规划确定为旅游、渔业、生态体验等不同发展模式。   2.发展规模的控制
  海岛属于生态环境异常敏感地区,若要实现海岛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环境承载力的把握和发展规模的控制是规划设计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3.基础设施配置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改善对外交通联系是促进海岛发展的关键。食品、水、电、燃料是人类生活、海岛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各种基础设施的提供量也决定了海岛发展的容量。大多数海岛面积小、资源少,一般无法支撑进一步的现代化发展,必须依靠外部的供给。
  (三)海岛型风景名胜区规划策略与核心内容
  1.风景名胜区规划策略
  针对海岛的优势特点对海岛型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策略:(1)因岛制宜,分类引导;(2)联动开发,统筹推进;(3)加强海岛生态保护力度;(4)科学配置管理海岛资源;(5)规范旅游规划市场;(6)优化海岛产业结构,加强海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2.风景名胜区建设的核心内容
  海岛风景名胜区的合理保护与利用建设的核心内容:(1)淡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恶劣自然条件的转换;(3)景观、文化、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利用;(4)景区与周边村庄的协调;(5)产业结构的调整;(6)与周边岛屿的关系;(7)景区详细规划设计;(8)海岛村庄的改造规划;(9)海岛风景名胜区文化的挖掘以及品牌符号的打造。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参考文献
  [1]虞丰权,金国跃.浅谈岱山县无居民海岛开发与管理[J].中国水产,2004(5):28-29.
  [2]风景名胜区条例,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6.
  [3]刘家明.国内外海岛旅游开发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0.
  [4]李隆华.俞树彪.海洋旅游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53-155.
  [5]Jerome L McElroy and Klaus de Albuquerque.Tourism penetration index in small Car ibbean islands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25(1):145-168.
  [6]S Gossling,The consequences of tourism for sustainable water use on a tropical island:Zanzibar,Tanzania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1(61):179-191.
  [7]J Crettaz.CLins.吴君棋,可再生能源对海岛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和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J].能源工程,2003(5):36-37.
  [8]Dimitrios Buhalis.tourism on the Greak Island:issues of Peripherality,Competitivenes and Devetoptn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ch,1999(1):341-358.
  [9]孔海燕.威海海岛旅游开发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5.
  [10]彭超.文艳.海岛旅游多元化发展的探讨[J].中国渔业经济,2005(2):25-26.
  [11]陈航.千跃伟.浅论我国海岛旅游文化资源及其开发[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5):72-75.
  [12]黎养红.海南两岛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探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3):126-131.
  [13]巫丽.福建省东山岛景观生态建设的探讨[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1):55-56.
  [14]王文丽.赤峰市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15]史曉明.旅游产品设计与经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14-16.
  [16]龙秋萍.广西北部湾涠洲岛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D].南宁:广西大学,2017.
其他文献
理查德·傅莱被誉为“天津的白求恩”,作为奥地利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为中国人民的抗战和进步事业做出过卓绝贡献.他的故居在今天津和平区云南路48号,一直被完好保存.7月1
期刊
通过积极的FTA推进政策,中国和韩国FTA缔约国在剧增,中韩FTA也进行了全面的政府间协商。在FTA协定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领域为关税减让与原产地规定,本文对中国和韩国已签订的原产
最近,关于马云与王健林争论线下零售与电商“1亿赌注”的余波不断.许多行业企业纷纷出现关店潮,传统零售业“冬天”的说法不期而至.在互联网电商之风劲吹之下,“应该勇敢‘触
生活中统计的应用正如一位海外统计学家所述的那样,存在的时候并不是很突出,但我们的生活中却时刻都离不开它,许多现象都是统计知识的具体应用.
给6例健康志愿者,各单次皮下接种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剂量为60μg。在接种前和随后25 d内的不同天数,先后多次取肝素抗凝静脉血,及时用全血三色荧光染色法,通过流式细胞仪
自实施广东省“十百千万工程”以来,广东省科技厅联合省卫生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新模式,并在粤东、粤西、珠三角部分县(区)开展基层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有效课堂练习的数学问题的表达形式不断发生变化,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的几种有效课堂的新型表达形式.一、通过图形来表达
在建设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三产业发展均较发达的大城市近郊,应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盘活大城市周边地区现有的服务业和农业生态资源,形成一三产业有效
白细胞介素13(IL-13)是一种多效性Th2细胞因子,与IL-10有部分相似的生物学功能。有报道IL-10能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MC)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亦有报道IL-13抑制体外
本刊讯新年伊始,沈阳铁路公安局沈铁公安处乘警一大队为确保“两节”、春运及“两会”期间旅客列车安全,周密部署,抓早抓实,开展文明服务,强化安全服务力度,提高旅客安全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