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观念、视觉实践及图案艺术——秘鲁亚马逊区域卡什纳华印第安人的感觉人类学研究

来源 :思想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t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学家热衷于以照片和影片来展现人类社会的视觉信息,并相信观众能理解他们的视觉作品,因为共享相同的视觉文化,但与此同时忽略了视觉作品中的人与人类学家及其作品的受众的视觉观念及视觉交流实践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秘鲁亚马逊区域的卡什纳华印第安人有着一整套独特的不以视觉为主导的感觉等级制度,以对其文化中装饰纹案的呈现为例,可知必须通过对文化持有者感知观念的关注以及对本土视觉体验的分析,才能知悉不同文化中视觉与图像之间复杂的转换关系。图案观看应该是一场置身于文化叙事当中自我适应的认知与想象的过程游戏。对卡什纳华印第安人图案艺术的解读,也意味着一种关于装饰理论新范式的诞生,其聚焦于意义建构的过程与行为,而不是像传统范式那样关注结构和系统。关键词:卡什纳华印第安人;感知观念;图案艺术;装饰理论;感觉人类学
其他文献
为了促进中国地图学史的研究以及促进中国地图学史研究的国际化,成一农研究员与《地图学史》项目的负责人马修·H.埃德尼教授进行了一次对话。首先,埃德尼教授对《地图学史》前3册的学术价值进行了评价,认为在当时的学术背景下,这套丛书通过强调古地图的研究应当注重地图绘制的文化、社会等背景,拓展了地图学史研究的领域。然后,成一农研究员简要介绍了中国地图学史近20年来的发展以及研究方向的转向。作为回应,埃德尼教授认为,中国地图学史需要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同时强调,中国学者今后只有通过将地图学史的研究融入人文研究
期刊
为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历史学科融合创新发展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中国盐业史融合创新研究,2021年10月23日,由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思想战线》编辑部、中国商业史学会盐业史专业委员会、《盐业史研究》编辑部、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共同发起主办的"多维视野下的盐业史融合创新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博物馆、盐业机构的9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期刊
为了解西方艺术人类学的发展脉络,方李莉教授与范·丹姆教授进行了一次对话,对话同时涉及范·丹姆的学术旨趣。在个人研究中,范·丹姆将跨文化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成果结合起来,试图解释当我们依据内部文化知识评估传入的视觉刺激时,人类心智做何反应。同时他还认为,可能存在的全人类共有的审美偏好,从而将其比较研究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拓展到了世界各地。范·丹姆教授还谈到,通过参加中国艺术人类学年会,了解到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状况。他希望中国的研究者们更多去做民族志,记录濒临灭绝或发生重大变化的传统。
人类学长期关注他者和他异性;其他本体论以不同方式进入当代艺术,因而许多艺术家得以直接接触到不同于西方的各种他异性和知识。翻译为各种本体论他异性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可能,但这二者都是不完整的,这为进一步翻译提供了空间。全球范围内各种当代艺术与人类学的交流,需要超越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非均衡解释学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决当代艺术与人类学之间交流对话中的细微差异、重复和误解。
张文勋先生,乃全国著名学者,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文艺理论家、文艺美学家,云南学术界泰斗,云南省文史馆名誉馆长,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在全国文艺理论研究界和高校中文学科界都具有很高的学术声望。其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文艺美学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出版有《张文勋文集》6卷、《张文勋文集续集》4卷,共计10卷,近300万字。
改革,不仅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同时,也是解读当代中国的重要关键词。它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中国追赶型现代化迎头赶上的重要法宝。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的改革实践,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这种奇迹的背后,是与改革共识凝聚的巨大动力分不开的。可以说,用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合力从而推进改革事业,是过去改革实践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继续释放改革红利的重要内容。
2014年10月21日-23日,“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协同创新路径研讨会在昆明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联合编辑部主办,云南大学《思想战线》编辑部承办。本次会议以“高校学术期刊通过协同创新,实现专业化、网络化、集约化、实体化发展的路径”为主题.就“中国高校学术期刊的专业化、网络化、集约化、实体化发展战略”,“中国高校学术期刊通过协同创新实现集约化发展的路径及其实践探索”,“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的学术质量和社会影响力提升”等“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需要有效拓展的专题
宋代铜钱铸行陷入危机,宋元时期官方和民间分别通过发楮印钞、使用白银、短陌支付等方式应对铜钱危机。由于纸币信用崩渍,白银在宋代与纸币发生联系,入元后广泛用于价值贮藏和计价,明朝顺应市场发展,改用白银作为财政收入的计量标准。明中叶国内市场快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货币需求。在官方发行的纸币贬值、铸行制钱得不偿费的情况下,民间市场的白银流通和私钱盛行,适应并支持了市场的发展。中国历史上官方垄断货币发行并通过货币发行驾驭市场的传统货币政策终结,国内市场的发展及其特性,决定着宋元明清时期货币制度的发展和变化。明中叶白银
13世纪后期欧亚太陆的白银突然变得充裕,而到14世纪60年代又突然稀缺了。伦敦造币厂的银币年产量与孟加拉的银卢比的年发行量的变动如影随形,两者之间的这种联动是蒙古帝国将银的流通从市场底层转移到了欧亚大陆的长途贸易的结果,虽然对此观点仍存争议。在第一个白银时代,货币流通分为多个层级,而白银则始终在高层级流动,以白银重量确定的记账单位在欧亚商路的西端决定着银币的价格,而在东端的元朝则与纸币保持着联系。在这个白银时代,蒙古帝国降低了商业壁垒,使白银在商路上流通,实现了欧亚大陆范围的货币的一体化。这是它与始于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