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任务。计算机及网络不但能储存大量的语言文字材料,还可以随时检索和显示。利用信息平台,我们可以轻松地得到我们所需的任何一种像“大海捞针”一样的信息,提取量大,显示质量高,可使语文教学做到大容量。这样,就可把学生直接带进训练的语境中,让学生经受一定广度、深度和难度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敏捷、严谨、周密的思维习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巧妙地整合,使教学达到新的高度呢?我认为主要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直观激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为转化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内容转化为直观的图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死海不死》教学时,将搜集的死海图片与课文文本、课文朗读声音文件结合制作Flash朗读影片,随着课文朗读,适时展示死海的位置图、人浮在死海上不下沉的图片、奴隶们屡淹不死的图片、死海开发图。学生仿佛真的到了死海岸边,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不仅能够积极地读课文,而且能主动探求死海的成因。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制作死海形成过程动画,按步骤演示处于大裂谷中段的死海由于海水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越积越多,形成今天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抽象的事理在几十秒的动画演示中变得直观可感,学生情绪高涨,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直观激趣主要适用于说明文教学,有时也可用于记叙文、文言文教学。
二、 情境渲染
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体会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产生如临其境的真切感受,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情境是最好的办法。如在教学《天上的街市》一课时,为使学生能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读出诗歌的意蕴,我为学生播放了幻灯片,并配有贝多芬的《月光曲》。通过悠扬的旋律,美妙的画面,学生很快进入到了一个美好、有趣的“天上世界”,孩子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小说教学、散文教学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渲染情景进行辅助。
三、 快速反馈
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快速反馈、快速迁移,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和智能的发展。阅读能力需要通过阅读文段来检测提高,而大量的阅读材料如果全部用纸质的,既浪费又麻烦。但是,利用信息技术,只需将要阅读的文段输入计算机(可用扫描仪,也可用汉字识别系统,或键盘输入),甚至直接搜索网页,学生就可以快速翻阅,方便快捷,并且可以当场答题。在45分钟内,不仅可以完成新授任务,还能实现快速反馈,快速迁移,及时查漏补缺。复习课上用这种方法更受欢迎。
四、 知识系统化
语文教学虽以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主要任务,教给学生系统化的语文知识也不可忽视。运用信息技术将零散分布在课本中的语文知识系统化表格化,非常有利于学生清晰地理解和把握,在头脑中形成系统的印象,从而使知识得到内化。魏书生老师特别强调要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树”,而这种“语文知识树”也可以做成CAI课件,这是信息技术与语文经典教学方法整合的范例,可以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必须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对教材、教法、学生的把握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一贯强调的,这一基本功在信息时代显得更加重要,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如教材的处理、学生的新特性、教法的变革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因此,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资兴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
一、 直观激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为转化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内容转化为直观的图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死海不死》教学时,将搜集的死海图片与课文文本、课文朗读声音文件结合制作Flash朗读影片,随着课文朗读,适时展示死海的位置图、人浮在死海上不下沉的图片、奴隶们屡淹不死的图片、死海开发图。学生仿佛真的到了死海岸边,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不仅能够积极地读课文,而且能主动探求死海的成因。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制作死海形成过程动画,按步骤演示处于大裂谷中段的死海由于海水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越积越多,形成今天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抽象的事理在几十秒的动画演示中变得直观可感,学生情绪高涨,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直观激趣主要适用于说明文教学,有时也可用于记叙文、文言文教学。
二、 情境渲染
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体会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产生如临其境的真切感受,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情境是最好的办法。如在教学《天上的街市》一课时,为使学生能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读出诗歌的意蕴,我为学生播放了幻灯片,并配有贝多芬的《月光曲》。通过悠扬的旋律,美妙的画面,学生很快进入到了一个美好、有趣的“天上世界”,孩子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小说教学、散文教学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渲染情景进行辅助。
三、 快速反馈
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快速反馈、快速迁移,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和智能的发展。阅读能力需要通过阅读文段来检测提高,而大量的阅读材料如果全部用纸质的,既浪费又麻烦。但是,利用信息技术,只需将要阅读的文段输入计算机(可用扫描仪,也可用汉字识别系统,或键盘输入),甚至直接搜索网页,学生就可以快速翻阅,方便快捷,并且可以当场答题。在45分钟内,不仅可以完成新授任务,还能实现快速反馈,快速迁移,及时查漏补缺。复习课上用这种方法更受欢迎。
四、 知识系统化
语文教学虽以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主要任务,教给学生系统化的语文知识也不可忽视。运用信息技术将零散分布在课本中的语文知识系统化表格化,非常有利于学生清晰地理解和把握,在头脑中形成系统的印象,从而使知识得到内化。魏书生老师特别强调要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树”,而这种“语文知识树”也可以做成CAI课件,这是信息技术与语文经典教学方法整合的范例,可以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必须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对教材、教法、学生的把握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一贯强调的,这一基本功在信息时代显得更加重要,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如教材的处理、学生的新特性、教法的变革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因此,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资兴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