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选取湖南益阳市为研究对象,剖析该市农村发展基础、农业优势,特别分析该地区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进一步探讨了农村科技合作社建设现况,分析了当前市域范围内农村科技合作社所处的地位以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关键词:农村科技合作社;合作社发展;益阳市
一、益阳农村科技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
湖南省为中部农业大省,益阳是湖南省的重要农业产品生产基地。该市位于湖南北部,距湖南省会长沙只有一小时路程,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处南北要冲,历来被称之为湘南重镇、中国茶叶之乡,其中安化黑茶全国著名。还是全国粮、畜、鱼、油、茶等农作物与农产品重点生产基地,优质米、活大猪等与安化黑茶一起走出了国际布场,且久负盛名。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如何使有限的土地能够更加优化利用,农民如何立足现状提高收入,改变当前由“老弱妇孺”为主的农业经营主体,激活农村内部改革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农村科技合作社,使合作社在当地发挥其最高的作用而显得尤为重要。与全国其它地区一样,促成益阳市农村科技合作社的产生的因素一般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以及社会其它的各种因素,各种因素相互作用。
(一)经济因素方面
农村科技合作社的产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转轨的必然结果。计划经济时代已走远,市场经济时代正以全新姿态面向国人,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全面的解放,农产品的质量较之前有了大幅度提高,伴随着产品总量的提高而得以实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业已牢固且不断地发展。而农产品却因此而发生了相对过剩的,政府面对这种过剩却无太多解决与应对措施,当前政府所提供的服务已无法满足益阳当前的农民的需求。当政府的政策已无法使益阳农民的发展得到满足时,益阳农民自发地组织起来,自己为自己解决问题,他们自发组织,针对本地形式,形成一个生产经营特定产品的组织,这是益阳农村科技合作社起步阶段。
(二)政治因素方面
自2002年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全省的平均情况来看,湖南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益阳市却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甚至面临着极大的困难。要尽快实现转变生产角色的转变、实现湖南“四化两型”社会建设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必然要求高度分散的农户形成集合体、形成合力作用,使全市农户实现与市场与农业在公司等形成合理的序的对接,形成满足农户和农产品市场双方都需要的组织。农业散户在国家农业政策的指引下得到了发展,建立属于自己、能够从中获取个人利益的组织,经过湖南省委和益阳市政府的大力推进和宣传,该市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农村科技合作已有了最一般的结构与层次。
二、益阳市农村科技合作社发展模式现状
合作社的组建人决定了该社的经后的发展走向,当前益阳市各合作社发起人通常为当地政府、种养殖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当地技术员、营销大户、普通农民等。当前益阳市各合作社的发展呈四大模式:政府牵头型发展模式、农民合办型模式、龙头企业引领型模式、能人领办型模式,各模式在全市均占有一定的比重。
(一)科技合作社+农民模式
由政府牵头,组建科技合作社,与农民合作共赢,共同领略利用科技发展农业的优势,通过发挥各级政府在合作社组建与运行中的组织和协调功能,利用政府所具有的经济、技术、资金、信息等优势,在农村创办科技合作社,大力推广新生、稳定、可靠、高效的农业科学技术,不断地强化农村科技合作社的功能。益阳市农业局、供销社等,各级政府部门牵头,以“政府和单位+合作社+农户”为合作社运行模式,其特点是发挥政府部门所具有的场地、设备、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在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等方面做到全面统一,为市域农村现代化发展和科技发展起到极大作用。
(二)龙头企业引领型模式
龙头企业引领型的模式主要就是以龙头企业与农民进行长期合同,用合同来替代双方的市场地位,其经济行为在合同中被规范化,以合同的形式来提高市场的交易便利。以从事农产品加工和产品销售为主的企业为依托,吸收一定的农户共同组建合作社并以合作社为发展平台,以“公司+合作社+农户”为合作社的运作模式,这一模式的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企业或者公司现有的资源优势,带动其他涉农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共同发展,提高区域农业综合利益。
三、益阳市农村科技合作社发展问题
(一)未能正名
地处湖南北部的农业大市,益阳市农业科技发展速度较快,各级政府极为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领域有了极大的改观。但就农农村科技合作社的情况来看。首先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以科技合作社命名的农村合作服务组织,大多数均以农业专业、农村专业、农民专业合作为名的合作组织,因此,农村科技合作社在益阳市并没有“名份”。当然,现有的农村专业合作社也确实有在进行科技服务工作。
(二)未形成特定模式
目前益阳市农村科技组织发展的情况来看,并未形成独特的发展模式,当前益阳市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大多数合作社采取各自为战或者依靠传统的方式进行。在发展理念了明显地落伍。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多数是立足于本专业的利益空间为前提的。试图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利润,而非盈利成份所占的比重极小,大多合作社合作的目的就是在于为自己创造出更多的利润空间,而对于本专业合作社所具有的科技技术、新品种、新方法等,几乎不对外推广。这样一来,专业合作社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根本起不到推动作用。尽管他们有从事农业科技开发工作,甚至有一总分合作社在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但这些工作并未形成体系,也未形成特定的模式。
四、益阳市农村科技合作社发展问题化解
(一)大加宣传教育力度
通过广泛的宣传与系统的教育使农民的合作意识得到加强,采用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层层攻克等方式来促进思想的形成,重点要对农民进行相互合作的知识进行全面教育,以提高他们参社的积极性,提高办社的意识。
(二)财政支持
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科技合作社的资金投入,毕竟资金是农村科技合作社发展的第一动力。但同时,政府还需要在资金保障的基础上来制定相关制度,保证支持科技合作社的资金落到实处,保障专款专用。益阳市各级财政部门应把扶持农村科技合作社作为各部门工作的重点,作为各级财政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作对待,建立农村科技合作社发展专款资金制度,以确保农村科技合作社得到持续且稳定的财政支持。
(三)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管理制度
目前大部分农户的文化水平不高已是全省公认的事实,在合作社的管理上也存在着相当混乱的局面和及不规范的状态,同时各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水痘也需要迅速得到提高。按照“边发展、边指导、边完善”的原则,积极、稳妥的推进农村科技合作社的规章制度建设。任何企业、公司、合作机构,要稳定地发展,其内部机构必须稳定,内部管理机制越稳定,其发展前途越理想。在合作社成立之初或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进一步升级内管理机制或需要建立合作社章程、健全成员大会制度、健全理事会和监事会管理制度等法人治理机构基础上,在合作社全体社员中进行民主选主,选定合作社内部管理者,最后由落选管理者对合作社的日常事务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网.中国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论坛峰会.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 id=l 77807,2012-5-24.
[2] 黄志坚,吴健辉,贾仁安.公司与农户契约行为的演化博弈稳定性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46(5):25-27.
[3] 牛若峰.农民组织化…当代中国的一个战略问题[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0,23(4):15-17.
关键词:农村科技合作社;合作社发展;益阳市
一、益阳农村科技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
湖南省为中部农业大省,益阳是湖南省的重要农业产品生产基地。该市位于湖南北部,距湖南省会长沙只有一小时路程,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处南北要冲,历来被称之为湘南重镇、中国茶叶之乡,其中安化黑茶全国著名。还是全国粮、畜、鱼、油、茶等农作物与农产品重点生产基地,优质米、活大猪等与安化黑茶一起走出了国际布场,且久负盛名。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如何使有限的土地能够更加优化利用,农民如何立足现状提高收入,改变当前由“老弱妇孺”为主的农业经营主体,激活农村内部改革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农村科技合作社,使合作社在当地发挥其最高的作用而显得尤为重要。与全国其它地区一样,促成益阳市农村科技合作社的产生的因素一般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以及社会其它的各种因素,各种因素相互作用。
(一)经济因素方面
农村科技合作社的产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转轨的必然结果。计划经济时代已走远,市场经济时代正以全新姿态面向国人,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全面的解放,农产品的质量较之前有了大幅度提高,伴随着产品总量的提高而得以实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业已牢固且不断地发展。而农产品却因此而发生了相对过剩的,政府面对这种过剩却无太多解决与应对措施,当前政府所提供的服务已无法满足益阳当前的农民的需求。当政府的政策已无法使益阳农民的发展得到满足时,益阳农民自发地组织起来,自己为自己解决问题,他们自发组织,针对本地形式,形成一个生产经营特定产品的组织,这是益阳农村科技合作社起步阶段。
(二)政治因素方面
自2002年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全省的平均情况来看,湖南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益阳市却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甚至面临着极大的困难。要尽快实现转变生产角色的转变、实现湖南“四化两型”社会建设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必然要求高度分散的农户形成集合体、形成合力作用,使全市农户实现与市场与农业在公司等形成合理的序的对接,形成满足农户和农产品市场双方都需要的组织。农业散户在国家农业政策的指引下得到了发展,建立属于自己、能够从中获取个人利益的组织,经过湖南省委和益阳市政府的大力推进和宣传,该市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农村科技合作已有了最一般的结构与层次。
二、益阳市农村科技合作社发展模式现状
合作社的组建人决定了该社的经后的发展走向,当前益阳市各合作社发起人通常为当地政府、种养殖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当地技术员、营销大户、普通农民等。当前益阳市各合作社的发展呈四大模式:政府牵头型发展模式、农民合办型模式、龙头企业引领型模式、能人领办型模式,各模式在全市均占有一定的比重。
(一)科技合作社+农民模式
由政府牵头,组建科技合作社,与农民合作共赢,共同领略利用科技发展农业的优势,通过发挥各级政府在合作社组建与运行中的组织和协调功能,利用政府所具有的经济、技术、资金、信息等优势,在农村创办科技合作社,大力推广新生、稳定、可靠、高效的农业科学技术,不断地强化农村科技合作社的功能。益阳市农业局、供销社等,各级政府部门牵头,以“政府和单位+合作社+农户”为合作社运行模式,其特点是发挥政府部门所具有的场地、设备、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在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等方面做到全面统一,为市域农村现代化发展和科技发展起到极大作用。
(二)龙头企业引领型模式
龙头企业引领型的模式主要就是以龙头企业与农民进行长期合同,用合同来替代双方的市场地位,其经济行为在合同中被规范化,以合同的形式来提高市场的交易便利。以从事农产品加工和产品销售为主的企业为依托,吸收一定的农户共同组建合作社并以合作社为发展平台,以“公司+合作社+农户”为合作社的运作模式,这一模式的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企业或者公司现有的资源优势,带动其他涉农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共同发展,提高区域农业综合利益。
三、益阳市农村科技合作社发展问题
(一)未能正名
地处湖南北部的农业大市,益阳市农业科技发展速度较快,各级政府极为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领域有了极大的改观。但就农农村科技合作社的情况来看。首先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以科技合作社命名的农村合作服务组织,大多数均以农业专业、农村专业、农民专业合作为名的合作组织,因此,农村科技合作社在益阳市并没有“名份”。当然,现有的农村专业合作社也确实有在进行科技服务工作。
(二)未形成特定模式
目前益阳市农村科技组织发展的情况来看,并未形成独特的发展模式,当前益阳市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大多数合作社采取各自为战或者依靠传统的方式进行。在发展理念了明显地落伍。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多数是立足于本专业的利益空间为前提的。试图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利润,而非盈利成份所占的比重极小,大多合作社合作的目的就是在于为自己创造出更多的利润空间,而对于本专业合作社所具有的科技技术、新品种、新方法等,几乎不对外推广。这样一来,专业合作社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根本起不到推动作用。尽管他们有从事农业科技开发工作,甚至有一总分合作社在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但这些工作并未形成体系,也未形成特定的模式。
四、益阳市农村科技合作社发展问题化解
(一)大加宣传教育力度
通过广泛的宣传与系统的教育使农民的合作意识得到加强,采用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层层攻克等方式来促进思想的形成,重点要对农民进行相互合作的知识进行全面教育,以提高他们参社的积极性,提高办社的意识。
(二)财政支持
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科技合作社的资金投入,毕竟资金是农村科技合作社发展的第一动力。但同时,政府还需要在资金保障的基础上来制定相关制度,保证支持科技合作社的资金落到实处,保障专款专用。益阳市各级财政部门应把扶持农村科技合作社作为各部门工作的重点,作为各级财政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作对待,建立农村科技合作社发展专款资金制度,以确保农村科技合作社得到持续且稳定的财政支持。
(三)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管理制度
目前大部分农户的文化水平不高已是全省公认的事实,在合作社的管理上也存在着相当混乱的局面和及不规范的状态,同时各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水痘也需要迅速得到提高。按照“边发展、边指导、边完善”的原则,积极、稳妥的推进农村科技合作社的规章制度建设。任何企业、公司、合作机构,要稳定地发展,其内部机构必须稳定,内部管理机制越稳定,其发展前途越理想。在合作社成立之初或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进一步升级内管理机制或需要建立合作社章程、健全成员大会制度、健全理事会和监事会管理制度等法人治理机构基础上,在合作社全体社员中进行民主选主,选定合作社内部管理者,最后由落选管理者对合作社的日常事务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网.中国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论坛峰会.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 id=l 77807,2012-5-24.
[2] 黄志坚,吴健辉,贾仁安.公司与农户契约行为的演化博弈稳定性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46(5):25-27.
[3] 牛若峰.农民组织化…当代中国的一个战略问题[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0,23(4):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