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控制下的油藏属性建模

来源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nybo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3^4层为例,结合建构要素解析与随机建模理论,重点研究建构要素控制下的油藏属性建模,来发现各种建构要素控制的油藏类型细分及剩余油分布规律。通过对7口取心井观察,结合岩性、沉积特征、电性特征分析,划分了9种岩相类型、7级沉积界面和7种构型要素,各种构建要素代表不同的变差函数。模型分析统计显示,河道充填沉积和心滩分布范围最广,占总量的63.1%;天然堤较为发育,占10.6%;决口扇、洪泛平原、河道滞留沉积、落淤层分别占8.9%,8.1%、4.9%、4.4%。总之,综合考虑孔隙度、渗透率及剩
其他文献
将肢长比及约束效应系数作为轴心受压短柱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计算T型组合钢管混凝土柱在单向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得到其荷载-应变关系曲线与极限承载
储层非均质性是指油气储层在空间上分布的各向异性和各种内部属性的不均匀性。影响储层非均质性的因素有很多,如构造因素、沉积因素、成岩因素等。储层非均质性描述的准确率直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的分析,阐述增强法律意识,确立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提出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措施。
针对不断变化的学生层次和需求,我们在基础课程教学中进一步探索讨论式教学,增加了数学课程与物理等其它课程之间联系的讨论专题,为讨论式教学提供了更多的讨论素材.同时,我
根据成藏特征与勘探实际,建立了针对中低勘探区块的5项评价条件21项参数的评价体系与评分标准。为了充分反映各项评价条件研究程度以及在评价时所起的不同作用,在确定各项评价
油气二次运移是成藏的关键因素,通过对乌南次凹油气二次运移条件及对已发现油气分布特点的分析,利用油气的物理性质、地化指标、断裂、沉积等总结出该区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模式
采用Gabor滤波器组对帘子布疵点图像纹理进行滤波,对滤波后的模值图像使用最大熵阈值分割,提取疵点轮廓的长、宽、长宽比、面积等特征值。将上述特征值归一化后分为两类:一类作为训练样本输入BP神经网络,对网络进行训练学习,网络计算结果收敛后结束训练;另一类作为测试样本对训练好的网络进行疵点识别。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快速地检测疵点,利用训练的BP神经网络实现疵点分类,识别率达94%。
多层合采的油藏经过一段时间开发之后,层间矛盾成为影响开发效果最核心的问题,层系重组是开发调整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在对渗透率、有效厚度、黏度和采出程度4个参数进行单因
以渗流力学理论为基础,推导给出了均匀各向同性储层反九点方式注采井网见水时间的解析公式,并对其进行了油田实例的验证。然后针对人工压裂储层对以上公式进行了修正,并应用于低
提出电工电子精品课程建设要有一个革新的教学大纲.该教学大纲除了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外,还应根据学科的发展加以更新;提出培养学生能力的措施.阐明本课程与有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