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讲故事”法提升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质量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mm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讲故事”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以直观形象呈现故事、立足日常生活讲述故事、亲自参与演绎故事等做法,有效提升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讲故事 小学英语 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087-02
  “故事”是儿童教育教学中常用的素材,“讲故事”则是儿童喜欢的教育教学形式之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词汇这种相对枯燥单调的内容,采用“讲故事”法,其生动性能够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使词汇学习变得有趣;其情节性能够带给学生心灵和感官不同的刺激,加深他们对词汇的印象;其生活性是将词汇科学地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降低词汇理解的难度。因此,广大一线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尝试将故事融入日常英语词汇教学中,以有效地提升词汇教学的质量。
  一、以直观形象呈现故事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在讲故事时应当注重表现形式的设计,将故事以具体可见的方式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传统的“讲故事”是教师通过口述表现故事内容,这种方式直接但缺乏形象性。为了进一步满足小学生的兴趣需求,教师在讲故事时,可以配合图片、PPT、动画、小视频等多种形式,将故事变得“有声有色”,甚至“看得见、摸得着”,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词汇。
  例如,在教学PEP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3 At the zoo一课时,笔者将本课需要掌握的单词融入一个小故事《追帽子》中,并配合动画的形式讲述。在动画的开头,一个戴着帽子的小朋友走进动物园,忽然一阵风吹来,把他的帽子吹跑了,他急得大声哭喊:“Bear!My hat flew away.”一座假山后面应声跑出一只熊去追赶帽子,而熊藏身的假山随即变成大写字母B,随着熊的奔跑,在它身后依次出现e、a、r三个字母,组成单词“Bear”。帽子被风吹到房顶上,熊够不到了,它挥了挥手,喊道:“Elephant!”一头大象出现在不远处的围墙边,随着它的走动依次出现了字母“E-l-e-p-h-a-n-t”,但大象的长鼻子也够不着帽子,于是它又呼唤来长颈鹿Giraffe,长颈鹿拿不到帽子又呼唤来小猴子Monkey,最终小猴子顺着长颈鹿的脖子爬上房顶拿到了帽子。小猴子拿到帽子后,交由长颈鹿,让它传递给大象,大象再传递给熊,最后送回小朋友手中。在传递的过程中,每种动物的英文名称再次出现。
  动画对应地展示每种动物的形象与单词,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二者的联系,进而在脑海中建立知识体系。总的来说,配合图形、影像、实物等可视化形式讲述故事,更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兴趣爱好;并且以这种方式讲述故事,能够创设出具体的情境,使得学生代入故事,不自觉地将词汇与故事中的具体形象联系在一起,进而在理解和回忆时获得明显的线索或者参照物。
  二、立足日常生活讲述故事
  英语对小学生来说是一门陌生且颇有距离感的异国语言,传统的教学往往是通过背诵、做习题等单调的方式来反复强化学生的记忆,这样的方式容易出现死记硬背、容易遗忘的弊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英语学习资源。因此,教师在教学词汇时,可以将词汇融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故事中,使词汇的学习贴近生活,降低陌生词汇的理解难度。
  例如,在教学PEP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5 Let’s eat时,笔者结合课文将需要学习的词汇融入一个趣味小故事中:小明去逛街,走着走着觉得有些渴了,就去买了一瓶水(Water),但他覺得水喝起来没什么味道,于是又去买果汁(Juice)。在买果汁的时候,他闻到了从面包店里飘出来的面包香味,忍不住买了一个面包(Bread)。当他喝了果汁、吃了面包,又被蛋糕店里的蛋糕(Cake)吸引住了,为了说服自己,他还买下一盒牛奶(Milk),试图把它们当成第二天的早餐。可是在回家的路上,他忍不住吃掉了蛋糕。当小明回到家时,他发现自己吃得太多了,晚饭虽然有他喜欢的鱼(Fish)和鸡蛋(Egg),却吃不下了。这个故事很有趣,并且充满生活气息,学生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不少人说自己也有过着这种经历。当故事唤起了学生的生活回忆,他们在学习单词时会感觉更强烈,印象更深刻。
  可见,将英语词汇融入日常故事使其“生活化”,再配合熟悉的故事情节,便可以拉近英语与学生的距离,消除学生对英语的陌生感,使他们更愿意学习英语。另一方面,通过日常故事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词汇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情节性,有利于降低词汇的掌握难度,提高学生记忆效率。
  三、亲自参与演绎故事
  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好奇心以及强烈的表现欲,当他们听到精彩、生动的故事,往往会产生跃跃欲试的想法。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在进行“讲故事”教学时,鼓励学生扮演故事里的角色,把故事内容表演出来。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调动口、眼、耳、脑等多重感官,全方位地感受、理解和记忆相关词汇,便能收到满意的学习效果。
  例如,PEP人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6 Shopping一课,涉及的商品名词较多,考虑到单个词汇教学比较枯燥,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笔者设计了一个故事情境——“跳蚤市场”,让学生通过演绎商品买卖故事,加深对所学词汇的理解与记忆。首先,课前笔者让学生制作或收集一些可供买卖的“商品”,最好是课本中涉及的物品,如帽子、手套、外衣、眼镜、围巾、伞等;其次,笔者利用本课涉及的句型写了“剧本”,为学生表演提供范本;最后是表演的环节,笔者给每名表演的学生分配了角色和台词,再简单指导他们一些表演的技巧。以下是故事表演的片段实录。
  (生1扮演顾客,生2、生3、生4、生5扮演商贩)
  生1:It’s cold. May be I need some clothes.   生2:Gloves!Five yuan!
  生3:We have many scarves.
  生4:Do you need a hat?
  生5:Look at this skirt.
  ……
  (面对眼花缭乱的商品,生1已经不知道要买些什么了)
  生1:There are so many goods here.What do I need?
  生2:Can I help you?
  生1:Yes!I feel cold!
  生2:Put on the gloves.(生2从自己的摊位上拿起一对手套给生1戴上)
  生4:I think you need a hat.(拿起一頂帽子给生1戴上)
  生1:It’s too small!
  生5:Would you like to try on a skirt?
  生1:It’s cold today.
  (最后,生1挑了一条围巾、一对手套、一件外套)
  从表演片段可以看出,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虽然不够完美流畅,但是他们学习的情绪是饱满的、是积极的。在几个小组的表演中,学生对课文涉及的商品名词基本都学了一遍。最后在听写测试中,全班大部分的学生都准确写出了相关词汇。
  词汇学习绝不是单纯地记忆词汇,应更多地体现在词汇的合理运用上。利用“讲故事”法进行词汇教学也并非单纯地将词汇安排进一个故事中,而要利用故事帮助学生形成与词汇相匹配的运用能力,让他们在自主演绎故事和交流互动中深化词汇理解,真正将词汇纳为己用。
  “讲故事”作为一种新颖而富有趣味性的词汇教学手段,应该得到教师的重视,但重用不是滥用,需要遵循几个原则:一是实践性。所讲故事应充分考虑与词汇教学相结合的可行性,不仅要力求其内容简单易懂,同时讲故事的形式也要简洁明了,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二是整体性。故事的设计应当平衡各教学要素之间的联系,有意识地将词汇教学融入句式、段落、篇章中,使故事成为整合课堂教学内容的有力工具,让学生在学习词汇的同时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三是情境性。用于英语词汇教学的故事应当充分发挥其生动、形象、逼真的情境营造功能,使学生在阅读或观看故事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共鸣、加深理解。四是合作性。讲故事本身就是一个互动合作的过程,教师在设计故事时,应当避免将讲故事变成另一种形式的单方面“宣讲”活动,要随时关注学生的疑问和反馈,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亲身实践与交流合作共同提高词汇学习效率。只有注意不偏离这几个原则,才能确保“讲故事”法作为英语词汇教学的辅助手段,获得科学、合理、有效的运用。
  【作者简介】黎 创(1978— ),女,广西兴业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玉林市兴业县石南镇七团小学,研究方向为小学英语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论述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四个要点,认为教师要注意落实单元教学目标,利用好教材中的助读系统,把握“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加强读写结合。  【关键词】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单元教学目标 助读系统 阅读体系 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028-02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广西使用至今已有3年多,大部分语文教师都参加过新教材培
【摘要】本文论述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适宜性和层次性,适宜性主要表现在要适合本地学生学习、体现简明易记的特点、具有趣味性以及注意练习的适量性;层次性则要求教师在知识讲解、练习和测试三个方面考虑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接受能力,避免学生因感觉过偏、过难而丧失学习的激情和信心。  【关键词】初中语文 校本课程 适宜性 层次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
【摘要】本文论述初中化学生活化实验教学的途径,建议教师从生活的角度切入实验教学设计,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验内容、实验设计、实验器材、实验场所进行灵活布设,以增强化学实验教学的生活气息,触发学生化学实验深度学习,提升学生化学实验学习品质。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043-02  “教育回归生活”是
本文基于广西93个家庭共158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由家长对其子女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评估反馈,得出当前儿童心理和行为问题突出表现在不良行为习惯、学习困扰、性格缺陷和解
本刊讯6月22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在广 西新闻发布厅举行“共庆建党百年建设壮美广西”新闻发布会,自 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书记,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刘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外力铺垫课堂;选好角度,开发适合學生成长的整本书阅读课型;打通课堂与生活之间的枢纽,增强阅读体验。  【关键词】整本书 阅读教学 多媒体 课型 生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039-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建议
本文以《认识物体的形状》一课为例,阐述四度六步教学法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即“忆一忆——复习提问,温故孕新”“试一试——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做一做——合作探究,活动领悟”“变一变——师生互动,变式深化”“比一比——尝试练习,巩固提高”“想一想——适时小结,兴趣延伸”科学课堂教学六步骤。
【摘要】本文论述乡村学校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方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确立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制作心语卡,养成感恩的美德;加强劳动意识教育,让学生热爱劳动。  【关键词】乡村小学 班主任 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011-02  现阶段乡村小学大多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乡村小学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
【摘要】本文论述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研读教材,把握课文的表达特点;依托教材,开展语言表达训练;活用教材,以精准指导提升表达能力。  【关键词】教材 价值 阅读 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030-02  统编语文教材倡导阅读与表达并重的教学理念,这就意味着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课文讲了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白课文是
【摘要】本文阐明智慧教育的内涵,论述智慧教育背景下以知识积累型拓展辅助课堂生成、以能力提升型拓展推动课堂生成、以语言训练型拓展展示课堂生成、以情感熏陶型拓展深化课堂生成的语文课堂拓展策略。  【关键词】智慧教育 语文课堂 有效拓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037-0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