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52B高选择题 探究20192高考新动向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t888t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高考选择题考什么?这是高三同学最为关心的问题,温故而知新,回看过去的高考试题,特别是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我们会对2019年的高考选择题有如下认识。
  一、注重基础,回归教材
  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物理知识的基石,所以近几年高考选择题着重于对基础的考查。考题中识记类题目和简单基础类题目明显增多,而且很多题目直接取材于教材。
  例1 (2016年高考全国II卷)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
  A.开普勒在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
  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理学史,属于识记类的简单题目,只要记住了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开普勒天体运动三定律,找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是牛顿,就可得出答案为B。
  例2 (2017年等级考上海卷)在同位素氢、氘、氚的核内具有相同的()。
  A.核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质子数
  解析:此题来自于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课本的第38页,课本,上有同位素的概念,即同位素的质子数相同,但它们核内的中子数可以不同。据此知识,就可得到答案为D。
  二、联系实际,联系科技
  《考试说明》将“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作为对考生的重要能力要求之一。为体现这一能力要求,以生活实例和现代科技应用立意的应用型试题,已成为当前高考物理命题的趋势。这类试题注重将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现代科技发展,较好地体现了物理、生活和社会的有机融合。
  例3 (2018年高考江苏卷)我国高分系列卫星的高分辨对地观察能力不断提高。2018年5月9日发射的“高分五号”轨道高度约为705km,之前已运行的“高分四号”轨道高度约为36000km,它们都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与“高分四号”相比,下列物理量中“高分五号”较小的是()。
  A.周期
  B.角速度
  C.线速度
  D.向心加速度
  解析:设地球质量为M,人造卫星质量为m,人造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
  轨道半径比“高分五号”的轨道半径大,所以答案为A。
  例4 (2014年高考北京卷)应用物理
  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解析:物体在手掌的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加速运动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选项A、B错误。物体在离开手的瞬间,只受重力作用,物體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选项C错误。物体离开手的前一时刻,手与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物体离开手的下一时刻,手的速度小于物体的速度,即在物体离开手的这段极短时间内,手的速度变化量大于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故手的加速度大于物体的加速度,也就是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选项D正确。答案为D。
  三、注重思维,考查方法
  《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在突出科学探究内容的同时,重视思维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拓宽视野,初步领悟到科学思维方法的真谛。因此考查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成为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图像法、极端法、转化法、微元法、假设法、整体法和隔离法、等效法、对称法、全过程法、逆向思维法、类比法、递推法等方法,都在近几年考题中有所体现。
  例5 (2015年高考上海卷)一颗子弹以水平速度U。穿透一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迎面滑来的木块后,二者运动方向均不变。设子弹与木块间相互作用力恒定,木块最后速度为v,则(
  A.v0越大,v越大
  B.v0越小,v越大
  C.子弹质量越大,v越大
  D.木块质量越小,v越大,
  解析:(图像法)子弹穿透木块的过程中,作用力不变,则二者都做匀减速运动,子弹的位移与木块的位移之和等于木块的厚度,保持不变。若二者的质量不变,则其加速度也不变,当子弹的初速度v。越大时,如图1所示,子弹穿透木块所需的时间越短,而木块的初速度和加速度不变,所以木块的末速度v就越大,选项A正确,B错误。子弹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初速度不变,则子弹穿透木块所需的时间越短,如图2所示,木块的位移就越小,而木块的初速度和加速度不变,所以末速度v就越大,选项C正确。木块的质量越小,加速度越大,初速度不变,则子弹穿透木块所需的时间越长,如图3所示,所以木块的末速度v越小,选项D错误。答案为AC。
  例6 (2016年高考海南卷)如图4甲所示,扬声器中有一线圈处于磁场中,当音频电流信号通过线圈时,线圈带动纸盆振动,发出声音。俯视图(如图4乙所示)表示处于辐射状磁场中的线圈(线圈平面即纸面),磁场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在图4乙中()。
  A.当电流沿顺时针方向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B.当电流沿顺时针方向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C.当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D.当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解析:(微元法)将环形导线分割成无限个小段,则每一小段都可看成直导线,根据左手定则可知,当电流沿顺时针方向时,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垂直于纸面向外,故选项A错误,B正确。当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垂直于纸面向里,故选项C正确,D错误。答案为BC。
  四、考查能力,关注过程
  物理学科考试大纲规定了高考物理考查的五种能力目标: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验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准确的分析过程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也反映出考生的审题、理解、分析、判断及推理等能力。
  例7 (2017年高考全国II卷)如图5所示,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形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块以速度v从轨道下端滑人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g)()。
  A.
  B.
  C.
  D.
  解析:在小物块由轨道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小物块从轨道最高点水平飞出做平
  例8 (2016年高考四川卷)如图6所示,电阻不计、间距为l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导轨左端接一定值电阻R。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MN置于导轨上,受到垂直于金属棒的水平外力F的作用由靜止开始运动,外力F与金属棒速度v的关系是F=F。 kv(F、k是常量),金属棒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金属棒中感应电流为i,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安,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UR,感应电流的功率为P,它们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某时刻金属棒
  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其v-t图像如图8所示。金属棒中的电流I=,可知I与v成正比,则I-t图像应该和v-t图像形状相同。金属棒受到的安培力F=,可知F,安与v成正比,则F安-t图像应该和v-t图像形状相同。电阻R两端的电压UR=,可知UR与v成正比,则UR-t图像应该和v-t图像形状相同。感应电流的功率P=,可知P与v2成正比,则P-t图像不应该是直线。同理,若k-
其他文献
2020年北京市等级考(高考)物理试题,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关注科技最新发展成果,突出对模型建构等科学思维的考查,增加了中等难度题目数量的占比,提高了试题的区分度,并且命制了很多原创性的试题,这有利于考出考生的真实水平,提高试题的信度,下面举例说明。  一、试题联系实际,关注我国科技最新发展成果  试题注重以真实的情境呈现问题,引导考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把学过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使得
俞昌雄,1972年生,福建霞浦人,作品散见于《诗刊》《十月》《新华文摘》《人民文学》等报刊,作品入选百余种选集,参加诗刊社第26届青春诗会,有作品被翻译成英文、瑞典文、阿拉伯文等介绍到国外,曾获2003新诗歌年度奖、中国红高梁诗歌奖等多种奖项。现居福州。  我眼中的杜甫雕像  如果石头也有魂灵,那么我想求证  这在落日里岿然不动的雕像  是否有过替身?奔赴千里,却不染浮尘  羊蹄甲的叶子一次次地从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在“過程与方法”维度要求同学们“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要求同学们“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的意识”。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在物理试题中主要表现在出现了大量不仅与高中课程内容相衔接,而且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实际的信息给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机关、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规范化、制度化。10月21日至22日,湖北省委组织部在洪山宾馆举办全省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示范培训班。部分中央在鄂企业、省属企业党委副
摘要: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何其芳具有京派作家、川籍作家与延安作家这三重身份,并以多重地方经验建构成渝形象。他首先以京派情愫加工故乡万县,创造真实记忆与幻想糅合的梦景,“梦”醒后,何其芳介入现实,又以莱阳体验重新编码“真实”,改写故乡图景。抗战时期,成渝体验促使何其芳孤独感深化,随后在延安转向政治化的写作。延安作为新国家的实践空间具有评估成都与重庆的权力,评判模式从文化批判转向政治批判,成渝两地在何
灯下,母亲将针尖  在头发上蹭了蹭  试图用发间的油脂  减轻一点生活的艰涩  年复一年,母亲用针线  缝补岁月的沟沟坎坎  密密麻麻的针脚  是她盘根错节的生活  饱含着柴米油盐的气息  浑浊的双眼  落满岁月的尘埃  我无法计算出  这双目光的密度和重量  衣服上的針脚  开始变得摇摇晃晃  就像背负稻谷的母亲  踉跄行走在田埂上
近几年自主招生试题中对近代物理初步部分的考查涉及的知识点有:光电效应及方程、能级与光谱、核反应方程及规律(衰变、裂变和聚变等)、结合能和质量亏损、相关物理学史等。这部分知识涉及面较广泛,但由于内容较少,“考课本”“不回避难题”是考查的一大特点。另外,这部分知识可与其他知识综合在一起来考查,还可与生产、生活、前沿科技(如反物质、中微子、介子等)联系在一起来考查。下面就近代物理初步部分的高频考题进行简
在统筹推进的同时,突出抓好十项重点任务,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一是重规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高质量抓好支部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让“熔炉”常态生火、升温增压。二是严管理,管紧管严党员队伍。坚持纪规在前,创新实施“连心工程”,140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參与共建,党员与贫困群众建立帮扶对子3万多个,捐资捐物9000多万元,解决民生问题12万余件。三是出实招,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市县选派
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总能激发人们的热烈讨论,尤其是在今天这个文学的现实主义焦虑如此显豁的时代。大概正是在这种焦虑的压力下,我们对现有的虚构文学有着诸多不满。一时间,约翰·霍洛韦尔的名言成为流行,“日常事件的动人性已走到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去了”①。确实是这样,在翻过诸如余华的《第七天》和阎连科的《炸裂志》之后,人们纷纷感叹,今天的小说已远远不如新闻,不如深度报道。而关于历史,叙事
摘要:贺享雍的小说在当代中国文学中有独特的价值,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乡村志”系列小说系统全面地表现了中国农村在改革开放40年间的巨大变迁,作家用细腻的笔触真实地描述了当代农民的方方面面,形成赵树理之后真正的“农民写作”。本文从“乡村志”系列小说的时间观入手,论述了作家坚持的东方循环时间观在当前消费主义大环境下对于中国乡村及中国整体发展走向的不同意义。  关键词:乡村志;东方循环时间观;生存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