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26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加强作文教学是必然的选择。而实际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却是:作文,作文,作得头疼;学生怕写,老师怕改。尤其是学生怕写。学生怕写,究其原因:学生作文缺乏自信,这是他们提高作文水平的最大的心理障碍。自信——激发潜能的最佳法宝,如果你能顽强地相信自己,那么你才能奋力追求,才敢于去干事,也才会激发自己的潜能。那么,你也正是在挣脱人性的枷锁而力求解放自己。因此,作文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抓起。据此,笔者探索出一条“明目标,低要求,常训练”的作文教学思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每次作文,我只向学生提出两、三条要求,明确此次作文的目标。这些目标都是学生经过努力确能达到的。去年在初一阶段,由于学生刚入初中,作文基础差,开始几周我只提出:作文标题要居中、分段要合适、标点要占格并能正确使用等等,先从最容易办到的款式入手。然后提出较高的要求,在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如何开头、结尾、过渡等方面逐步指导、反复训练。每次作文,我提出的两、三个要求,凡学生作文达到此要求的,不管其他方面是否合格,一律给予鼓励,打“优”。
  去年,一位学生,在小学作文基础很差,第一篇作文是自写作文——自拟题目、自选题材、当堂完成,以检测学生作文水平。结果该同学文辞、章法皆不理想,且错别字较多。第二篇作文是命题作文,我只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标题居中;二是分段合适;三是叙事完整。指导结束后,该同学呆呆地坐在位置上,一节课下来,只在作文草稿本上胡乱地写了几句话。下课后,我找他谈心,“你为什么迟迟不动笔啊,是不是没有听清老师的要求?”他怯生生地回答:“不是,老师我不会写,我怕写不好……”“今天作文要求既然你听清了,那你给老师说说。”他果然准确地说了出来。我便鼓励他:“你就按老师今天的要求写,只要达到要求,老师就给你高分,老师相信你能写好。”之后,作文交来,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当面批改他的作文。从款式上看,他的作文达到了要求,叙述也较完整,就是构思文辞仍不理想。我想此次作文不能给他低分,否则他从此会丧失作文的热情和信心。于是,我决定给他打一个“优”。他惊讶不解地问:“老师,我的作文并不好,小学里从来都是不及格,你……”“这次作文你通过努力基本达到了老师的三点要求,达到就应该打‘优’……”我认真地说。
  此后,他连续几次都得高分。他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写作的信心,每次都积极认真地完成,并且作文质量越来越高。
  就这样,像谈心一样,弄清了学生写作上存在的问题,开导他们,并给他们鼓励,给他们信心。同时,批改作文时,我特别注意评分和评语。学生作文很差,又不合要求的,我也不评不及格;实在差的作文,我就不在作文本上评分,而在自己身边教学情况记载本上记下情况。这样学生不会因看到分数很低而丧失写作信心。评语注意多表扬优点,调动积极性;对缺点,择其一、二婉转地指出。由于笔者不求全责备,学生每次作文都感到目标明确,易见成效,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学生渐渐看到了自己作文的改观,因而逐步摆脱了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开始对作文有了兴趣,作文课上竟然也出现了积极思维、踊跃发言的局面。此后的训练就一直比较顺利。经过一年的训练,学生有了信心,写作的基本知识技能又得到了系统的训练,从而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综上所述,“明目标,低要求,常训练”的作文教学思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作文的自信心,能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作文的基本技能,使他们确信自己能够写好每一篇作文。学生尝到了成功的欢乐,一改“怕写”的心理。“学生怕写”这一最大的心理障碍消除了,并且把写作当作一件乐事,乐于多写,这样作文水平就能大大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也会一路攀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得到全面培养。
其他文献
国家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教学要与信息技术充分整合,以促进语文课程教学的高效。多媒体,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一部分,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有着明显的优点:可以把文章制成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的展示功能,充分调动学习者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 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倍感真切,有利于开发全脑的学习潜能,平衡人的发展。多媒体教学,
期刊
学习目标:  1.品读细节欣赏人性美、真情美。  2.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播放《最浪漫的事》导入  1.走近作者:孙犁(1913—2003):  (1)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白洋淀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2)善用细致的笔触,清淡的色彩,质朴的语言,精美的细节描写或刻画女性形象或描绘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常见而易于忽略的心理和景象,有一种单纯的美,朴素的美,自然的美。  (3
期刊
做语文教师已经有30多年了,对语文教师这个职业我也经历了从最初的懵懂到不理解再到现在的如鱼得水这个过程。如何让短暂的课堂45分钟散发出迷人的光芒,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如何让语文焕发活力,是我一生追逐的目标。如何提高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是时代的需要,是新课程的需要,更是教师自身成长的迫切要求。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期刊
一、引之以“米”,使其有物可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道理,要想作文必然就要“家中有米”。 “米”,就是写作素材,但是“米”从哪里来呢?我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增加词汇量、语汇量。在这方面重在平时积累与储藏,每天早自习或其它适当时间抄写1——2条成语、1——2段四五十字的片断描写,并限时背诵。成语选取是较为常见的较为易懂的,片断描写包括春夏秋冬的景物描写、人物的音容笑貌和心理表情描写,还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如何在单元教学中渗透作文意识,构建作文教学系统,是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我在实践中觉得,活用课文,把作文教学与课文阅读紧密相连,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落实作文教学,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这时候,教师和学生翻开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教材却发现,每单元后面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活动内容,操作起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但在写作上,有些单元却有些不够实际。
期刊
心理学上说:“彼此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感知对象,同时或相继出现,可提高感知效果。”对比阅读教学就具有这一作用。比较阅读是快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对比阅读教学的优势  中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通过阅读和写作,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使学生成为有用的人才。要达到此目的,对比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  (一)有利于贯彻实行新课标的精神。讨论法、导读法、单元教
期刊
众所周之,在目前的教育环境里,优秀生培养能支撑“门面”,后进生转化最能体现德育实绩。不管是哪一所学校,“培优辅差”是学校教育的重心,这是千篇一律的公式。从统计的角度讲,中等生是处于正态分布中间70%的学习群体,从教学主体讲,给“中等生”阳光,让“中等生”也体验成长的灿烂与幸福,促使教育教学整体均衡发展。  一、“中等生”的成因分析  在我担任班主任和科学教学工作,班级成绩处于年段下游水平,优秀生甚
期刊
我个人认为,语文要学的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下面就这个话题谈谈我个人肤浅的看法。  一、备出语文味,用心创设语文氛围  学好语文的标志就是会听、会说、会读、会写。那么我们语文老师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利用教材这个例子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方法,让学生运用方法进行听说读写,逐渐形成语文能力。作为语文教师要追求艺术语言的
期刊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与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但兴趣要在快乐的气氛中去培养,被动接受知识何来兴趣可言?在新课改实施几年后的今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寓教于乐,让学生用“快乐学习”这把钥匙去打开知识的大门,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一、教师必须转变角色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讲者、主导者,虽然
期刊
设计理念  新课程教材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有很多创新和突破,利于引导学生发现、探究。本篇课文在教学时,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教学中展示直观的图片,形象生动的字幕和动画,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画面的感知和观察让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自主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