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独奏者”到“指挥员”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www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然而时下在大谈“学生主体”的片面的观点影响下,教师的主导作用有被弱化的趋势。作为教学活动的导师和指挥员,教师应该注重自身水平的提高,引导学生向“主动学习”迈进。
  【关键词】主导作用;弱化;忽视
  
  有人认为,新课程背景下应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让教师从台前走到台后,直至淡出讲台,让出时间和空间来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学习,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甚至有学校连教师只能讲十分钟都规定了下来。其实这种教法与其说是在贯彻新课程,不如说是对“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歪曲和糟践。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弱化,主要表现在:
  
  一、目标不明,性质不清
  
  由于对主导与主体关系的曲解,阅读教学由以往教师的“满堂讲”变成学生的“满堂学”,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杂乱无章,甚至于把语文课上成了活动课,偏离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另外,由于教师对大纲、教材理解不够深透,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水平不甚了解,所以在放手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手足无措的局面,无法调控课堂教学秩序,进而基本不导或导不适时,导不得法,导不到位,因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二、流于形式,表面繁荣
  
  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只停留在形式上,而没有能够落实。表现为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教师根本没有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习状况,搜集反馈信息,相机点拨指导。学法指导也常流于形式。究竟怎么具体操作,学生仍是茫然。从时间上看,没有保证。学生自读自学,小组讨论的过程中,阅读甚至于背诵大段的文字,思考较深刻的问题只给学生两、三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就直接得出结果,学习过程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自主学习就成了一种表面繁荣。
  
  三、整齐划一,无视差异
  
  一是无视不同类型课文在理解过程中的差异。无论何种类型的课文均采用同一种教学流程完成教学。二是无视学生之间的差异。
  教学就是在教师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师生通过教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与学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重教轻学”是走向极端,“重学轻教”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些教师就以为自己可以放任自流了,进而,有的学者又把这种放任自流现象归罪于“学生为主体”,而对其加以否定。其实,他们都忽视了矛盾的另一个方面,那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
  何谓“导”?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作解释:“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可见“导”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即学生能“自求得之”;而“导”的关键在于“多方设法”。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设导语,激发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只有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他们才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才能真正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而这激发点正需要教师的“导”,比如说教师的导语。我在教《像山那样思考》时,是用云南方言导入的,问学生是否知道云南人怎么说“打柴”“捕鱼”这两个词。这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有的睁大眼睛等待着老师揭晓答案,有的在用各种语气学说这两个词,一分钟后我告诉他们云南人把“打柴”和“捕鱼”说成“借柴”和“借鱼”,然后我又设置一个悬念,问学生这样说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学生七嘴八舌。在这种情况下,我用以下几句话,把学生带进了文本:“这一‘借’字体现了云南人对自然的尊重及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精神。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尊重自然的,要不然全世界就不会发生种种自然灾害。我们必须像山那样思考,那么究竟思考什么问题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文本。”到这为止,学生的兴致完全被激发出来了。
  (二)鼓励说话,培养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每节课都组织学生进行三分钟练讲。在此过程中,有一些学生即使在台下背得滚瓜烂熟,但一上台,在众目睽睽之下就感到紧张,说话结结巴巴。原因是缺乏锻炼的机会,抗干扰能力差。因此,我在教学中,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和交流,甚至争论,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我还经常向学生讲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告诉他们现代社会竞争非常激烈,要想不被社会淘汰,你必须具备这项能力。要具备这项能力,你必须自信,必须为自己寻找锻炼的机会,必须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必须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当好“舵手”,把握方向
  教师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了老师没有当好“舵手”的现象: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铺陈出许多问题,为的是更多地鼓励学生。然而老师多是片面地运用了以肯定为主的教学原则。不少似是而非的回答,会被一些热情的称赞搪塞过去,这无疑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造成消极影响。还有对学生的一些错误答问,不少老师显得没有太多的办法。或者置错误答问而不顾,找别的学生继续回答;或者简单否定其回答;或者就事论事地引发一番,不得要领,这里的老师也没能真正领会到学生错误的答问到底错在哪里;或者直接出示正确的答案。以上这些情况,显然老师不但没有处理好自己的课堂角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妨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思考、理解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中要求老师既要放得开,又要统得紧,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中得到锻炼、提高,老师当好“舵手”这一角色是很关键的。
  (四)指导学法,学会自学
  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知识的传授,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那教师怎样进行学法指导呢?笔者认为以下两种方法比较可行。
  1.讲授法这种方法主张教师把前人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学法直接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实践,反复运用,直至达到熟练操作,形成技能的程度。这种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适当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如文言文翻译在高考中占了较大的比例,我要求学生按照“四步曲”进行。第一步,通读全句;第二步,找采分点,即找出重点字词和重要句式;第三步,翻译;第四步,检查语句是否通顺、完整。
  2.总结法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直接把学法告诉学生,但明确地告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新的学法,要求学生注意学习过程,并在学后总结出来。如古诗的教学,教师可按下列步骤安排教学环节:①解诗题,知作者;②读诗文,析诗句;③知诗意,背诗文;④入意境,悟诗情。采用上述程式环环相扣地进行教学,学完古诗,学生一般能总结出学习方法。用这种方法进行学法指导,可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和强度,加深学生的印象。
  (五)勇于“下水”,强化指导
  在让学生写文章的时候,教师不妨亲自“下水”尝试一下,尤其是难度较大的文章,然后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评头论足;之后,教师做总结性发言,自然地导入对学生写作文的指导。
  曾几何时,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引入课堂,教师的范读几乎销声匿迹。记得开学初教《相信未来》一文时,本想用朗读录音导入新课的教学,恰巧当时停电,计划泡汤。我灵机一动,何不来一下范读呢?于是我声情并茂地读了起来。意想不到,我读完后学生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我激动不已,那节课给我的收获太大了:教师的范读能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能更有效地指导个性化的阅读。所以教师的范读十分的重要,必须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从而起到导向作用。
  以上只是个人在学习和实践新课程中所获的一些体会,总之,没有教师的“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成了空中楼阁。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决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当好导演、指挥员和舵手。只有充分释放出“撑船者”和“划桨者”的智慧,才能真正让学生由“不会学习”向“会学习”再向“主动学习”迈进。
其他文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德国大学生到国外留学。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统计,2014年有13.73万名德国大学生在国外高校注册学习,比2013年增加2500人,增长1.9%。2004年德国大学生在国内和国外学习的比例为1000:39,2014年已高达1000:58。2014年最受德国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国依次为奥地利、荷兰、英国和瑞士,59%的德国学生到国外留学选择在以上四国,在四国留学的德国学生占德国到国外留学
据美国联邦教育部官网2019年4月10日消息,联邦教育部长贝齐·德沃斯(Betsy DeVos)根据学校安全联邦委员会(Federal Commission on School Safety,FCSS)的建議,宣布出版《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校园风气指南》(Parent and Educator Guide to School Climate Resources)。该指南由美国教育署中小学教育事务处和
编者按: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学院成立于2008年3月,拥有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全国首个标准化工程第二学士学位和本科专业,开启了我国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先河。学院建有国家标准化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浙江省“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管理”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浙江省级一流专业、浙江省体育标准化研究与培训基地和中国标准化战略研究院;拥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部浙江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教材、2项省财政专项建设
据英国《独立报》(The Independent)2018年12月17日消息,英国“政策交换”智库(Policy Exchange)近日发布了一项调查报告,该报告调查了743名中学教师、1051名家长和1043名学生。报告显示,75%的教师经常处理学生扰乱教学秩序的问题,近67%的教师正在或者已经考虑离职,71%即将入职的新教师为未来如何应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感到忧虑,50%以上的教师表示他们相信受干
据国际教育协会(EI)官网2020年3月11日消息,德国教育科学联盟(Gewerkschaft Erziehung Wissenschaf,GEW)呼吁学校加强对性别平等问题的关注,尤其是在促进数字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性别平等问题。  GEW强调学校要注重促进数字教育中的性别平等问题。在一本在线出版物中,EI分支机构表示,GEW希望学校改善性别刻板印象,让学生参与关于社交媒体中性别形象的討论,希望在教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对原有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继承与突破。其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学习方式和教学评价诸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课程标准》的出台,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这一教学主体与客体的良性互动,它体现的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比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
摘 要: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却长期处于“逆差”状态,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文章从境外消费视角总结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服务出口的市场现状和发展特点,以1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04-2016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就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服务出口的影响因素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变动、
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和德国高校与科学研究中心(DZHW)的联合调查表明,德国目前已成为继美国和英国之后,排名第三的受国际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国。2014年度,在德国大学注册的国际学生达301350人,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9万人,增幅达到7%。  其中,国际学生数量增长最快的群体是硕士生,最受欢迎的专业是工程类学科。2008年至今,硕士层次的国际学生数量增加了两倍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现状;发展趋势;罗马尼亚一、罗马尼亚的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一)教育体系  罗马尼亚地处亚欧丝路门户,是中欧互联不可或缺的环节。罗马尼亚现行教育体制按照阶段划分,由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大学后教育构成,其教育类型可分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截至2017年2月,全国共有小学5630所,在校学生226.5万人,教师15万人;中学156
摘 要:在一个关联日益密切的世界中,思想和信息跨越国家与地区的边界,更加自由地流通;数字创新和新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欧洲的高等教育和研究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更多的学生和研究人员需要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之中。为了提高教育系统的效率,越来越多的组织和研究人员认识到国际化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开始重新关注学习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欧洲大学协会(European Un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