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数据收集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t315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学科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内容,科学性、规范性地进行实践操作,给科学探究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提升科学课程教学品质的关键步骤。可是在小学科学课程由循规蹈矩的技能型、程序化的教学活动逐渐过渡到自主与开放的形式发展过程中,如何在实验中收集有效的数据内容,将其转变成为证据,成为科学结论的佐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新课改明确指出,令学生及时将相关的数据内容收集起来,尽量做到所收集到的数据内容的准确性,要求学生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剖析数据内容,在各种有可能的解释当中甄选最为合理、科学的数据内容,并且将数据内容转化成证据。可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数据内容出错的情况依然时有发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小学科学实验数据内容收集当中出现的问题
  其一,收集到的数据内容不真实。例如教学《传热比赛》中,其中一组的火柴在掉下的顺序分明并不是规律地从左向右依次掉落,可是当听到其余组员的火柴是从左向右规律地按照顺序掉下来的时候,就会修改了自己的数据内容,教学活动当中这样人为更改实验数据内容的情况时有发生。另外一个时常发生的现象,是实验已经进行很长时间了,可是实验记录单依然空着,当教师要求进行汇报的时候,学生才会想起只忙着做实验却忘记进行记录了,这个时候只是凭着自己的记忆和猜测去填充。
  其二,数据内容收集得不够准确。因为操作技术不够规范,测量的工具不准确,还有实验的方式不科学等,都是导致实验数据内容不精确的因素。例如:量杯、温度计、量筒等测量的工具使用过程不够规范,实验的数据内容就会非常容易产生误差;还有的学校实验器材无法得到及时更新,使用已经残损的工具都会导致实验数据内容差别太大。此外,实验方式不科学、不合理也会导致数据内容出现偏差。例如,在“探究摆速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是否有关”的实验操作时,其中有的小组就会将挂钩码一个一个相互链接起来,成为一个长条,可是其他的组是将挂钩码用回形针挂在一起,形成一个横排,排列方式的不同,致使摆的现实摆长产生变化,其摆动的次数也就改变了,致使偏差产生。
  其三,数据内容的收集不够全面。有很多教师由于课堂时间的紧张,就在主观层面认为实验相对较为简单,所以,就只是收集某一个小组的数据内容,却没有展示出多数、全部的数据内容。有的时候,教师在得到满意的数据内容之后就不会再令学生汇报实验结果了。数据内容收集的不全面还体现在,排斥不同的数据内容。有一些实验数据内容就算不足以支持实验活动的结论,可是其毕竟也是学生切实进行实验的结果,有其出现的内在因素,对于这样的数据内容进行收集与剖析,一样能帮助剖析实验现象与结论,并且有助于养成学生自身认真求学、研究求知的学习态度,提升实验操作的技术能力。
  二、提升实验数据内容收集活动的有效策略
  其一,优化教学内容的设计。学习《用水测量时间》这一课,在使用滴漏进行实验的时候,教材要求分别测量滴漏10毫升、50毫升与3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可是在测量300毫升水的时候,水流到最后幾滴时,因为张力的原因,时间会被拖得很长,致使课程时间延长。实际上,在集聚到250毫升的时候,在瓶子当中会留下一小部分水,在使用时间对比当中,就能发现这其中的秘密,经过实践检测,就会发现,在不断向瓶子加水的时候,发现每个50毫升瓶子所需要的时间都差不多,这样的教学设计也达成了教材内容的意图。
  其二,精妙修改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也会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数据生成的精确性。在选择教学材料的时候,其中的一个要求就是教学材料一定具有比较强的可测性质,更便于获取数据。例如在学习《浮力》这一课程的时候,测量泡沫塑料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实验中,拉动泡沫塑料就容易产生偏转,并且由于厚度不够,对于小部分、大部分的浸入学生把握不准。针对此种情况,可以将泡沫块的规格改为6厘米*6厘米*6厘米,在每1厘米处做记号,在其中心位置固定好棉线,实验操作活动中,统一实验器材的标准,小部分浸入2厘米;大部分浸入5厘米。这样的改进更利于数据内容的测量和剖析,成效明显。
  其三,切实控制实验的变量。小学科学课程当中有很多对比实验,对比实验对于变量的控制极为关键,其直接影响到了实验数据内容的公平性与和可信度。在小学时期,对比实验通常都不会超过两个变量,教学活动中怎样更好地控制实验的变量?教师极其需要注重实验活动前对于实验方案的讨论。例如“探究摆速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是否有关”时,在动手操作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严格控制实验变量:摆绳长度一样(用的是同一根绳子),摆幅大小相同(实验装置中有量角器来控制摆幅),改变的只是摆锤的重量,摆锤用的是同一规格的钩码,一倍重量用的是一个钩码,两倍重量用的是两个钩码……特别强调将挂钩码用回形针挂在一起,形成一个横排(重心不变,保证了摆长的不变),只有在控制好这些变量之后,实验活动才能实现公平与公正,测得的数据才更准确。
  三、结语
  总之,数据内容收集活动是实验教学活动中非常关键的步骤,一定要注重数据内容生成的多个层面,尽量提升数据内容收集的可信度与精确性。并且,给学生营造出一个民主、安全、和谐的实验探究环境,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实验探究活动中,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继而达成有效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提高小学实验课程中收集数据内容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科学课已经成了一门重要的课程。科学课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小学生储备科学知识,丰富创新思维,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教师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借助科学课来进行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具体化的学习与理解,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  在小学阶段所开展的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相对来说比较强的科目,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际动手操作的
课程标准指出:数据作为探究实验中常见的记录手段,对事物、现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时,它能使我们的条理更清楚,结果更精确,有着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合理、科学的理解、运用科学探究活动中接触到的实验数据,可以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因此,培养学生敏感的数据意识,对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形成,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探究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课
资兴市东江库区坪石乡沙田村6.7hm^2多枳砧履张温州柑园,自1991年以来,连续10年平均667m^2产量达3200kg ,量高产量达。但从2000年以来,这片桔园的产量锐减,品质急剧下降,
目的 探讨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复发性骨巨细胞瘤48例,分析术后复发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中行病灶刮除植异体骨术13例,行瘤段切
STEM教育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者有效的融为一体,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课堂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本文将以STEM教育为主,简要论述STEM教育在小学科学中的实践应用。  STEM教育和传统教育大不相同,它在小学科学课堂上的应用能让教师的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化目的,提升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融入科学学习课堂,并对新事物进行勇敢探索。  一、STEM教育 
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是落实以人为本,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贫困地区实现经济社会
本文在分析我国产业组织存在经济规模水平不高、行业集中度低、产业进入程度低与退出壁垒程度高等问题之后,提出我国产业组织优化的具体路径是调整和优化企业规模结构、提高规
难治性高血压( R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常伴有较严重的靶器官损伤和高发心脑血管风险,治疗上十分棘手。2008年美国心脏学会发布了RH治疗指南,并将其定义为:患者诊室血压>140/90mm
该文将网络容量定义为最大s—t流的流量,建立了带有时间和费用双重限制下的网络容量扩充问题的一般模型。通过网络变换,将带有时间限制的容量扩充问题转化为线性最小费用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