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本内涵?激发深度学习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w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阅读课课堂中很多教师的教学目标定位在能读懂文章大意和进行细节判断,而忽视了阅读教学的真正功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从一个案例描述入手,提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深度理解,挖掘文本内涵,激发学生深度学习。
  【关键词】文本内涵;浅层学习;深度学习
  一、案例与启示
  外研社版七年级下Module8Unit2(注:以下例子均出自外研社版)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講一个小女孩独自闯入森林中玩耍,结果误入三只小熊的家,吃了那只最小的熊的食物,并睡在了它的床上。三只小熊回家后,最小的熊哭了,小女孩落荒而逃……故事未完待续。
  这节阅读课是一位老师借笔者班级上的,笔者在听课时发现观察英语能力较强,上课活跃的小明同学有些不对劲,课堂的前20分钟,他注意力非常集中,对于老师结合阅读内容所设置的任务尚能积极配合完成。可之后,似乎被睡神选中,头慢慢地低下来,上课的最后几分钟,他几乎眼睛都要眯起来养神了。下课后,小明跑来告诉我:“老师问的问题在书上都能直接找到, 太无聊了。”的确,这节课老师给出的阅读任务都是针对文本中的细节问题,学生可以直接在文本中找到答案。对英语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显得非常乏味,也无法令他们有更多的收获。
  这个案例给了我们教学一种启示:阅读教学文本挖掘不深入且处理太单一,能力要求没有层次感,只一味进行浅层学习,就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下降。如今的中考阅读理解题目也有至少五分之三的题目是需要深度理解后才能解答正确的,即从已知或经验来判断或看出背后的深层含义,那些直接和文本文句一模一样的傻瓜题已经销声匿迹了。教师要有深度解读文本能力,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二、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
  英语教学需要思考两个问题:一语言学习(工具性)二思想获得(人文性)。如今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普遍只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浅层学习,即从文本中获得基本的事实性知识(人物与事件的细节)和词汇用法与语法操练,而对于深层学习,教师或者避而不谈,或者草草了事,美其名曰:“学生连字面上都无法理解,他们怎么理解深层含义?”
  浅层学习主要是进行单纯的知识获取与记忆。进入E时代的我们每天都在碎片化阅读,碎片化阅读最普遍的问题是匆匆领会文本的表层意思,不做深入思考,不和作者与文本进行深度交流。诚然,阅读时读懂文章大意,获得基本的事实性知识这是最基本要求,而从已知和经验出发,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提出对事件的认识和看法是学生们乐意做的事情,能够看出故事背后的意义或者作者真正想要表达什么,是阅读教学需要培养的精髓。
  三、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与迁移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 其特征为注重批判性思维、强调信息整合、提倡知识建构、促进知识迁移。通过阅读中深层理解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这有赖于教师的深入思考与创造性的发挥。
  延续上述案例,笔者进行了教学改进,在第二天上课时给了孩子们三个任务:1请你从小女孩和小熊中选择一个角色,复述他的行为,这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甄选能力。2请你从小女孩和小熊中选择一个人物,说说他在故事里的情绪变化,并说说为什么。这是培养学生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能用因果思维解释现象。3请你根据课文的情节与小女孩的情绪变化,合理续写这个故事。这是在以上的能力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这时我发现小明“复活”了,小明的续写故事如下:这个小女孩跑回家跟爸爸讲述了在森林里发生的事。爸爸就带着小女孩一起回去找那三只小熊,跟他们成为好朋友,把三只小熊的房子进行了装修,相约一年探访几次小熊的家,顺便度假。孩子们觉得小明的故事有爱心、有想象力,且和生活紧密相连。大家都为小明鼓掌。
  于是我再度思考,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对文本进行深层发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呢?
  初中阶段的文本多记叙文说明文,挖掘文本中的人物性格、心理,故事结局、寓意,文章出处、体裁,作者的倾向、态度等来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和赏析能力等,学生在深度学习中获得更多。
  1.人物性格。如八年级上Module8Unit2 Smile,please!一文可以设问:“What do you think of Henry?”从亨利去就医拿出照片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
  2.故事的结局与寓意。上述案例中的改进的例子就是一个续写故事结局的实例。八年级上Module7unit2又是一篇童话故事——《爱丽丝梦游仙境》的节选篇,可以让孩子们续写爱丽丝掉进洞里可能会发生什么。比较一下你的故事与原有的故事那个更好?
  3.文章的出处与体裁。七年级下Module9 Unit2带领学生学习莎士比亚生平描述的技巧,并追问这类文章出自报纸、历史书、科学书还是漫画书中。
  4.作者的倾向与态度。八年级下Module9Unit2是作者张北通过讲述自己转学后一位女同学的微笑让她感受到了温暖,不再孤单的经历,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总结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以及她的人生态度。
  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内涵,启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真正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语言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知识,而且也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其他文献
【关键词】中年段;阅读教学;关键语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5-0045-02  关键词句,对一篇文章而言,指的是能揭示文章核心意义的词句;对课堂教学而言,指的是能实现教学目标的词句。语文教学中,引导中年段的学生由浅入深、由词到句展开品析,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品读感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教学目标】  1.学
再次捧读吴天石先生的《谈谈我国古代学者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以下简称《学习》),感慨万千,但诸多感悟最终聚焦在一句话上:我们必须补课。吴天石先生的这本书,是一个读书人、教育人必读的一本书。补读这本书,就是补上关于“学习”这一课,就是补上优秀民族文化传统这一课。说到底,就是补上读书做人这一课。  一、《学习》一书的重大意义和价值  天石先生的《学习》,是本“小书”,因为体量小,篇幅不长,字数不多;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颗粒运用不仅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相应的教学活动中,也能有效的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本文就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关于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生;英语教学;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教学概述及作用  初中英语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因此非常利于
现行的语文教学,一篇课文要讲两三个课时,一学期主要围绕一本语文教材展开教学,把语文教材看作是语文课程的全部,期望通过“一篇”“一本”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听教师讲课,然后解答练习题。近年来,虽然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的建设得到了关注,然而,在夯实大量阅读这一关键问题上,我们徒有认识,缺乏实招。“大量阅读”仍只是一种“活动”,是语文教学的补充,是课堂之外的游击战,远没在“课程”
这是关于三个美丽女孩的真实记录。  这是一次“深入虎穴”的探险。  她们用自己的眼睛把乞丐看得更加清楚。  她们提起笔,写下那些可怜、可悲又可恨的事件。  她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唤起整个社会的责任感。  她们就是海南中学的三位17岁女生——杨曦、钟丁引和黄琼。  她们深入海口、三亚两市的乞丐群,进行调查,历时半年。    最佳排挡姐妹花    杨曦是个开朗、大胆的女孩,嗓音浑厚,极具领导风度,这次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发展的总趋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育学者们逐渐意识到不对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状况进行改革,我国的英语教育事业将会停滞不前。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越来越快,这就需要更多的英语实用型人才在国际交流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如何培养英语实用型人才成为教育改革者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从教师的专业素质角度出发  在教学中,教师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
“左迟到是原则问题,绝不能姑息  拐,然后右拐,第三个路口的那栋土黄色房子,五楼最里边的那间,就是广播站了。”  耳边还响着之前问路的声音,路痴体质的巫拖拖在大日头底下足足兜了半小时,终于找对了门。  看着低调得不得了的“广播站”的牌子。巫拖拖深吸一口气,推开门走了进去。  穿白色衬衣的广播站长夏暮,手持几页稿子半倚在窗边,美好的侧脸仿佛沾染了一轮淡金的光晕。巫拖拖望过去,正好对上夏暮抬起的眼睛,
自1996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简称NRC)颁布第一部科学课程标准至今的十多年以来,科学教育研究一直是美国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正所谓:“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美国每次颁布关于科学教育的文件或者推行科学教育的改革,都会波及欧亚各国,并引起连锁反应。1996年,美国第一次颁布《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就确立了探究在世界科学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欧亚各国在本
两个学生一起去探望老师,他们一起问道:“老师,我们在班里老被欺负,太痛苦了。您说我们是不是该退学?”   老师说:“不过一碗饭。”说完,他挥挥手示意学生退下。   回到学校,一个学生退学了,回家打工,另一个啥动静也没有。   转眼十年过去了。回家打工的成了企业家,另一个成了大学教授。 有一天,这两个人相遇了。   企业家说:“老师给我们的都是‘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结果我们走出了不同的人生。我当时
“为什么喜欢玩游戏?”   当我们把这个问题抛向沉迷于游戏的人群时,往往会得到一个统一的答案——“爽”!推塔成功很爽,获得新成就很爽,游戏等级不斷升高更爽……   “玩游戏一时爽,一直玩游戏一直爽。”这句话是很多沉迷游戏者的真实写照。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世界里,他们体验到了现实生活里无法获得的快感和幸福,甘愿为此熬夜、氪金,甚至拒绝回归现实生活。   但是,你是否思考过,什么是幸福?快乐就等于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