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课的审美与情感探究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gqq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何谓美术欣赏课的审美
  首先说审美,释义为欣赏、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欣赏课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诱发学生的思路,充分发挥其个性及创造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从而提高对创作美术的感受能力和欣赏水平。
  1. 美术语言的角度
  案例:《伏尔加河的纤夫》(执教:黄岸芳)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俄国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列宾画家就是听了这首著名的曲后深受感动才画出这幅不朽的名作的。你们看:“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背着沉重的纤绳,沿着伏尔加河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我们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欣赏和感受劳动者的痛恨。
  活动一:观察与思考——结合音乐欣赏《伏尔加河的纤夫》
  (1)看一看:观察各个纤夫的动态、表情、衣着特点,你能发现哪位纤夫是新手、哪位是已经习惯这种工作的?
  (2)议一议:让学生合作讨论从画面的构图、色彩、内容上如何去感受和理解列宾笔下的纤夫的苦难和坚强的毅力。(教师细讲画面的构图、色彩)
  (3)说一说:你看后有什么感受?
  (4)演一演:小组模仿纤夫的姿态和动作,体验纤夫的苦难、艰辛。
  案例中,教师紧扣课题,在《伏尔加河的纤夫》的歌曲中,分 “看、议、说、演”四步完成,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去揣摩体验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到了画家从构图、色彩、内容等方面表现的劳动者的场面,把学生带入那真实的劳动场景,这是学生的最初直觉感官。
  2. 美术作品的情感。
  在案例《伏尔加河的纤夫》一课,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黄老师设计了一些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让他们在活泼、轻松地环境中完成欣赏目标——体会画家的情感。通过观察画面中环境和人物的细节,体验劳累、欢乐、疲劳、困苦、热闹、高昂、压抑……的各种感受。开展“听音乐”,“听画家列宾成名故事”,“学生表演纤夫劳动场面”等活动,而不是自己空洞的阐述。在“回忆你经历过的劳动场面”环节,有学生说帮妈妈洗衣服很快乐,有个学生画了暑假回老家帮爷爷收稻谷的场景……学生们知道了劳动是快乐的,要像列宾一样热爱生命,对生活充满信心。
  二、探寻美术作品的情感
  教师在课堂伊始,通过创设情境,直接引题,让学生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这些情感变化。用“在我们中国有很多的美术作品也表现了这样一些丰富的情感。”一句话把学生很自然地带到了《流民图》的作品欣赏里,加深了学生了解艺术家是怎样通过美术语言来表达人物的情感的。
  在“画出生活中人物的某种情感”环节,教师出示了一幅打电话的人的图片给学生欣赏,画面人物的表情很生气的样子。
  此时的课堂已经不是纯粹的欣赏课,已经把学生带到了人物的情感境地里了。学生拓展出来的画面,甚至比原图片还要生动。学生们画出了一幅幅大胆构想,想象力丰富的线条画,画面表现形式丰富多样、精妙绝伦。
  三、引起内心的激动,情感的共鸣
  小学第八册的第一单元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课程。第一课“小桥、流水、森林”通过欣赏优美的画面产生种种联想,或乡间小桥,或淙淙流水,或莽莽林海,第二课“高山、大海、江河”,画面的形象有的是大江激流、大海波涛;有的是崇山峻岭、皑皑雪山。教师借助音乐帮助学生联想画面,播放了《高山流水》乐曲,让学生闭着眼睛欣赏。
  在作业环节,教师整合了两课的内容,“小桥、流水、森林、高山、大海、江河”,让学生任意选择六个造型元素组合画面。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和生活经验,画了感受深刻的风景画。画出作品有在黄色光影照映下的《树林的清晨》;《美丽的大海、高山、小桥》,画面有太阳照射在海面山的两个太阳;《美丽的溪边》,画面画了蓝蓝的溪水,还有3个小孩,其中一个孩子弯腰在玩水,一条木桩小桥横跨在水面上;《落日的湖面》,这位同学很好地体会了环境色的应用,整幅画面以黄色、土黄色、褐色为主色调,金黄色的高山、湖水,黄绿色的树叶。
  责任编辑邱麗
其他文献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遇到疑问喜欢请教教师。教师释疑时应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的素质。  “释疑”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也是学生情感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 “释疑”对于学生来说其实也是一个探索活动。如何才能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情绪从事“释疑”的学习与思考呢?笔者在“释疑”时,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想方设法在“释疑”过程中创设、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索求知欲望,帮助
什么是教育的本源?教育专家林格认为:“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是一切教育的逻辑起点。教育,应当回归到心灵深处。”心灵深处的声音,是呼唤爱、感受爱和表达爱的声音。  爱的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学习被各种学校功课塞得越满,给他留下的供他思考与学习直接有关的东西的时间越少,那么他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越大。” 在香洲七小,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就不多,这为他们放飞梦想拓展了空间。  比如,国庆长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选育天水、平凉、陇南等地的刺槐优树的子代苗期家系200余株,进行遗传性状测定,根据试验统计分析结果,得出各家系高生长差异极显著。遗传力为62.35%,有
针对林业科技活动中记录采集数据受制于工作条件的问题,提出使用手机彩信、录音、照相、录像等功能记录采集数据的方法和途径,以及进行远程咨询的设想,供林业科技人员参考。
通过对新兴经济林——木瓜在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药用、果用和观赏价值以及新育优良品种的全面综述,以期为林业资源开发、木瓜产业化发展和良种区域化栽培等提供重要依据。
石羊河流域环境退化可概括为水环境退化、植被退化、土地退化等3种形式。根据石羊河流域环境系统的区域分异规律及退化特点,退化类型可划分为退化冰川、退化高山草原、退化森
在新一轮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英语教育必须紧扣素质教育的核心,以提升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  一、明确的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有效课堂的导航。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课堂始终围绕目标进行教学,才能合理完成教学任务,并进行适当拓展。以广东人民出版社《开心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6 It’s a Vacation的词汇课为例,本单元的话题是假期,词汇部分包括8个目标词组:have a pic
数学作为全世界任何学校都开设的学科,社会、科技的发展对数学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学生的数学表现又总是那么不尽人意,很多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和信心,厌学情绪严重。要摆脱这种危机,我们必须找到一条捷径,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新课标下的数学教材,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教学例题多样化,呈现方式丰富多彩,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发散思维。我们可以从“疑”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人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