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斤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nie_d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斤是我大爹,与我爸一奶同胞的哥哥。我爷爷奶奶是在生养了好几个女儿之后才有了我大爹的,到我大爹出生时也就只养活了其中的两个女儿,这香火就显得弥足珍贵。
  在大爹三岁那年,村子里死了个高寿的长辈老人,正值夏天炎热,请入土为安的日子就长了些,要在十一日之后才是上山的吉日。棺材里的异味已经很重,重得人们都上不得前了。我爷爷作为主事的提吊(办丧事的总指挥),要负责一应調度,每天都要闭着一口又一口的气,在棺材前面帮主人家忙活。到了上山的那天,天气热得透不过气来,棺材里已经有东西流出来,人们用一块塑料布包裹着棺材,按礼俗完成过棺的仪式以后。女儿家背着过河酒,要送老人上山了。我大爹就是在那时哭着要找爹的,我奶奶就抱着他,穿过一道狭长的巷子,再过一道宽大的门路,就能看见正在忙活的我爷爷了。没想到的是,我大爹的头一歪,就人事不省了。我奶奶吓得大惊失色,大哭大喊,我爷爷奔命地跑了过来,多少人围着这孩子又是呼又是叫,又是摇又是晃,又掐人中又掰眼皮的,始终不见他醒过来,用手探探鼻息尚在。人们一致认为这孩子是闯遇到了什么不好的鬼神了,就赶紧请来那个会使法术的道士,端着一碗水在他的头上碎碎念念,道士的两个指头,疾疾地飞向东南西北,终是不见附在他身上的鬼神散去。这可急坏了我爷爷奶奶,我爷爷手一挥,说,负责起重上山的人,背纸钱香火的人都各行其是,各司其职,按吉时上山。得令的人们纷纷忙活去了,只剩下几个老弱妇孺们在想着各种土办法。半个时辰过去了,孩子还没有醒来的迹象。不知是谁想起当过保长的大爷爷有一支火药枪,鬼神们不怕法术,但一定怕这响声大的东西。这主意居然得到了已是六神无主的我爷爷的支持。于是,大爷爷拿来那杆长长的火药枪,斜斜地从孩子的耳根过去,向着天空连放了两枪。孩子像是受了什么惊吓一样,一下子就醒了过来,四周看看,然后又闭上了眼睛,一摇一晃又睁开了眼睛。这孩子醒了,还活着,这让我爷爷奶奶对我大爷爷感激涕零,感谢他和他的火药枪救回了他们孩子的性命。
  没过多久,他们越来越发现,这个醒过来的孩子好像是魂儿不在了,目光呆滞,言语不畅。直到七八岁了,这个孩子还不能独立完成穿上一件衣服,终于教他学会穿裤子了,他还常常把裤子穿翻了。我爷爷奶奶才彻底地认识到他们的儿子已经被那两枪震得严重智力障碍的现实。我奶奶走着哭,坐着哭,白天哭,夜晚哭,直到把眼泪都哭干,她自己都哭成一个病人,还是无法改变些什么?她拖着一个病恹恹的身体,又生下了一个儿子———我爸。这时,我奶奶的喜忧都变得十分无力了。她成了一个时刻需要人照顾的病人。某天,有人从很远的地方来到村里,见到躺在床上的奶奶时很惊讶,说在她来的路上,就遇见奶奶穿着一身青衣,顶着一块蓝色的头巾,与她打招呼也不理,竟自往前就走了。才过两天,我奶奶就死了,这一年,她才三十九岁,她怀里的奶娃娃还不满一岁,正四处哭喊着要找娘,要吃奶。
  失去女主人的家,除了满屋的悲伤,就是满屋的狼藉,外面是遍山满地的活路,屋内是嗷嗷待哺的幼儿和比幼儿还难伺候的大儿,及两个尚不懂事的黄毛丫头。这日子啊,走一步,心碎一步。疼痛天天有,苦楚时时在,咽下风,咽下雨,咽下卡在脖子的刺儿,爷爷只好咬着牙齿一天一天地挨,只盼着这些娃娃们长大了,家里能换来些生机。
  到我记事时起,我大爹已经能基本穿戴整齐了,他还学会了一些活计:从河里挑水,去后山搂松毛,找猪菜,剁猪菜。即使是这些简单的活计,他也干得潦草不堪。但这已让我爷爷觉得很满意,也算是我们家不可替代的劳动力了。挑水,他总是舀些沙和水一起挑回来;找猪菜永远只认识其中的两三种;剁猪菜要不时指导他哪些还没剁细;搂松毛,倒是他做得最好的一件事,每天都能从后山背回满满一篮子回来。有时还采些野果子回来,只是那野果子从他口袋里拿出来的时候,已然是面容不清了。曾有一次,他背着一篮子松毛回来,才十个月大的弟弟正坐在松毛草上,他一边走一边叫着走开走开,没等我妈把我弟弟抱起来,他一大箩子松毛已朝我弟弟倒下去了。我妈死命地刨开松毛枯叶才抱出了哭得声气都没有的弟弟。我大爹吓得不知所措,除了挨一顿骂,别的又能怎么样呢?那一天,我大爹像个做错事的孩子,阴沉沉地站在后门,我爷爷叫他来吃饭,叫了好几遍也不敢进门来,直到我爷爷拿起棍子装作要打他的样子,他才肯端起碗来。
  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我大爹是一个远视眼,他无法看清他身边的东西,总是像个瞎子那样,用摸的方式来完成。但似乎也不全是,有时又发现他能看见。也许是因为他熟悉的地方全凭了感觉,这些我都无法再探究,因为那时我太小了,小得无法帮助一个智力障碍的人。我长大后,专门为此查阅了一些资料,那应该是属于中暑的现象。而我爷爷和一个村子的绝对愚昧,却不由分说地葬送了他的一生。这世界,没有哪一个父亲要加害自己的孩子,能加害的,只有愚昧和无知无意。这一切所带来的后果,我爷爷凄苦地尝了一生,至死也不能瞑目。
  我一直错误地以为我大爹没有正常人的爱的能力,后来发现我错了。村子里曾经有一个小伙伴要欺负我弟弟,我大爹刚好路过看见,他像是疯了一样,立即举起那个孩子,又是撕又是打的。在别人的制止中,好不容易他才放下那个孩子。村子里有爱开玩笑的人,一见到我大爹就爱逗乐他一个事,天天说同样一句话:小六斤,我带你说媳妇去。他也永远是一样的态度,总是吓得立刻就要奔跑,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他们就像是玩猫和老鼠的游戏,永远都不生厌。我从未听见过我爷爷曾动过这样的念头,但我知道我弟弟是动了这样的念头的。每年清明节,跪拜完我大爹以后,我们会在他坟前说上几句话。我弟弟说,若是大爹有个媳妇就好了,也许他就能有自己的孩子,最多傻点笨点,那我们也可以帮助他们呀。血浓于水的亲情,在那一时刻,就点点滴滴融化了。
  我大爹在他四十一岁那年,死于一场疾病,那一年,我十三岁。
其他文献
晚上拖着疲惫不堪的步伐回到家中,女儿已睡下了,妻躺上沙发上看电视,遂用晶莹透亮的玻璃杯盛满沸水,端杯慢慢踱进书房,在沸水微微变凉之际将自己珍藏许久的“小金环”绿茶抓上一撮慢慢投入杯中,而后目不转睛地凝神玻杯。金环茶是早春时节茶树嫩牙儿焙干后环卷的一种极品绿茶,饭粒般大小,比女儿环茶小得多,青白色的叶面散发着淡淡的香味,浸泡后茶味儿清香翠馥,令人陶醉。  “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一粒粒金
期刊
在我们老家传统的过年风俗中,杀年猪是准备过年的一个重要事项,年过得好不好,就看年猪杀得好不好。年猪杀得好了,不但三十晚上老婆孩子有肉饺子吃,拜年的亲戚来了,主人留客吃饭,端出的臊子面,汤里会沉浮着肉臊子憨厚的身影,炒杂烩中会有切得薄薄的大块腊肉片,凉拌豆芽菜中不但有油炸豆腐干,还有猪头肉,里面夹杂着孩子们爱吃的猪耳朵,用筷子轻轻夹一个放在嘴里咀嚼,能听得见小脆骨在牙齿间的轻响。客人来时,还有一样必
期刊
癫痫,精神病科疾病,又名羊角风,精神错乱时,瞬间口吐白沫,眼睛翻白,浑身抽搐,有知觉无反应。此病发病快,去病快,一分钟犯病,两分钟苏醒,抽完又恢复正常状态。发病后身体疲软,此病治愈难,发病率高,情绪是致病因。  娘患此病一生。  七十六年前,村里的一位拦羊大爷,急匆匆地从山上抱着一个不足月的女婴跑到了外婆家,大冬天自己穿着单衣,却用烂皮袄包着这个女婴送到外婆怀里说:“这娃还活着,差一步被狼叼走,我
期刊
回想起老家,我的记忆常常是一片墨色的夜。  已经入夏。滚烫的大地在经历一天的焦灼后,身躯的热量渐渐减退。在这方县城边缘的地带,有着一片远离市声的静好。四周一片幽暗,不远的溪流静静地淌着,四起的蛙鸣声有节律地唱和着。这个时期的乡村还没有进入电灯的时代,目力所及的地方,只有偶尔闪烁的烛火。白日的快乐是烈日也难以抵挡的,正午永无休止的蝉鸣声叫得撕心裂肺,我们依旧结伴着四处奔跑、跳跃。我至今难以相信,那时
期刊
“阿母”是故乡对老年妇女的称呼,相当于北方人称“奶奶”。  我第一声啼叫“阿母”的,就是我的祖母彭淑贞老人,以后就一直这样叫着,直到老人家去世。  阿母是我们彭家岭彭家大户的女儿,小时候缠过足,不过,没缠多久,孙中山倡导妇女解放了,所以,虽不是“三寸金莲”,却比常人的脚还是小些。阿母大约十八九岁时嫁给了我的祖父,成亲没多久,就遇上了抓壮丁。当时阿母还披着新婚的服饰,清早正要出门,迎面碰上保长带着几
期刊
那年重阳节,艳阳高照。局里组织退休老干部到地雷战故乡参观。上车,和陈局坐一排。“九月里九重阳,收呀收秋忙,谷子糜子收上场,红个旦旦的太阳暖堂堂……”听着车里扩音器放送的陕北民歌,正想和陈局长聊聊这首二胡伴奏的歌曲。一转头,见他面色憔悴,赶忙改口表示关心:“最近身体怎么样?”陈局说:“自从去年老母亲去世,我就一蹶不振。”“老母多大年纪?”“阴历98岁,阳历99了。”“这是喜丧。”陈局感叹地说:“人不
期刊
一  那年的春天到来时,村子仍是一副被残冬的余威镇住的样子,枯寂而萧瑟。  和村里其他人一样,一大早,爸爸妈妈就领着我和弟弟来到自留地里。村里的自留地是相互连着的,家家户户都在盖白色的房子,大人抡着锤子,钉着钉子,小孩扛着木棒,拽着绳子,说笑声、喊叫声一阵一阵不断升起来,将凝在村子上空那层寒气惊散了。当最后一根麻绳被大人从房子后面甩出,越过房顶,被站在房子前的孩子接住,再由大人牢牢地绑在房子前的柱
期刊
第一次坐飞机,便被吓个贼死!  那是2002年吧,中央电视台、《中国影响力人物》杂志联合举办的“中国新闻人物报告文学大奖赛”,我撰写的“跻身世界一流”报告文学,荣获一等奖,作为嘉宾应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7套的春节晚会。  11月初的一个下午,约莫3点来钟,来到烟台国际机场,安检时身上的电镀水果刀和崭新的防风打火机都被无条件地缴了械,心中一阵阵的惋惜。  坐在候機大厅,既忐忑又焦躁,想找扇窗口,近距离
期刊
温暖的春光里,菜园里菜苗自由自在地伸展着稚嫩的腰肢,似乎想使尽全身力气忘情拥抱这阳光雨露,与温暖的春光接吻厮守。看守菜园的老人似乎怕这一幕被不安分的毛驴看到似的,特意蒙上它的双眼,大声吆喝着,毛驴在老人呵斥下,围着水井拉着水车,“哒哒哒”转个不停……  相信这样的场景在六七年代中原大地上随处可见,也是最普通不过的。而今,这一切却早已湮滅在那些乡村记忆的时光深处,成为往昔,化作难以寻觅的乡愁元素,也
期刊
刘三打来电话,晚上请我到时兴土菜馆吃饭,我不知这小子葫芦里卖的是啥药。  刘三是我的初中同学,和我同桌,很聪明的一个人。那会儿,刘三整天吊儿郎当,没人能管得住。刘三不好好念书也就算了,令老师头痛的是,刘三在校还经常打架闹事,甚至发展到后来加入了校园中的一个团伙,专干仗势欺人、偷鸡摸狗的事。由于团伙在校横行霸道,影响极为恶劣。学校向派出所报案后的一天夜里,派出所出动10余名警力,一举将睡梦中的团伙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