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错斩崔宁》到《十五贯》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qia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明代剧作家朱素臣创作的传奇剧《十五贯》是中国古典戏曲中的经典剧目。而传奇《十五贯》原是根据宋元话本《错斩崔宁》改编而成的。本文拟结合作品创作背景、创作主体来分析明传奇《十五贯》改编的内在意蕴,借此透视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审美追求及作者创作主旨等方面的变化。
  关键词:十五贯;话本;传奇;文人剧作家
  宋元话本《错斩崔宁》最早记载了“十五贯”的故事。小说以“十五贯”为线索,讲述了因“戏言”而引发命案的奇事。明代冯梦龙将其收录到《醒世恒言》中,名作《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明末清初时期,苏州剧作家朱素臣在原本故事的基础上创作了传奇作品《十五贯》。在改编中,“十五贯”故事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主旨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动,其内在意蕴值得挖掘,可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一、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
  从话本到传奇的改编,首先反映了两个时代的风貌。
  宋元时期,昏庸的统治者和官僚、腐败的封建制度、黑暗的社会环境如同重重大山般压在人民头顶上,使人民不堪重负。小说《错斩崔宁》作为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自然将当时社会的种种黑暗与不公、人民的含冤受苦的状况记录了下来。首先,故事反映了当时官吏的昏庸腐败:话本中的崔宁和陈二姐枉死的悲剧,正是官吏草菅人命的断案方式造成的。其次,故事反映了当时世路崎岖、社会黑暗的现实:崔、陈等人奉公守法却无辜受冤,静山大王杀人夺财却逍遥法外,显然是宋时社会秩序混乱、道德风气歪曲的投影。最后,故事还反映了人情的淡漠及舆论的压力:左邻右舍害怕惹上官司、推脱干系的想法和做法,众口铄金的舆论压力,也是造成崔、陈冤案的推手,反映了当时邻里之间存在着人情淡漠、落井下石的问题。
  而创作于明末清初之际的传奇《十五贯》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当时时代的烙印。首先,传奇故事中对主人公受审过程的描写值得注意:熊苏等四人被过于执判处死刑,而后此二案经巡抚江南诸府的周忱复审后,报刑部核准,最后委托苏州知府况钟执行——可见当时办案需经多个官员之手,反映了当时的官制及办案流程。其次,熊苏等人均蒙受冤屈,被屈打成招,而周忱复审也毫不生疑。这反映了当时官吏昏庸,随意用刑,冤假错案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最后,作品对清官况钟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当时人们希望能有青天大老爷秉公执法、为百姓主持公道的心声。经过改编,故事焕发了新的时代特征。
  二、显示了不同时代的价值追求
  “十五贯”故事从话本到传奇的演变,也折射出不同时代的价值追求。
  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地位的崛起给社会政治和思想层面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宋元话本小说即生动地展现了商人为代表的市民阶层的生活情态和精神风貌,并饱含着对他们的热情颂扬。这也就解释了《错斩崔宁》中作者为何塑造了很多商人的形象。主人公刘贵、崔宁等人原本都是希望通过经商致富,可见宋时商业活动已十分寻常,商人的地位也不断提高。在话本中,崔宁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得十五贯,无疑是值得褒扬的。这样一个勤劳、精明、热心的商人却不幸被卷入到一场官司中,含冤而死,故事字里行间展现了作者对商人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对商人行业的鼓励与肯定。
  这种鼓励通过经商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在传奇《十五贯》中发生了变化。通过两部作品人物崔宁和熊友兰的对比即可以看出:在传奇中,文人取代了商人的主人公地位,作品转而描写文人的困境、不幸遭遇及最后的飞黄腾达。这同样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明末清初时期,社会动荡,商人地位快速提升。相比之下,文人的处境却越发艰难。一些文人被迫放弃考取功名,转而投身于世俗文化的创作,借此谋取生计。传奇《十五贯》聚焦商品经济发展下文人处处碰壁的困境,反映了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再思考”。同时,传奇回归了以儒家传统的价值判断,读书致仕仍是作者心中最高的价值追求。
  三、揭示了不同时期作者身份立场及创作主旨的不同
  作者对社会人生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判定,这种价值判断决定了作者在作品中书写何种人生。“十五贯”故事的演变,也反映了创作者身份、立场及创作主旨的不同。
  宋元话本的作者多为民间艺人,他们长期浸染于商业文化之中,与商人、市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较少传统价值观的束缚,能够较为客观地看待商人和商业活动;他们的创作也往往着眼于市民阶层的生活,反映底层人民的思想活动。这也是小说《错斩崔宁》中崔宁、刘贵等小商人得到作者的关注与同情的原因之一。同时,作者的身份、立场也决定了小说《错斩崔宁》娱乐大众的性质。话本作者并没有深入思考造成故事人物悲剧的内在原因,而仅是将原因归为“戏言”,并且试图用一种轻快、戏谑的“说话”语气来淡化故事的悲剧性和沉重性。所以小说虽然有民主进步的地方,但也难免残留着小市民阶级那种劝人“颦笑之间,最宜谨慎”的明哲保身思想。
  明末清初之时,商人地位快速提升挤压着文人的生存空间,新的价值观念冲击导致大批文人优越感的失落,使得文人心理发生了急剧变化。这一时期,以苏州剧作家群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开始转向戏剧创作,创作了一系列带有文人自怜自哀之感文人剧。《十五贯》即是当时这种文人剧的代表。在《十五贯》中,作者通过故事主人公命运的起伏展现出文人的困窘,反映理想与现实的失衡,寄托着作者对文人身份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这时的文人剧作家更能清醒地认识到:小市民明哲保身的思想只能助纣为虐。因此,传奇《十五贯》被作者寄予了更深刻的思想内涵,揭露和批判了社会现实。
  四、結论
  综上所述,“十五贯”故事演变,不仅反映了剧作家对前人故事的创新,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时代因素。透过宋元话本到明清传奇的改编,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审美追求、作者创作主旨等方面的不同,这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明传奇《十五贯》这一作品。
  参考文献
  [1]王定璋. 宋元明清短篇白话小说选 上. [M]. 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05.
  [2]冯梦龙. 醒世恒言( 第三十三卷)[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3]朱素臣.十五贯校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王世德.《十五贯》研究[M]. 文艺出版社, 1981
  [5]袁卓.《十五贯》与《错斩崔宁》[J].艺术百家,2006(04):47-49.
  [6]陈建平,李承峰.从《错斩崔宁》到《十五贯》——兼论明传奇对明代短篇白话小说的改编[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2):58-60.
  [7]刘召明. 晚明苏州剧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其他文献
摘要:从根本上来讲,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而言,是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呈现出应用的功能和价值,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严格的把关。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的功能、复杂性以及化解路径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功能;复杂性;化解路径  在当前我国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着重做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关键所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
期刊
摘要:绿化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是对园林绿化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和过程的分解、细化、标准化和更进一步的探究,以保证施工质量的一种管理模式,施工全过程精细化工程的实施为现代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场所,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感,并能显著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笔者以担任施工骨干的苏州河中环桥下空间更新项目一期为例对精细化管理技术在绿化景观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本文简述了绿化施工技术结合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方法和要点,希望能
期刊
随着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实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扩张和产业升级叠合进行,意味着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城市中会持续出现更多废弃的工业厂区,新一轮的城市更新正在进行。旧工业厂区作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在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推到重建”的更新方式使旧工业厂区被拆解的支离破碎,严重破坏了城市片区的历史文脉和居民的归属感。
  以此为背景,本文主要研究旧工业厂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利用开放建筑视角重点探讨如何以空间结构优化为切入点将“工厂大院”式的工业空间转变成有活力的城市空间,以达到城市空间
从2017年起,我国已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高考综合改革,实行“3+3”模式。为适应新的高考制度,我国普通高中的教学组织模式正逐步由“班级授课制”向“选课走班制”转变,未来教学发展也将形成以“选课走班制”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潮流。2014年上海及浙江等地率先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其余大部分省市则在2017年至2019年开始实行新的高考方案,因此我国大部分中学校园设计还停留在“班级授课制”的层面。
  “选课走班制”教学改革下学生的需求与校园空间的设计密切相关,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校园的空间设计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使得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但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探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对策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对水利规划设计中生态保护措施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生态保护;有效措施  一、水利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水利规划设计标准缺乏统一性  我国土地资源丰富,面积广阔,不同的地区又会在地
期刊
摘要:新时期事业单位经营发展中,组织人事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组织人事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为单位改革提供强大的组织支撑与队伍保障。本文首先针对事业单位组织人事工作内容,其后阐述了事业单位组织人事工作基本要求,并就新时期事业单位组织人事工作的开展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可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组织人事;工作内容;要求;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发展形式严峻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但随着人们对物质需求量的提高导致农村的生态环境恶劣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农村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由诸多原因造成,但其中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因此,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社会主义  引言  要想有效建设社会主
期刊
摘要:涉及民间借贷的夫妻共同债务纠纷案件的裁判结果对婚姻、家庭影响极大,法律和司法解释如何公正认定夫妻共同债务成为司法实践中的难题。在最高人民法院施行《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之后,实践中对认定夫妻共同债务标准认识存在的争议一定程度减弱。《民法典》第1064条、1065条虽然界定了夫妻共同债务,但其内涵仍过于宽泛和模糊。以私法自治为原则,重新审视夫妻共同债务的分类标准问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的经济水平不断发展提高,国家对农村基础产业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如今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在多种方面受到了一定制约,找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并且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并且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是当前需要相关人员引起深思的主要问题。本文具体分析了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依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和发展途径,旨在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提升高生活幸福水平。  关键词:技术
期刊
摘要: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企业文化作用的合理发挥可以使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使得整个职场的工作氛围变得更加融洽。因此企业文化从出现到现在一直被企业领导人所认可并且重视,企业文化包括了企业的愿景以及价值观等等,这些内容都是职场中非常重要的精神食粮。本文对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全面分析,希望通过本文可以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