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探究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132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但随着人们对物质需求量的提高导致农村的生态环境恶劣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农村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由诸多原因造成,但其中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因此,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社会主义
  引言
  要想有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是关键,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农村的生态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产效率。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农民生产效益、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
  一、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市面上逐渐出现了各种化肥品种,农民为了提高农业生产产量,使用了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的化肥药品,这种新型化肥品种不仅对农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过度的使用化学药物还会破坏土壤中含有的矿物质,从而导致土壤酸化、硬化,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再者,农村对各种家畜的养殖,没有合理的将家畜排泄物进行有效处理,随意丢弃加剧了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部分村落中还有生产塑料或印染等企业存在,由于大多数企业在农村进行生产,许多生产设备不够先进,并沿用传统生产技术,造成企业生产效率低,同时产生的废水废料对农村生态环境再次造成污染。农村生态环境产生的问题,一部分原因是农民对周围的环境没有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处理,由于农民没有重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农村不文明的现象屡屡出现,这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新村的建设。
  二、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策略
  (一)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提高农民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教育,是有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高,使用的化学物品对环境造成污染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而农村管理人员也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起到领头作用,导致生态环境的污染日趋加重。首先,需要加强农村管理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应积极发挥管理者的作用,充分利用现在新媒体技术宣传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让农民充分意识到农村生态环境对自身的健康和生产产生的影响,只有提高了农民对生态环境的环保意识,才能有效进行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村的建设。最后,提高农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力,能使农民直接参与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来,用实际行动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时刻提醒农民在使用化学物品时注意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有效进行保护才能可持续的利用环境给农民生活带来更多利益。
  (二)制定合理的补偿机制
  现如今,我国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但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农村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国家在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时,需要对退耕还林设置相匹配的补偿机制,但如果相关政府没有有效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没有及时为农民提供相应的补偿,会直接导致退耕还林政策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要公平公正的对农村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为退耕还林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以此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此同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要及时作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对农村造成的损失和环境破坏要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避免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同时,我国在实施城乡一体化的改革中,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对农村的人口进行排查,也对农村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建立不同的生态补偿机制,有效解决城乡之间存在的经济差异问题。
  (三)加强农村卫生管理力度
  加强农村卫生管理力度,是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根源。首先,随着我国对城市环境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发展越来越好,但由于国家对城市中企业的排污量有所限制,部分企业由城市转移到农村,虽然企业转移到农村时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由于农民本身对生态环境保護意识不强,企业的到来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因此,相关政府应重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制约企业在农村进行生产,同时,加强城乡一体化的管理制度,让城市管理制度走进农村,为农村提供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减少企业为农村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同时,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农村相关管理人员应指定专人进行负责,让专人负责农村卫生管理,并有效加强农村卫生管理力度,确保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有力基础。其次,相关政府要定期组织村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此减少农民进行不正确的耕作方式导致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
  (四)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消费水平也逐渐上升,但农民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的经济利益,这种生产方式已不适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相关政府要积极帮助农民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其一,减少农民对有害农药的使用,推广农民使用对生态环境污染较小的化肥药品,从根本上减少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推荐农民使用有害性较小的化肥药品,降低农民在农产品中农药的残留,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以此增强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相关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能有效推动经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需要相关政府提高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学习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高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程度,帮助农民转变生产方式,以此提高农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各界要齐心协力,为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奋斗到底。
  参考文献
  [1]郭霄哲.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9.
  [2]王健.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措施[J].乡村科技,2020(01):114-115.
  [3]黄晓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24):296.
  作者简介:李平儒(1981.1),男,汉族,甘肃酒泉人,工作单位:瓜州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研究生  农艺师
  研究方向 :土肥与生态环境。
  闫华国(1963.7),男,汉族,甘肃瓜州人,工作单位:瓜州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大专 农艺师
  研究方向 :农技推广。
  王乐光(1970.5),男,汉族,甘肃酒泉人,工作单位:瓜州县种子管理站,本科  高级农艺师
  研究方向 :农技推广与种业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责任追究是国有企业从严治企、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利器,针对当前国有企业责任追究工作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从明确方法路径等方面探讨国有企业如何开展责任追究工作,以实现责任追究最佳效果。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强化问责是国有企业从严治企,提升管理水平的有力举措。但在工作实践中存在责任追究机制尚不健全、责任界定不够清晰、问责方式不统一、追责力度还有欠缺等问题,致使責任追究的效果还不是很明显、
期刊
摘要:国有林场能够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对生态体系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保护与森林防火应受到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利用科学的管理技术以及打造专业的人才队伍来实现国有林场能够可持续发展。本文简要概述了森林资源保护与森林防火管理的行管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期望可以给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森林防火  一、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
期刊
摘要: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医保基金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对医保基金财务管理制度与风险控制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医保基金财务管理制度与风险控制意义,然后提出了完善财务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财务数据分析力度、注重构建财务分析指标、创建动态化的管理机制这几个措施,希望可以提供给相关人员一些参考。  关键词:医保基金;财务管理制度;风险控制  引言: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社保制度也得到了完善,作为社保
期刊
城郊乡村住区作为城市与乡村混合与交融的空间载体,与其整体风貌控制的相关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近20年来,受城市扩张的影响,大部分城郊乡村住区在风貌整治中直接模仿城市住区的开发模式,造成了风貌趋同、同质化的严重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在自上而下、统一规划建设的过度控制下,传统乡村所固有的异质、多元风貌趋于消亡。纵观世界住区发展历程,欧美等发达国家也曾遭遇过与我国相似的问题,在所有的解决方案中,新城市主义的践行者提出的形态控制理念成为了有效缓解美国郊区蔓延所引发的功能单一、风貌同质等问题的关键。形态
摘要:从根本上来讲,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而言,是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呈现出应用的功能和价值,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严格的把关。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的功能、复杂性以及化解路径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功能;复杂性;化解路径  在当前我国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着重做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关键所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
期刊
摘要:绿化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是对园林绿化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和过程的分解、细化、标准化和更进一步的探究,以保证施工质量的一种管理模式,施工全过程精细化工程的实施为现代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场所,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感,并能显著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笔者以担任施工骨干的苏州河中环桥下空间更新项目一期为例对精细化管理技术在绿化景观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本文简述了绿化施工技术结合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方法和要点,希望能
期刊
随着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实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扩张和产业升级叠合进行,意味着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城市中会持续出现更多废弃的工业厂区,新一轮的城市更新正在进行。旧工业厂区作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在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推到重建”的更新方式使旧工业厂区被拆解的支离破碎,严重破坏了城市片区的历史文脉和居民的归属感。
  以此为背景,本文主要研究旧工业厂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利用开放建筑视角重点探讨如何以空间结构优化为切入点将“工厂大院”式的工业空间转变成有活力的城市空间,以达到城市空间
从2017年起,我国已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高考综合改革,实行“3+3”模式。为适应新的高考制度,我国普通高中的教学组织模式正逐步由“班级授课制”向“选课走班制”转变,未来教学发展也将形成以“选课走班制”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潮流。2014年上海及浙江等地率先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其余大部分省市则在2017年至2019年开始实行新的高考方案,因此我国大部分中学校园设计还停留在“班级授课制”的层面。
  “选课走班制”教学改革下学生的需求与校园空间的设计密切相关,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校园的空间设计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使得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但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探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对策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对水利规划设计中生态保护措施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生态保护;有效措施  一、水利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水利规划设计标准缺乏统一性  我国土地资源丰富,面积广阔,不同的地区又会在地
期刊
摘要:新时期事业单位经营发展中,组织人事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组织人事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为单位改革提供强大的组织支撑与队伍保障。本文首先针对事业单位组织人事工作内容,其后阐述了事业单位组织人事工作基本要求,并就新时期事业单位组织人事工作的开展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可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组织人事;工作内容;要求;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发展形式严峻
期刊